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看到那么多人討論這個問題……我也來湊份子好了……
經濟政治雖然內外聯系但始終是兩方面。
日本貨比中國貨質量好,這在國際市場上已經成為了共識。這并不是因為中國制造就真的造不出比日本貨更好的東西,而是這兩者的市場定位不一樣。
如果只比較以同種貨幣換算,在當地本土購買同等價格的同一商品,質量上也許中國貨與日本貨相差不二。
我跟同學(白人)討論過,他說他要買車一定會買日本車,因為美國車都是中國零件本土組裝,但是日本車是日本零件日本組裝。他說他看到了質量保證。但我的回答是:那是因為美國公司出的價錢只能買到中國零件。質量降低的根本并不是制造廠商,而是你們希望壓低成本以曾加利益。
國際市場上日本貿易輸出的定位是高端高能產品,而中國貿易市場的輸出是平價高產量物品。盡管歐美市場在政策上打擊中國對外貿易,但是戰(zhàn)略上他們現階段戰(zhàn)勝不了中國貨占有率,就是因為我們的低價位。而中國貨便宜并不是因為我們的質量就不好,而是我們的人工便宜!最簡單的例子,我將車送修美國福特售后維修,修了一個下午,算了我三個小時,收了我四百美金。零件80,人工90+/小時。我們貨品的質量只保證與他們所出的價格對應。他們有專門的工程師研究零件的使用極限剛好到保修期,而我們只是照著模具做而已。我們是世界工廠,這其實并不是可恥的事情。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發(fā)展的過程。世界工廠現在對我國來說是榮譽,他說明了我們在世界貿易市場上的份額。在現階段我們的對手是下游的印度東南亞的制造業(yè),我們承擔的后果是工業(yè)對環(huán)境的影響。所以我們的國策是可持續(xù)發(fā)展,受到的教育提倡環(huán)境保護。一個國家的政策根本上是為國家發(fā)展服務的,只要這一點方向是對的,我們的國家就走在上坡路上。
我們的改革開放比起日本打入世界貿易市場的時間上來說是有很大的間隔的。而且全球占大多數的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們從政策上來說是打擊為主,依賴共存的……我們要相信他們是怕中國的。但是這并不說明我們有被他們怕的權利,只說明我們有被他們畏懼的潛力。我們終有一天會站在世界的頂峰,這一點信心我們都有。所以為什么要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海對面那一個兩個小島上?
我覺得日本這個民族的力量并不在于他們的謙恭有禮勤奮努力或者對人處事上。他們特別在,這個民族骨子里有一股豺狼之性。他們分毫不懼怕去偷去搶。這一點,是為我們不齒的,但是就是因為我們不齒,所以不防,所以吃了他們的虧。
他們是沒有核武器的國家,但他們卻是被世界默認的有能力生產核武器的國家。在我們還在為內亂外憂交投亂額的時候,這個國家完全不顧及向全球色情市場注入生力軍以換取科技情報。我們可以說他們是人至賤而無敵。但同樣的,他們自己清楚他們這是為了發(fā)展不擇手段。因為經濟的中心在西方。政策上,他們不會向亞洲傾斜。盡管聯合國看上去多么正大光明也一樣。
要說日本這個國家真的有什么與其他民族不同的,就是這份不知恥與無恥。但很顯然,他們的價值觀與我們國家的處世之道相左。這一點,也是為什么即使撇開中國近代史,我們與他們始終交惡的原因。
關于抵制日貨等等這些觀點,我并不支持。國際經濟一體化是大勢所趨。我們在發(fā)展,終有一天中國會擺脫下游制造商的地位成為上有科技開發(fā)商,但這個發(fā)展需要共識,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因為我們在政策上并不討好。國際領域政策上對我們是封鎖的。不要說中國的武器裝備落后。我們是在這一二十年間瞎子摸黑一般迎頭趕上的。一部新型武器的誕生,在這背后就是無數人放棄國外高額“身價”集多少年智慧的研究。
經濟上我們提倡大條件下的開放共享這一點沒什么。但政治上我們絕對不能混淆。政治立場上,我們跟日本就是敵人。不管是政治環(huán)境政治立場歷史遺留問題,牽扯到地理位置軍事地位我們都是敵人。這一點我們不應該混淆,而這一點也并不矛盾。在政策上,對于日本ZF左翼派的某些作為我們必須時刻發(fā)言,申討,問罪。即使我們明白我們的聲音不會得到回應。這并不是因為日本是一個“只對強者低頭”的民族。而是因為我們不夠強,所以我們無法讓敵人向我們低頭。那么怎么解決,當然是強大自身,直到有一天“打到他服”!
我承認我們的國家有我們的弊端。比如言論自由,網絡自由,媒體自由。就是因為國內媒體總是報喜不報憂,才被國外媒體抓到痛處以少量的□□掩蓋大量的正面事實。國外民眾不懷疑他們的媒體對中國的報道是因為即使他拿著報道去問中國人,我們也無法否認報道的真實性。可是這些報道往往并不出現在我們國內媒體的公開發(fā)表中。而國內媒體報道的各種正面事實又往往不會出現在國外媒體的報道之下。于是一加一減,就會被他們誤導為我們的媒體統(tǒng)統(tǒng)不可信。我們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可以以人口比率,犯罪率,失業(yè)率這些來比較,來辯論,但卻被他們以“老拿人口做借口”來搪塞過去。
我們總是說我們的ZF對外過分軟弱和稀泥,但是實話就是弱國無外交。我們如果想象美國那樣強權到能夠跟聯合國叫板或直接無視他國利益干涉別國內政,那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從根本上發(fā)展起來。這種發(fā)展需要我們,以及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的持續(xù)努力。
我們的潛力是無窮的,但是我們的實力其實并沒有我們看上去的那么強盛。很多人認為我們國家其實并不存在根本的問題,反而是我們發(fā)展過快才留下的許多弊端。比如我們覺得微觀內我們的國民素質有問題,難道不是因為我們的國民平均素質并沒有達到國民生產力的要求嗎。請注意,比起兩百歲的美國,六十歲的我們才是新興國家,我們還有一百四十年來超過現在的他,我想不到我們辦不到的理由。
PS:作者發(fā)的視□俺有看過,當初看的眼淚汪汪,可惜當天是工作日,錯過了最近的那個游行。時差黨并沒有有些同學想的那么冷血,相反的,就因為我們往往面對的都是持有對我們有反面意見的人群,我們才能更加審視自身并激發(fā)我們對內的維護。這一點,起碼在我以及我身邊的那些國人身上,還是互通的。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