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爽爽午夜影视窝窝看片,午夜亚洲www湿好大,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使劲快高潮了国语对白在线

文案
誰于長堤系白馬,昔日天下今天涯。

壺觴自酌 折腰斜臥;

一生行事自落拓。

意何言,雖隔千年,亦可□□。

道盡辛酸,不如一聲嘆。

內(nèi)容標(biāo)簽:
 
主角 視角
古龍
李尋歡


一句話簡介:一生行事自落拓

立意:

  總點擊數(shù): 1103   總書評數(shù):4 當(dāng)前被收藏數(shù):5 文章積分:143,115
文章基本信息
  • 文章類型: 隨筆
  • 作品視角:
  • 所屬系列: 煙雨江湖
    之 古龍
  • 文章進度:完結(jié)
  • 全文字?jǐn)?shù):6323字
  • 版權(quán)轉(zhuǎn)化: 尚未出版(聯(lián)系出版
  • 簽約狀態(tài): 未簽約
  • 作品榮譽: 尚無任何作品簡評
支持手機掃描二維碼閱讀
打開晉江App掃碼即可閱讀

誰于長堤系白馬,昔日天下今天涯。-記怪俠古龍

作者:慕依曉寒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為收藏文章分類

    第 1 章


      誰于長堤系白馬,昔日天下今天涯。

      壺觴自酌折腰斜臥;

      一生行事自落拓。

      意何言,雖隔千年,亦可□□。

      道盡辛酸,不如一聲嘆。

      ----------記怪俠古龍

      古龍者,原名熊耀華,江西南昌人也。生于香江之濱,年少多才,提筆能詩,后出入江湖,成一代宗師。好杜康,嗜酒如水;愛美人,嗜色如食。早年棄家出走,飽嘗世間風(fēng)雨。一生離經(jīng)叛道,不負浪子之名。乙丑[牛]年乙酉月癸亥日辛酉時卒,終年四十七歲。

      時人評民國后武林四代盟主:平江不肖生、還珠樓主、金庸、古龍。

      于此后成絕響。

      本來是想寫一個系列的文章把這些武俠大師都說說,前兩篇寫的雖艱難但也是下筆還算流暢,到了古龍才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力不從心。

      很難,真的很難。

      原因呢?閉上眼,我努力的回憶古龍書中的情節(jié),李探花的咳嗽聲,嘴角滲出縷縷血絲如冬日的寒梅;-------------劍上映射出的寒光,西門吹雪在紫禁之巔吹落獻血時那落寞的眼神。

      腦海中,竟有著有那么多鮮活的生命。

      金古梁溫,武俠四大家,每位都是著作等身的,窮極一生的筆耕不輟,無論是血雨腥風(fēng)還是風(fēng)和日麗,他們都構(gòu)建出了自己的江湖格局?赡苓@格局落到每個人眼中是不同的景色。

      在我看來,其中金庸先生是真正的在寫故事,人物紛繁,情節(jié)跌宕,這大開大合是十分吸引人的,想必這也是為何金庸作品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市場化的原因。正如亞當(dāng)斯密的道德情操論中的觀點所說,主體的感情產(chǎn)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假想自己處于與客體相同的處境中。大部分人在閱讀時怎會追求一種代入感,生活中有著太多的辛苦恣睢,而金書正是一個快意恩仇輕狂放歌的彼岸云端,有著和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luò)游戲一樣的效果。從那主人公的種種奇遇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可以說金書的情節(jié)永遠是最離奇的。

      梁羽生作為一個舊式文人,都可以想象出來小軒窗下白衫清顏的書生,手捧古卷語頌漢唐,抬額遠望,那千山暮雪萬里層云外有一遺世獨立的孤華女子,高情云緲,不學(xué)疾牛唉女。于金書中那些永遠只會是男主角附庸的女性角色不同,梁大師筆下的女兒家一直是鮮活的,或者可以說,正是這些仗劍天涯,遠歸期的驚鴻女子成就了梁羽生的江湖夢想。

