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知道趙鴻飛是在五年前的《鳳在江湖》了,記憶中那是部風格有些怪異的武俠片,皇室、江湖格外的纏夾不清,群戲里的人物設(shè)定都有些卡通化,演員們青春的極青春,滄桑的極滄桑,情感配對更是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真真好一場混搭。
趙鴻飛的云瀟瀟在其中卻格外出色。
長而清秀的丹鳳眼,濃而英挺的劍葉眉,180的個頭著長衫便衣袂翩然,實在當?shù)闷痖L身玉立的評價,甫一亮相,不由人不感嘆:這位少年江湖很古典。
他的云瀟瀟在《鳳》劇中設(shè)定為大俠。說實話,初聽人喚他“云大俠”,小噴了一下――如斯青春勃發(fā)的一位偶像筒子,如何便被老氣橫秋的大俠稱謂給套牢?然而隨著趙同學的演繹,漸漸信服,這大俠的稱呼用在他身上,竟是極之合襯。
那時的趙鴻飛,演技上的青澀是可見的,但他的用功和聰明也是明顯的。云瀟瀟這角色,武藝極高,為人極正,用情極深,待人極誠,這樣一個“高大全”,演員稍微拿捏不當,立刻便落了下乘,成為沒特點的“好得嫌”。好在趙鴻飛是個有自己想法的演員,他甚至懂得化劣勢為優(yōu)勢,將自己演技的青澀融入角色本身的經(jīng)歷感中,把一個起點雖高但非完美的青年英俠展現(xiàn)得生動立體,隨著劇情的推展,云瀟瀟在成長,趙鴻飛的演技也日臻成熟。一個耐咀嚼的角色,給予觀眾的過程感其實是很重要的,演員巧妙的引導,會吸引觀眾不斷挖掘發(fā)現(xiàn)角色新的特質(zhì),從而保持這個角色的鮮活度。我不知道趙鴻飛是出于天賦的本能還是出于演員的自覺,然而他對云瀟瀟的塑造,確實呈現(xiàn)出一種遞進的脈絡(luò),在不同的劇情階段都能賦予角色新的亮點?v觀全劇,你會發(fā)現(xiàn)他還是少數(shù)注重表演細節(jié)的演員,尤其對眼神的運用和把握,盡管不能說是毫無瑕疵,但是層次的豐富和良好的分寸感,對一個出道未久的青年演員而言,著實不易和難得。
我自認是個挑剔的觀眾,《鳳》劇對我而言,就劇情實在是部傻片子,就造型實在是部土片子。然而云瀟瀟給我印象之深也實在出乎意料。五年之后,我仍然記得這個舉手投足行云流水般好看,坐言起行皆志氣清堅的男子,他性格里那種闊達亮烈,為人處事時那種領(lǐng)情而不逾義,真是人生亦作擲地金石聲!而P》的編劇和導演大約也實在喜愛他,那么經(jīng)不起推敲的故事架構(gòu)和那么可笑的臺詞風格,偏偏到了云瀟瀟這里便無稽盡掃,不僅合情合理起來,而且還分外的有血有肉。
武俠劇里出眾的SG總是會惹得諸多美女MM青眼獨加,而云瀟瀟是罕見的立場分明又體貼細膩,他講原則而不一味拘泥,他不會將他人的愛慕與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更不會用無視和曖昧來傷害那些愛慕和付出。如果真有一個江湖,喜歡他的女孩子是有福的,即使兩情相悅無望,心里還是溫暖,可以帶著這種溫暖去展開真正屬于自己的愛情天地。比起那些著名故事里或曖昧不明或搖擺不定而令無數(shù)好女子一見誤終身的風云人物,云瀟瀟是個珍貴的存在和回憶。
再見趙鴻飛該是在《孝莊秘史》中。
我對馬景濤一向有些過敏,所以只在老媽全情投入時掃過幾眼。驚鴻一瞥間看到趙飾演的多鐸。
