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爽爽午夜影视窝窝看片,午夜亚洲www湿好大,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使劲快高潮了国语对白在线

文案
對比中外同時期兩位女作家的婚戀和家庭
內(nèi)容標(biāo)簽:
 
主角 視角
阿加莎


一句話簡介:對比中外女作家的創(chuàng)作生涯

立意:強者自救

  總點擊數(shù): 170   總書評數(shù):2 當(dāng)前被收藏數(shù):3 文章積分:115,290
文章基本信息
  • 文章類型: 隨筆
  • 作品視角: 其他
  • 所屬系列: 無從屬系列
  • 文章進度:完結(jié)
  • 全文字?jǐn)?shù):7120字
  • 版權(quán)轉(zhuǎn)化: 尚未出版(聯(lián)系出版
  • 簽約狀態(tài): 未簽約
  • 作品榮譽: 尚無任何作品簡評
本文作者建議21歲以上讀者觀看。
支持手機掃描二維碼閱讀
打開晉江App掃碼即可閱讀

雙姝記:才女的閃耀與隕落

作者:天關(guān)客星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為收藏文章分類

    第 1 章



      最近重新看阿加莎的自傳,發(fā)現(xiàn)這位英國偵探小說女王的童年和婚姻都很值得大書特書一番,然而單獨講她的故事好像有些單調(diào),于是我決定把有關(guān)張愛玲的童年和婚姻與她對比下,也許不同時代、不同國度下的比較失之偏頗,然而同樣是才華橫溢的天之驕女,同樣出身優(yōu)越的家庭,同樣都遭受了第一任丈夫婚姻的背叛,同樣都不善言辭、個性靦腆。我實在難以抑制將她們的人生進行比較的沖動,尤其是父母對她們的性格的塑造。

      出身富貴

      先說出身,阿加莎出生于1890年,維多利亞時代末期。她經(jīng)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也親眼目睹了大英帝國的早衰,但在少女時代所受的教育與婚戀觀,仍相當(dāng)傳統(tǒng)。

      當(dāng)時很多家境優(yōu)越的人無需工作,貴族或者有產(chǎn)者皆如此,參加各類社交或者從事文體活動、文藝創(chuàng)作都是日常,而且他們也不會像現(xiàn)代人一樣覺得自己游手好閑,他們甚至?xí)X得光榮。了解這個大環(huán)境,你就能明白為什么英劇《唐頓莊園》里的伯爵老太太得知男主角馬修的職業(yè)是律師后,不以為然的來了一句:紳士不需要上班。

      但英國的有產(chǎn)階層,在傳遞財富上,與他們同時期甚至更晚期的中國有產(chǎn)階層大大不同。

      維多利亞末期,英國的金融、法律制度已頗為成熟,有產(chǎn)者除了房產(chǎn)或者黃金珠寶類的硬通貨,很多人都把財富分布在股權(quán)投資上,或者以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券的形式傳遞給后代,再由律師護駕保航,可以保證子女衣食無憂,同時避免他們把祖產(chǎn)一下子揮霍干凈,當(dāng)然,股權(quán)投資會因為企業(yè)的敗落而貶值,其它有價證券也如此,但至少控制了衰敗的速度。

      阿加莎的父親就是這樣的一位不善維持財富的富二代,她童年的幾次搬遷都是因為父母收入減少而不得以把大宅子出租,靠高額租金旅居海外。不過,阿加莎的父親雖然愛玩,但興趣愛好都在紳士得體的選擇范圍內(nèi),為人正直且善良。從阿加莎的文字中可以看到她對父親的愛戴與尊重,她在傳記中說“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滿了歡樂,這要歸功于父親!

