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但是,她卻沒有如愿。因為沉淵沒有答應(yīng)。
在我看來,沉淵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而且非常正確。倘若十年前沉淵跟隨開言而去,那在我眼里他無疑是懦夫,甚至懦夫都不如。
六歲稚齡,親眼目睹滿門被滅,劊子手還是自己有血脈聯(lián)系的人。自此之后,倘若這個孩子還和常人一樣嬉笑怒罵,不知人間疾苦,不知責(zé)任、家仇國恨為何物,我覺得這樣的人根本就沒有資格活下來,根本就沒有資格踏著那數(shù)千人用鮮血鋪就的求生之路踏出太子府。也許他并不愿意活下來,也許他寧愿在屠刀落下來的時候和母親一起承受身首異處、死無全尸的痛苦和恥辱,但是從此以后他解脫了,不會再有痛苦,不會再有責(zé)任,不會再有仇恨,更不會再有午夜夢回看到自己父母親人一個一個在自己面前身首異處,看到自己腳下流過的汩汩血河,看到夕陽下那斷壁殘垣的太子府,看到那文臣武將為了它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更不會再獨自一人忍受世人憐憫異樣的目光,不會再遭受世人蜚語,不會再茍延殘喘的活著;更不會背負(fù)著千萬人的希望與托付,扼殺了自己的七情六欲,拋棄了自己的理想追求,甚至偷一分懶,懈怠一會兒功課,都覺得對不起在自己頭頂飛萬千亡靈。但是,他沒得選,從出生在太子府那一刻,從太子府被滅門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沒得選,沒有權(quán)利選擇生,更沒有權(quán)利選擇死。他只能按照別人或者命運安排的道路走下去,一往無前,不能回頭,不能懈怠,否則,那飄蕩在他頭頂?shù)娜f千亡靈,他對得起哪一個?
所以,不論出于何種原因或考量,他都不能應(yīng)允開言離去。開言要為國為家,難道他就不為?開言有自己的責(zé)任,難道他就沒有?何況南翎五萬兒郎尚在,即使為保家衛(wèi)國化作驚魂那還是后來事,而早在開言出現(xiàn)的又一個十年前,他身上就已經(jīng)背負(fù)了不止五萬條性命。誰的道路更為艱難,誰的命運更為多舛,我想,這不需要多做贅述。
所以,無論如何,十年前的沉淵都不能和開言離開。
還有一點我不明白的是,為什么這么多同胞都要把謝族五萬兒郎的血債都算在沉淵頭上。開始也迷惑,但現(xiàn)在真相大白,我仍然覺得甚至那五千都不能算在沉淵頭上。也許大家都注意到了,十年前,沉淵只是拿到了首戰(zhàn)兵權(quán)。那時他雖已籌備不下十年,但換來的也不過是首戰(zhàn)兵權(quán)。更何況這十年來老皇帝也不是無所“作為”。前太子嫡系皇孫,而自己又是篡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只要沉淵存在一天,老皇帝的皇位就做不安穩(wěn)一天。所以,可想而知,沉淵是怎樣過來的。即使退居海外、天高皇帝遠(yuǎn),但是否就真的可以從此安安心心的睡覺,我想結(jié)果是不言而喻的。更何況拿到首戰(zhàn)兵權(quán)不代表就成功了,從此可以高枕無憂,相反,恰恰是真正的危險的開始。不作為還不會留給老皇帝下手的機(jī)會,起碼他還有顧慮天下百姓的“留言”,但是以作為反而給了老皇帝名正言順下手的機(jī)會。沉淵想要復(fù)國,軍隊是最快捷也是唯一的途徑。然而得到兵權(quán)又談何容易?老皇帝既然能篡位,穩(wěn)坐十幾年皇帝,其手腕、能力,我想不用過多的懷疑。兵權(quán)是得天下的最佳保障,卻也是致人死地的最好利器。一場兵敗,就可以給老皇帝幾十個借口置沉淵及其黨派于死地,不僅可以使自己永絕后患,而且可以堵天下悠悠眾口。十年前沉淵不肯走,還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迫不得已的吧。他自己一個人可以一走了之,找一處世外桃源和開言隱居,但是那死薦沉淵征戰(zhàn)的滿朝文武的性命么辦?那十幾年嘔心瀝血扶持沉淵,盡心盡力幫他復(fù)國奪位的人的性命怎么辦?他一走了之不是正合老皇帝一舉鏟除異己的心意?為一句兒女情長拋卻萬千性命和責(zé)任,只要是個男兒,恐怕誰也做不到。
By星爺——繁星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