第一觀感是這小子的清裝扮相真俊。其時辮子戲走紅已有些年頭,卻少見扮相那么清雋出挑的男子。他偏還是個武將身份,那滿人的英氣竟似不弱于其俊氣,或許與他武生出身有關(guān)。然而那氣場究竟是難得的。
第二觀感是這角色真熱血。據(jù)說馬大叔在這戲里演的很MAN,我沒有親見,在我僅見的片段里,趙同學的多鐸卻是真赤膽剛猛,那有點偏執(zhí)有點倔,有點孤狂有點愣的樣子,還真是頗帶了些命運乖戾的開國名將的味道。
這片子到底沒耐心追看,趙鴻飛的整體演繹到底如何亦無法作評,不過從老媽的觀看效果或可一窺端倪。老人家看片不講演技分析,只講原始感受――多鐸英年早逝的那一場戲看的她是淚飛頓作傾盆雨,對多鐸于兄長的忠誠和擁戴,對多鐸于命運的抗爭和無奈,竟仿佛感同身受般念叨了數(shù)月之久,但凡聊起孝莊的話題,多鐸是她必點名稱道的人物之一。一個出場相當有限,表現(xiàn)空間也相當有限的角色,能被記性很差常將人物故事張冠李戴的老媽記得如此清楚,對于出演的趙鴻飛而言,或許能算是一種來自民間的肯定吧。
秘史,又見秘史;弟弟,又是弟弟。
趙鴻飛估計已是尤小剛的御用班底,在緊跟《孝莊》之后的《皇太子秘史》里再次出演馬景濤的弟弟,不過這次清朝已坐穩(wěn)江山很多年,是個在康熙后期九王奪嫡基礎(chǔ)上進行演繹的故事。趙同學爭取到的角色是四阿哥胤禛。
有正統(tǒng)凝重的《雍正王朝》珠玉在前,尤小剛的《皇太子秘史》當然另辟蹊徑,以兩立兩廢的胤礽為核心切入這段歷史,既然是秘史,自然少不得灑進感天動地、曲折離奇的談情說愛戲份若干。
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馬景濤在《孝》里累積的克制和好感,在《皇》里幾乎被揮霍殆盡。沒有了戰(zhàn)事征伐的大時代背景,馬大叔在消停舒適的皇宮內(nèi)院里一旦接到“重情義輕社稷”的指令,立刻拍馬奔向瓊瑤劇的路數(shù),頭也不回。我眼看著可愛的鳳凰變成了不會吟詩只會哭的林黛玉,眼看著本應(yīng)和四阿哥同屬權(quán)術(shù)黑帶的八阿哥變成了圍著針尖大甜頭提溜亂轉(zhuǎn)被老婆壓得抬不起頭的愣頭小子,眼看著康熙變成了在兒子的風花雪月里進退失措的絕世好爸……多好的故事背景,多好的拍攝初衷,怎么就成了瓊瑤阿姨講故事你是瘋兒我是傻,這份傷心,真是無邊落木蕭蕭下。
然而大浪淘沙始見金,趙鴻飛的四阿哥華麗麗的出場。
安靜,這個四阿哥實在安靜,連笑容都清淺,不動時直如山水寫意,意態(tài)悠遠,動時又如清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壞,這個四阿哥實在壞,連笑容都陰險,籌謀時直如唐門毒器,鬼神莫測,出擊時又如刀鋒破風,殺氣烈烈直逼到眼前;
MAN,這個四阿哥實在MAN,連笑容都志得意滿,端凝時直如云橫泰岳,不怒自威,爆發(fā)時又如楚歌狂人,顛倒過乾坤。
胤禛這個角色的特質(zhì),從某種程度上成全了趙鴻飛;而趙鴻飛的表演,又從某種程度上提升了胤禛這個角色。
《皇》里的胤禛,設(shè)定并不討好,蔫壞蔫壞,一肚子陰謀詭計不說,最末連最愛的女人也拉出來給自己的野心陪葬,父子情兄弟情更是半點都欠奉。換一個人來演,說不定真會給馬大叔那情深意重的皇太子比對得判若天壤,給于思滿面的胤礽同學贏得同情滿分。
