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一尺,
大概只有人小臂那么長的距離,
就是這樣的距離,
幸福的距離。
他和他手只有一尺之遙,
只要一伸臂,
他便能觸到他的手,
握住那只瑩白纖細的手,
握住兩個人的感情,
握住幸福......
可是他沒有伸,
沒有抓住本屬于自己的他,
他伸出手的時候,
他已無法回應(yīng),
他伸出的手只能輕撫著他冰涼的臉,
一滴晶瑩沿著臉頰滑落,
方應(yīng)看一輩子,
只有這一滴,
淚......
-------------------------------------------------------------------------
如果問方應(yīng)看:
人生一世,什么事最可怕?
失去他的那一瞬間,原來沒有了他,就算擁有了一切,也沒有任何意義。
失去他三年,覺得自己一定能忘了他。
失去他五年,有人告訴自己,自己說話、處事越來越像他。
失去他十年,自己的屋子正如同昔年他的房間。
失去他十五年,已經(jīng)想不起他的樣貌。
失去他三十年,習(xí)慣了沒有他的日子。
失去他五十年,
臨死前,
驚然發(fā)現(xiàn)腦海中的他,
沒有絲毫淡去、清晰如昨,
而,
五十年,
沒有一次,
沒有一次夢到他,
方應(yīng)看笑,
笑得像哭,
沒有淚水,
方應(yīng)看一輩子只有一滴淚,
早已在無情死的那刻,
流盡。
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
魂魄不曾入夢來......
==============================================
年三十,
每年這個日子,
是六扇門最熱鬧的日子,
所有在外辦案的捕頭都盡量趕回爭取在這天晚上與大伙一起熱熱鬧鬧地吃頓年夜飯,
六扇門所有的人會齊聚大堂。
這個日子也是神通候府每年最冷清的日子,
所有下人們都回去與家人團聚,
這一日,
神通候府,
只有方應(yīng)看。
那年有些不同,
六扇門的大堂中少了一個人,
神通候府多了一個人,
無情。
方應(yīng)看很開心,
不知道從幾歲起每年的這一天就只有自己,
后來當(dāng)了神通候,又多了一大桌子菜,
無情的到來不管為了什么,
方應(yīng)看很開心,
知道無情還沒吃飯,跑到從來也未曾踏進過的侯府廚房找碗筷,手忙腳亂地打碎了一個碟子,卻也顧不得收拾,急急沖了回來,放到無情的面前。
“留下來一起吃吧,這么大桌菜,我一個人吃不完,很浪費!狈綉(yīng)看看著無情說。
無情看看滿桌的菜,想到進來時偌大的神通候府只看到一個看門的老頭,輕輕嘆了口氣點了下頭。
方應(yīng)看伸筷夾了些菜放到無情面前的小碗中,“你嘗嘗,這可是能比得上宮中御廚的手藝。”
手藝比得上......
無情低下頭,看著碗中的青菜,
這寒冬時分的青菜,
只怕也比得上宮中了,
拿起筷子,一口口吃了起來,
一頓飯,
方應(yīng)看不停的給無情添菜,
無情一口一口的慢慢吃著,
不知吃了多久,
無情放下筷子,抬眼看著方應(yīng)看,
方應(yīng)看心中明白,
無情今天這個時候來神通候府,不會是為了與自己一起吃年夜飯,
而是有了不得不在今天這個時候來這里的大事,
正巧今天是,
年三十。
將手中的筷子放在筷架上,方應(yīng)看笑了笑,“說吧!
看到方應(yīng)看面前潔凈的碗,無情開口說了他進入神通候府的第一句話,“我等你吃完!
推開面前的碗筷,方應(yīng)看笑著搖頭,“我不餓,你說吧!
無情從衣襟中拿出一道折子遞給方應(yīng)看,
這是一道邊關(guān)軍報,
急報:
金國大軍犯境,勢如破竹,連下邊關(guān)三城。
一道來自邊關(guān)守將請援的折子,
上面還寫著“令諸葛正我選將帶兵馳援”的朱批,
這道折子昨夜一更鼓時進了宮,
不到三更天便由皇上身邊公公送到了六扇門。
方應(yīng)看明白了無情為什么會選在這樣的一天、這樣的時候來到神通候府,“你來,就是想讓我?guī)Пミ呹P(guān)保住趙氏江山?”
無情搖搖頭,“不是趙氏江山,而是萬千黎民,戰(zhàn)火一起,生靈涂炭......”
“行了,”方應(yīng)看打斷無情的話,心中憤懣不平,“你若是叫我趕那個廢物下臺,我去。叫我去為他賣命,絕無可能。”
“打擾了!睙o情苦笑,
早知會得到怎樣的回答,
自己心中仍是帶著一絲期望而來,
轉(zhuǎn)動輪椅離開,
就在要出門的剎那,
無情開口:“大軍明日開拔,世叔為將,我也會去!
方應(yīng)看突地站起走到無情身側(cè),張了張口不知該說些什么,
無情咬了咬下唇,轉(zhuǎn)頭,看著方應(yīng)看,伸出手,“和我一起走,此仗過后,我會向世叔辭去六扇門神捕之職,我們可以退隱江湖......”