      同樣是無所事事,張愛玲的父親在當(dāng)時的背景下,則成為時代斷裂造就的“多余人”。

      不錯,她的祖輩皆是高官,不論社會階級還是財富都比阿加莎背景閃耀。到了她的父輩,已經(jīng)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完全就靠變賣古董和房產(chǎn)度日,這種路數(shù)盡管可維持奢侈生活,但頹敗、敗落的氣氛則無時不刻籠罩著她的童年,無論住的房子再大、傭人再多,終歸難免敗落不祥的氛圍。
      而且中國舊時代傳遞財富的辦法,可謂對子女們毫無約束:無非是家當(dāng)賣得快,那就早點領(lǐng)便當(dāng),賣得慢那就多茍延殘喘幾年。

      張愛玲的父親,薄有詩才,卻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大煙鬼,其它像納妾、狎妓樣樣擅長,簡直是那個時代紈绔子弟的集大成者。

      在與張愛玲母親黃素瓊離婚后,這位父親又娶了繼母孫用蕃,也就是民國政府前總理孫寶琦之女。“煊赫舊家聲”里的浮華影跡都是不堪,隨后她被生父圈禁、毆打的文字記載,和這位繼母關(guān)系不小,那些記載迄今看來仍然令人覺得恐怖。

      可以說,阿加莎和張愛玲兩個人的童年比大多數(shù)同時期的女孩子要優(yōu)越一些,但也都是過早的感受到了家庭經(jīng)濟狀況的壓力?砂⒓由淖詡骼铮耐晟畛錆M了陽光和溫情。張愛玲形容她的家卻是:有太陽的地方使人瞌睡,陰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涼。

      同是衰敗之家,之所以會產(chǎn)生這種不同的感受,我覺得最大原因是:阿加莎的父母非常恩愛。阿加莎說曾發(fā)現(xiàn)了一封父親去世前大約三四天寫給母親的一封信。信中道“你在我的一生中具有極大的影響,是天下最好的妻子。光陰荏苒更加深了我對你的愛。我感激不盡你給我的柔情、鐘愛和同情。愿上帝保佑你.我最親愛的,我們不久就會團圓的!

      這是一對情意甚篤的夫妻,他們營造了溫馨的家庭氛圍,給予孩子們最美好的童年記憶。
      反觀張愛玲的父母,一心要做現(xiàn)代女性的母親黃素瓊,婚后很快就厭倦了頹廢無能的丈夫,與他的感情經(jīng)過幾起幾落仍然以仳離收場。張愛玲在《留情》中曾喟嘆:“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

      于她而言,這里面的感情一定不只是愛情,更包括她欲求不得的親情,尤其是母親。
      對女兒影響最大的人,當(dāng)然是她們的母親!

      母親的影響

      阿加莎筆下的母親,比起父親來要倔強些。她才思敏捷,靦腆害羞,生性抑郁。但慈愛且開明,一生以家庭以兒女為重,尤其在孩子們的教育上費盡心思。

      阿加莎小時候喜歡和小伙伴在父母的臥室飄窗上表演各類舞臺劇,她在自傳里回憶那些都是孩子們的傻里傻氣的囈語,但母親常不吝嗇于她的時間認(rèn)真觀看,從不說她們可笑無趣,回想起父母熱心捧場,阿加莎說她至今仍然感激。

      幼時她曾隨父母到法國旅居,需要一位法語教師,母親便通過細(xì)心觀察從裁縫店里挖掘出來一位溫和可親的女孩,力排眾議請她來做法語家庭教師,這的決定使得阿加莎講了一口流利的法文,更令在其以后的巴黎生活中如魚得水。

      阿加莎回憶說,自己十一歲喪父,姐姐很快出嫁、哥哥從軍,只剩下母女二人相依為命。因為家里經(jīng)濟困難,她們幾乎沒有什么社交活動。母親患有心臟病,極少出門訪友。于是她學(xué)會了自娛自樂,夏季游泳,冬季滑旱冰,有大量的書籍閱讀,從書中獲得了無盡的樂趣。

      這一時期,母親還為孩子朗讀狄更斯的作品。等到女兒稍長,這位母親仍然想方設(shè)法維持女兒的學(xué)習(xí),在教育上不吝投資,鋼琴、歌劇、數(shù)學(xué),更重要的是,她還鼓勵阿加莎寫小說,她堅信女兒無所不能!

      下面的有趣對話摘自阿加莎自傳:
      “你干嘛不寫小說?”她建議道。
      “寫小說?”我有點驚異。
      “是的,”母親說,“像麥琪那樣寫小說。”
      “我恐怕不行。”
      “為什么不行?”她問。
      我似乎說不出不行的原因。
      “你并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你還沒有試過!蹦赣H說道。

      母親的的本意是讓孩子消磨時間,沒想到卻開啟了一代偵探女王的職業(yè)生涯。此后,無論是女兒完成第一部小說,還是女兒拿到了超乎意料的高額稿費,最溫暖的祝福都來自于這位慈母!