舍八阿哥而就胤禛的趙鴻飛倒好,索性已是奸到峰值狠到谷值,不若放開懷抱表演,反面人物當正面人物刻畫,給這BOSS級奸角安上些風骨,添上些氣度,再放上些悲憫,竟令這角色搖曳生姿,顧盼生輝起來。幾載浮沉,幾部戲的打磨,到了胤禛這里,是真讓人見著了趙鴻飛演戲的手段。那種進退有距,那種拿捏合度,竟不是一個二十多歲演員的功力,倒有點老戲骨舉重若輕的味道。壞到極處惹人愛的人物排行榜里,從此多了一個名字。
可惜故事講到最后倉促收尾,胤禛的展現(xiàn)空間驟然萎縮,被迫在不到兩集的容量里把辛苦鋪墊了三十集的布局草草了結(jié)。也因此,小四同學的智商水平突然下了一個臺階,被編導驅(qū)策著向太子同學看齊。當然這已非演員人力可以扭轉(zhuǎn),值得注意的是趙鴻飛在這樣逼仄的大環(huán)境下,仍然努力用細節(jié)去填補劇情造成的角色表現(xiàn)上的落差。陰謀揭露那一場高潮戲,他對眼神的調(diào)度,情緒的轉(zhuǎn)換,能看出來頗動過一番腦筋,下過一番功夫,雖然不能說很完美,然而那種不屈不撓的實力派野心家的感覺是到位的。
其實胤禛的精彩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這場戲之后的段落幾乎是乏善可陳的,私心里覺得盡管收梢的劇情是在以32倍速快進,趙鴻飛其實還是有創(chuàng)造亮點的機會,康熙駕崩前的那場戲完全被壓制住了,無表現(xiàn)可言,而大殿兄弟對談那場戲不知是角色地位變化導致的心態(tài)調(diào)整問題還是其他,趙鴻飛的氣勢明顯不足,那種睥睨眾生的帝王氣沒展現(xiàn)出來,反倒是馬大叔回光返照般的把握尚可。之后德妃的段落更連雞肋都不是,母子間太缺乏互動,當然終《皇》劇32集這位德妃娘娘一貫的不待見自己嫡生長子,鄔倩倩大概對如何和趙鴻飛創(chuàng)造悲劇性的沖突氛圍也缺乏把握,本來是用以呼應(yīng)胤禛對母愛的渴望和缺失的遺憾,最終的效果卻是娘娘忙不迭的撞頭自戕,皇帝忙不迭的抱恨悲鳴,一切都急匆匆慌趕趕,生怕分分鐘內(nèi)這戲下不了場終不了章。
拉拉雜雜寫了一堆關(guān)于《皇》,發(fā)現(xiàn)居然沒提胤禛和紫瑛的感情戲,自PIA 50。
趙鴻飛的情感演繹似乎自成路數(shù),該如何概括呢?個人以為,是他能充分調(diào)動戲劇性元素強化情感戲的現(xiàn)場效果,可是又用一種近乎無表演的狀態(tài)消解了戲劇性所帶來的不真實感。有多少人是被他對著虛空那一吻的天真擊中,又有多少人是被他隔著江水那一句大吼的氣勢折服,還有多少人是被他閉著雙眼那一抱的溫柔傾倒……凡此種種,不勝枚舉。我很好奇趙鴻飛演繹感情戲時的狀態(tài),如此真摯的表演在年輕一代的演員里似乎是相當罕見的,太多的本土SG演員被港臺偶像劇的言情模式荼毒得不會表達情感不會流露愛意,以為蒼白的凝視就是深情以為夸張的扭曲就是痛苦,其實眼睛有時可算是演員第二張臉,眼底的波瀾常常遠比面部肌肉的收縮更驚心動魄。也許是偏愛的緣故,我相當喜歡趙鴻飛對眼神的運用,一向覺得長長的丹鳳眼比高眉大眼更顯細膩,代替他說盡了臺詞、肢體之外的千言萬語,既含蓄又直接,既內(nèi)斂又動人。
