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南緯8度,巴厘島的陽光
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生活在別處》里告訴我們,詩人渴望遠方的生活,覺得在別處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里夫斯的《再論美國的民主》里說到黑人們?yōu)槭裁次,那是因為人們總是渴望到遠方去,如果一個人沒有足夠的金錢,那么他就只能停留在原地,而毒品則可以幫助人們離開。導演王家衛(wèi)通過影片《東邪西毒》里歐陽峰和洪七的對話表達了同樣的想法,人年輕的時候看見一座山,總想知道山的那邊是什么,我們位于沙漠的這一邊,相互談?wù)摰脑掝},就會是沙漠的那邊究竟是什么?
他們通過詩意的語言表達了人們渴望遠行,渴望行萬里路的心靈需求。而我們在某個契機出現(xiàn)的時刻出發(fā),從北半球到南半球的旅行,是一次漫長的旅程。我們的目的地,那個叫巴厘的地方曾經(jīng)被某個女歌手用天籟般的嗓音吟唱,也是梁治平的《法律的文化解釋》里收錄的吉爾茲對法律是一種地方性知識論斷里提及的南太平洋上的那個小島。
或者是因為吉爾茲對巴厘法律文化白描式的記敘,遙遠的巴厘島早在我的腳步可及的距離之外的時候,就已經(jīng)構(gòu)成了我內(nèi)心里某種自給自足地不斷延展充實的夢想,諸多美好的情境因為遙遠,因為記憶的空白而不斷膨脹。
這些或許就是我順隨GA891航班攀升萬米高空跨越重洋來到巴厘島之前的滿心縈繞的情緒。這樣的情緒一直蕩漾在我的大腦中,伴隨著這一整個關(guān)于巴厘島的旅程。因此,在整個旅行過程中,我的視角總是情不自禁地受到這種情緒的影響。
王安憶曾經(jīng)在她的一個小說中描寫過,南洋島民的性格里總是飽含了焦慮,臉上由始至終都是被太陽灼傷的表情。面對著茫無邊際的大海,自己腳下的土地不知何時會被海水吞沒,而熱烈的陽光在頭頂一如既往地抽去人體內(nèi)的精力和水分。
巴厘島的陽光也是強烈的,我們社一起出行的十幾人中,有好幾個都被曬暴了皮。巴厘島民黝黑的臉上含著善意與羞澀的微笑卻沒有那么強烈的焦慮。作為印尼17654個島嶼中的一個,巴厘島擁有熱帶豐沛的雨水和終年常綠的植物卻是毫無疑問的。滿目的綠色自然是爽心悅目的一件事情。
第一天,我們被拉到某個地方看了巴厘島的傳統(tǒng)舞蹈,獅子與劍舞,舞蹈表現(xiàn)的是巴厘王朝時代的一個傳說,舞蹈與配樂都很有當?shù)氐娘L情。我目光游移地聽著音樂的時候,會想到日本的能樂,和巴厘的舞蹈一樣的詭異,一樣的異域風味?磁_的圍墻外面,有熱烈的陽光,陽關(guān)下碩果累累的椰子樹,樹下,黃牛在安詳?shù)爻圆荨?br> 這個擁有320萬人口的小島,每天要接待7000多的游客,但是這里的風物依然保持著原有的樣貌,巴厘人以自己的方式抗拒現(xiàn)代化對于這個小島的侵襲。為了保持滿目的蒼翠,巴厘政府規(guī)定每人每年種一百棵樹,為了綠色能夠包圍整個小島,低矮的屋宇成為必然,巴厘政府規(guī)定所有的房子都不能超過一棵椰子樹的高度,也就是大約15米,而屋頂不能用水泥澆筑,必須用瓦片或者茅草覆蓋。留有常年雨水痕跡的屋檐沾染了歲月的風塵,由于人為的對于自然風景的保持,陳舊的屋瓦很自然地和周圍的泥地、樹木、小草融為一體,所見皆是綠色,庫塔、登巴撒據(jù)說是這里的城市或者城鎮(zhèn),旅游巴士行經(jīng)的庫塔與那些村落有所區(qū)別的地方其實也就是那里比較多的賣當勞、肯德雞、銀行和超市。這些相當城市化與國際化的小店鋪為小鎮(zhèn)的居民帶來方便舒適的生活,卻沒有在總體上改變小鎮(zhèn)的生活色彩。
庫塔是個美麗的小城鎮(zhèn),這里有巴厘唯一的一座國立大學烏達亞那大學。烏達亞那大學有兩個校區(qū),其中較小的校區(qū)在庫塔,有五個系在這個校區(qū),另一個位于登巴撒的校區(qū)有十個系。第三天自由活動的時間里,彥、譚、銳和我一起租車去看了坐落在庫塔的烏達亞那大學,開放式的校園里有黃牛在閑庭信步,幾處的教學樓淹沒在翠綠的樹木當中,大學生們騎著各式的摩托車上學,圖書館門口男生女生低聲談笑。所有的一切都美好而自然,彥對此大為感慨,想象中的那個位于登巴撒的校區(qū)應該是個比此地更為美好的所在。但是由于時間的緊迫,他始終未能走到登巴撒,行程的無法如人意在人的記憶里留下了無邊的缺憾情緒,而未能到達的某個目的地也許恰是因為無法親臨而成為內(nèi)心里永久的回味。
詩人總是渴望遠處的生活,認為別處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我們離開巴厘的時候最后一次經(jīng)過了庫塔的大街,那是只有兩個車道,店鋪與綠樹林立的街道,隱隱透露幽雅的美麗。彥回過身來說:登巴撒一定比這里更加美麗吧。我笑,是啊,登巴撒必然是更美的,當旅途的塵埃褪盡,登巴撒會象你未曾渡過的某條河的對岸,影影綽綽的妖嬈風情,那是永遠。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