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評《風雨無過》
BY——評論員紫染
需要說明一下,偶第一次評文,當然,評談不上,只是說說自己看文后的一些想法。有什么不當之處,還請多多包涵。
首先文案很簡潔,“愛情就像是毒品,墮入容易而跳出難。當你已經習慣了它的存在,你也就不再那份力氣承受得了失去它!眱删湓,深沉且透露出憂傷與無奈。
這樣的文案雖不會讓讀者立刻明確整篇小說的主要內容,但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已經比較清楚:愛情。
不足之處,文案是出自引言(作者在文中自己提到)略顯單薄,個人認為如能再加入一些作者自己對所寫文章內容的概述會更好一些。畢竟孤零零的兩句引言對文案控的讀者來說確實沒什么吸引力。
其次立意。不難看出作者想借此文表達的東西很多:情感、社會問題、倫理道德。尤其情感方面,作者在敘述愛情這條主線的基礎上,加入了有關友誼的旁支,這是一大亮點,而且作者對這個旁支的敘述也比較出色。從不打不相識的結交,至一點點了解成為閨蜜,再到因諸多變故而分別,最后又機緣巧合的重逢,再見時的忐忑與欣喜,所有這些被作者描繪得生動且真實,不由的會讓讀文之人聯(lián)想到自身孩童時那個總陪在自己左右的伙伴。
再次文章布局,作者開篇以夢開始,用簡潔的語言,將女主、男主引出(葉帆是男主沒錯吧),畫面感很強,這樣的開篇讓人有看下去的動力。二十章的內容,作者在其間穿插了許多伏筆,會讓人在讀的同時帶出疑問,繼續(xù)跟文。這點作者也做到了。但這優(yōu)點同樣也有弊端,埋得伏點過于繁密,反而缺失了文章該有的波瀾起伏,讓文章的節(jié)奏趨于平淡。因為提前爆出伏點,即使再神秘讀者自己也會想象,少了意料之外的驚喜。諸如“此為后話”、“以后再以后”(我只將整句的前面的詞引用一下,具體在何位置,作者也是清楚的。)這兩個地方看的時候,就覺得,此處如果不交待,對以后的情節(jié)發(fā)展是一個很好的沖突點與小高 /潮,起到反轉的效果,帶給讀者驚喜。(這處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作者也許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僅供參考)
接下來談談人物,作者通過幽默詼諧的語言,勾畫出了各色人物的不同性格:張婷的張揚與豪放、羅杰的不稽頹廢、艾小米的陰險霸道。說實話,作者筆下的配角相當出彩,正因為他們太過出彩反而減弱了兩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葉帆,溫柔體貼,反而失了個性,而李凌靈,看了二十章,作為讀者的我仍舊無法給她一個很概括的描述。其實,人物性格需要通過語言、行為、心理來體現,作者對李凌靈有大量的心理描寫,如果能在人物對話上再下一點功夫,會進一步讓人物鮮活起來。
再來談談作者的詼諧,我想作者一定是一個很有幽默感的人,看文時會不自覺的被文中的一些描寫逗笑。而且許多地方會有一種笑中帶淚的沉思。不過,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必須要出現這種調侃。有些地方個人認為還是少用比較好。諸如在凌靈知道葉帆有了孩子跑出去后,本來在看文時已經隨著凌靈的傷心而心情低落,作者卻在此處插入調侃,忽然的就有一種從文中跳脫之感,原本營造出的悲傷瞬間消散,讓讀者還未及體味完整女主的心情便已經抽離。這種感覺等同于演員在演戲時的跳戲。
談談文風。其實每個人的看文習慣不同,文風這種東西沒有什么可比性。但此文我想說的是,作者在開文時定的是一種都市言情的基調,但在行文中有的時候用詞過于文言,與整個文章的詼諧幽默之風不太搭,同樣有著跳文的感覺。再有一點,有些地方的描寫過于繁贅,會有顧此失彼之感。印象最深的兩處,一是張婷在客廳看電視那處,其實電視上的情節(jié),應該沒必要描繪的如此細致,盡管描寫得很生動。再一處便是凌靈與張婷去林曉巖店里,那一大段對店的描寫很好,只不過同樣可以化繁為簡,我想會更好一些。(此處,同樣是我的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最后,談談我喜歡的幾個地方。
一是,作者在許多章節(jié)的開頭時對景物環(huán)境的刻畫,寄情于景,獨特,畫面感很強。
二是,作者在行文間穿插的一些個人感悟與觀點,以理喻情,引人思考。
三是,作者對友情描寫的一句話,其實友情也跟愛情一樣的難能可貴,在對的時間里遇見了對的人,就能擁有一輩子相知相惜的緣分。我深有同感。
總之,通篇看完之后,雖然會被作者的幽默逗笑,但仍舊會體味出文中散發(fā)出的淡淡的惆悵與憂傷。
風雨無過,風過了,雨過了,會剩下什么呢?
是大風侵襲后重建的希望,還是暴雨肆虐后雨過天晴的彩虹。
不管怎么,我相信一切都將是美好而幸福的。
評論至此結束。以上,是我的處子之評,不足或不當之處,還請作者海涵。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