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說來,我更喜歡詩意語言敘述的故事,覺得細(xì)流涓涓,情也美景也美。
寫《純情》的時候有一個讀者說文章散,大抵是里面有些自己的想法在寫的時候放大想開了,但我覺得那是不可少的,但可能要做到不留痕跡我又沒到火候。
上次問小詩,你的文章算是雜文吧,還看到其他讀者說是散文,現(xiàn)在想來的確沒必要去歸類。雜文也好,散文也好,小說本就是敘事散文作品,只不過是作者的敘述語言選擇的不同罷了。
小詩說不必在意什么文體,的確,小說和散文本也分不開。
雖剛開始寫小說,但也知道穿不了長裙不能硬穿,那樣沒意思,所以我也不怕寫好了再刪掉其中多余的,只要覺得不好,就要改甚至重寫,好的文章是有生命的。
小詩,這次又給咱提了個醒,“天才的作家制定藝術(shù)規(guī)則”,我的思維被限制了,自己落到了一個很低的地方。我算不得作家,與天才更是不能沾邊,但是,即使是一個初來乍到的寫手,也還是覺得慚愧。
這種覺得自己落得低的想法不是現(xiàn)在才有,只是看了小詩的文變得很明確了,所以,第三部作品我一直猶豫不決,我怕自己落得低,也怕自己繞進(jìn)沒有意義的文字里,白白浪費了時間。
真是很矛盾啊。不過,一直是個讀者,讀了這么多年的書,各種書都不排斥,但漸漸的,還是離那些高尚深刻的文字遠(yuǎn)了。動漫自是不離手的,讀書就是名著、各種文學(xué)作品,然后到休閑小說,言情接觸過好長一段時間,席絹那一代的,過了那村,就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我很早就接觸耽美了,《絕愛》《間之楔》是咱最愛也是最開始看的,但那時候并不知道叫BL叫耽美,后來這些詞在中國流行起來我才知道,原來我一直在看的叫耽美啊。吉原理惠子和木原音瀨是我非常喜歡的耽美作家。我是先接觸日本耽美(因為我看漫畫),后來國內(nèi)耽美界也逐漸壯大起來了,作者們創(chuàng)造了很多經(jīng)典,那些好文一直就留在我心中。于是,言情看得極少,除非特別好的文,基本只看耽美,看得多了覺得手癢了,今年4月底才開始自己寫文章,寫了兩篇了然后就不太想寫了。有種找不到方向的感覺。大概是倉促了,自己還是不滿意,想沉淀的,想寫出更好的文章來,但是,“這樣的文章紅不了”“這樣的文章不適合jj”,想順應(yīng)這種思想讓文章有更多的讀者,但又不甘心流俗,還是想掙扎,所以我曾說過,有些文,情節(jié)狗血,但是卻讓我很喜歡,在耽美界很長命的,這樣的作者真是讓人佩服,寫作的功底不是一般深厚。就像小詩說的“逼真”,不容易的。所以,細(xì)想下來,那不是流俗,那是一種適應(yīng)和融合。
《容器》開寫時沒想太多,4天就寫了4萬字,當(dāng)然,后來發(fā)文時改了又改,那4萬只當(dāng)一大綱了。然后越往后寫就越難寫,寫到31章重寫好幾次,當(dāng)然寫成了我是很高興的,但又覺得倉惶,也許,準(zhǔn)備再充足些,開寫前再想得多些,文字再提煉下,會更好些。
但是,心里又會想,我現(xiàn)在在干什么呀?動漫落下了那么多沒看,文章更是沒時間看,連報紙新聞我都不怎么看了。那么,我寫什么呢我?我的大腦也是個容器,或者說是個盒子,往外倒的同時也得往里補(bǔ)充啊。再度倉惶。
要靜下心來的,我畢竟不是說要當(dāng)個職業(yè)寫手,以寫手為目標(biāo)也不是說就比現(xiàn)在的工作高尚多少。作品不在多啊,在于它是不是好的作品。
還有一個,就是身體負(fù)擔(dān)很大,工作和寫文,同時兼顧,很辛苦。
我還是看重讀者、收藏、點擊了,是寫文啊還是干什么?
心里想,要是我的耽美文也能像我心里的那些經(jīng)典一樣留在讀者心里就好了。
但是,其實只要你真的寫得好,按你自己喜歡的去寫,自然有知音的。
好的文章也是有共同點的,不管是網(wǎng)絡(luò)文學(xué)還是覺得小眾,不要小看讀者,好的就是好的。
怕寫得慢了流失讀者,怕什么呢,你總是要寫完的,然后就會有人來看,如果真是好的文章,看的人自然就喜歡了。
小詩,我應(yīng)該釋放自己,對么?
剛才說了,我從小學(xué)開始就動漫不離,特別喜歡CLAMP,她們之于我真是超級偶像的存在。
把這個社會里不容的小眾的,隱藏在大眾的追捧的作品里,讓它們廣泛流行地正大光明。
并且,創(chuàng)造的價值一點也不會少,商業(yè)運作也不會降低她們作品的質(zhì)量。她們既能保有夢想,也能賺得錢財,怎能不崇拜?
我怕時間流逝,所以總是匆匆,不行啊,慌來趕去的,有什么精致的東西在手上呢?
小詩,謝謝你給咱的提醒。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