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故事全文
一
離開書店的時候,他留下了一把傘。
他還買了兩本漫畫。很想跟誰分享畫里輕描淡寫的哀傷。
1999年12月31日,陰有小雨。
這個城市的冬天有時一個星期會下兩場雨——第一場下三天,第二場下四天。所有的東西摸上去都濕而冷,陽臺上的衣服永遠也晾不干,潮乎乎的地板幾乎能滲出水來。
他的腳鉆進拖鞋里,一陣冰涼立刻從腳底的皮膚蔓延到頭頂。
電話答錄機里有幾通留言。
“Shirley還是不滿意歌詞,你看能不能再改改?拜托拜托!”
“明天晚上有沒有空啊?我們打算提前替xx哀悼告別單身!”
“狐貍精你聽著,不要以爲你躲著我就沒事了,我遲早殺光你全家!”
一個不認識的女人尖厲的聲音。一個人的哀傷一旦如玻璃破碎,鋒利的碎片難免傷及無辜。
明知道是撥錯號,他還是打了個冷戰(zhàn)。
二
他的頭又開始疼。視線模糊,手發(fā)抖,不能再走下去了。干吞了兩粒葯,便轉身進了路旁的書店,站住,隨便抽了本書假裝在看,其實另一只手死死抵住的書架,閉著眼睛苦苦支撐。
不要倒下。不要倒下。他對自己說。
終于大腦深處的劇痛慢慢消失,幾乎要彌散出去的靈魂又回到身體里。他終于看清楚了書上的東西。他拿起的,是一本簡簡單單的漫畫;自己隨意翻開的那一頁,畫的竟是一間裝滿舊書和夕陽的房子,一個小女孩坐在窗臺上。
盯著那幅畫看了許久,突然聽見柜臺后面的店員說:“先生,不好意思,我該下班了!
他放下書,點點頭,走出去。剛出門口,又聽見那店員叫道:“先生!等等!你忘了傘!”
傘?
店員不由分說已經(jīng)把一把淺黃色的傘塞到他手里,關燈,鎖門,走人——動作比他還快。
街邊的店鋪一個個地熄了燈,沒過多久整條街就暗了下來;細細的雨在黃色的路燈光下線條分明。
他撐開傘。
三
還是很冷。
電視里在播紐約時代廣場上無數(shù)的人們擠在一起倒數(shù)新年。開著它,只是因爲不想太安靜。而他,不得不裹著一條毯子,抱著一杯熱咖啡,縮在沙發(fā)一角,繼續(xù)他的工作。改那首歌詞。
偶爾他也會擡頭看看屏幕上攢動的人流。
會不會,在這些模糊的面孔里,就有一張自己最熟悉的?
或者,曾與其中的誰錯身而過,卻無緣交會?
就在這一片嘈雜中,混進幾聲不一樣的響動。他知道是住在隔壁的人回來了。
他的鄰居,對他來說猶如月亮的背面,知道他的存在,卻看不見。
他們從未遇見。
四
習慣了黑暗,即使是在自己的小屋里,他也不開燈。
反正這小屋里簡單得沒什麼會踫到的東西。
反正他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要搬到別的什麼地方去。
黃色的傘興奮地倚在門邊,滴滴答答地往下淌著水,那一點點黃色固執(zhí)地要給這個黑白色的小屋染一點人間的顔色。
他走到床頭,藉著外面漏進來的一點點光,凝視用圖釘釘在床頭墻上的兩張照片。
他取下其中的一張,拿在手里又看了許久,然后拉開床頭柜的抽屜,把它扔了進去。
他到了杯水,吃了幾粒葯。
他坐下,點了一支煙。
五
他的朋友,終于要結婚了。今晚最后。
他們兄弟一伙開始還能“一致對外”灌新人,到后來就不知道誰灌誰了。
他喜歡喝酒,卻不喜歡喝醉。他裝醉,歪倒在一邊,于是沒有人理他。
他卻瞇著眼睛,觀察別人的醉態(tài)。
不止可以觀察,他敏銳的耳朵還可以接收四面八方的聲音。
這邊有人說:“喂,看報紙了沒有?嘿嘿,昨晚我可是在這里親眼看見啦!”
另一個人說:“什麼?你看到殺手長什麼樣了?”
“當然看見了。哪,那個人就一直坐在那個位置——”
——說話的人手指一伸,正好指向他——
“要了一杯茶,喝了沒兩口,譚叔公就來了。他放了張錢在桌上就走出去,在門口和譚叔公撞上了。等他走了好幾步才發(fā)現(xiàn)譚叔公不對勁,兩手捂著胸口,血就從里面流出來……一句話都沒說,倒下就沒了!”
“……”
“真是狠哪!”
這毛骨悚然的故事里突然插進另外一個聲音:“三叔公又在吹牛!昨晚你明明在四嬸家打麻將到天亮!”