沒有再說下去,說道此處,已是無情的極限。
方應(yīng)看在想的,卻不是無情說的,
方應(yīng)看只想到諸葛正我?guī)е膫徒弟離開正是自己得成多年愿望的好時機,待塵埃落定時,便可另行調(diào)兵遣將接替無情等人......
瑩白纖細的手,
懸在空中,
終是無力收起......
無情離開了,
神通候府,
又只剩下方應(yīng)看,
剛才發(fā)生的,
也許,
不過是一場夢......
===================================================
留仙鎮(zhèn),
名留仙是因為鎮(zhèn)子的風(fēng)景,
很美,
與同是靠近驛道旁的那些繁華城鎮(zhèn)不同,
很寧靜,
讓人恍然世外,
只愿停下匆匆的腳步常留此處,
留仙鎮(zhèn)不單景能留仙,
鎮(zhèn)上那家小客棧掌勺師傅燒的菜同樣也是讓人難以舉步離開,
客棧依山傍水而建,
品著佳釀,
看著美景,
是謂人生樂事。
不過坐在客棧里、面前擺著滿滿一桌子菜的方應(yīng)看卻沒有如此好的心情品嘗,
只因為放在客棧廳堂正中黑色長方、一頭高一頭低、一頭大一頭小的,
棺材。
四個挑夫抬著棺材進來的時候,小二擋著不讓進,接著掌柜出來要攆人,可后面跟著進來一個人,
客棧掌柜以前出身武林,后退隱江湖來到留仙鎮(zhèn)開了個小店。
后面進來的這個人掌柜認識,以前打過交道,
來人將掌柜拉到一旁低低說了幾句,
掌柜答應(yīng)讓棺材進了前堂,隨后帶著幾分驚訝、幾分惋惜、幾分同情地回了后堂。
打從后面那個人踏進門后方應(yīng)看的看的心就吊在嗓子眼里沒有放下,
因為那個人方應(yīng)看也認識,
還算是常見,
鼎鼎大名的六扇門名捕,
追命。
追命看見了方應(yīng)看,
一進門就覺察到了方應(yīng)看那雙緊緊盯著自己的眼睛,
追命沒有去看方應(yīng)看,
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表情面對,
不知道該用什么的心情面對,
私心里甚至不想聽從那人囑咐,直想走上前痛斥方應(yīng)看一頓然后帶著那人走,
那人的......
大師兄的......
約摸丈許距離,
方應(yīng)看覺得比一生的路還要長,
一步一步走來,
走到一半甚至有想轉(zhuǎn)身逃走的沖動,
停在棺材前,
方應(yīng)看不動。
看著方應(yīng)看用了半盞茶的時間走了幾步路,
看著方應(yīng)看站在大師兄的棺材面前連打開的勇氣也沒有,
不知道怎么的,追命忽然心軟了:
說到底,這個人還是在乎大師兄的。
轉(zhuǎn)念一想又糊涂了起來:
若是在乎,當(dāng)初又怎會讓大師兄隨軍?
若是在乎,又怎會不知道這次出征生機渺茫?
追命想不通透便不去想了,起身走到棺材前,小心掀開棺蓋放在一旁。
棺蓋掀起,
看到那熟悉的發(fā)冠,
方應(yīng)看就知道自己沒有猜錯,
他就那樣躺在里面,
放佛只是睡著了,
臉色有些蒼白,
這時,
無情的手離自己的,
只有一尺,
伸出手的時候,
他已無法回應(yīng),
“大師兄......走前說如果他死了,讓我把他交給你......”追命狠狠吸了口氣,“他還讓我告訴你,他知道你有你的理想,他不怪你......”
方應(yīng)看輕笑,
伸出的手只能輕撫著無情冰涼的臉,
一滴晶瑩沿著臉頰滑落,
方應(yīng)看一輩子,
只有這一滴,
淚......
====================================
北宋亡了,
南宋建了,
江湖上的風(fēng)云人物也像走馬燈似的一代換一代,
留仙鎮(zhèn)的景致依舊美麗,
鎮(zhèn)上客棧大廚的手藝依然是精妙非常,
只是鎮(zhèn)子最恬靜的地方,
多了一幢樓,
小樓。
知道、見過小樓的人知道那是多年前“四大名捕”之首無情在六扇門住所的名字,這里的小樓也建得與汴京城中那幢一模一樣。
不知道小樓的人只知道留仙鎮(zhèn)這樓子里住了位非常厲害的武林高手,武功深不可測,似乎與那傳說中方歌吟大俠一脈傳承。
進過樓子里的人會看到滿院子的,
雪梅,
還有雪梅中的墳?zāi)梗?br>
沒有立碑,
不知道是誰的墳?zāi)梗?br>
沒有人明白怎么會有人愿意把墳立在自家院子里,
沒有人知道那一年方應(yīng)看和無情在雪梅樹下相遇......
樓子里的老管家還記得少爺幾十年總對著墳?zāi)拐f的一句話:
若是怪我,該多好。
更記得:
院子里的墳?zāi)孤裰鵁o情。
后來,
從小看到大的少爺最后也死在這雪梅環(huán)繞的墓旁,
自己親手合葬了兩人......
(全文完)
插入書簽
虐文寫得實在太辛苦~~~某軒毅然決定速度平坑~~~還是去寫點喜樂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