      溫瑞安是最喜歡的一位,記得有人評論他書中人的感情,就像那冰天雪地里相擁著相互取暖。他筆下的很多人物都有著極其濃重的筆墨,淹沒了他自己也淹沒了所有的觀者,以至于我們會忘了情節(jié)忘了這個人物的一切,一夢方醒后,胡笳漸去離人遠,悠悠,青衫白發(fā)夜夜殤。命運的蒼涼悲愴早已在不經(jīng)意間刻在了我們的心底。

      當(dāng)我設(shè)想這四位大師的形象時,金庸先生,毫無疑問是那高堂上拱手受四方膜拜德高望重的宗師;那在春水碧于天的柔美柳樹下水云清姿的溫文書生自然是梁羽生;黃沙漫天的雁門關(guān)外一襲落拓青衫,飄零書劍,無言的向命運抗?fàn),溫瑞安?br>
      那古龍先生是怎樣的?

      冷風(fēng)似刀,提一壺美酒,在秋冬的邊緣中,驚厥一擊,然后,落葉紛飛,漫天雪白。

      若即若離,淡漠江湖的邊城浪子。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寂寞。寂寞的最高境界是繁華。還有誰比他更適合這句話?

      “我靠一支筆,得到了一切,連不該有的我都有了,那就是寂寞!

      “遠山上冰雪般寒冷的寂寞,冬夜里流星般的寂寞!边@是西門吹雪的寂寞。
      “人心憐羊,狼心獨愴,天心難測,世情如霜!边@是蕭十一郎的寂寞。

      穩(wěn)定的手,鋒利的刀,雕刻著栩栩如生的木像,都是同一個人;一口酒,一陣咳嗽。這是李尋歡的寂寞。

      這些寂寞,又何嘗不是作者自己的?
      有一些人生來就是浮萍。

      最早看楚留香,塵詩化劍雨作刃,釀月風(fēng)流不沾花。何等的瀟灑詩意。

      大了再看,卻一點也再笑不出來。楚留香,胡鐵花,窮極一生都在漂泊著,貌似執(zhí)著著又彷徨著,絕頂聰明,看似鬧騰的前行,直到生命耗盡。

      東三娘那一段,這個眼淚怎么也止不住——
      她眼睛瞎了,不愿讓人知曉,于是所有人都為她圓了一個謊言。

      金庸的人物仍有些高大全的詬病,而古龍書里的人確實和我們要親近的許多,當(dāng)看見那些風(fēng)流倜儻的陸小鳳為了填肚子連和尚的饅頭都騙時,我們是不是能體會到生活的煙火氣息?

      我是喜歡這樣的武俠的,相信和我一樣的人不少,《武林外傳》的風(fēng)靡就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點。

      這樣的故事的確不夠精心動魄,但那生活的柴米油鹽味是不是讓那鐵馬兵戈的江湖有了絲溫度呢?

      很久以前看過一篇讓我愛不釋手的武俠《綠螳螂》,江湖大盜金盆洗手后在一個江南小鎮(zhèn)開了家粥店,曾經(jīng)讓江湖人聞風(fēng)喪膽的螳螂拳吹雪功都成為了煮粥的輔助技術(shù)。六扇門捕頭受傷后來到這個小鎮(zhèn)休養(yǎng),但仍然每天兢兢業(yè)業(yè)的在小鎮(zhèn)巡視,和綠螳螂倒成了朋友。還記得,那個故事從頭至尾都彌漫著江南的煙雨霧氣,我仿佛能聞見那份雨后的清新中夾帶著的絲絲紅豆粥的香甜。一直到結(jié)尾,故事都那樣的清淡溫馨。

      古龍曾說過:人世已經(jīng)有太多痛苦了,何必在故事中再制造那么多痛苦?

