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西行路 人生路
看這篇文時,剛看了前幾章,我就忍不住寫評的欲望了。怎么說呢,震撼吧!
我很喜歡你對沙漠里的描寫,很生動。同時也很喜歡你寫作的手法,那種夾敘夾憶,我說的是這個“憶”;貞浽谖恼轮姓剂撕艽蟮闹亓,我通過玄奘的回憶看到了他整個人,聰慧,天真,善解人意,或許,也只有他才能完成取經(jīng)的大任。因為這其中的艱辛是常人所無法忍受的,或許,這也就是他去取經(jīng)的必然。
在取經(jīng)的過程中,最熬人的不是對身體的摧殘,而是對心靈的煎熬。多少個日夜的行走,無人解語的寂寞。走,還是停,這是個深奧的問題。而伴隨著心靈的煎熬的是堅持還是后退。所有的選擇都在剎那之間,可最后他卻堅持住了。
看了你的文,我有一種感覺,或許你不是最了解他的人,但是,你或許是最能和他成為朋友的人。我為什么這么說呢?朋友,多少人在看《西游記》,多少人在研究他、研究他走過的路線,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想去了解他的內(nèi)心。我并不能說沒有,但是很少。那又有多少人下決心把自己對玄奘的理解整理出來,或許,更少了。僅此一點,昌如,我不得不說,我很佩服你。而你對玄奘西行的整理,又會讓你經(jīng)歷一次心理的蛻變,會讓你經(jīng)歷對人生的思考。僅此,我不得不說,昌如啊,當(dāng)你寫完這篇文時,你會發(fā)現(xiàn),成熟就在一瞬間。
更令人欣慰的是,作者并沒有一味的表現(xiàn)玄奘的決心,真的,這會讓我覺得玄奘非人類。但是,正因為玄奘是個普通人,所以,在西行中,他的思想有過動搖,他也有過很多疑問,這樣,就比較符合人類的規(guī)律。即使你是高僧又怎樣,你還是普通人。我一直覺得,沒有一個人能真正放下俗世的一切,修行再高的人也是如此。就像玄奘,他是高僧,但為了眾生,他去天竺求大乘教法,目的是為了百姓。百姓是俗世中人,這就意味著玄奘還是沒有真正放下俗世。有人說,人死了,就放開了。我不認(rèn)同這句話。正因為人要死了,所以才更放不開。不然,哪里來的那么多鬼魂呢?還不是因為對俗世太過牽掛嗎?
作者的文筆不錯,簡約明朗。對人物心里的描寫把握的很到位,而且對環(huán)境的描寫很準(zhǔn)確,很生動?磥碜髡邔φZ言的感覺不錯啊!
其實,最吸引我的就是文中不時穿插的佛偈了。我是一個對佛偈很感興趣的人,家中如今還放有很多有關(guān)佛偈的書。所以,我很期待作者在文中穿插的佛偈,希望作者是一個真心喜歡佛偈的人。
說實話,昌如真的很不容易。在網(wǎng)絡(luò)文學(xué)盛行的今天,流行的卻是什么文章?言情、玄幻、網(wǎng)游、耽美……我真的覺得這種現(xiàn)象除了媒體介紹的益處外,還有大大的弊處。請問,有誰能告訴我現(xiàn)如今還有比得過錢鐘書的學(xué)者,又有誰能告訴我,現(xiàn)如今又有誰能寫出《圍成》這樣的作品來。沒有!!這真的令人心痛。我們太追求物質(zhì)了,法律的完備使得社會治安愈來愈好,但是,人心也更加腐蝕。經(jīng)常去書店的人都知道,那些四大名著好像是書店里最有內(nèi)涵、最便宜的書了。稍微一個不入流的作家寫的書,報價遠(yuǎn)遠(yuǎn)高于我們一直推崇的經(jīng)典,為什么??因為那些先人已死,他們沒有版權(quán)!像是最近很火的作家XXX,他的著作是一本接著一本,可謂是高產(chǎn)作家,但是他窮盡一生都寫不來一本可以媲美《紅樓夢》的書。為什么?心里不同,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我們看到的是物質(zhì),先人看到的是精神。這就是差距,這也是最讓我為中國文學(xué)悲哀的地方。不要再研究過去了,我們總要寫出一些真正處于我們的東西來。
所以,昌如,剛看到你的文很讓我欣喜。我真的希望你能好好堅持下去,不要為了增加收藏、增加點擊而寫出一些違背你本意的東西。假若那樣,你會讓很多人失望的。
最后,以一篇佛偈結(jié)尾吧!
<b>他佛我佛無量佛 佛佛真如復(fù)真如
他若真如無見相 相相表里盡真如
若執(zhí)真如在何處 慧眼未開沒處尋
無執(zhí)一切真如相 是為無無不真如
倘能放下再放下 無為塵許不真如
此偈亦是法塵相 無見法塵即真知</b>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