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1
眼前的女兒就像是一只憨憨的“小熊”一樣站在我的面前,一會兒生氣的瞪著我,下一秒居然在對我翻白眼。
我看到她這個樣子,說實話,我是有點生氣的,我就問他:“在哪兒學(xué)的翻白眼,一點都不好看!
接下來她又對我翻了個白眼,飯后沒等我開口,就聽到臥室門砰的一聲被關(guān)上了。
至于我女兒為什么會生氣,就是因為一件小事。
今天晚上大降溫,雖然屋里有暖氣,但是還是能感覺到陽臺漏進來的風(fēng),女兒可能因為剛才在爬爬墊上跳的時候出汗了,就質(zhì)疑要把毛衣脫掉,我就說,讓她先不要跳,一會兒就不熱了。
因為她前幾天著涼感冒剛剛好,我就執(zhí)意不同意她脫毛衣,然后就生氣,大喊著:“你不讓我脫衣服,我就看電視。”
我平靜的說:“媽媽不讓你脫,是因為今天屋里溫度低,怕你感冒。”
接著并沒有開電視,看著我生氣的大喊:“你不讓我脫,我就穿更多的衣服!
接著她就進去臥室,并且鎖上了門。
留下我在原地哭笑不得,我在想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沒有什么批評她的話,怎么就刺激到她有這么大的反應(yīng)?
這讓我想到了之前看過一本關(guān)于兒童敏感期的書,里面有一個章節(jié)說的是兒童的自我敏感期,就是說兒童在2歲到7歲之間就漸漸的直到什么是我,什么是你,慢慢的總最開始被動式接受,到后來的主動式掌控。
就比如說我女兒生氣的時候會說:“我打你。” 其實她并沒有真的打我,我理解為這是她在反抗,表名自己不同意,不喜歡,這是她在表明她的態(tài)度,要是以前我肯定會大聲的訓(xùn)斥她,可是現(xiàn)在我不會了,慢慢看了很多育兒書籍之后,我明白了那不是爭取的做法,反而是糟糕的做法,所以當(dāng)女兒大聲跟我喊的時候,我并沒有表現(xiàn)出生氣或不高興,我平靜的看著她,等著她發(fā)泄完,我再跟她說。
《不管教的勇氣》里面有這樣一段話,是作者的兒子跟他說的:“我有我的活法,爸爸您一定要干涉我的生活嗎?我的人生不想由爸爸來決定,不想您對我的生活指手畫腳!
這句話一下子戳中了我的心,因為我之前的做法完全是相反的,她想爬高,我阻止,怕她發(fā)生危險,她想自己選衣服的款式,我覺得性價比不高,不同意,總是就是以大人的審美和態(tài)度控制著她,甚至老公也說過:“等她長大了,肯定跟你對著干!边@句話讓我如鯁在喉,實在是難受。
好在我一個會自我檢討的人,我在想,到底應(yīng)該怎么對待女兒才是好的教育,這個契機讓我重新開始讀書,開始看育兒書籍,開始反思,自己在女兒教育這件事情上好像是做錯了,就像書里說的,孩子也是人,他們不是物件,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他們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看了這些書,包括一些育兒視頻,我才意識到,原來換位思考,共情才是最合適的相處之道。
想到這里,女兒從屋里出來了,看著眼前的女兒我笑了出來,因為此時的她儼然就是一只“小熊”看得出來她穿了很多件衣服。
我笑著問她:“你熱不熱!
她依舊很生氣的喊道:“你不讓我脫,我就穿很多件。”
我一點都沒有生氣,甚至忍不住笑出了聲:“你覺得你很熱,可是媽媽不讓你脫衣服,你生氣,對不對!
女兒生氣的看著我:“是的。”
“所以你覺得你穿很多衣服你會熱,這個時候媽媽也會生氣,你在跟媽媽反抗,對不對!
女兒依舊大聲的喊:“對!
我笑著問她:“你不是在懲罰媽媽,你是在懲罰你自己呀!”
我拉了拉她的手,手心里已經(jīng)都是汗,我笑著問她:“這么熱,要不要脫了呀!
她看了看我把臉藏進了衣服里,偶爾會偷偷看看我,我看著此時的女兒哭笑不得,我笑著又說了一遍:“快脫了吧,媽媽不批評你!
然后就看見衣服里的嘴角笑了笑。
衣服一層一層的被她脫了下來,里面一共穿了6件衣服,原來的秋衣和毛衣,又多了兩件加厚馬甲,和兩件加厚的棉衣外套。
我問她:“舒服了吧。”
女兒呢,一副想笑又憋著不笑的表情。
我坐在沙發(fā)上,兩個手伸開要抱她的動作:“你過來,媽媽抱抱!
女兒走過來,我把她抱在懷里,額頭上的頭發(fā)已經(jīng)被汗水打濕,秋衣的后面也濕了,我摸了摸后背,黏糊糊的都是汗,這個過程中我一直是面帶笑容的,我問她:“媽媽不讓你脫衣服,是怕你冷,容易感冒,你就用讓自己熱來跟媽媽反抗,你覺得這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嗎?”
女兒搖搖頭。
“你有什么不滿意,你要說出來呀,這樣做是不是有點傻,你穿那么多,是你熱,我又不熱,你并沒有傷害到媽媽呀!”
我問她:“下次有什么事情不高興了,應(yīng)該怎么做才能解決問題?”
女兒回答:“說出來!
父母認為孩子小的時候根本無法自立,其實很多情況下,孩子的獨立期要比父母想象的來得更早。
就像《不管教的勇氣》這本書里說的,教育的目標就是“自立”,而自立的首要條件就是對那些自己可以決定的事情,和必須由自己來決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