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全
取這個名字來寫悅蘭芳的評論,我無疑是喜歡他的。《皇圖霸業(yè)》看到現(xiàn)在,悅蘭芳被剝?nèi)ッ嫫ぃ@也是他作為“悅蘭芳”生涯的一個結(jié)束,以前曾經(jīng)說要等到看完定風(fēng)愁的戲份再來寫評,但是有些話真是有些不吐不快的感覺。所以就這樣寫了,寫的也只是對“悅蘭芳”的感覺,如果以后看“定風(fēng)愁”的表現(xiàn)對現(xiàn)在的感覺又覺得不對就再來改吧。
順說,這篇評論是從“戲里”的角度去看待悅蘭芳這個人,“戲外”編劇的想法暫時不涉及,畢竟,我總覺得他們是“人”,而不僅僅是一個個生冷“角色”。
——————————我是評論開始的分界線——————————
人言是牡丹,佛說是花箭。
射人入骨髓,死而不知怨。
提起悅蘭芳,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詩僧寒山的這首詩。而這詩里所說的,其實也就是兩個方面,一為毒辣,一為迷人。說這兩個詞其實都略顯肉麻,但這的確是我想起悅蘭芳的一種直觀的印象。但是如果反觀悅蘭芳剛剛出場的時候,尤其是和東陵少主之間淡觀棋局,運籌帷幄時候的表現(xiàn),卻似乎和后來正式出場之后的悅蘭芳有些搭不上邊。所以現(xiàn)在較為普遍的觀點是,悅蘭芳嚴(yán)重破格,甚至說,這前后的悅蘭芳根本就是兩個人。這種看法卻和我的感覺有些出入,因為我始終覺得,悅蘭芳的個性是貫徹始終的,沒有所謂的破格的問題(除了武功)。
在我看來悅蘭芳所追求的,其實一開始就沒有獨霸江湖稱雄天下的野心,而自始至終,他的信念也都是如同他與姬無花說的那樣:他只是想努力的活下去而已!盎钕氯ァ逼鋵嵳f起來很簡單,對于大部分的人來說做起來也不大費力,但是對于悅蘭芳來講,恰恰是這么一個最基本要求在他身上卻也很難達(dá)成。起初是經(jīng)天子的追殺,后來是中原正道的追殺,再來是渡生劍的追殺,最后是人人喊殺。而一開始悅蘭芳在《爭王》中的表現(xiàn),與其說是心在天下,倒不如說絕大部分是為了奪回汗青編,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受到威脅。
到這里其實有一個很容易被迷惑住的地方,那就是這時候的悅蘭芳已經(jīng)奪回了汗青編完全有角逐天下的能力,卻為什么又要幫助紫星眉做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這件事情其實可以從經(jīng)天子的一些話中得到解釋。悅蘭芳的這個弟弟確實是一個厲害的人物,雖然在這次同悅蘭芳的權(quán)利斗爭中失敗,但是他留給悅蘭芳的汗青編已經(jīng)成了一個空殼子。即使后來魔劍道懷疑悅蘭芳還有隱藏的兵力,但是后來的發(fā)展明眼人都看得到,當(dāng)時除了穿云豹,悅蘭芳身邊基本已經(jīng)沒有可用之人。汗青編這個時候,其實是一艘破破爛爛的船,一個浪打過來說不定就沉了,這時的悅蘭芳,性命暫時無憂,但以他的個性,又怎么不會去考慮自己今后的路要往哪里走。
這樣很自然的就牽涉出了第二個很容易產(chǎn)生迷惑的地方:為什么悅蘭芳要不斷的背叛,其實只要選定了一條路,而不是腳踏幾條船,他完全能比后來過的舒服很多。在這一點上,我只能說:悅蘭芳是太聰明了,聰明反被聰明誤。如果仔細(xì)的觀察當(dāng)時江湖上悅蘭芳投靠過的這些勢力的起落,不難發(fā)現(xiàn)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悅蘭芳選擇投靠了某股勢力不久,這股勢力便在江湖上占了上方,而且壓倒了悅蘭芳原來投靠的勢力。從紫星眉和中原兩邊踩,到從中原到天策真龍,再從天策真龍到妖刀界,悅蘭芳的判斷沒有錯,錯的是他選擇的時機,這也是為什么悅蘭芳被人叫“奸臣蘭”,但照世明燈四刀四劍等卻基本沒人指責(zé)的原因。悅蘭芳太小心,太聰明,也太想活下去,于是別人成了英雄末路,他卻成了卑鄙小人。
當(dāng)然,我這話不是在否認(rèn)悅蘭芳的錯處。悅蘭芳的確有錯,最大的問題就是在于他的不遺余力為自己打算。換句話說,就是自私。但是他的自私,不像平常人自私的那么簡單,在前面需要加上兩個修飾詞:純粹而天真的自私。說他的自私純粹很好理解,從奪回汗青編到“悅蘭芳”這個身份的結(jié)束,基本上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為了自己。而說他的自私很天真,是因為他從來不覺得一個人自私有什么不對。他對姬無花說:“對吾而言,人的一生不過如同南柯一夢,只是別人認(rèn)為吾自私,吾殘害忠良,但是在這個現(xiàn)實的武林,誰不自私?誰不鏟除異己?否則武林也不會動亂至今!边@句話其實很有些辯證的思想。如果要仔細(xì)去想的話,其實人人做事情都是為了自己,有人做好事心情才會舒暢,有人做壞事才會高興,來去都是為了自己。而我們界定一個人是好還是壞,也是以利他主義的原則去看待的,更有甚者,別人做的對自己有利的就是好,對自己不利的就是壞。所以悅蘭芳說的話有道理。但是問題是:這個世界上畢竟還是有好事和壞事的區(qū)別的,一個人自私也許沒有問題,但是危害到其他無辜的人就成了問題。悅蘭芳不是不懂,不是不明白,但是他不愿意去承認(rèn)也不想明白。這些話也應(yīng)該不是他單純在為自己辯護,因為他為自己打算的行為一直做的理直氣壯,沒有任何愧疚感。這是他天真的地方,因為天下人并不是他悅蘭芳,個個都能接受他的觀點。
