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爽爽午夜影视窝窝看片,午夜亚洲www湿好大,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使劲快高潮了国语对白在线

文案
《皇太子秘史》里那段愛
內容標簽: 布衣生活
 


一句話簡介:

立意:

  總點擊數: 2194   總書評數:2 當前被收藏數:5 文章積分:256,453
文章基本信息
  • 文章類型: 評論
  • 作品視角:
  • 所屬系列: 鴻飛片羽
  • 文章進度:完結
  • 全文字數:7847字
  • 版權轉化: 尚未出版(聯(lián)系出版
  • 簽約狀態(tài): 未簽約
  • 作品榮譽: 尚無任何作品簡評
支持手機掃描二維碼閱讀
打開晉江App掃碼即可閱讀

百恨山河傾似夢,有人刎頸送王孫

作者:前塵之遠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為收藏文章分類

    第 1 章


      杜拉斯和她最后一個情人雅恩之間的愛,一向有種世故駭俗又天真霸道的意味。
      她生命走到盡頭,給他的最后一句話是:
      “我愛你,再見了!

      這句話固定了很多東西
      纏綿,任性的,深情,冷酷的
      如同皇太子在終局之前,紫瑛與胤禛爆發(fā)的那段決裂
      一度被貧弱的主線劇情所沖淡的副線愛情的末路美,在全劇最慘烈的場景中凸現(xiàn)出來,潮濕的血腥氣里,觀眾甚至能嗅到其中凝結的深邃殘忍的甜蜜氣息
      那是紫瑛給胤禛的最后一句無聲話語:
      “我愛你,再見了!

      遭遇詛咒般的愛情,終于為死亡所遮蔽,像一個人割袍奪袖而去
      把人生無處可逃的美好和無法搭救的悲愴席卷一空
      賦予那個留下來的人的,是見不到絲毫光亮的黑暗

      -“轉過荼蘼架,正相逢著宿世那冤家!

      紅樓夢里,借了賈母的口去批那才子佳人的戲:“小姐必是通文知禮,無所不曉,竟是個絕代佳人。只一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禮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那一點兒是佳人?”

      皇太子里,紫瑛也通文知禮,武功身手不凡,難得還有見識,倒真是個佳人。
      她也真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非親非友,能想起來的卻都是家仇國恨。
      因為仇恨的不可解與報仇的不可得,“父母也忘了,書禮也忘了”,她寧可自戕,激烈的,隱隱還有點戲劇化,似乎也是一個無能為力小女子的帶有討伐意味的檄文。
      “那一點兒是佳人”?竟是個女巾幗,咄咄逼人,帶著渾身刺的那種。

      胤禛沖上前解救,那樣不假思索,卻是出于政治目的的考量——那關乎他的責任,他的驕傲,如果任由前朝皇室遺孤在他的獅子園自盡身亡,他便要對自己那大局在握的政權參與者的身份感到愧對,因此這解救實際充滿了身份和道德上的優(yōu)越感。

      他不知道他是在沖向愛情,也不知道此刻這般死與生的糾纏會是貫穿他們愛情始終的線索。
      這場初見,無關一見鐘情,可是她的清麗峻美,他的不怒自威,加上刀兵相見下的熱血,卻成為愛情事件成立的基礎和前提。
      所謂讖言就是這樣了,他的利刃,雖授她以柄,仍然是能夠結束她性命的兇器,反過來,這利刃同樣留給他創(chuàng)傷。

      而政治之外,他的本性教他對她另眼相看。
      花容月貌的前朝公主囚禁在獅子園內,眉目間滿是狐疑和怒氣。若非她以花朵盛放懸崖的倨傲與凌厲拒絕恩賜,他會以為她的長處僅只限于美麗。
      他因為這倨傲和凌厲注目她,略略欣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但那時便說有愛意真是無稽,他的欣賞,源自他在不甘、仇恨,甚至憤怒里感受到的與自己相通的生命力。

      -“一時間見了他,十分地慕想他。見人不住偷睛抹,被你風魔了人也嗏!風魔了人也嗏!”