      于是,他的筆下沒有那么多紛亂的人物,沒有那么跌宕的故事情節(jié),取代的是短小精悍的語言,風(fēng)趣的描寫。

      可是他的文章確是永遠也溫馨不起來的。他推崇朋友,寫了那么多的友情,可是他筆下的浪子,卻是漂泊一生在黃昏樹影地掩映中卻漸行漸遠,提著酒,唱一段往事,思念一個女子,將飛刀隱沒在內(nèi)心的傷痕中,終無歸宿。

      李尋歡,醉倒在林詩音的墓前,漸漸老去。陸小鳳,終其一生在沒有終點的旅途上無盡的追尋著;M樓,聽著春日抽芽夏日蟬鳴,秋天落葉冬日飄雪年復(fù)一年。
      就如同他自己的一生,看似是繁華的,琴瑟在御,春池笙歌。可數(shù)不清的如花美眷,知心好友,又有誰能真正進入他的心里?他始終孤獨地高唱著一個時代的挽歌,聽晨鐘暮鼓,看潮起潮落,垂暮之際,埀眸之際,回首已是百年身。

      而令人驚嘆的是,這種徹骨的孤獨并沒有是他的文章變得消極。古龍自己是浪子,也寫了一輩子浪子。通常意義上,浪子的形象是憂慮、絕望、頹廢、彷徨的。可是古龍筆下的浪子是有人性光輝的。

      他的主人公,永遠的是。廣交朋友,游遍天下;熱愛生活甚至可以說游戲人間。

      或許,他的浪子情懷僅僅是情懷,不影響他的思考。

      古龍對人性的認識十分深刻,比如節(jié)選自《蝙蝠傳奇》中的句子:“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動物比‘人’殺的人更多?”動物殺人,是為了果腹,而人殺人,則是為了滿足無盡的貪欲,肚子可以填飽,貪欲卻永難滿足。人正是具備了貪欲,世間才有了殺戮,虛偽,奸詐,出賣,背叛這些人性中黑暗勢力。

      可能,就是因為這種清醒的認識,才讓他對于人性光輝照亮黑暗抱有一種謹(jǐn)慎而樂觀的自信。畢竟,對抗黑暗不一定要自己站在黑暗里。

      他筆下的浪子們無論在痛苦中還是在無法解脫的困境中,都始終充滿了頑強的生命力和昂揚的斗志。這是、對人性光輝的禮贊。

      古龍將簡單的武力對決上升到了一種人格力量對決,而這種人格力量已不僅僅是個人的品性或修為,而是個人的精神、境界的一種內(nèi)在的意蘊,即“博愛、仁慈、寬恕”這樣深厚的佛教精神里。

      正因為此,古龍才是經(jīng)典。

      曉寒記:武俠,因其虛無造作為正統(tǒng)文學(xué)所不齒,然自古龍起,江湖亦屬凡人。惜大師已逝,后繼無人。時新武俠,虛幻風(fēng)盛行,其意淫度更甚過往。枉負大師一片苦心。唯盼諸后生,潛心好學(xué),繼先輩之精華,正武俠之風(fēng)!

      古龍的一生一直漂泊在紙筆和美酒之間,當(dāng)他閉上滄桑的眼睛時,甚至殘酒還未冷卻,但他的酒中藏著一種力透紙背的力量,支撐著一個個人物的演繹。

      酒始終是冰冷的,最后,冰凍了古龍自己余溫尚存的身體,成為一個永恒的悲喜劇。

      當(dāng)崎嶇險阻的山路已漸漸平坦,支離破碎的心緒也慢慢平復(fù),靜默地倒下,酒化作漫天飛舞的江湖煙雨,縱然凄冷又何妨?
      天堂口,像人間一樣繁花似錦,煙火璀璨,延續(xù)了人間一個個傳奇的故事。
      卻有幾聲纏綿悱惻的風(fēng)鈴聲依稀回響,亂戰(zhàn)中依然清脆,悲傷中撫平思緒,風(fēng)不止,風(fēng)鈴亦不止。
      風(fēng)花雪月中一瞥,倏地融化了漫天風(fēng)雪、寒冷冰霜。