胡靜也算尤小剛的老臣子了,《孝》里的蘇茉兒也是一大亮點,但和趙鴻飛沒什么交集。奉編導法旨,他們在《皇》劇則須扎扎實實談一場悲劇戀愛。一個前朝公主,一個本朝貝勒,國仇家恨墊底,這還不夠,一個負虛無縹緲的責任千鈞,一個懷不為人知的雄心萬丈,兩個絕頂美絕頂酷的男女,相識就是血濺當場,這感情從一開始就奔著絕路而去。趙的胤禛,胡的紫瑛,有不錯的默契度,胡靜的戲有時稍稍有些過,但趙壓得住場,能在第一時間把游離的氣氛重新融入情節(jié)進展,讓人不由感嘆,哪怕從表演來看,紫瑛你也真是,真是被小四克的死死的啊。
平心而論,《皇》劇里的言情部分,馬大叔那一對是牽強附會、寡淡無味,其莫名其妙之處莫說康熙親爹想不通,我也一樣看在眼里很糾結(jié)。趙鴻飛這一對,則峰回路轉(zhuǎn)、花明柳暗,自有系人心處,觀眾一路跟著他們看這愛如何一語成讖慘烈下葬,死別一幕那種互相背叛互相傷害又明明還互相愛著的氣場,真是揪心大痛,而雍正君臨天下時那一背手的懷念,又讓人不知所措的感傷。
題外話,《皇》劇里的胡靜似乎臉腫腫的,略有些走形,美麗程度遜色于之前《孝莊》和之后《康熙》中的她,不知是化妝問題還是那陣子長胖了。
明珠下不了四阿哥的一字考語,我倒是想送趙鴻飛之于《皇太子》劇的一句評介:“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保ㄗ匀皇且患抑裕瑑H供參考,呵呵)
秘史,不見不散的秘史;弟弟,沒完沒了的弟弟。
尤小剛怎么就那么眷顧馬景濤,是打破我頭也想不通的終極謎題!短婷厥贰酚{一擺,馬大叔成了滿清皇朝發(fā)家祖宗努爾哈赤,趙鴻飛再次受聘弟弟一職,倒大霉的舒爾哈齊落在小趙同學肩上。
或許是《皇太子秘史》里馬叔叔對被弟弟使絆子致令皇位爭奪戰(zhàn)淘汰出局心存不忿,到了《太》劇,努爾哈赤的主要任務(wù)似乎不僅是興后金,還包括虐小舒。
虐啊虐啊,這交錯紛亂的男女關(guān)系,到頭來所有的女人都愛努爾哈赤,可憐的舒爾哈齊在感情上就像新生兒那么脆弱,不斷不斷被自己動過感情的女人擺了一道又一道。趙小舒一角的抑郁程度比《康熙秘史》里的鐘納蘭尤甚,鐘納蘭好歹情感上屢戰(zhàn)屢勝,趙小舒卻是逢爭必輸,輸完這輩子連下輩子那點指望都搭個干凈。
當看到一群女人前赴后繼不但將自己獻祭,還要將那些愛著自己的男人洗刷干凈擺上祭壇,自己再布好刀叉伺候著此生至愛努爾哈赤提箸下咽,不由人不出離憤怒,拂袖而去。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一部旨在通過糟蹋配角成全主角的劇集,出發(fā)點就令人發(fā)指,實在不具備讓我繼續(xù)觀看的價值。
或許趙鴻飛通過舒爾哈齊這角色能磨礪出對人物塑造的另一重天,但是在如此一面倒的劇情設(shè)定里,我懷疑除了演員本身的魅力支撐之外,他還能得到多大的發(fā)揮空間。容許我八卦的遙想一下,劇中舒爾哈齊的壯志難酬和失意,那種來自大環(huán)境的巨大扭曲力,其實趙同學是有切膚之痛的罷。
再容許我鄙視《太祖秘史》編導一萬次啊一萬次。
原本不想看張大胡子的《神雕俠侶》。
并非出于對張制片的偏見,而是因為《神》是我最討厭的金庸故事,楊過、小龍女是我最討厭的男女主角。
大約我的審美觀異于常人吧,83射雕還未在大陸播出風靡之前,年紀尚小的我們是經(jīng)由鄰居大姐一天一回的說書,將射雕神雕故事收入腦中。那時郭靖黃蓉便是大愛,而幾乎是下意識的厭憎著被大姐姐無限神往的楊龍二人。也是那時,便直覺郭芙是個可憐的女孩,而娶了郭芙的耶律齊在印象中則近乎以一吻解救了公主的王子般高大英俊勇敢善良,這感覺一直延續(xù)至今。