      阿加莎也有哥哥,但是做母親的從來沒有重男輕女,更不是護男狂魔,甚至當(dāng)阿加莎矛盾是該追隨丈夫出國,還是在英國等候多年未曾蒙面的兄長時,母親堅定地說:“妻子的職責(zé)就是守候在丈夫的身旁。首先考慮的應(yīng)該是丈夫,他甚至比孩子還重要。兄弟就差得更遠(yuǎn)了!

      阿加莎沒有說過她的母親有多么樂觀堅強,但是通篇看下來我能感受到這位母親的堅韌、陽光、開明。

      阿加莎17歲時得知母親越俎代庖拒絕了一位自己的求婚者時,非常不快,母親甚至為此迅速道歉,因為她認(rèn)識到孩子已經(jīng)長大,哪怕是阿加莎并不想與某位男青年進一步發(fā)展,也必須女兒親自與對方交流,而不是由家長代辦。

      這位偉大的母親,雖然無法向孩子提供優(yōu)越的家庭生活,卻總是想盡辦法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營造舒適樂觀的氛圍,沒有用一種苦大仇深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更不會用自己的辛苦來要挾孩子進行道德綁架,同樣的故事,換到我們習(xí)以為常的中國式背景里,是不是就成了電視劇《娘道》里那種腔調(diào)?孤兒寡母,含辛茹苦。

      至于阿加莎自己,她的親子關(guān)系也很溫馨,她形容“你讓她降臨于世,照料她一段時間,隨后她離你而去,獨自綻出自由生命的絢麗花朵。你眼睜睜地望著她自由自在地生活!奔幢闼谝淮位橐鲇|礁后,在選擇第二任丈夫時,也會咨詢女兒的意見,當(dāng)別人對她的男朋友都不看好時,正是女兒給了她莫大的支持和鼓勵!

      反觀張愛玲的母親黃素瓊,這位追求獨立自主的所謂新時代女性,不甘于深閨宅院里傳統(tǒng)生活,學(xué)油畫、愛跳舞,她為追求“自由進步”的生活離家留學(xué),留下三歲的兒子、四歲的女兒。從法國到埃及,從新加坡到馬來西亞,走遍千山萬水,靠著販賣祖上留下來的古董,事業(yè)倒沒怎么成,但絕對是社交場上的名媛,4年后再度回國和丈夫徹底決裂,又一走了之。成為中國第一代“出走的娜拉”。

      最終,黃素瓊也沒有從她痛恨的古老傳統(tǒng)里解脫出來,也更無法違背她的出身,她那么厭惡她的前夫張志沂,可是卻同他一樣地坐吃山空,可以想到她內(nèi)心的矛盾與焦灼。

      十六歲的張愛玲從父親、繼母那里逃走后,第一個想到要求助的,當(dāng)然是母親,她是張愛玲的心目中的一尊神,美麗、多才。黃素瓊最初也耗費了點耐心和金錢,可她想栽培的是八面玲瓏的名媛,能在名利場上打滾,沒想女兒不是這塊材料,這讓黃逸梵異常沮喪與惱怒,于是她嫌女兒不夠好看,嫌女兒不夠伶俐,嫌她姓張,厭惡她來花自己的錢,每每出手給孩子學(xué)費、生活費都是一幅嫌惡嘴臉,告訴女兒都是你妨礙了我自由快樂的人生,都是你害得我都沒錢買新衣服。

      她對孩子說:“我懊悔從前小心看護你的傷寒癥,我寧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著使你自己處處受痛苦!边@些話可謂字字誅心,你也可以把它理解為恨鐵不成鋼,轉(zhuǎn)為刻薄之語。反正再沒有什么怨毒的話,能比母親的否定更讓敏感的張愛玲自慚形穢。

      張愛玲是才女,母親卻要求她才貌兼有,要求她擅長人情世故能在名利場自如行走。

      黃素瓊可憐,可恨,可笑,便都在這里了。
      她矛盾、貪心,嘴上嚷著要做獨立自主的新女性,為此拋夫棄子遠(yuǎn)渡重洋,結(jié)果也無非和前夫殊途同歸,前夫養(yǎng)戲子和姨太太,她靠變賣祖產(chǎn)資助小男友做生意,區(qū)別難道很大?