“……”
“我忘了告訴你,其實那個人還戴著一頂帽子,誰都沒注意到他長什麼樣。”
“……”
他端起不知道是誰倒給他的一杯醒酒茶,抿了一口。
六
他不停地被噩夢騷擾,整夜半夢半醒。
天亮以后隱約聽見隔壁傳過來的聲音。音樂聲。
齊豫的聲音,懶洋洋地唱著:
dalala-dalala…飄落著淡淡愁,一絲絲的回憶,如夢如幻如真,弦輕撥,聲低吟,那是歌……
他翻了個身,沉沉睡去。
七
他對面坐著一個戴墨鏡的中年人。墨鏡后面的眼睛不知在看什麼地方,或是在閉目養(yǎng)神。
他很不舒服,偏偏這時候人竟然很少,他沒什麼理由站起來,只好不停焦躁地扭頭看別的地方。
一對母女就坐在墨鏡的旁邊,一大一小兩個腦袋湊在一本童書的上方,媽媽輕聲讀著上面的故事。
一個穿著整齊的年輕人在看報紙。
兩個上了年紀的阿婆在聊天。
……
到站。他起身離開,眼角的余光看到有人坐到了他剛才的座位上。
八
離開前房東照例到他房間去檢查一番。
他弄得很干凈,就像沒人來住過一樣。房東很滿意。
“隔壁那個他自己怕冷,整天抱怨窗戶不牢,不知道他肯不肯搬到這邊來?”
房東過去敲門,沒有人在。
九
知道鄰居已搬走,他有點意外。
每當想到是否應該特地去打個招呼,都把計劃推遲。
因爲來日方長。
他毫不猶豫地答應搬到那邊去住。
對方竟然不是什麼都沒留下。在一只抽屜里,他找到了一張CD。
齊豫的《有一個人》。李泰祥作曲。
。茫牡母柙~本上有一頁寫了一個很漂亮的簽名,他認得這是個法語里很常見的名字。
另外一個抽屜里,卻有幾張照片。
照片上的人年紀都不小,其中兩個他還見過——譚叔公和那個戴墨鏡的中年人。
十
他聽人說過,“所謂故鄉(xiāng),不過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
他的上輩從亞洲流浪到西歐這小鎮(zhèn),然后橫死在這里。
他們慘死他鄉(xiāng),卻給了他一個安靜而漂亮的“故鄉(xiāng)”。
他以前曾經(jīng)猶豫,自己是應該繼續(xù)他們的旅程,還是就留在這個地方?
現(xiàn)在他不用多想了。上帝會替他安排。
十一
他無聊的時候也會看報紙。
議員候選人的專訪,承諾減稅,降低失業(yè)率。
明星拍打戯走光。
美國總統(tǒng)訪問中東,專家說油價會再漲。
氣候變暖,這城市將消失在海平面下。
二十年滅門慘案一朝曝光。
……
他突然很想離開這城市。
十二
醫(yī)生說服他接受手術。
“你怎麼知道在這世界上的什麼地方會不會有什麼人在等著你呢?你怎麼可以失約?”
麻醉葯沿著血管,融化了他的每一根神經(jīng)。
他睜著眼睛,卻什麼都看不見。
十三
旅行的最后一程,是從布魯塞爾到阿姆斯特丹。他選擇坐火車。
車窗攝下的風景每一秒都在變化,他肆意欣賞著靠近又遠去的小鎮(zhèn)和人們。
遠方一座古樸的教堂的輪廓在漫漫變大。不遠處的墓地,似乎在舉行一場葬禮。
牧師手中的圣經(jīng)被恭敬地翻動,另外兩個穿制服的人把一副黑色的棺木降到坑里,土,被一鏟一鏟地蓋上去。此外沒有別人。
他想看清楚墓碑上的字,畫面瞬間變化。
插入書簽
點此播放——
《這么近 那么遠》歌詞
獨白(張):離開書店既時候,我留低左把遮,希望拎左佢返屋企個個系你啦……….2000年零時零分,電視直播紐約時代廣場既慶祝人潮,我有無見過你?
(黃: )愈夜愈看愈美麗 但誰會來電
當我凝視我的臉 幾億人在愛戀
畫面在腦內(nèi)乍現(xiàn) 波斯灣最南面
燈塔中誰人在約會我 不必真正遇見
是誰在對岸 露臺上對望
互傳著渴望 你熄燈我點煙
住塊玻璃 隔住個都市
自言自語地 共你在熱戀
在池袋碰面 在南極碰面
或其實根本在這大樓里面
但是每一天 當我在左轉
你便行向右終不會遇見
獨白(張):如果你識我既話,我今年會收到乜野圣誕禮物?呢間餐廳呢只水杯你會唔會用過?
黃:命運就放在桌上,地球儀正旋動
找個點憑直覺按下去 可不可按住你?
是誰在對岸 露臺上對望
互傳著渴望 你熄燈我點煙
隔住塊玻璃 隔住個都市
自言自語地 共你在熱戀
在池袋碰面 在南極碰面
或其實根本在這大樓里面
但是每一天 當我在左轉
你便行向右終不會遇見
獨白(張):我由布魯塞爾坐火車去阿姆斯特丹,望住是窗外面飛過既幾十個小鎮(zhèn),幾千里土地幾千萬個人,我懷疑我地人生里面唯一相遇既機會已經(jīng)錯過左
黃:喜歡的歌差不多吧(李泰祥既新唱片你買左未?)
對你會否曾打錯號碼(我懷疑果次把聲好沙個個就系你)
我坐這里你坐過嗎?(我認得你d字跡)
偶爾看著同一片落霞(佢由亞洲一直飄到南美洲)
是誰在對岸 露臺上對望
互傳著渴望 你熄燈我點煙
隔住塊玻璃 隔住個都市
自言自語地 共你在熱戀
月臺上碰面 月球上碰面
或其實根本在這道墻背面
或是有一天 當你在左轉
我便行向右都不會遇見
獨白(張):我買左兩本「幾米」既漫畫,另一本送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