趙鴻飛演出耶律齊要到片子播出很久后才知道。那時坊間HC他的風潮還余韻未消,連帶著原配正妻郭芙和緋聞女友完顏萍的人氣都水漲船高。
這才去買了全套正版碟來補課。
出場節(jié)奏很好,雖然邊解說邊奪走美人手中刀很容易有耍帥嫌疑,趙鴻飛的不溫不火卻當真是灑脫中見厚道,那種收斂的風度翩翩一點不咄咄逼人,令人舒服。動作身段一如既往的漂亮,到底基本功扎實,盡管神雕的武打設(shè)計整體走“虛”字訣,趙的身手還是有書上所言沉毅厚重的質(zhì)感可尋。
夜描小像是編導新加的戲份,屈指算來趙鴻飛演耶律齊時也有二十六七年紀了吧,演少年思慕情懷竟還是純凈如斯,那抬眼一笑,令燭影筆端都是言語,稍后給了個遠景,燈下錦衣貴胄,趙鴻飛把這提筆懷想一節(jié)表現(xiàn)得從容閑適,眉間衣上盡是光華,有難以言喻的華麗感,真是一湖春水夜來生了。
其后完顏MM敲門索戰(zhàn),趙鴻飛得知來意后的表情很細節(jié)化,淡淡的神色中可見細微的起伏,是自制,可能也是為了暗示這思慕之情并非刻骨銘心的深切愛戀,卻不是要為齊芙戀排除異己,而是就表演本身而言,若趙鴻飛此時失望之色溢于言表,倒是糟糕,除了顯得耶律齊是個惑于美色的俗人外,對后來表現(xiàn)耶的慨然就死更有弊無利。
之后的武戲不錯,那隔著屏風的設(shè)計,約摸也有咫尺天涯的預(yù)言意味,趙鴻飛值得稱許的是在武打環(huán)節(jié)仍注意了耶律齊人物的性格特征,舉手投足皆顯示出了與別的高手不同的斯文從容,連最后閉目引頸的神態(tài)也疏閑自若,而且那一瞬間的表情居然能褪盡情懷,純粹是重然諾體孝念輕生死的丈夫姿態(tài),實在要讓人贊一下。
酒樓聯(lián)手一節(jié),耶律齊的鏡頭比較零碎,看得出趙鴻飛對人物表現(xiàn)流暢性的努力,自報家門的姿勢很帥,要緊的是還很得體,沒墮了全真派的名頭。之后的打斗有點令人無語,刻意突出了楊過的勇猛,趙的耶律齊很顯然是用來陪襯的,身手設(shè)計有點吃力,不幸還跌了書上沒有的一跤,感覺趙鴻飛已經(jīng)盡力讓這一跤的效果不那么狼狽,看得人樂,只能說編導不仁。
戶外的追斗畫面比較繁復(fù),可略。白雕出現(xiàn)后,耶律齊的45度仰角很著名,沒什么特別用意,這個鏡頭也是郭大小姐出場的鋪墊,沒什么可挖掘的。
實話實說,郭芙很驚艷,紅衣似火,肌膚勝雪,眉目流轉(zhuǎn)如畫,真是個美人。楊過的反應(yīng)很奇怪,那種姿態(tài)甚至是輕佻的,我原以為黃會演繹的稍稍陰郁一點,那種自大又自卑的感覺會更好。趙同學笑的真誠摯啊,禮數(shù)周到,介紹完顏萍時已經(jīng)是完全放開懷抱的感覺了,完顏MM的注意力也轉(zhuǎn)移中,兩個人統(tǒng)一的是笑得毫不介懷,表示從前那一節(jié)已經(jīng)揭過去了罷。很高興趙鴻飛沒讓耶律齊對著郭芙作任何驚艷狀或花癡狀,他自我介紹時落落大方,對郭芙和對大小武一視同仁,果然是少年英俠該有的氣派。八卦一下,當時郭大身邊跟著倆隨從,耶律齊身邊卻也不乏美女環(huán)伺,這初次相逢,兩人陣勢真可謂是旗鼓相當啊。有趣的是大眼瞅小眼的六個人,日后便是三對恩愛夫妻,這畫面當真妙得很。