      與此同時她又把為人母的那點慈愛拋卻。為了求學(xué),張不得不忍受母親的陰陽怪氣,這讓她十分痛苦和倍感羞辱,張曾把獎學(xué)金拿來獻給她,卻被母親懷疑是與教授私通得來的“勞務(wù)費”,這錢被黃素瓊在牌桌上耗盡后,她一面督促女兒找老師道謝,一面又當(dāng)女兒洗澡時闖入浴室,檢查她是不是處子。

      張愛玲借著小說人物的對白說:爸爸沒傷過我的心,我從來沒有愛過他。真正傷害過我的人是你,因為我曾經(jīng)那么愛你崇拜你。

      敏感的少女心,就這樣被母親一次次踐踏,低到了塵埃里。她有句愛情名言,這句話最初寫在了贈與胡蘭成的照片背后,那是她熱戀時的囈語: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這樣的卑微和不自信,恐怕并非完全由愛情得來的啟發(fā),而是母親種下來苦果。

      張愛玲就像大多數(shù)被家長嫌惡的孩子:小時候卑微的討好著長輩,長大后卑微的愛著伴侶。被愛時覺得惶恐,好像自己不配更好的對待。被人欺騙時,一開始竟然還想著要諒解對方,這都是也許是骨子里的自卑又在作祟:都怪自己不夠好!

      國別

      說完了小家庭對于她們的影響,當(dāng)然不能忽略大背景對她們的塑造。

      阿加莎的幸福和成就,當(dāng)然也和她英國人身份有關(guān),因為她選擇了那個時代最富足、最進步、最強大的國家。不論是在她的自傳還是小說里,都能看到日不落帝國的公民環(huán)游世界,足跡遍布全球各地,充滿了英國子民的驕傲,好像整個世界就是英國人的后花園,其實當(dāng)時確實也如此。
      英國普通的中產(chǎn)之家就能有如此優(yōu)越的際遇,而同時期的中國還在恪守“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點,哪怕是富貴之家出身的女性,能有勇毅頻頻去國外開眼的也是少之又少。

      就教育而言,阿加莎所處的時代,女性還無需靠學(xué)歷教育在職場上謀求職位,所以她能夠自由選擇喜歡的學(xué)校深造,一旦發(fā)覺不合適就立刻換地方。而張愛玲所處的中國,能夠在海外一等學(xué)府深造,對于女性的就業(yè)絕對是有裨益的,那樣就能在專業(yè)領(lǐng)域謀求一技之長,可攻可守。

      張愛玲雖是學(xué)霸,以遠(yuǎn)東區(qū)第一名成績考上倫敦大學(xué)后,卻因歐戰(zhàn)爆發(fā)去不了。她在1939年8月29日入讀香港大學(xué)文學(xué)院,結(jié)果又遇上香港淪陷和大學(xué)停辦,于是沒讀完就回到上海,無力負(fù)擔(dān)繼續(xù)求學(xué)的費用,這才以寫作謀生。

      她們在婚戀中的際遇也和她們各自的社交氛圍不無關(guān)系。

      阿加莎在愛情里向來自信,可謂意氣風(fēng)發(fā),也有足夠的理智。這和她經(jīng)歷過的社交生活不無關(guān)系。因為按照英國中上階層的慣常,女孩子成年后,家長需要為她創(chuàng)造機會進入社交界與男孩子約會,傳統(tǒng)的英倫社交季就是由各類舞會、體育運動、下午茶、游園等等組成,在英劇或者英國小說里常能看到類似情節(jié),這類活動旨在鼓舞青年男女增進了解、尋找佳偶,全程都有家長或者長輩陪同,并不是沒有節(jié)制的年輕人狂歡。

      特別是女孩子一般還有陪娘監(jiān)督,而且根據(jù)社交習(xí)規(guī),每個舞會至多與同一男子跳兩次,否則就會被長輩敏銳的目光盯上。阿加莎的母親無力負(fù)擔(dān)孩子在倫敦的社交,就把老宅高價出租,帶女兒來到開羅,一方面那里的環(huán)境有助于自己養(yǎng)病,一方面是這里開銷低,也有很多體面的同鄉(xiāng),正好方便女兒進入社交界。