悅蘭芳的個性,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從來不信任別人。而這一點,恰好可以解釋穿云豹的死。很多人覺得悅蘭芳?xì)⒋┰票男袨楹茌p率,但是如果這和他的個性結(jié)合起來看,是十分合理的。悅蘭芳的“從來不信任別人”,來源卻不是因為他多疑,而是他對人性沒有期待。我們不知道悅蘭芳在被篡奪汗青編御主身份的時候遭遇過什么,但是從后來的劇情看來他在風(fēng)檐春秋的時候,身邊沒有一個親信,與馭武宮主只是隱秘而稀疏的聯(lián)系。并且在后來看到穿云豹跟隨經(jīng)天子來殺他的時候,他也只是驚訝和無奈,并沒有憤怒。再看他交往的朋友,一個東陵少主,一個紫星眉。這兩人的個性縱然說不上都壞,但是肯定也不能說好,而悅蘭芳反而同這樣的人相交密切,他是不懼,還是覺得這樣的人在一起反而覺得正常隨意?之后的權(quán)妃那么說肯定會保護他,他也還是偷偷的離開了天壇,離開了權(quán)妃的視線。看了這些在來看他瞬間決定殺掉穿云豹的事情,只能嘆一聲:穿云豹,你從頭到尾都沒有得到過悅蘭芳的信任。
說到信任,這里要提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忘千歲和權(quán)妃。而這個問題又分成兩個方面。
之一,悅蘭芳的情。悅蘭芳被指責(zé)的最多的地方就是他的薄情和負(fù)心。但是在我看來,悅蘭芳并不是一個始亂終棄的人,而是他對忘千歲本來就沒有太多的感情。忘千歲其實并不了解悅蘭芳,她要悅蘭芳退隱,她要悅蘭芳只守著自己,想同他過一種居家的生活。但實際上,如果悅蘭芳能甘于這種生活,那他就不是悅蘭芳了。他雖然想活,但要的絕對不是這樣一種活法。悅蘭芳和忘千歲的復(fù)合,其實更多的是被渡生劍逼殺的一種結(jié)果,至于劍譜則是順帶。談不上牽手,何來分手?談不上有情,何來負(fù)情?悅蘭芳其實從頭到尾都是在利用忘千歲,他不是負(fù)心漢,他只是又找到了一個可以活下去的辦法。而最后的那場一尸兩命的悲劇,不管悅蘭芳的那一劍是有意還是無意,他對忘千歲的動手畢竟還是猶豫了。悅蘭芳有情,但那只是冷情。
之二,悅蘭芳的手段。聽不少人罵悅蘭芳是小白臉,為了活命連色相都愿意出賣。我大概不能接受這種說法,卻不是因為它難聽,而是悅蘭芳根本就沒有這么做。以前我曾說過,有人告訴我:魅惑女人,手段高者如悅蘭芳,手段低者如恨不逢。而現(xiàn)在我明白,這高低之分,就在于一個是無意,一個是有意。挽回忘千歲悅蘭芳用了手段,但那是以情惑人。至于“勾引權(quán)妃”,其實在瓊?cè)A宴上,悅蘭芳說的只是自己的抱負(fù),展現(xiàn)的也只是口才,后來兩人初次相會,主動的人更是權(quán)妃。悅蘭芳是為了活下去不擇手段,但是還沒有不擇手段到自薦枕席的地步,這個人畢竟還是儒家出來的,有些東西他的確做不出來。而且相反的,悅蘭芳給我的感覺,是在□□方面的氣息非常淡薄?梢哉f他對誰都冷情,對誰都不動心,而且頂著這樣一張討好的臉,也沒有看他想恨不逢那樣對女子十分熱絡(luò),而且?guī)状螘崦,都是有些被逼無奈的味道。但是他畢竟讓忘千歲有了身孕,這也就是我上面說“他對忘千歲本來就沒有太多的感情”的原因,沒有太多,但畢竟還是有的,所以他可以很自然的擁抱忘千歲,卻對權(quán)妃的靠近有些無所適從。悅蘭芳對女性的吸引力,大部分來自于他本身的條件使然。
縱觀悅蘭芳的性格和經(jīng)歷,其實有點讓人想到他的好朋友東陵少主。有人說東陵少主是“半吊子”,其實悅蘭芳又何嘗不是?他聰明,卻又被聰明誤;他有才,卻又過于鋒芒畢露遭人嫉妒;他無情,卻偏偏還剩了那么一點細(xì)微的情感;他想活下去,卻又偏偏不想平凡的活下去,而要一展長才。
但即使這樣,悅蘭芳的個性中的那份堅毅卻仍然值得贊賞。從頭到尾,不管處境有多么狼狽,悅蘭芳這個人都沒有狼狽過。無論遇到怎樣的追殺,怎樣的情況兇險,他都可以侃侃而談,秦假仙在瓊?cè)A宴上那么擠兌他,他還是神情自若。這樣的悅蘭芳,卻又和那年東陵袖手江湖、淡定做壁上觀的悅蘭芳有什么不同?
嘆一句:悅蘭芳,悅蘭芳……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