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忠義兩全記平兒
忠義兩全——記平兒
更多得人拿襲人與晴雯對比,我則不然,因二人地位、相貌、性情均有很大的差異,對比則對雙方都不公允。
書中屢次提到出色的大丫環(huán)及妾字輩時,總把平襲相提并論,因襲人經(jīng)王夫人的安排,已是寶玉的預(yù)備妾氏,讓平襲相比,更能同中見異。書中多次平襲對比,我不一一例文,下為一例。
原文第60回“原來這柳家的有個女兒,今年才十六歲,雖是廚役之女,卻生的人物與平、襲、紫、鴛皆類”
因而我認(rèn)為不如拿地位、相貌、性情與襲人均相似的平兒來比,反而更能對比出平兒與襲人各自性格的特征。
說起襲人,讓更多人義憤填膺是大家都認(rèn)為她向王夫人打小報告,害了晴雯、芳官、四兒等人,且不論襲人有沒有打小報告(文本缺乏明顯的證據(jù)證明,當(dāng)然在我看來她打小報告的成份也是有的),其實平兒在書中也曾因告過密而害死過一人。那就是尤二姐!這是她親口向尤二姐承認(rèn)的。(原文69回),可末了,尤二姐不但不怨她,反而安慰她,基至感激她。
書中雖然明寫平兒告密的事只有一件,但見一斑而知全貌,她與鳳姐情同姐妹,休戚與共,她是鳳姐的耳,鼻,嘴,幫鳳姐做了多少不得已的事,我們從此處便可推斷出。
為何相貌與襲人一樣喜人,為人處事與襲人一樣周全,說難聽點是與襲人一樣“為虎作倀”的平兒,得到世人的喜歡程度卻遠(yuǎn)遠(yuǎn)大于襲人,甚至得到的評價與有爭議性的襲人截然相反?
我認(rèn)為有好幾點可以為此做解釋;
1、 平兒做事沒爭強好斗的個人名利心,而襲人卻有。
這點從她們?nèi)绾萎?dāng)上姨娘,書中就交待了很清楚了。
平兒是被鳳姐強逼了做了賈璉的姨娘,她本不依的,鳳姐便說她反了,平兒是不得已答應(yīng)了。
65回賈璉心腹興兒講二段:“氣的平姑娘性子發(fā)了,哭鬧一陣,說:‘又不是我自己尋來的,你又浪著勸我,我原不依,你反說我反了,這會子又這樣。’
“誰知他來了沒半年,都尋出不是來,都打發(fā)出去了。別人雖不好說,自己臉上過不去,所以強逼著平姑娘作了房里人。那平姑娘又是個正經(jīng)人,從不把這一件事放在心上,也不會挑妻窩夫的,倒一味忠心赤膽伏侍他,才容下了!
襲人雖沒說是自己想爭上去的,她在名份未定的情況下,半推半就與寶玉發(fā)生了不明不白的關(guān)系,且明明尚有贖身的機會,卻不想讓家人為她贖身,如果以上種種還不足證明她有攀高之心,那么她自己吐血后,自思那一回也足以證明她的爭強好斗的名利心。
31回,原文:
話說襲人見了自己吐的鮮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想著往日常聽人說:“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縱然命長,終是廢人了!毕肫鸫搜裕挥X將素日想著后來爭榮夸耀之心盡皆灰了,“
2、 平兒所做之事,從書中看出,都是多數(shù)出自對于鳳姐的忠心,是出于對鳳姐的情義,不含自己的私心,可如果襲人若真在背后告了晴雯等人,那更多的出自自己的私心。
平兒雖私告了二姐,卻正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因?qū)P姐一片忠心,對賈璉瞞著鳳姐在外娶妾,她便覺得傷了鳳姐的利益,瞞著鳳姐便覺得自己不義,因而才告知鳳姐,她從無害二姐之意,只有限賈璉之心。
原文69回:“平兒也不禁滴淚說道:“想來都是我坑了你。我原是一片癡心,從沒瞞他的話。既聽見你在外頭,豈有不告訴他的。
可襲人,若真是背后告了晴雯,那目的大家都是很清楚的,晴雯的存在與寶玉是無害有利的(補襲,侍候)都是一等一的,不存在晴雯傷了寶玉利益這一說,唯一可能的是晴雯傷的是襲人的利益。
3、 平兒做善事,多都是頂著被鳳姐指責(zé)的風(fēng)險,本著一股善意而做的;襲人雖素有賢名,從文本上來講,我們也沒有證據(jù)說明她就貪名,可偏偏書中只寫她有賢慧名,卻沒有實寫過過一件好事。
平兒,在二姐最難的時候,頂著被鳳姐責(zé)器的危險,私自出錢出力幫了二姐,二姐致死都感激她,她為了保全寶玉的名聲,體諒探春的處境,顧全彩霞的情義,在鳳姐面前瞞下了墜兒偷鐲,彩霞偷露等種種事情,鳳姐還不大相信,想叫她動些私刑必會逼出真想,被平兒三言二語給打發(fā)過去了。
反觀襲人,也有酥酪一事,那是不想與寶玉的嬤嬤為敵,更不想把事情吵大了讓賈母,王夫人知道了反而添個侍候不好的名聲。(這點從29回,寶玉與黛玉吵架驚動老太太與太太,紫娟與襲人相互埋怨誰傳了出去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當(dāng)晴雯被趕時她雖拿了晴雯隨身的衣物送過去,連她自己都笑說自己自己不負(fù)賢名。說是笑話,但細(xì)推也不無道理。以她了解寶玉的性格來說,她應(yīng)深知寶玉肯定會如此做的,不如先做,反而可以塞人口。
從兩人做善事的動機,行事,以及所承當(dāng)?shù)呢?fù)責(zé)上看,平兒做善事那是有自己的擔(dān)當(dāng),其中含著為人的“本初的善”——那便是義,而襲人則是以自己的小恩小惠以博得微名。
我記得二知道人曾評過說:“襲人是功之首,罪之魁”,襲人之罪因無證據(jù)我便不提了,但襲人對于主人的忠心卻也應(yīng)加以肯定。
自古忠義難兩全,在這一點上,誰也無法對襲人多加苛責(zé),但同樣身為奴才的平兒,在其對主子(鳳姐)忠心耿耿的情況下,(卻沒有為虎作倀,亦沒有狐假虎威),還跳動著一顆“本初的善”心。那是人世間最大的義!
身在俗世,誰也逃不了私情偏狹的可能,儒家文化都說:“親疏有別”。但,情固有親疏遠(yuǎn)近之別,事卻亦有是非對錯是分。人世大信,卻是在一飯一粥,一言一行中。
若紅樓夢中還有一種“義善”是從人間煙火味中濃濃透出,那么“忠義兩全”的平兒便是那個最世俗而又最高尚的人的代表。
。ㄔ瓕懹谛吕瞬┛停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