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曼倩
一.
丞相察舉我入朝為官時,說我完全是僥幸。
十年寒窗苦。他說,若不是朝中多了一個空位,只怕我今生只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說罷,他哀嘆一聲。
我拜首,感謝他的提拔。
入朝為官,作為臣子,為大漢獻(xiàn)力,為百姓謀福。
我也終于看到了人們口中聲聲贊揚(yáng)的千古一帝。
英氣勃發(fā)的帝王在高高的皇位上,深黑的眼睛仿佛看穿整個王朝。
如磐石般厚重而堅毅,又如水般柔和而琢磨不定。
指點江山,揮毫潑墨。
這便是千古一帝。
面對著大臣們的爭論,帝王只是靜靜地看著,我站在離他最遠(yuǎn)的地方,依稀望見他平靜的臉上掛著一絲笑。
我說不清那是冷笑還是與生俱來的傲氣。
而在他下面兩個爭論的口干舌燥的臣子,仿佛是兩個小丑,在為他上演一場戲劇。
我的第一天朝堂。
唯一帶給我的、帶給我最深震撼的,也唯有那個皇帝。
但我卻感到皇帝身后輝煌的落寞。
只是感覺罷了。
那金色后面的薄弱的陰影。
二.
散去的臣子涌出朝堂,像兩條黑色的河流往周圍蔓延。
我將雙手藏在袖子里,心里的愉悅好似匹夫脫去布衫換上綢緞。
出朝堂,抬起頭,望著翻飛的上檐。
陽光在瓦片上閃耀。
我又回想起我入朝的原因:我很幸運的,朝廷里空出一個位子,于是我被選中了。
身邊過往的同僚們掛著好似善意的微笑與我問候。
丞相看到我的欣喜,卻以慢慢的聲調(diào)警告我——
朝廷為是非之地。
丞相說話喜歡舉例。比如像為我提供朝廷位子的那個人,他的結(jié)果就是生活在這是非之地下場。
此為何人?我問。
丞相一擺手,說他多言了,就沒了下文,轉(zhuǎn)身離去。
丞相幾次強(qiáng)調(diào)我入朝是幸運,對這個人也提起幾次,然而都是輕輕一帶罷了。
于是我開始了對那個人的好奇。
之后我又向丞相詢問這個人的事情,丞相都閉口不談。
此為何人?
丞相仿佛沒聽見,手中執(zhí)著竹簡。
為皇帝所殺?
丞相只是提起毛筆,在竹簡上揮動。
他的表情就像身后的圖騰一樣凝重。
我深深躬身,退了出去。
既然他們都閉口不談,我也沒資格再問。
如果說這個人是被皇帝殺了,那么必定是奸臣了,我也不必為此費心勞神。
三.
又是一天的朝堂,我換了一件青色長衫。
自從來到朝廷,我還未曾說過什么。
大臣們在朝堂上都很賣力,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獲得那么多的情報的,東邊怎樣,西邊如何,北邊有事,南邊內(nèi)亂……他們都知道。
于是我難以發(fā)言了。
我跪坐在最后,皇帝在最前,我和他都看著這場戲,只是角度不同。
沒我什么事,唯有低頭。
但,當(dāng)我抬起頭時,左右亂看,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雙眼睛緊緊盯著自己。
那是皇帝的眼睛,緊緊盯著我,目光中一股說不明的神色。
令我脊背發(fā)涼。
我大驚。
趕忙低頭。
再次抬起時,仿佛一切都如夢境。
英姿勃發(fā)的帝王依然微笑著看著他的臣子的爭論。
然而,對于那個目光,我一直心有余悸。
直到退朝。
帝王的眼神,詭異的仿佛是黑暗中的利劍。
我正想著這件事,漸漸地離朝堂越來越遠(yuǎn)時,只聽到身后有人叫我。
大人。只見太監(jiān)小意子正在我面前。
請問公公找我何事?我問。
皇上召見您,請您隨我來。小意子說。
我愣住了,不知該喜該悲。
我應(yīng)該為自己被皇帝注意而感到高興,但我回想起那目光就感到不安。
但無論怎么想,我也只能隨他去見皇帝。
轉(zhuǎn)朱閣。
暮秋,籬障華光。
籬障開的正好,穿過的幾個園子,可見籬障在墻垣里閃現(xiàn)。
這花也叫朝開幕落。
只榮一瞬,卻能與寒冷共舞。
我也無心看風(fēng)景,只能心想著皇帝召見我的種種可能,腳跟著太監(jiān)的步伐。
不知轉(zhuǎn)了多久,在一回廊處停住了。