      同時期的中國根本不敢想象有類似的男女公開社交場面,青年男女混雜交流,還能手拉小手,要么是在妓院,要么是偷情。

      阿加莎17歲時正式進入社交場,自傳里說她最多每星期參加五次舞會。多是母女同行。她起初顯得怯生拘泥,但卻非常愛跳舞,而且跳得也好。她喜歡跟年輕異性相處,發(fā)現(xiàn)他們也喜歡自己,所以,一切都一帆風(fēng)順。

      她在自傳里說:“我結(jié)識了至少有二三十個青年男子,只是由于我年齡還小,只顧盡情享樂而沒有愛上任何人。“阿加莎坦言她這一生有不少異性摯友,都是通過社交和職場認(rèn)識的,大家都共同的愛好志趣,互敬互助,友誼終生不衰。

      這種情況,周圍人也習(xí)以為常,不會覺得你男性友人多就是交際花。相比之下,咱們的林微因真是,夠了,錢鐘書和楊絳都是我很尊敬的學(xué)者,可是你們在評價林微因上未免太苛刻,一個女人長得好看又擅長社交,何況也沒礙著你什么事,言語何必那么刻。

      英國當(dāng)時開明的社交氛圍有助于異性間的交流,也能夠培養(yǎng)鑒別異性的眼光,選擇適合自己的伴侶。不至于出現(xiàn)《紅樓夢》里賈母對傳統(tǒng)才子佳人故事的譏諷:“這小姐必是通文知禮,無所不曉,竟是個絕代佳人,只一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禮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

      就是啊,杜麗娘要是多認(rèn)識幾個男性朋友,也不至于夢見了個柳夢梅就要死乞白賴的一心追隨!
      張愛玲如果社交廣泛,也不至于遇到個胡蘭成就繳械投降了!

      婚姻

      阿加莎的第一任丈夫是位性格熱烈、坦率、自私的空軍,這類人熱戀時擅長窮追猛打,變心后也很直接,在離婚還不是很常見的時代,丈夫主動提出離異,對阿加莎的傷害無異于當(dāng)頭棒喝,當(dāng)時阿加莎已經(jīng)36歲,婚姻持續(xù)了14年,她母親去世不久,整個人還沉浸在悲傷中,身體健康也很糟糕,丈夫卻說:“很久以前我曾告訴過你,我討厭生病或郁郁不樂,這把我的事全壞了。”

      原來丈夫有了新歡。

      就這樣.繼失去親人、疾病之后,接踵而來的是悲痛、絕望和破碎的心。阿加莎苦熬了一年,盼望他能回心轉(zhuǎn)意?伤麤]有。丈夫不耐煩地說,“我愛上了她,我希望你同意離婚,盡快地辦手續(xù)。我發(fā)瘋地希望幸福,而只有和南希結(jié)婚,才能幸福!

      聽到這些話,阿加莎說:她幸福、成功和充滿自信的生活,完結(jié)了?稍趺磿䜩淼眠@么快,令人難以置信。

      阿加莎的第一次婚姻就在38歲那年戛然而止,她徹底的成為一個沒有穩(wěn)定經(jīng)濟收入的失婚中年婦女。看上去很絕望上是不是?現(xiàn)在看倒也好,前夫快刀斬亂麻,比張愛玲前夫胡蘭成那種死纏爛打,顧左右而言他的虛偽要好些,至少是給了個痛快。

      而且,一個心理強大、自信的人,很快能從這種傷害中恢復(fù),絕對不會一蹶不振。

      阿加莎喜歡旅游,交游廣闊,很快就梅開二度,她在四十歲時與她外甥的大學(xué)同學(xué)步入婚姻的殿堂,第二任丈夫比她小十四歲,是不是有點驚世駭俗?但事后證明她的選擇是正確的。

      兩個人相互支持、相互補充、都取得了非凡成就:阿加莎在有生之年成為了在全世界讀者最多的作家,而丈夫馬克思則發(fā)表了考古方面的專著,兩個人都因為卓著的事業(yè)被皇室封爵,他們的愛情持續(xù)了45年,阿加莎于85歲死在愛人的懷里。