再次出現(xiàn)是被蒙古兵追殺了,這環(huán)節(jié)也是新添的,作用是讓大小武從對郭芙的迷戀里徹底過渡到對耶律MM和完顏MM的鐘情,不然以草包兄弟的身手,我很懷疑終其一生怎會有幫顧耶律齊的一天?蹿w小耶被蒙古兵追殺露出的疲態(tài)很郁悶,想起日后楊過大剌剌炫耀他擊殺蒙古軍隊的輝煌戰(zhàn)績,居然在此處讓耶律齊被這么點韃子兵弄得左右支絀,編導你還真素偏心哇。
山道君子救美一段很老套,但是耶律齊凌空而起那一躍很駭客帝國,半空旋轉(zhuǎn)完全是落人窠臼了,但是帥哥美女兩兩相望很賞心悅目,請容我無視小武的東施效顰。與未來岳母的對答得體且含蓄,面對絕頂聰明的黃蓉,耶律齊反應(yīng)之快絲毫不顯遜色,趙鴻飛適時的低頭一笑,讓這了然更形生動。未來LP很笨,但是笨的可愛。你看我來我看你的那幾眼,當真是兩雙含情脈脈眼,一對粉妝玉琢人。
大小武各獻各的殷勤,郭芙悵然若失,耶大帥哥直眉愣眼那一問,顯示出其到底還是個不甚解風情的乖孩子,感覺這句話的安排有些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可能是有不少相關(guān)的后續(xù)環(huán)節(jié)被剪掉的緣故。
終南山和活死人墓的戲份相對集中了不少。周伯通對這唯一弟子的喜愛之情十分一般,不過此人連自己孩子也不大放在心上,純粹沒心沒肺型,趙鴻飛在見到師父的剎那笑容非常燦爛,情緒調(diào)動佳,可惜明珠暗投,趙亮的回應(yīng)屬于沒默契型。墓中石室被困,刪掉了書中郭芙與耶律齊的兩處互動,可惜,那本是很細膩的兩處描寫,也極好表現(xiàn),好在破壁而出保留了,耶律齊的領(lǐng)袖氣質(zhì)很突出,很擅長把握局面。著名的喂蜂蜜片段,大小武的智商估計只比哇哇哭的郭襄多一點點,趙鴻飛的手很秀頎。未來LP又無心闖大禍,雖然震驚,但是仍然很鎮(zhèn)定,危機處理意識灰常的高,可惜楊過和郭芙那素宿世的冤家,不具備溝通滴可能。楊過的憤怒指數(shù)太低,總覺得表演比較表面化和程式化,小龍女給我的個人感覺是表情比較單一,那含淚的凝視幾乎是可以前后置換的,缺乏層次感,楊龍面面相對的鏡頭未免太多,大約導演覺得這就素深情的代言。
起火了起火了,郭芙對親人的感情還真是沒得說,想都沒想就沖進大火中,耶律齊有跟進,這小小的改動比原書的隔岸觀火要好,但是火勢阻隔,還是楊過出手相救,圣女小龍女和護教左使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斷點續(xù)傳式的抒情,也是一門神功。
絕情谷里耶律齊的戲又分散了,基本上當活動布景的時候居多,接郭襄和郭芙陸無雙斗嘴算是數(shù)得著的重頭部分。以郭芙之遲鈍,領(lǐng)會陸無雙的毒舌自然耗時較久,耶律齊的為難給了特寫,那種厚道人的苦惱十分生動。郭大小姐固然出言不遜,然而陸無雙也實在不見得是善男信女,不覺得人多看她跛腿兩眼便割了人雙耳的女子有多可愛,她陰損郭芙的話若是換一個人對楊過說,估計早被玄鐵重劍送去再度投胎。程英在《神》里就快要成雞肋式人物,存在感十分微弱。郭大小姐喝飛醋,耶律齊的“幫你還是幫她?”還是一貫的含蓄風格,這次郭芙倒領(lǐng)會的快,迅速翻嗔作喜,趙鴻飛把一點羞澀帶入到角色中,畫面氛圍十分和諧。
十六年后襄陽,看趙鴻飛作活動布景很是心痛。夜議軍情,黃蓉對未來接替幫主的暗示相當明顯,耶律齊倒是平靜如常,將目光過渡到郭靖身上,不知是詢問意下如何還是另有他意,郭靖的沉思看不懂。