      誰于長堤系白馬,昔日天下今天涯。

      壺觴自酌折腰斜臥;

      一生行事自落拓。

      意何言,雖隔千年,亦可□□。

      道盡辛酸,不如一聲嘆。

      ----------記怪俠古龍

      古龍者,原名熊耀華,江西南昌人也。生于香江之濱,年少多才,提筆能詩,后出入江湖,成一代宗師。好杜康,嗜酒如水;愛美人,嗜色如食。早年棄家出走,飽嘗世間風(fēng)雨。一生離經(jīng)叛道,不負浪子之名。乙丑[牛]年乙酉月癸亥日辛酉時卒,終年四十七歲。

      時人評民國后武林四代盟主:平江不肖生、還珠樓主、金庸、古龍。

      于此后成絕響。

      本來是想寫一個系列的文章把這些武俠大師都說說,前兩篇寫的雖艱難但也是下筆還算流暢,到了古龍才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力不從心。

      很難,真的很難。

      原因呢?閉上眼,我努力的回憶古龍書中的情節(jié),李探花的咳嗽聲,嘴角滲出縷縷血絲如冬日的寒梅;-------------劍上映射出的寒光,西門吹雪在紫禁之巔吹落獻血時那落寞的眼神。

      腦海中,竟有著有那么多鮮活的生命。

      金古梁溫,武俠四大家,每位都是著作等身的,窮極一生的筆耕不輟,無論是血雨腥風(fēng)還是風(fēng)和日麗,他們都構(gòu)建出了自己的江湖格局?赡苓@格局落到每個人眼中是不同的景色。

      在我看來,其中金庸先生是真正的在寫故事,人物紛繁,情節(jié)跌宕,這大開大合是十分吸引人的,想必這也是為何金庸作品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市場化的原因。正如亞當(dāng)斯密的道德情操論中的觀點所說,主體的感情產(chǎn)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假想自己處于與客體相同的處境中。大部分人在閱讀時怎會追求一種代入感,生活中有著太多的辛苦恣睢,而金書正是一個快意恩仇輕狂放歌的彼岸云端,有著和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luò)游戲一樣的效果。從那主人公的種種奇遇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可以說金書的情節(jié)永遠是最離奇的。

      梁羽生作為一個舊式文人,都可以想象出來小軒窗下白衫清顏的書生,手捧古卷語頌漢唐,抬額遠望,那千山暮雪萬里層云外有一遺世獨立的孤華女子,高情云緲,不學(xué)疾牛唉女。于金書中那些永遠只會是男主角附庸的女性角色不同,梁大師筆下的女兒家一直是鮮活的,或者可以說,正是這些仗劍天涯,遠歸期的驚鴻女子成就了梁羽生的江湖夢想。

      溫瑞安是最喜歡的一位,記得有人評論他書中人的感情,就像那冰天雪地里相擁著相互取暖。他筆下的很多人物都有著極其濃重的筆墨,淹沒了他自己也淹沒了所有的觀者,以至于我們會忘了情節(jié)忘了這個人物的一切,一夢方醒后,胡笳漸去離人遠,悠悠,青衫白發(fā)夜夜殤。命運的蒼涼悲愴早已在不經(jīng)意間刻在了我們的心底。

      當(dāng)我設(shè)想這四位大師的形象時,金庸先生,毫無疑問是那高堂上拱手受四方膜拜德高望重的宗師;那在春水碧于天的柔美柳樹下水云清姿的溫文書生自然是梁羽生;黃沙漫天的雁門關(guān)外一襲落拓青衫,飄零書劍,無言的向命運抗?fàn)帲瑴厝鸢病?br>
      那古龍先生是怎樣的?

