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每個人心里,都渴望一種愛情。有朝一日遇見,會讓人停下匆忙的腳步,終結(jié)流浪。
我沒有遇見那樣的愛情,但我想,它定然如同蓮花一樣美麗。
于一段盛夏開放,清麗而優(yōu)雅,寂靜且妖嬈。
她或許美麗的慘淡,或許絢爛到冶麗。但不論何種姿態(tài),她安靜寂寞,一人獨(dú)舞為我。
只是為我,這樣的言辭已勝過千番修飾。
*
所以在故事的最初,我留了一分期待。
因為我喜歡那樣的故事。
*
一場師徒,一次劫難;
一段情緣,一番癡纏;
一花半朵,一局殘棋。
*
前世注定,今生偶遇。不論何種情節(jié),已經(jīng)值得人觀看。
那三生石上的名字,萬千風(fēng)雨過后依然不改,清晰一如曾經(jīng)銘刻。
正如我想象中的愛情。
于是覺得,那個名為半朵的女孩可以遇見那樣一個人,已經(jīng)很好。
*
『一盤棋』
一盤棋局,黑白兩色。方寸之間可決天下大事,如同人生,平淡如水間暗流涌動,波瀾壯闊中溫馨暗藏。
天機(jī)子,掌管天下棋局,縱觀浮世風(fēng)云。
云子暮似乎從一開始就站在了這世界的制高點(diǎn),看花落云卷,見去留無意。
他是無情的上仙,清冷寂寞,守一盤棋局幾千幾萬年,捻子不語之中,天下之事已定。
我喜歡這樣的設(shè)定。
*
但看完了公眾章節(jié),對于云子暮此人,有些話卻是不吐不快。
半朵愛上云子暮,來的很早。早在僅僅是聽了那個人的名字便心生了好奇,然后魂縈夢牽朝朝暮暮。
等到第一次見那人時,作者有這樣的描寫。
*
“耀眼的青光中,他淡淡一笑。
那笑在她看來,仿佛是與凡間普通男子的微笑無二,
仿佛是地獄判官無情的面容,
又仿佛是滾滾紅塵中看著世人的慈悲的佛陀!
*
誠言,這些語句很美,然而仔細(xì)看來,卻有些刻意的描摹因而顯得不真實起來。
實難想象,“無情”與“慈悲”兼容的笑到底如何?而“與凡間普通男子無二”的微笑又如何“無情”且“慈悲”?
很明顯,作者本意是想以此突出云子暮的不凡,不論是無情抑或慈悲,都只是一個方面。
然而,人物矛盾差異需從事例中體現(xiàn),單薄的語言反而最是蒼白。
此處希望作者多做思量。
*
以上是半朵對云子暮的情,再說云子暮對半朵的“意”。
作者曾在文中說過,云子暮是“清冷孤傲”的。然,何謂清冷孤傲?
清冷如月下之竹,孤傲似崖頂青松。
這樣的修辭下的人,總該是既冷且傲的。觀之百萬年來都無人可以撼動云子暮的事實,或許當(dāng)?shù)蒙线@樣的言辭。
然而,半朵一出場,云子暮便打破了不收徒的慣例,再后來,一番歷練之中相依相隨,甚而以自身引渡忘塵咒與那離奇的蠱毒。
這已經(jīng)超越了一個師父應(yīng)該做的事情,或許說,離愛情已然不遠(yuǎn)。
故事至此似乎十分圓滿,郎情妾意自是皆大歡喜,雖然中間參雜了其他人,就算二者尚未剖白心跡,有此種種,足矣!
如果我只是一個單純的讀者,看過之后即可扔下所有東西,那我不會糾結(jié)很多東西。
比如,這么容易動心這么容易憤怒這么容易變色的云子暮,是否真的就是作者你最初設(shè)定的那人?
*
每一個角色自作者提筆之日起,性格等等便已注定。或許會在情節(jié)發(fā)展中改變,但絕不會這么容易。
不知作者是否看過同為仙俠同為師徒相戀的《花千骨》,可以說,那堪稱此類小說典范。
那里面的師父白子畫的設(shè)定在性格上與云子暮頗多相似,是一個極為冷淡自持的人。文章后來,白子畫此人曾被多番詬病,但可以引起爭論的東西,大多都是好的。
人說白子畫過于冷淡禁欲,反沒有其他男配來的叫人心喜,但我不這樣以為。
作者最初設(shè)定的白子畫便是如此,沒有溫度心中只有蒼生,或許他對不起女主但他當(dāng)?shù)闷鹱髡咦畛踅o他的那些修辭。不浮夸,真實。
做到這個其實很難。因為寫文過程中總會有心態(tài)的變化,希望他在某個特定的場景能有特定的反應(yīng),或者說希望他和女主相親相愛良心相知。
這些心情是好的,但作者該是一文中最清醒而置身事外的人,否則便失了公允。
我所說的云子暮便是如此。他有太多地方當(dāng)不起“清冷孤傲”四字,仿佛作者可以隨時賦予任何想要給予的特性。
一盤棋局下到精彩卻忘了初衷,棋風(fēng)驟變。
這是大忌。
*
『兩生花』
最初名為花落的半朵,誠言,我對她沒有太多的印象。
這個女孩兒似乎糅合了大多小說女主的特質(zhì),漂亮,聰明,深情,有些刁鉆,再有一個極為隱秘的過去。
但正是因為特質(zhì)太多,反而讓她沒了特點(diǎn),我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到底要用哪個詞兒來形容她,才最是貼切。
相較之下,或許用深情來的妥帖。
*
但那深情卻來的突兀。
前面說過,半朵對云子暮的特殊,從聽聞他的名字開始。
我總是相信冥冥注定一類的詞語,然這類玄之又玄的東西前人寫過太多再用,沒有好的文筆則不敢輕易下手。
作者的文筆總的來說在白文泛濫的網(wǎng)文中還算不錯,但似乎游離于表面看,沒有什么深層次的東西。
就比如,在半朵對云子暮這個名字產(chǎn)生特殊反應(yīng)的時候,總該和她那一直出現(xiàn)的夢境掛鉤什么的。雖然我不清楚那個書生到底是否今生的云子暮,但就一見鐘情這個橋段來看,云子暮對半朵總該是有些不同的。
與其總是突兀地在某個我所想象不到的時候來段夢境,不如將它恰到好處地穿插于某些普通理論解決不了的場景。
比如,半朵對云子暮的動情,又或者時隨風(fēng)之余半朵的有意。
*
然后說說我對半朵的一些看法。
老實說,我不怎么喜歡她。因為她似乎過于牙尖嘴利,說話傷人尚且不自知。
我也不喜歡黃蓉,所以作者可以不必為我此處好惡糾結(jié)。
摘取文中一點(diǎn)內(nèi)容如下。
*
說完突然想起什么,急忙抬起胳膊聞了聞,又聞聞自己身上,之后一臉嫌棄的說:“呀,這什么怪味,這么濃烈的,是花香?好...好惡心...好惡心的花香味,我們天機(jī)山從來都沒有的!