      而張愛玲與胡蘭成的婚姻,我就不贅述了,可以簡單總結(jié)為:孤注一擲,一愛成殤。

      對于這次離異,她說:從此,我將只是枯萎了。

      即便得知胡蘭成出軌,張愛玲還在給他生活費:她是這樣的縱容對方傷害自己。

      張后來移民美國,36歲時再婚嫁給65歲的美國作家賴雅,只是第二任丈夫?qū)嵲诓凰闶羌雅,?jīng)濟困頓倒不是首要的,主要就是健康堪憂,所以本來就恐嬰的張愛玲在懷孕后,很果斷的選擇了流產(chǎn),她借小說人物說:在最好的情形下也不想要——又有錢,又有可靠的人帶。

      《小團圓》里有描寫藥流的細(xì)節(jié),看得人毛骨悚然。她是這樣的痛恨成為母親,怕自己與她同流合污,玷污了母愛?

      再婚后的張愛玲,生活絕對說不上舒暢,有時簡直難以為繼,靠寫點稿子和申請各類文藝基金過活。唯一的一次在某大學(xué)謀得教職,又被不善維持同僚關(guān)系的她把事情搞砸,結(jié)局自然是失去飯碗。

      1995年,75歲的張愛玲則孤身溘然長逝于洛杉磯,結(jié)局和母親黃素瓊類似:縹緲孤鴻,客死異鄉(xiāng)。

      兩位才女對人性的描摹都很敏銳,尤其是在愛情故事里,那種對于人性細(xì)微處的觀察,都可謂透徹犀利。然而阿加莎只是把尖銳留到小說的人物里,現(xiàn)實生活中,她的處世自有一種俗世的圓滿、圓潤,這也許是英國作家顯著特征,比如莎士比亞、狄更斯、毛姆,不管筆下的人物再狷介狂妄、潦倒自負(fù),作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沒有采取與社會負(fù)隅頑抗的態(tài)度,而是相當(dāng)入世,取得了財富與地位,沒有等到死后才被封神。

      而張愛玲,她的決絕銳利不僅在小說人物里,更在自己的為人處世中,偏偏她所處的時代里,恰是現(xiàn)代中國最動蕩不安的年份,也更加容不下她的偏執(zhí)耿介。即便是后期她移民至美國,嫁了位美國丈夫,卻依然與那個世界格格不入,當(dāng)然如果她留在大陸,那更是死路一條。

      她所熟悉的世界早就坍塌,已經(jīng)容不下她的絕才驚艷,早就沒有她的一席之地,生不逢時,不僅僅她的個人悲劇,也是大多數(shù)中國現(xiàn)代作家的悲劇。

      回頭再看兩位才女的經(jīng)歷,我只是感慨:人生的幸福很依賴健康的親子關(guān)系,這會使人的童年圓滿,能為將來的人生提供莫大的養(yǎng)分和力量,使人幸福時不忘反省,痛苦時能夠重生。

      親子關(guān)系一旦不健康,會重創(chuàng)一個人的思考和行為模式。如果處理不好和父母的關(guān)系,貿(mào)然斷絕,也許會在所有關(guān)系中留下陰影。這種陰影最大的傷害,不是直接讓你感覺到ta的存在。而是令你在處理絕大部分關(guān)系時都會看到ta的影子。

      長年累月這樣下去,勢必會令思維模式固化,想逃離擺脫這種情況,卻無法做到。

      世間人千千萬,不見得每個人都會終身籠罩在原生家庭的陰影下,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并且走出來,需要有高度的自省,奮力的抗?fàn)幠酥燎楦猩媳匾臎Q絕,還有朋友或者愛人的一臂之力。

      但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一句老話,強者自救,圣者渡人。
    插入書簽 
    note 作者有話說
    第1章 第 1 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作 者 推 文


    該作者現(xiàn)在暫無推文
    關(guān)閉廣告
    關(guān)閉廣告
    支持手機掃描二維碼閱讀
    wap閱讀點擊:https://m.jjwxc.net/book2/7324557/0
    打開晉江App掃碼即可閱讀
    關(guān)閉廣告
    ↑返回頂部
    作 者 推 文
     
    昵稱: 評論主題:


    打分: 發(fā)布負(fù)分評論消耗的月石并不會給作者。

    作者加精評論



    本文相關(guān)話題
      以上顯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條評論,要看本章所有評論,請點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