溫馨的軟猬甲片段。趙鴻飛幾乎不靠臺詞,完成了這段情感戲,初時眼中的驚訝,爾后帶點深思的凝視,最后那種了然的感動,那個無聲的擁抱,極為樸素;郭芙的配合也好,拿出軟猬甲的理所當然=關(guān)懷的理所當然,帶點玩笑的說幫主夫人,不見功利性只見深情,丈夫凝視下的略見羞澀,然后是擁抱后的泫然欲泣,兩人情緒都水到渠成,堪稱完美。令這個美麗的時刻幾乎成為全劇最動人的場景之一。
英雄大會前也有溫馨一刻。姑嫂逗趣,小妹撒嬌,夫妻對視,處處都見真情,而那隔著人群的尋找和凝視,實實在在把這對老是遭人質(zhì)疑的小夫妻的幸福感刻畫了個十足十。
丐幫英雄大會上的耶律齊很出彩,武打部分小處行云流水,大處縱橫捭闔,收放自如,而且意到形到,功夫一流,風度卻是超一流了。輸了也很見氣度,這個耶律齊,說話真有點擲地有聲的意味,堂堂正正的氣派比當年的云瀟瀟是更進一個境界了。
和這樣樸實無華的氣概比起來,楊過后面華麗的出場卻見出輕浮來,讓人感嘆他太懂得調(diào)動觀眾情緒,太懂得挑選出場時機,換言之太會作秀。
看這段時我真的很想多嘴問一問,楊過同學,你莫非以為這是大宋江湖好男兒的斗秀場么,你那處心積慮的三件禮物,你那精心鋪陳設(shè)計的出場秀,到底多大程度上和守城退敵、懲惡罰兇有關(guān)?噱頭做得這般足的大俠啊,你的名字是虛榮。突然發(fā)現(xiàn)楊過是一個對戲劇化有著強烈渴望和嗜好的男人,他揭破霍都陰謀,寧可用那么曲折隱諱的方式,也不會事先告知與此事息息相關(guān)的郭黃二人,他是寧可冒了霍都傷人害命的可能,也要將自己編排的劇本忠實完整的公開演繹一番。為郭襄賀生日本是很私人的一件事,他偏要將之放大再放大,務(wù)必令其蓋過了丐幫英雄會的鋒頭,真不知是給郭襄撐腰還是給當年那個自卑的自己出氣。他籌備生日的那段時間想必充實快活,全然沒有想到英雄會的初衷是所為何來,全然沒有想到他所掌握的丐幫幫主慘死的秘密對于襄陽這座孤城具有怎樣的意義。他推辭丐幫幫主之位自然是出于真心,因為他是一個決不會做不能獨彰其能之事的人,丐幫幫主意味著的,是一生的責任和無窮盡的奉獻,他怎么會應(yīng)承下來?并不是要非議他其后和小龍女隱居的行為,只是當襄陽城中最普通的百姓也誓死捍衛(wèi)寸土的時候,回頭看看神雕大俠這被奉若神明的名頭,總覺得十分諷刺。
耶律齊接任幫主的場面看了有不忍感,上臺的步伐并不是輕快的,或許是責任重大,也或許還是有被折辱的感覺。一個人的光榮如果是立于踐踏另一個人的尊嚴之上,那么那光榮絕不值得歌頌,我很想知道同樣的事情由他人對楊過做一次,他會有怎樣的反應(yīng),會不會怒發(fā)欲狂,覺得參與此會的所有人都對他不起,會不會發(fā)誓要令那人有朝一日也臣服于自己聲名之下?當耶律齊舉起打狗棒的時候,我很吃驚,那已不是我們常;òV的帥哥的臉,那張臉是一張穿越了滄桑和傷痛的男人的臉,非常的隱忍,但同時也非常的堅強。這個時候若是給趙鴻飛一個長鏡頭,我覺得整體效果會更突出,襄陽守城那種悲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意義,這時候其實濃縮表現(xiàn)在這個男子的神情里了,可惜,他到底不是男主角啊。
個人感覺煙火那段十分傻氣,不明白全場人跟著郭二小姐冒傻氣的理由何在。