我抬眼,看到前方亭廊下的帝王。
立于廊前。
仿佛輕聲說著什么。目光柔和地落在面前的籬障上。
他身穿黑色與金色相間的華服,與面前的籬障映襯著。
在亭廊的外面,籬障的根深深抓著褐色泥土。泥土上盡是吹落的花瓣。
籬障枝頭殘花屈指可數(shù),有一枝條伸的很長,盡頭頂著幾片花瓣,恰落在皇帝眼前。
皇帝正一手托著這枝條。
他的表情與目光柔和的令我驚駭。
勝過朝堂上那尖銳的注視。
與籬障共佇,那籬障仿佛有靈性般。
我遠(yuǎn)遠(yuǎn)聽到他輕聲訴說著什么。
只聽清一個詞——
曼倩。
曼倩啊,曼倩。
仿佛是回旋的調(diào)子一般,皇帝反反復(fù)復(fù)地說著。
那目光變得如水一般柔和。
小意子先走到皇帝面前。
只見皇帝的手離開花枝,柔和的目光漸漸地恢復(fù)了犀利:讓他過來吧。
我走近,拜首。
不知皇上宣微臣來何事?我問。
皇帝仿佛只瞟了我一眼,然后目光又落到面前的籬障上——雖是殘花,卻開的尚好。
靠近了我才發(fā)現(xiàn),籬障上掛著一條藍(lán)白相間的緞子。
好像是衣服上用來修飾的邊,就這么掛在枝條上。
我低頭,發(fā)覺自己袖口的花紋與顏色,與那條緞子如此相似。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我沒明白什么,但潛意識提示了我什么。
我一身青白相間的朝服。
你身上現(xiàn)在這件衣服……帝王幽幽地說著,但看的卻是殘花。
朕不準(zhǔn)你著身。
我不知道我是要說臣知罪,還是說臣領(lǐng)旨。
總之,我算明白了帝王在朝廷上的目光的原因了。
難道這件衣服有罪不成?
還是這衣服是皇帝所喜歡的,所以我們臣子就不能穿?
我困惑了。
當(dāng)小意子送我離開的路上,我向他道出疑問。
小意子只是一笑,說:大人您是不知啊……但您只需要按照皇上說的做就可以了。
這衣服有什么罪狀不成?我問。
這是因為……小意子說了一半,卻停住了。
他的表情變得有些凝重了。
……這是因為一個大臣……恕不能多言。
那……曼倩你可知否?我依然追問。
小意子神色有些變了,搖了搖頭。
他只告訴我送到這里即可,然后離去了。
我愈加困惑了。
曼倩。
衣服。
大臣。
我又想起我入朝的原因。隱隱感覺這事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但我卻說不明。
四.
一天去同僚的府上拜見,共商國事,外敘舊情。
舉匏樽以相屬。
聊到興處,忽見簾幛上的花紋,頓時想起幾天前在漢武帝身邊的遭遇。
我覺得這是個機(jī)會,這位大人常年在朝廷,我想問他應(yīng)該可以知曉些什么。
大人,您可知曼倩?
此話一出口,只見剛才帶著笑意的臉,頓然失色。
你問這做什么?他問。
我只是想知道罷了。我盡量把語氣放的誠懇。
但他好像打算閉口不談。
那朝中一個大臣,我很想知道……
他依然不想回答。
可我愈發(fā)覺得困惑,于是更想知道。
大人說他如果說了他就會惹火上身。
我記不清我用了什么辦法,或許只用了軟磨硬泡這類辦法吧,終于讓他開了口。
我想我費了點力氣,稍微弄清楚我的困惑——雖然這對我沒什么好處,但我覺得起碼不用太困惑了。
終于知道了因由。
其實照我看來,這事也沒什么,但皇帝的打算讓我不解。
大人說他也不解。
曼倩,是東方朔的字。
東方朔是個忠臣。一個忠臣死了,皇帝很傷心。
就這么簡單。
大人說聽說皇帝送東方朔離開時,他雙手扣棺,感慨萬千,痛徹心扉。
讓人不解的是帝王下令,不準(zhǔn)任何人再提起他。
他的名字,他過往的存在,以及和他有關(guān)聯(lián)的。
都不準(zhǔn)提起。
既然皇帝是這樣想的,我不明,為何他卻在宮中為東方朔留下了一片土地。
那里有東方朔的痕跡,還有一個叫皇帝的人用柔和的語調(diào)念著他的字。
曼倩啊曼倩。
一聲一聲,仿佛用這兩個字在反復(fù)吟唱著什么。
我不知道皇帝在籬障前駐足了多久。
從東方朔離開的那一刻算起。
對此,我想我知道的已經(jīng)足夠了,我決定不再多加探尋。
五.