      賈寶玉見林黛玉,問她可曾上學?可曾讀書?名字為何?有無表字?如此盤盤問問,而身遭賈府上下俱都在場,似曾相識的感喟也好,情急發(fā)作的癡態(tài)也罷,都入了相干不相干人的睽睽眾目,這木石前盟的再會,竟是在人間的熱鬧擁擠里。

      原來青年男女的傾情,不只是戲文里沒見過男子的小姐于無人處初見個眉眼周正的書生便對上了眼那么簡單,尚有千絲萬縷,諸般牽扯。

      紫瑛再見到胤禛,是身處等待清朝皇帝裁定明朝皇室血脈命運的境地。
      他在康熙面前力主不可輕易放任她這般前朝遺患。
      這大約令看慣了太子那般不愛江山愛憐美人的觀者覺得隱隱詫異失望。
      然而他是對的。當初救她性命便不是愛慕表現(xiàn),此刻嚴陣以待當然順理成章。他想的是國政,憂的是社稷,絲毫不介意在美人前做“惡人”行狀。
      他自有他皇子阿哥的立場,不可褫奪。若是為了風花雪月的情懷而巧舌如簧,那怎能不惹康熙著惱惹其他政敵對手訕笑,若是為了男女之想的私心而施授憐憫,剛烈的紫瑛亦要覺得折辱。

      他的理性堅定超出她的預料,他的先禮后兵令該是敵對陣營的她心中有了好奇。同樣是心比天高,她在他身上看到不可估量的強悍。當他們二次相逢,她最為關注的竟是他手臂上不知痊愈與否的傷。感受到自己的悸動,她和天下情竇初萌的少女也沒有什么兩樣。
      因為對有他相送感到隱隱喜悅,她才告訴他閨中名字,微笑著問他以為究竟如何對待自己為好。

      她的聰慧靈黠超出他的預料,她的剛柔并濟令該是敵對陣營的他心中有了期待。同樣是心比天高,他在她身上看到難于忽略的風采。當他們二次相逢,他稍許詫異她下意識的關懷不由要對她另作審視端詳。感受到她的悸動,他平靜得看不出心中是否有心潮微漾。
      因為對與她同行感到隱隱喜悅,他才問取她閨中名字,微笑著回答她馴服這種方式對她而言最好。

      吹皺一池春水,皆因話外文章。
      她一低頭的溫柔,他一抬首的回眸,那眉目清揚,是桃李春風一杯酒的鮮妍,有相逢的喜色,有異路的猶疑,還有詩經里關關雎鳩的向往。
      愛戀最撩人處就在將生未生時,箭在弦上,生動的是趙鴻飛和胡靜,激動的倒是故事外一班看客。

      -“是那處曾相見,相看儼然,早難道這好處相逢無一言?…這一霎天留人便,草借花眠!

      聊齋《連城》里,喬生思慕連城,自謂“但得真知我,不諧何害”,傾懷結想下,托人傳信:“相逢時當為我一笑,死無憾!”街頭偶遇時,他側目凝視,看到連城秋波轉顧,啟齒嫣然。于是不禁有大歡喜,知道自己終于有了一個“真知我者”。

      男女琴瑟和諧,一見鐘情不難,貿然相許不難,暗通款曲也不難
      要能慢才是難得。
      從一個笑開始,在點滴只言片語間滲透,于每一處眉梢眼角蔓延……要待長長的寤寐思服、輾轉反側之后,才是燕燕于飛的相悅。
      慢得如錢武肅王傳書歸寧郎碧的戴王妃,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要真知才是難得。
      從一道傷開始,在頻頻針鋒相對間徘徊,于每一處惺惺晏晏相惜……要待長長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后,才是比翼連理的交融。
      真知如子期高山流水相酬漢水鼓琴的伯牙,聞彼弦歌,知此雅意。

      紫瑛與胤禛其后屢屢得見。
      不是偶遇,是有意相約或不請自來
      不在花前月下,在漕幫據點或獅子園邸
      不為兒女私情,為人情交道或各自圖謀
      卻處處是幽微的不能言喻的情緒。

      如果太過喜愛,面對彼此總會顧左右而言他,那是得了要領的表達,不夠清晰直接,但與真正的初衷息息相關,愛慕的內核在刻意的隱藏中呼之欲出。
      何況他們之間還有命運的對立和陡峭。
      所有正大光明的理由,都是暗藏玄機的借口,因為想要相見,喜歡相見。
      所有冠冕堂皇的拒絕,都是若即若離的吸引,因為身不由己,情難自禁。
      不愿到此為止而形同陌路,又害怕因為走得過近而無限拉遠,不愿空自魚來雁往而無法彼此觸碰,又害怕為了這樣那樣的理由而心是言非。
      是一場試探、且退且進的雙人舞。