      冷風(fēng)似刀,提一壺美酒,在秋冬的邊緣中,驚厥一擊,然后,落葉紛飛,漫天雪白。

      若即若離,淡漠江湖的邊城浪子。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寂寞。寂寞的最高境界是繁華。還有誰比他更適合這句話?

      “我靠一支筆,得到了一切,連不該有的我都有了,那就是寂寞!

      “遠山上冰雪般寒冷的寂寞,冬夜里流星般的寂寞!边@是西門吹雪的寂寞。
      “人心憐羊,狼心獨愴,天心難測,世情如霜!边@是蕭十一郎的寂寞。

      穩(wěn)定的手,鋒利的刀,雕刻著栩栩如生的木像,都是同一個人;一口酒,一陣咳嗽。這是李尋歡的寂寞。

      這些寂寞,又何嘗不是作者自己的?
      有一些人生來就是浮萍。

      最早看楚留香,塵詩化劍雨作刃,釀月風(fēng)流不沾花。何等的瀟灑詩意。

      大了再看,卻一點也再笑不出來。楚留香,胡鐵花,窮極一生都在漂泊著,貌似執(zhí)著著又彷徨著,絕頂聰明,看似鬧騰的前行,直到生命耗盡。

      東三娘那一段,這個眼淚怎么也止不住——
      她眼睛瞎了,不愿讓人知曉,于是所有人都為她圓了一個謊言。

      金庸的人物仍有些高大全的詬病,而古龍書里的人確實和我們要親近的許多,當(dāng)看見那些風(fēng)流倜儻的陸小鳳為了填肚子連和尚的饅頭都騙時,我們是不是能體會到生活的煙火氣息?

      我是喜歡這樣的武俠的,相信和我一樣的人不少,《武林外傳》的風(fēng)靡就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點。

      這樣的故事的確不夠精心動魄,但那生活的柴米油鹽味是不是讓那鐵馬兵戈的江湖有了絲溫度呢?

      很久以前看過一篇讓我愛不釋手的武俠《綠螳螂》,江湖大盜金盆洗手后在一個江南小鎮(zhèn)開了家粥店,曾經(jīng)讓江湖人聞風(fēng)喪膽的螳螂拳吹雪功都成為了煮粥的輔助技術(shù)。六扇門捕頭受傷后來到這個小鎮(zhèn)休養(yǎng),但仍然每天兢兢業(yè)業(yè)的在小鎮(zhèn)巡視,和綠螳螂倒成了朋友。還記得,那個故事從頭至尾都彌漫著江南的煙雨霧氣,我仿佛能聞見那份雨后的清新中夾帶著的絲絲紅豆粥的香甜。一直到結(jié)尾,故事都那樣的清淡溫馨。

      古龍曾說過:人世已經(jīng)有太多痛苦了,何必在故事中再制造那么多痛苦?

      于是,他的筆下沒有那么多紛亂的人物,沒有那么跌宕的故事情節(jié),取代的是短小精悍的語言,風(fēng)趣的描寫。

      可是他的文章確是永遠也溫馨不起來的。他推崇朋友,寫了那么多的友情,可是他筆下的浪子,卻是漂泊一生在黃昏樹影地掩映中卻漸行漸遠,提著酒,唱一段往事,思念一個女子,將飛刀隱沒在內(nèi)心的傷痕中,終無歸宿。

      李尋歡,醉倒在林詩音的墓前,漸漸老去。陸小鳳,終其一生在沒有終點的旅途上無盡的追尋著。花滿樓,聽著春日抽芽夏日蟬鳴,秋天落葉冬日飄雪年復(fù)一年。
      就如同他自己的一生,看似是繁華的,琴瑟在御,春池笙歌?蓴(shù)不清的如花美眷,知心好友,又有誰能真正進入他的心里?他始終孤獨地高唱著一個時代的挽歌,聽晨鐘暮鼓,看潮起潮落,垂暮之際,埀眸之際,回首已是百年身。