每天在光輝的朝堂上見到的,依然是那金色后面的陰影。
那厚如磐石的堅毅后仿佛總有什么在飄忽不定。
我第一次看到武帝憤怒了。
在他的書房,我陪同丞相向帝王討論著國是。
丞相說北方一郡官貪污腐敗,是否要繩之以法時,武帝就在這時候憤怒了。
他拍案而起,訓(xùn)斥我們只是一群沒有主見的廢物。
始料未及。
我感覺到丞相的委屈,和他一樣,什么都沒說,只是把身子彎的更厲害。
既然知道怎么做對,那就怎么做,何必把這種小事告訴朕!
帝王怒了。
可是皇上,這個官員跟……丞相想說些什么,但被殘酷地打斷了。
如果你想告訴朕這個廢物和某位大臣有關(guān)聯(lián),那就把他們一起執(zhí)法!武帝轉(zhuǎn)身,衣袖飄蕩。
震怒的皇帝讓秋日變得更加寒冷。
然后我聽到了一句更值得驚訝的話,比皇帝震怒還要驚訝——
為什么你們不能像曼倩一樣替朕分憂呢!
我不知道皇帝是否注意到他提及的名字。
而他好像沒注意到自己提到了東方朔。
他憤怒之余把目光投向了窗外,窗外的籬障。
而一瞬間那凌厲的目光柔和了幾分。
丞相跪下了:臣有罪。
武帝招了招手,什么也沒說,示意讓我們退下。
房內(nèi)的熏香依然能清晰嗅到,我聽到帝王長長的嘆息——
曼倩啊,為什么你要這么早離朕而去啊……
一切猶如秋風(fēng)般凄涼。
六.
或許我見到的千古一帝如今的英姿勃發(fā)遠(yuǎn)不如以前吧。
我發(fā)覺他皇位后的光輝漫上的陰影越來越濃了。
飄忽的惆悵。
我盡心為國。
與皇帝共商國事的次數(shù)也多了。
然而每次見皇帝,最多的情景便是他站在籬障前呢喃。
無論春夏秋冬。
那籬障比他高得多了。
那藍(lán)白相間的緞子也掛在上面。
那長長地枝條還是落在皇帝胸前。
發(fā)覺皇帝只有站在籬障前才有那么溫和的表情。
曼倩啊曼倩。
反反復(fù)復(fù)猶如歌唱般。
依稀記得夏天下雨,風(fēng)吹花落。
旁邊宮女太監(jiān)跪了一地,哭著求皇帝回寢宮休息。
我只聽到皇帝說:朕要與他同醉于風(fēng)雨。
他是東方朔吧。
他的忠臣……是的,忠臣,大漢的忠臣。
我相信東方朔的離去就像抽走了劉徹生命中的絲,移開了生命的支柱。
留下的只是沉重。
那緞子也是東方朔吧。
一身青衣,兩袖清風(fēng)。
那籬障也是東方朔吧。
帝王依然在他面前駐足。
瀟瀟秋雨涼。
風(fēng)雨吹打中,我又聽到那幽幽的曼倩。
fin.
本文中的“我”是虛構(gòu)人物。
籬障就是木槿。
后記:
寫這篇文主要是萌東方朔萌的。
開始看TV劇《東方朔》覺得很有意思,就到貼吧里繞了一圈,之后再看《東方朔》基本當(dāng)BL劇看了。
于是寫出此文。
因為看維大文把東方朔必成木槿,我個人也覺得木槿和他也很配,所以就本文也引用了木槿。
以上。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