      他們唯一一次在獅子園的公開聚首,是為了太子和如玉所謂驚世駭俗的戀情——驚動了上自皇帝下自朝野一干人等,卻未必是脫了俗套的私情。
      深受抒情主義毒害的皇太子將矛盾沖突一股腦推向自己的兄弟。
      原本該落井下石的他卻真正為如何善后決定一力承擔。
      當他遇到棘手難題,他看上去反而安靜淡然,他看著忙著如釋重負忙著憐香惜玉的太子微笑,鋒芒含蓄不露,悲傷也含蓄不露。
      象滿載秘密的黑暗中散射出白色光芒,但一個微笑也會牽扯到劇痛。
      竭力隱藏自己孤獨的男人,他的孤獨暴露無遺,這個場景,僅僅被愛他的女子洞察。
      于是有了臨去懷表一節(jié),是投桃報李,是私相授受,然而有佳人贈劍的清潔慷慨。

      西河,漕船,風雨晦暝
      胤禛在河浪中掙扎,紫瑛在矛盾中掙扎。
      她畏懼將愛的自己,畏懼逐漸陌生的自己和愛的無邊無底。
      她的指尖徘徊在他的衣襟,戀情該怎樣著落,何從著落,她還沒有想好。
      她無法確定在他眼中,自己是什么樣的存在。
      不想在他面前顯得情長氣短,不想在氣勢上輸給他的成竹在胸,不想被他掌握看輕。
      洶涌隱晦的欲望,悲壯可笑的義務,背負了各自十字架的他們誰都不夠完整,因此陷入一場持久戰(zhàn),以各自珍藏的半顆心拉鋸角力。
      互相揣測,互相對抗,互相觀望,互相靠近,互相了解,互相思念,互相愛。

      這就有了胤禛的爆發(fā)。
      原本是步步為營、步步緊逼的穩(wěn)扎穩(wěn)打,趙鴻飛的一抬頭一低首,高低有致抑揚頓挫的臺詞,把一個陷入情網仍能于方寸間走馬盤弓的四阿哥勾畫得淋漓盡致,而關鍵時那糾結著疼惜、深情甚至陰鷙的嘶吼,終于令紫瑛瞬間被這種充滿了戾氣霸道也充滿了理解溫柔的愛刺中。
      “梧桐生兮,于彼朝陽;鳳凰鳴兮,于彼高岡”。
      從此他們的天地有了新的日月山河,有笑語晏晏,有無限喜樂,一切都風姿熠熠,鮮潔明靜。
      而觀者的開心,譬如等到了九天仙樹二千年開花,三千年結果。

      之后的旖旎流連,兩個演員都拿捏得妙到巔毫,笑意從眼神里面滲透出來,令紫瑛胤禛臉上盡都有桃花的艷色,連燭光也成了陽光,陰天也變了晴天,傍晚也同了曉日……一切都成為美好,如珠如寶。
      甚至座座鐘表都不再只是器物,而是賞心樂事。

      在家仇、國恨的罅隙里誕生的愛情,有種奇妙的特質,像是秘色瓷上的釉,玲瓏、剔透,雖然無法遮掩住現(xiàn)實的斑駁,那種勻凈幽雅卻使得當事人能夠從慘淡的當下脫身開去,在一段時間里陶醉于被高度凝練的美好。但那深邃與安穩(wěn)里有一種無聲的惆悵,不能過分端詳,因為注目長久,釉彩下斑斑裂痕就撲面而來,預示一種零落破碎的慘淡。

      -“若得一個久長時,死也應;若得一個到頭時,死也瞑!

      《長生殿》里,牛郎織女七夕相會,見證李隆基與楊玉環(huán)長生殿里盟私訂,托賴這仙人口,預言“他兩人劫難將至,免不得生離死別”,同時亦要感嘆“天上留佳會,年年在斯,卻笑他人世情緣頃刻時”。

