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被曲解的薛寶釵
我不否認《紅樓夢》是一部兼具了寫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兩種色彩的愛情小說,但是我卻很反對看的人只將它當(dāng)做一部愛情小說來讀。因為這樣常常會忽略掉了作者刻畫人物的價值意義,以及作者當(dāng)初成書的真正目的。
我們先不探究曹雪芹究竟是不是《紅樓夢》的真正作者,單說書里告訴我們的成書目的之一就是“紀念奇女子”——作者在后來發(fā)現(xiàn)當(dāng)初接觸的這些女性,其言行舉止皆出于他之上,寫書用來紀念這些奇女人——其他兩三目的,暫不表態(tài),單說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再用現(xiàn)在大眾的眼光來解讀的話,會發(fā)現(xiàn)有一個有漏洞的地方,就是薛寶釵城府很深,一心要做賈家的正房太太,耍奸計破壞了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感情,既然她這么陰暗,憑什么作者要把她放在第一位啊,這樣的人有什么值得紀念的?況且如果紅樓夢就是在寫這樣的三角戀之爭,這樣的書有什么可值得被推崇的呢?
我想如果不是書的原因,那就是我們的理解有了偏差。
借此機會,我來說說薛寶釵這個人物。
薛寶釵家境還不錯,相比較林黛玉,史湘云,她算是家境殷實的了。
薛寶釵才華如何?也許大家覺得可以和林、史、賈媲美。但是我想說,是遠遠超于這三人的!
第一,“寶釵黛初會榮慶堂”里有一節(jié),賈寶玉一時高興,要喝酒,薛姨媽嫌酒太涼,要拿去熱一熱,賈寶玉說沒事,就要喝,這時候薛寶釵說:寶兄弟,你難道不知道這酒性最熱,若熱著喝下去了,發(fā)散得就快,若涼著喝下去了,要五臟六腑來暖它,豈不受寒?以后別喝冷酒了。這是什么,這是活脫脫的中醫(yī)啊!那時候?qū)χ嗅t(yī)的學(xué)問的了解可比現(xiàn)在厚實多了。
第二,“聽曲文寶玉悟禪機”中,賈寶玉討厭薛寶釵盡點一些老戲曲,薛寶釵知道賈寶玉喜好詞風(fēng),就告訴他這戲曲里《絳珠草》的詞文很妙,并且張嘴就來。而“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這句讓賈寶玉在懵懂的時候“悟”了人生禪機,改變了人生觀,這是薛寶釵最自責(zé)的地方,后文有話說:“這倒是我的罪過了!”
第三,“金蘭契互剖金蘭語”。在那個時候,《牡丹亭》《西廂記》這些書是禁書,嚴禁女孩子所讀的。林黛玉和賈寶玉偷看西廂,情竇初開,林黛玉又口無遮攔得在行酒令得時候說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唯獨薛寶釵知曉此句出處,并且找林黛玉談話。原來薛寶釵在父親還在世的時候,就已經(jīng)把這些書翻爛了。
第四,“劉姥姥二進大觀園”里,惜春要畫畫了,卻很為難,因為她不知道都準備什么東西。唯獨薛寶釵平心靜氣得說,準備什么我給你寫個單子,然后你就看到她寫這個顏料多少,那個顏料多少,大號筆多少支,中號筆多少支,詳細到林黛玉都打趣她,說是“把嫁妝單子寫上了”!如果不是精通于畫畫,我想恐怕難以了解到這么詳細吧。
第五,忘記那一回了,就是邢蚰煙去當(dāng)衣服,不小心把當(dāng)票丟在了大觀園里,被史湘云撿到了,但是她看不懂這是什么,偏偏遇見了薛寶釵,薛寶釵卻懂,還順帶給他們普及了一下什么是當(dāng)鋪,什么是當(dāng)票。
第六,不要忘記了,詠柳絮那一次,到底是誰奪冠啊?!不是林黛玉,雖然林黛玉的《唐多令》寫得很棒,但是那次偏偏薛寶釵也發(fā)力了,寫了一首《臨江仙》,被評價“到底是蘅蕪君,就是更大氣一些”。
其他的就不一一說,總而言之,薛寶釵的學(xué)識位居十二釵之首是當(dāng)之無愧的。
但是為什么我們需要通讀即便才能發(fā)現(xiàn)她的才氣呢?因為她性格中的“隱忍”,使得她成為一個有“深度”的女性,這個深度甚至蒙蔽了我們的眼睛,我們也要多看即便才能去發(fā)現(xiàn)。
為什么隱忍?因為薛寶釵有“志”!我相信每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心里都有一片“詩和遠方”的田野,林黛玉有,史湘云有,探春有,薛寶釵就沒有嗎?不是的,是她更懂得真正的“志向”是埋在心里,是淡泊其它而后得的!
她不愛花啊,粉啊。連屋子里的裝飾都清冷得像冰窟。
割舍掉其他需求,對志向的追求才更加清晰。
薛寶釵和林黛玉最大的差別就在于:一個因志而存,一個因情而活。
那么薛寶釵的志向是什么呢?最開始的時候就交代了,要入宮選妃。
“玉在櫝中求善價,釵于奩內(nèi)待時飛”
這是一個雙關(guān)語:玉(林黛玉),價(嫁);釵(薛寶釵),飛(妃)。
這時候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何賈寶玉說到:“難怪別人拿姐姐和楊妃作比,原來都體豐怯熱”的時候,薛寶釵不由得大怒。一個將志視為第一的人,是絕不允許別人拿她的志向來開玩笑的!我們也更能理解,為何《臨江仙》這首詞相比她寫的其他詞,讓人更覺得符合她自己的內(nèi)心寫照!叭f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好風(fēng)憑借力,送我上青云”。不管外界如何變化,她都不要失去她的“青云之志”。
說了這些,我們再看看薛寶釵在文章里,到底有沒有愛上賈寶玉。
論學(xué)識,她超過賈寶玉;論品貌,薛寶釵也頗有姿色的;論家境,薛家和賈家財富相當(dāng),甚至從長遠眼光來看,薛家最后還要超過賈家,因為他們家善于理財而賈家不善于。
不管怎么看,都沒有覺得薛寶釵有愛上賈寶玉的理由。
林黛玉偶爾吃醋,拿他倆開玩笑,但是薛寶釵何嘗在意過?
薛寶釵總是勸諫賈寶玉要多讀書,但是也是以一個姐姐的身份在說弟弟,而且這個姐姐說他的最大原因也不過是覺得自己誤導(dǎo)了賈寶玉--“悟禪機”,使寶玉偏離世俗常道。
只說前八十回,再無看到薛寶釵有愛上賈寶玉的跡象。
但是也是從前八十回的真本里,我們得到的線索最終確實是薛寶釵嫁給了賈寶玉。
而我認為這恰恰就是薛寶釵最大的人生悲劇。
是什么原因,讓薛寶釵迫不得已下嫁給了賈寶玉,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猜想最大的原因是隨著志向的破滅,又不得不承擔(dān)起扶持賈家的重任,而下嫁給賈寶玉。而更悲催的是,她下嫁的這個人卻也不愛她!翱v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我覺得“意難平”是她倆內(nèi)心的真實寫照。
在這種郁郁寡歡和不得志中,薛寶釵走了。志向已滅,斯人亦去。命運的結(jié)局是悲劇,但是人物的形象和價值卻凸顯出來,作品也才因此厚重起來。將她排到十二釵正冊之首,也才顯得合情合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