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論人君兼回復樓下sukofree1304君的留言……這篇先論小葉子,小強壓后。
首先說君主的所謂有情:
“上可逼母,下可弒弟”,先不論后者沒有付諸實踐,就算做實了這行為,哪里就能推斷出“不愛任何人”乃至“不會愛她的國家和人民”了?
李世民逼父弒弟,一點兒不妨礙大唐貞觀盛世,太宗君臣相得,天可汗威遠四方。
為政者需要的不是菩薩似的愛世人愛家人愛跟自己搶椅子的兄弟姐妹,而是清明練達,從登基方式和一將功成之前的手下白骨,妄斷其為君修為,著實是謬以千里。
我喜歡馮唐的一個評法:為人君者,要緊的是仁德無虧——“這里所謂仁德,不是善良,不是慈悲,不是不敲寡婦門,而是知道輕重好歹,知道與人分利,知道進退隱忍。”
歸結(jié)起來三個詞:看清形勢,御下有方,韜光養(yǎng)晦。
而小葉子做得不可謂不好,比起符桓那邊的那位太子借助符桓的手,比起小強的誰也不相信,小葉子可是有一群人為她君臨天下開拓道路啊。
suko說葉子失于大氣,不知道大氣的定義何在?
我看到的是,從小一道長大的這些朋友作為優(yōu)秀下屬任她驅(qū)使,這是領(lǐng)袖魅力和強大影響力的標志;所謂的龐大布局中,那些最可能造成機變的屬下被賦予真正信任,這是一個領(lǐng)導者用人不疑的信心和布局乃至御下的自信。
更別說她不惜自污以養(yǎng)晦,十年布局中對形勢的判斷之高明。
是否愛上小豬,其實無損她是一個明君的事實,恰恰是她這樣的行事風度,值得贊一聲大氣。
然后說到機變與否:
我倒要問句,這存在可比性么?
這兩人不是仲達對孔明,是在一個棋盤一個戰(zhàn)場上競爭,小葉子從一開始,就存了擾亂東陸局勢和達成統(tǒng)一的目的,不同界面上的工程,規(guī)劃書又怎可能相同?
風險是必然,因為你是制造危局的人。
眾所周知王朝末年揭竿而起者往往笑不到最后(陳勝起事,爭天下的是劉項),小強擅長解決問題,機動行險是破局的策略,然而先發(fā)制人哪有走一步看一步的?謀定而后動與做出頭鳥然后相機而動,哪一個更危險?
至于所謂長治國家之道,第一小葉子精力放在治大國不代表她不會烹小鮮(就算不會,一個君主也能通過用人解決這問題),第二人家一開始就不是在搞行政來著。
既然要掀起亂世,自然是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大航海時代歐洲諸國將黃金砸進海里,不過是豪賭一場發(fā)現(xiàn)新大陸之后的侵掠。
中原民族北伐除了抗擊外敵,還有占領(lǐng)肥美草原擴大耕地拉動內(nèi)需的深層原因,戰(zhàn)爭沒有代價不高損耗不巨的,但正如馬克思所言,300%的利潤就足以讓資本家鋌而走險,當然,也足以讓傾國物力投注在這場賭博中。
小葉子也就是做了個前期發(fā)展規(guī)劃,糧草未籌,諜報先行,這都要算不合現(xiàn)實,那么席卷東陸的戰(zhàn)爭豈非外星人做的?
冷兵器時代,統(tǒng)一東陸已經(jīng)是夠大的計劃,開疆裂土伐國辟壤之前,周文武王兩代生聚,西漢文景薄稅幾十年,都只是個項目前期資金整備——這項目是山河天下,成則百代基業(yè),還講什么可持續(xù)發(fā)展?你當國家打得起第二次?
小葉子估計都未必策劃到一統(tǒng)階段,以目前鼎立之勢,她在布局時候大約只是想到在她生年完成雙雄局面或者留著榮陽但己方做大——本文露出的,相比真正波瀾壯闊的亂世,不過是冰山一角。
所以唯一扼腕處恰恰是小葉子的有了感情——但是如果持續(xù)無情下去,根據(jù)鋒芒易折的原理,小葉子早逝或者發(fā)瘋昏聵的可能并非沒有,故而故事收攏在這個階段罷了。
馮唐說德先于才,“知道輕重好歹,知道與人分利,知道進退隱忍”,這三點,比才智算計,重要的多。
那么我要說,德先于愛,為君者知道看清形勢、御下有方、韜光養(yǎng)晦,比重視私情和所謂大愛,要重要的多。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