      可見得誓約每每是一段感情月滿則虧的轉折
      是命運設下的陷阱
      看似盛世繁華歌舞升平,卻暗含刀光劍影

      刀光劍影就藏在胤禛的心里。
      他是被迫隱身于他人輝煌后的鷹隼,不露聲色地演練著一身陡然劍氣和一飛沖天的羽翼。
      “我好比,中秋月,烏云遮掩;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飛;我好比,淺水龍,久困在沙灘……”,同為皇嗣而壯志難酬也是真實的痛苦。
      太子和胤禛,一個是對常識選擇性無視的“正氣”凜然,一個是將野心顛覆性詮釋的坦坦蕩蕩
      為什么上天要將獬豸和麒麟安放在顛倒錯誤的位置之上?
      失去了客觀與公平的所謂圣意和君心,不過是對更有價值者的漠視和折辱,和天意無關。
      對于權力而言,真理不在任何一邊。
      所以他堅信,際遇可以逆轉改變,他的經綸與才華可以策動天下朝綱。
      政是權位,治是太平,政治是他的理想,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華彩篇章。他在無人知曉處籌劃扭轉命運的腳步,比起奇跡,他更相信自己。
      而斬除通往理想之地的攔路荊棘,總是要采取激烈手段,如同佛經的啟示,不滅不生,不垢不凈,不減不增……因此破壞與毀滅,是他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必須。

      紫瑛了解他如同了解自己。
      康熙也一度以為自己的四阿哥不過心存賢王輔佐之志,只有她知道,當他評論劍法與兵力之優(yōu)劣時,心中何嘗不曾涌動指點江山的波濤萬丈。
      他們都有一個潛伏的自己,平素無人見識,遇到真正能夠輝映的存在,才映出彼此的表里。
      正如人人都覺得紫瑛脾氣暴烈,然而他卻能看出她隱藏的脆弱與被呵護的渴望。
      所以她必定知道,當她撞破他苦心籌謀的毒辣時,他心中是何等血海翻涌。
      所以她必定了解,他實現(xiàn)理想的過程,就象黑暗中攀著峭壁摸索前路,無人指引,全憑執(zhí)著,其實每一步都艱澀緩慢,隨時有粉身碎骨的可能。
      所以她必定心疼,洞悉他野心深處有著孩子的執(zhí)拗,為了證明自己而一力孤行。
      偏愛的帝王可以反復,他卻絕不能有失誤,他從來沒有后路。
      所以她必定立誓為他守望。

      當她說他會是個英明的帝王,當她說他只是少一個機緣
      他有異于尋常的撼動,他的不甘、壯志,第一次被如此肯定堅信,他多年深藏的被完全理解的希望在瞬間盛放。盡管之前的剖白他虛虛實實不乏委蛇,那一刻深切的喜悅和激動卻無比真實。
      斷琴抵過香燭紙馬,密誓勝過萬語千言。
      正是“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她給他的誓約,有與英雄共看劍的意興飛揚,是與雄心萬丈也堪匹配的慷慨豪橫。

      然而愛情的誓言支撐不起野心和陰謀的戰(zhàn)場。
      權力斗爭把他們的時光切割成許多斷面,每個斷面都滲透出有毒的汁液,侵蝕敗壞著這段無望的情感,綿密而漫長,充滿了一言不發(fā)的驕傲和強硬,同時又有著泡沫一樣絢麗飽滿的喜悅。
      當他遭受懷疑防備,覺得彷徨沮喪,他幽深的眼眸中映出異樣的光,使他看起來堅毅,然而含有刺骨的寒涼。
      摟住紫瑛的肩頭,胤禛的眼神復雜得無法解讀。

      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已經開始說服自己
      要如何讓他的弱點成為他新的籌碼和力量
      或者,會讓愛情遭受毀滅……或者,會讓他變得堅不可摧。
      他不可能為了愛停止他浴血的步伐。
      麒麟要歸于天界,他只能選擇修羅道。

      胤禛與紫瑛戀情的唯美慘烈,是與太子如玉那種偽柏拉圖式神交的歇斯底里相對照的。
      皇太子劇初始,太子剛屆而立,晚他四年出生的胤禛,那時已是二十有六七鋒芒內斂的四阿哥,早已成婚生子,然而他的愛情卻像是一場對于青澀年華的回溯,帶著青春特有的美好和殘酷,那種身不由己的張狂,甚至無助,和他對權謀的深沉老辣形成強烈的對比,因此讓其中的血色更鮮明,讓其后的絕望更嗜骨。
      生命似乎被一剖為二,有兩個他,一個在一輩子唯一的一次戀愛里甜蜜而痛苦的沉醉,另一個則用陰謀操縱者的全能視角,冷靜的注視著自我的掙扎,在無人得知的幕后,他的眼里噙著無法流出的淚水。
      沒有人知道他那時其實覺得孤獨,一生一世,幾乎宿命一般的孤獨。

      -“一絲幽恨藏心苗,傷心血淚付寒濤。尋你奈何云山杳,只看這鮮血滿扇開紅桃!