*
以上是半朵對于一直苦求云子暮不得的花仙所說的話。
的確,心思靈活能言善辯是半朵的一大特質(zhì),然而在花仙并沒有做出任何實際不妥的事情之前,僅僅因為她對于云子暮的愛慕便口出惡言,妥當(dāng)么?
當(dāng)然,女主不一定要善良純潔一如出水芙蓉,但就前文給我的感覺,起碼從半朵對救她那家人的感情而言,她是個三關(guān)端正并無扭曲心理的正常孩子,甚而,善良。
這樣的人說出這樣的話是否有欠考量,作者三思。
*
以上是關(guān)于兩位主角的一點(diǎn)想法,其下主要是行文上面的問題。
*
首先是標(biāo)點(diǎn)符號,作者似乎常用“…”。很明顯,這并不規(guī)范,作者想要選用的該是“……”才對。
雖然標(biāo)點(diǎn)并不影響小說劇情表達(dá),但它很能反映一個作者的細(xì)致和用心程度。
我曾見有的□專門為其下的作者寫作標(biāo)點(diǎn)符號規(guī)范使用的帖子,可想而知這并不是一個能夠忽略的問題。希望作者以后細(xì)致一些,不要于細(xì)枝末節(jié)犯錯。
*
然后是刻畫力度的問題。
很多場景寫出來容易,讓人動容卻難,比如以下這段。
“花落跪在劉嬸身邊,想把二丫從她身下抱出,但劉嬸和二丫就像是連在一起一樣,紋絲不動。
花落感到她的鼻子里嘴里充斥著濃濃的血腥味,刺鼻,刺骨。
她渾身發(fā)冷,連眼淚也流干了,眼中越來越紅,淚真的流干了,血流了出來,一滴一滴落在手上。
她似乎什么也感覺不到了,沒有疼,沒有痛,沒有悲,沒有喜!
修改版
“花落跪下來,跪在劉嬸身邊,她看見劉嬸因恐懼而扭曲的臉,再也尋不到往日的分毫慈祥。
總是溫柔地對她笑的人,突然就這么沒了,去了……
她想哭,喉嚨哽咽,發(fā)不出聲來。
花落伸出手,想把劉嬸身下的二丫抱出來。但劉嬸懷抱二丫的力度那樣強(qiáng),她甚至聽到了骨節(jié)錯落的聲音,卻依然無法將她們分開。
她的指骨深深扎進(jìn)掌心,鮮血涌了出來。她捂住嘴巴,卻不知究竟害怕發(fā)出怎樣的聲響。
眼淚依然流不出來。仿佛干澀的井,枯了幾千年,努力想要擠出一點(diǎn)點(diǎn)水分,但除了龜裂的土地,什么都沒有。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她終于平靜下來。無悲無喜,無緣無憎。
只為這世間,本就無情!
寫的不好,算是拋磚引玉,給作者一點(diǎn)啟示吧。
*
最后,作者似乎慣用古語,但偶爾會有贅述,反而不美。
比如“青黛娥眉,明眸流眄,玉指素臂,豐姿冶麗,秋波微轉(zhuǎn),齒若編貝”。
“明眸”已寫了眼,后面再出現(xiàn)“秋波”是否重復(fù)?
我從來都覺得,中國古文甚美且意境優(yōu)雅,用在文中明顯可以增加深度,但卻不是這樣將同類詞語一概堆砌的用法。
這些外貌描寫我想大多數(shù)人已然看膩,寫與不寫其實意義不大。我所傾向的,是作者選取其某一個最為出彩的位置細(xì)加描述,當(dāng)后來見著類似的描寫時便想起這人,方算成功。
當(dāng)然只是個人意見,僅作參考而已。
*
洋洋灑灑幾千字終于評述完畢,希望作者不會因我言語啰嗦而有不耐。
最后想說,一念一清凈,心是蓮花開——我愛純潔真誠一如蓮花的情意。
所以還請作者努力,去蕪存菁,讓這個故事更美,感動更多的人。
*
鳶尾長評員:寤寐思服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