[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朱顏辭鏡花辭樹
朱顏辭鏡花辭樹
——淺評長篇小說《康雍秘史之良妃》
文/紫陌如殤
小時候看《康熙微服私訪記》,喜歡宜妃的直爽豪情。長大些,除了宜妃的豪爽,心中欣羨,多了一份溫柔婉約如良妃。
近幾年更是和念寶寶一起八卦良妃的身世。
一說是辛者庫罪籍。
一說是林丹汗之后。
《康雍秘史之良妃》便是取自后者之說。
其母為皇太極之女,溫莊公主。
其父為林丹汗之子,阿布鼐。
溫莊公主為了讓衛(wèi)嵐音逃離紛爭,隱姓埋名。卻逃不過命運的安排,入宮為宮女。入宮后被人陷害,卻誤打誤撞遇上天子。盛寵之下,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后宮宮斗陷害。無意之中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驚人身世,察哈爾部唯一嫡系血脈,黃金血胤。更有察哈爾舊部推波助瀾,想要恢復察哈爾部榮耀與皇位。
讓人欣慰的是,溫柔賢淑的衛(wèi)嵐音在一再的陷害之后懂得了保護自己,不再懦弱,不再一味忍讓。
而在得知自己的真實身份后,想要為血親報仇,終究卷入了后宮的紛爭,乃至后來的奪嫡之爭中。這是最不忍看到的。
在看《良妃》前,是抱著好奇心,或者說是終于找到心之所愿去看的,想看看作為身份低微卻有著最尊貴的血脈的良妃究竟是怎樣一位奇女子。
當看到她內心萬般糾葛時,在她強顏歡笑時,在她違心而言時,在她含笑飲鴆時,卻一次次不忍看下去。如果要經(jīng)歷這般切膚之痛,如果要經(jīng)歷這般錐心之痛,寧愿她沒有黃金血胤的血統(tǒng),不用背負沉重的部族使命,只是史書上記載的資歷最淺、生皇子最晚的辛者庫籍后妃。
因為漂亮聰慧而被康熙看中,或者像《清代十三朝宮闈秘史》里說的那樣:“美艷冠一宮,寵幸無比”,“體有異香,洗之不去”,“唾液亦含芬芳氣”。
而歷史記載中,康熙似乎對良妃也獨有一種情誼。是僅五位妃位中位份最低,且無母家倚仗的后妃。單獨封妃、親自祭奠與兩篇祭文似乎更說明了康熙對待良妃的特殊之處。特別是在九龍奪嫡白熱化時,良妃薨逝,康熙親自主持初滿月祭祀舉哀典禮。
在《良妃》這篇小說中,良妃似乎牽引著九龍奪嫡,到后面也有點難以置信,文中的良妃身在歷史中,卻像上帝視角一般,似乎看得透每個人,這點個人認為有點不合理了。
文中良妃和康熙的感情有過大起大落,后因良妃心中的仇恨而掩埋。而當她得知與康熙的誤會都來自于有心之人的陰謀,方知道對彼此的愛。
“直到死,卸下所有的包袱,才知道愛的含義!
可是,一切都已,那么遲了。
他們隔著家族愛恨,朝堂紛爭,蹉跎了一生。
朱顏辭鏡花辭樹。
終究是,最是人間留不住呵。
備注:百度到的良妃資料
一、良嬪冊文
康熙三十九年(1701年)十二月冊封衛(wèi)氏為良嬪,同時冊封32歲的佟氏為貴妃,17歲的瓜爾佳氏為和嬪。
關于冊封衛(wèi)氏為良嬪的冊文,《清圣祖實錄》記載如下,其中良嬪與和嬪的冊文是相同的:
○ 乙亥。遣內閣學士席哈納持節(jié)冊封衛(wèi)氏為良嬪。
冊文曰:朕惟協(xié)贊坤儀,用備宮闈之職;佐宣內治,尤資端淑之賢。爰考舊章,式隆新秩,爾衛(wèi)氏德蘊溫柔,性嫻禮教,位在掖庭之列,克著音徽,禮昭典冊之榮,宜加寵錫。茲仰承皇太后慈諭,冊爾為良嬪。爾其益修婦德,矢勤慎以翼宮闈;永佩綸言,副恩光而綿慶祉。欽哉。
二、皇帝親祭
《康熙皇帝起居注冊》記載皇帝親祭良妃
根據(jù)《清起居注·康熙朝》康熙五十年十二月十九日記載:
“ 十九日癸酉未時上由德勝門進神武門,謁寧壽宮問安回宮。申時上由東華門出朝陽門至良妃靈前奠酒舉哀畢回宮!鑿钠鹁幼⒐俎駭ⅰ⒊邸 [2]
根據(jù)《清圣祖實錄》和《康熙皇帝起居注冊》的記載,康熙五十年十一月皇帝前往皇考順治皇帝孝陵謁陵。這期間良妃薨逝?滴醯圩孕⒘昊貙m后當天先給皇太后請安,緊接著就前往祭奠良妃。
三、兩篇祭文
轉錄并斷句:云含煙
1、初次祭文
禮重宮闈,內職恒嘉,夫贊助典崇,褒恤彝章,備著其哀榮,惟芬苾之是陳,斯軫懷之聿展。爾良妃衛(wèi)氏,禔躬婉順,賦性柔嘉,矩薙無違,允表珩璜之□,敬恭自矢,克彰褕翟之休。念久備乎嬪行,爰優(yōu)加夫妃號,方期永綿福祉,何意遽告淪殂。載設幾筵,用申醊奠。于戲,穗帳徒懸,慨芳規(guī)之不再;恩綸丕煥,俾令問之長垂,靈其有知,尚克歆享。
2、二次祭文
肅雍著范,聿隆恩禮之施,
淑慎興悲,式備哀榮之典。
爾妃衛(wèi)氏,久侍后宮,協(xié)宣內職,
奄乎殂謝,痛惜良深,爰舉舊章,
再申奠醊,惟靈不昧,尚克歆承。
良妃初滿月祭祀舉哀典禮系由康熙皇帝親自主持,并記錄于清朝官方文獻《康熙皇帝起居注冊》上,可說是極大的殊榮。
---END---
完稿于2019年2月5日
插入書簽
>>>其實這篇小說預計1月就應該看完的,三次元有些事情就耽擱至今。而在今天,也是好。很多事情,很多人,或許都是注定了的,正所謂冥冥之中自有定數(shù),如同歷史上的康師傅和良妃,如同那一場慘烈的九龍奪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