      《長生殿》演到“埋玉”這一出,六軍不發(fā)無奈何,李隆基諸般唱作,不肯拋舍的話說了一遍遍,末了楊玉環(huán)自請罷殘生,這位多情帝王便哽咽著道“只得但、但憑娘娘罷”,于是宛轉蛾眉馬前死。拋開楊玉環(huán)那些英勇就義般的宣言唱詞,似乎唯有“斷腸痛殺,說不盡恨如麻”這句是真正體合她當時心意的;而李隆基看到遺物后在唱到“這釵和盒,是禍根芽。長生殿,恁歡洽;馬嵬驛,恁收煞”時,也委實是有幾分真情流露。

      “埋玉”至此,“密誓”才是多久以前的事情?
      卻原來命運是無形操縱之手,輕輕地彈一下手指,噩運和死亡便充當它的前鋒
      幸福不可太滿,因為生命不能承受
      當胤禛就要給他的愛情寫一個一語成讖的結局,紫瑛還猶自在西山守著她的誓言。

      “五個人要追趕一百人,一百人要追趕一萬人”,他選擇的道路是艱難的修羅場,在他陰謀的刀下,不能有阻礙前進的牽絆存在。
      任何人都可以變得狠毒,只要他嘗試過被拋棄的憤怒、絕望、疑問和嫉妒……
      母親是淵源,是來處,父親是理想,是去處,他們原是一個人最為根本的存在的信心。
      然而前提是他們真的懂得并付出愛。
      康熙,那樣防備警惕的一點父性關懷,不過是傾力灌溉于太子后偶爾灑向他的一點恩賜;
      德妃,那樣遲疑稀薄的一點母性垂憐,竟不過是隆重進貢給太子后隨手搭送給他的一點贈品。
      來處沒有溫暖,去處難得光明,令人對永恒的親與愛都要產生懷疑,有了這世間最悲涼可怖的懷疑,他的人生從此便能夠理直氣壯、毫無阻滯的孤絕狠辣下去。

      胤禛不能面對紫瑛就像他不能面對被紫瑛所愛的自己。
      愛強大得充滿睥睨豪氣。
      那天他用承諾挽救她于水火,因為他想保護她。
      愛自私得充滿諷刺意味。
      那天他利用承諾背棄她于殺伐,因為他想保護自己。
      她是因為他的愛而獲得純粹作為一個女子的嶄新生命,那么他現(xiàn)在希望她能在驚覺他對愛的背棄之前死去。
      死了便永遠不知道是恐懼讓胤禛背棄了紫瑛,是恐懼引導著他去殺她去毀滅掉一個自己。死亡覆蓋她的同時也覆蓋了從前的他。
      死了就永遠不再為真相悲傷。
      永遠不會知道即使在最可憎惡的背棄里,他也同樣愛著她。
      或許這就是為什么他收回對她說過的愛的承諾,這就是他否認他們的愛存在的原因。

      紫瑛和胤禛,他們擁有多么相似的命運。
      背負了各自十字架的他們誰都不夠完整,都被撕裂成痛苦的兩半,一半要愛,一半要洶涌隱晦的欲望,每一半都堅定不移;一半要愛,一半要悲壯可笑的義務,每一半都難分對錯。無論作什么樣的選擇,另一半自己都會被自己毀滅。
      那是他們全部的悲劇。
      唯一從悲痛中解脫出來的方法就是死亡。

      一萬人倒在左邊,五千人倒在右邊
      愛人在背叛中死滅
      唯有勝利者憑無情幸免

      她死了,末了縈繞著她的是如玉的嚶嚶哭泣
      她竟沒有一句話是給他
      他看著她死了,其后對峙到眼前的是父皇的疾言厲色
      他竟沒有一個眼神是為她
      當然可以歸咎為編導的倉皇
      但是趙鴻飛的他神色凝固,一種氣場之下潛藏著另一種即將爆發(fā)的東西,他將欲望的潛臺詞終于爆發(fā)在前臺時,狂熱又空遠的眼神里似乎還有別的情緒沖決而出,或可理解為愛之殉葬的痛徹心肺,千秋萬世,無人得知的瞬間的脆弱,是這兩到三秒的決堤將鏡頭前的我們徹底擊潰。