      而令人驚嘆的是,這種徹骨的孤獨并沒有是他的文章變得消極。古龍自己是浪子,也寫了一輩子浪子。通常意義上,浪子的形象是憂慮、絕望、頹廢、彷徨的?墒枪琵埞P下的浪子是有人性光輝的。

      他的主人公,永遠的是。廣交朋友,游遍天下;熱愛生活甚至可以說游戲人間。

      或許,他的浪子情懷僅僅是情懷,不影響他的思考。

      古龍對人性的認識十分深刻,比如節(jié)選自《蝙蝠傳奇》中的句子:“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動物比‘人’殺的人更多?”動物殺人,是為了果腹,而人殺人,則是為了滿足無盡的貪欲,肚子可以填飽,貪欲卻永難滿足。人正是具備了貪欲,世間才有了殺戮,虛偽,奸詐,出賣,背叛這些人性中黑暗勢力。

      可能,就是因為這種清醒的認識,才讓他對于人性光輝照亮黑暗抱有一種謹(jǐn)慎而樂觀的自信。畢竟,對抗黑暗不一定要自己站在黑暗里。

      他筆下的浪子們無論在痛苦中還是在無法解脫的困境中,都始終充滿了頑強的生命力和昂揚的斗志。這是、對人性光輝的禮贊。

      古龍將簡單的武力對決上升到了一種人格力量對決,而這種人格力量已不僅僅是個人的品性或修為,而是個人的精神、境界的一種內(nèi)在的意蘊,即“博愛、仁慈、寬恕”這樣深厚的佛教精神里。

      正因為此,古龍才是經(jīng)典。

      曉寒記:武俠,因其虛無造作為正統(tǒng)文學(xué)所不齒,然自古龍起,江湖亦屬凡人。惜大師已逝,后繼無人。時新武俠,虛幻風(fēng)盛行,其意淫度更甚過往。枉負大師一片苦心。唯盼諸后生,潛心好學(xué),繼先輩之精華,正武俠之風(fēng)!

      古龍的一生一直漂泊在紙筆和美酒之間,當(dāng)他閉上滄桑的眼睛時,甚至殘酒還未冷卻,但他的酒中藏著一種力透紙背的力量,支撐著一個個人物的演繹。

      酒始終是冰冷的,最后,冰凍了古龍自己余溫尚存的身體,成為一個永恒的悲喜劇。

      當(dāng)崎嶇險阻的山路已漸漸平坦,支離破碎的心緒也慢慢平復(fù),靜默地倒下,酒化作漫天飛舞的江湖煙雨,縱然凄冷又何妨?
      天堂口,像人間一樣繁花似錦,煙火璀璨,延續(xù)了人間一個個傳奇的故事。
      卻有幾聲纏綿悱惻的風(fēng)鈴聲依稀回響,亂戰(zhàn)中依然清脆,悲傷中撫平思緒,風(fēng)不止,風(fēng)鈴亦不止。
      風(fēng)花雪月中一瞥,倏地融化了漫天風(fēng)雪、寒冷冰霜。

      瀟湘夜雨人不寐,如此味,一點悠然一點醉。
    插入書簽 

    ←上一篇  下一篇→
    作 者 推 文


    該作者現(xiàn)在暫無推文
    關(guān)閉廣告
    關(guān)閉廣告
    支持手機掃描二維碼閱讀
    wap閱讀點擊:https://m.jjwxc.net/book2/837311/0
    打開晉江App掃碼即可閱讀
    關(guān)閉廣告
    ↑返回頂部
    作 者 推 文
     
    昵稱: 評論主題:


    打分: 發(fā)布負分評論消耗的月石并不會給作者。

    作者加精評論



    本文相關(guān)話題
      以上顯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條評論,要看本章所有評論,請點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