煙火下耶律齊夫妻有一個短暫的對視,似乎是含笑的。突然發(fā)現(xiàn)趙鴻飛是一個不浪費鏡頭又異常勤奮的演員,很多時候,哪怕是作為活動背景,他也拿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演繹,郭芙的演員和他這一點上配合度很高,細想一想,約摸是多年配角當下來磨礪出的能力吧,思之不是不辛酸的。
襄陽大戰(zhàn)里,郭芙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作為耶律齊妻子的她似乎真的成熟很多,大約生命中的挫折和戰(zhàn)火真的教會她成長。楊過讓她磕頭的時候,她似乎有瞬間回到郭大小姐的狀態(tài),但是對丈夫的關(guān)切還是勝過其他,我想她思考的時間稍嫌長了一點也許是震驚之下的茫然,這么匪夷所思的要求提在這么生死攸關(guān)的時刻,換了誰也無法一時反應(yīng)過來。好奇的是郭襄聽到敬若天神的楊大哥提此要求的感受。總不能楊大哥是大俠,姐夫的命便不值一提吧?耶律齊在圍兵中的打斗拋棄了花哨的招式,純粹是搏殺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凸顯出來,武林高手對于訓練有素的軍隊而言其實是不具備對抗性的,當然這故事里楊過和小龍女是終極生物,不在討論之列。在楊過幫助下驅(qū)退敵兵拋下火旗的耶律齊已經(jīng)精疲力竭,身子都搖搖欲倒,郭芙和小龍女奔向各自的丈夫。一個有趣的比對,這邊廂是郭芙一迭連聲問“你沒事吧”,然后是夫妻劫后余生的擁抱和微笑,那邊廂是小龍女可置換版的撫臉+“過兒”+含淚凝視,楊過的回視同樣可置換,十六年前他已經(jīng)這樣注視過小龍女N次。
這之后耶律齊的任務(wù)圓滿完成。
至于楊過萬軍陣中殺蒙哥的行為基本屬于最終幻想范疇,最末那個楊龍飛過滿月的鏡頭更是無比的ET,用一個向科幻片致敬的畫面結(jié)束全劇,莫非張大胡子也在暗示偶們其實小龍女真的素外星來的終極生物么,HOHO
發(fā)現(xiàn)自己真素一個話嘮,神雕全劇耶律齊的出場加起來不過幾十分鐘時間,居然據(jù)此寫出來連篇的廢話。
總體來說,其實耶律齊作為角色的發(fā)揮空間不是特別大,06版之前也沒有出現(xiàn)過特別出色的耶律齊,所以趙鴻飛詮釋這個角色時不存在比較的壓力。他的壓力應(yīng)該主要來自與主角的配合和演出自己的特色兩個方面。應(yīng)該說,兩個目標都完成的不錯,耶律齊從一個本來較為平面化的配角,通過趙鴻飛的演繹而豐滿生動,富有風采,是演員的個人魅力所致,也是演員的表演功力所致。
只是作為人物眾多的大制作而言,像耶律齊這樣的角色畢竟可供挖掘的內(nèi)涵還是相對太少,通過大制作擴大知名度自然很好,然而多一些復(fù)雜深刻的角色來琢磨、體會、表現(xiàn),恐怕對于下一步的趙鴻飛而言是更為需要的。
迄今為止,趙鴻飛還未出現(xiàn)過程式化表演的兆頭,或許個別細節(jié)處會有相似的表現(xiàn)方式,但是基本上趙迄今所塑造的角色差異化還是相當明顯,能給不同的角色打上不同的性格烙印是一個演員值得欣慰的事情。
如果可能的話,很希望今后人們提起趙鴻飛時,不說“他是演…的趙鴻飛”,而說“他就是…”“就是…”,將所演角色注入更大生命力,使人們信服你就是他他就是你,會是對一個演員更高的褒獎吧。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