      這樣激烈的愛,最后教他們用傷害和生命來心甘情愿的了結
      于無聲處
      是了斷,而非終結
      他昂起頭,凝視虛空
      血腥布滿金帳,但他不痛,那不是他的血
      嘴角浮起一個微笑,抬頭也不是為了想看逝者亡魂
      “我把血淚和酒飲,我將血淚洗羅綃”
      只能這樣同她告別——他無法低頭看她,他不能低頭
      他終于被遺棄在生的禁錮里

      很難說紫瑛是不是因為終于能夠告別這過分痛苦的一生而感到欣喜
      實際上,我覺得大帳內最后的那個她,并不是因為放棄所有而決斷,卻恰恰是一種剛烈的無助
      有時候,決裂是一種形式,幫助我們阻斷情感的種種眷戀和糾纏,借助這種近乎粗暴猛烈的外力,可以把所有已經發(fā)生或將要發(fā)生的悲劇都終止在轟然斷裂的瞬間。死亡也許不一定是唯一的選擇,然而對于紫瑛來說,傷害和背叛都可以理解,傷害和背叛索取的代價她卻不能夠承受,……她不再需要解答和未來。
      更重要的,那些命運淵藪里所有的不可解和恨無常,都將被拋給留下來的人。

      這訣別的動人還因為割舍。
      都割斷了與愛人的糾葛,都舍棄了自我的存在(一個是身體的生命,一個是精神的生命),卻都割舍不了愛情本身。
      她姓朱,名字里還有個紫,都是耀眼幻滅的顏色,前者是他金冠頂琉璃珠上流動的血色,后者是他金殿之外不可觸摸的云霞光華,前者是他王朝的底色,后者是底色之上破開的決絕妖嬈的創(chuàng)口。
      胤禛會獨自走完剩余的人生,就像紫瑛走上他為她選擇的死路。
      只不過,他會依然愛她,在他剩余的生命里,如果可能,在來生。

      之后他會有許多別的女人,然而她們被隔絕在他的常人的情感之外,存在的形式大于了存在本身,其意義或許和一幅供觀賞的字畫一枚可取暖的手爐并無不同,對于他的孤獨和痛苦,再沒有緩解的可能。
      曾經能夠目睹和分享他秘密的女子,不在此時此地,只在彼方
      是一個人生的距離。

      皇太子尾聲的雍親王單薄扁平得令人吃驚,作為人的復雜似乎從這個階段的胤禛身上被剝離了。
      嚴厲一點的判斷是趙鴻飛在最后細節(jié)部分的懈怠,善意一些的推測是編導在主角至上前提下的粗糙。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探察,也不妨將皇太子劇末期胤禛的單一性視作容器,這個容器里多多少少流動著某種叫做絕望的液體,既不是后悔又不能流露,所以人物才顯得孤寒。
      讓我們把想像的疆域擴展得大一點遠一點,紫瑛死后的這個胤禛,每當想起愛情的時候,其實本身也是分外孤寒的罷。

      他終于做了皇帝。
      胤禛會成為一個名為雍正的勤奮的君王。
      他安然接受萬眾膜拜,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那時覺得孤獨。
      沒有臺詞和表情的表演也可以很有力量,因為接近于沉默,所以遠離高亢嘹亮,也就避開了一切喧鬧雜亂,我們說大象無形,在剔除了語言與面容之后,那一只手的特寫,就仿佛是胤禛這個角色的喃喃自語,孤獨的,毫不遲疑的,是竭力掩飾,也是深刻揭示。

      他寂寞,也驕傲。
      他畢生想念一個驕傲剛烈的女子。
      很多時候,驕傲的人,知道會失去什么,而那時,也是甘愿失去的。
      說不定,只是說不定,他和她不約而同決定用這種方式相愛,從而杜絕了情感中一切敗壞的可能。
      他們的愛情,是自皇太子劇的糙土中燒熔出的金石玉質,光華不滅。
    插入書簽 

    ←上一篇  下一篇→
    作 者 推 文


    該作者現(xiàn)在暫無推文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支持手機掃描二維碼閱讀
    wap閱讀點擊:https://m.jjwxc.net/book2/276074/0
    打開晉江App掃碼即可閱讀
    關閉廣告
    ↑返回頂部
    作 者 推 文
     
    昵稱: 評論主題:


    打分: 發(fā)布負分評論消耗的月石并不會給作者。

    作者加精評論



    本文相關話題
      以上顯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條評論,要看本章所有評論,請點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