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仲月雪中雪
一說到仲月。
我們想到桂樹酣溧,花束飄香。
那是江南夏西的應(yīng)景。
《月夕》說
草下陰蟲葉上霜,朱欄迢遞壓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應(yīng)斷腸。
有些孤傲和清高。那是桂樹的酣暢淋漓。
也有一些瀟灑,那是八月秒人的手中筆。
卻不知。
八月里,也可以笑飲江湖豪情。雪,也可以是鮮明的暗紅色。
戚少商也許不知,這個夏他過得一半熱,一半涼。
當(dāng)他走馬探回,在梅樹下笑作一方幽池水,感嘆離人多散,人心難測的瞬剎,也許欣然間,那個青衫月華高照的男子往往踏雪而來。在野雪當(dāng)處劃出一道道細長的雪痕。
《八月雪》給我們講了個承諾與淡忘的好故事。
文中,戚顧二人的相見平淡得有些過于平凡,在我看來,有些像星斗疑云般淡出淡沒,確實容易被人淡忘。然而,作者的文氣一氣呵成,整篇幾乎沒有文氣圖斷的感覺。
往往,神哭小斧要先他主人一步出場。那興許代表著神秘,代表顧惜朝的絕殺之氣,作為殺人的工具,這斧頭也看慣了刀光雪影,彈指色變的江湖。
然,《八月雪》的江湖只有兩個人,一個被稱為九現(xiàn)神龍連云寨戚少商戚大當(dāng)家,一位青衫俊秀卻玉面羅煞的顧惜朝。他們的江湖,注定是他們的,不是第一個,卻注定是最后一個,因為此二者飲的是難飲的烈酒“炮打燈”,品的是魚上杜鵑,醉惹情懷的杜鵑醉魚,那劍舞“一意孤行”,默契同體,一般無異。
異國逢故人,那是“喜從何來”。
逢的是仇人,那是“不以己悲”。
這仇人若是自己一心念念的人,那便是“左右為難”。
若這人懶得搭理自己,那便是“有苦難說”。
然而,如若知曉此人早已啞卻,那便是“痛惜憐惜”。
若再想到那人是曾經(jīng)以命相托的知音,那便是“痛徹心肺”。
我想,這些便是戚少商再遇到不說話的顧惜朝心中閃過的話。也是為何他再雪埋的石頭上一遍一遍咬牙刻下“顧惜朝”這三個字,又一遍一遍劃去。最后單單留下“惜朝”二字在此,生生地被別人說贊著“惜朝,惜朝,真是好名字!”
尤其喜歡他們相顧無言,淡淡地靠在一起,靜靜地等待黎明的那種歸屬感。那是互相信任,“我把脊背僅賦卿”的一世豪情。他們都是看慣生死的人,卻自私地想要對方去活。戚少商可以屈膝敵手,一步一跪為了顧惜朝拿來解藥,卻口中一字不提。那種惟卿與我同生共死的淡然冷靜,猶為感佩。
承君此諾,必守一生
承君此諾,必守一生
承君此諾,必守一生
……
重復(fù)萬遍仍是這句。顧惜朝此言一出,勝過千言萬語。當(dāng)然,他并不是一個會說情語的浪子。而戚少商卻是一個看盡紅塵的真性英雄。他可以把那人攬在懷里,孩子般的眨眼便說“惜朝,我吃醋了,我要補償!比缓笙魷鐮T,月白時船艙內(nèi)燃盡最后一滴燭淚。
也可以抱著他一路從雪坡滾下,徜徉著自己的欣喜,因為“執(zhí)子之手,”不一定要長長久久,只要有生之年,你就在我身邊,我們此生相守,來世再談。
那是戚少商的江湖,他的江湖里除了俠義兄弟真性情,剩下的便就是那個口上不那么積德,心中卻胸?zé)o旁騖的顧惜朝了。
而對顧惜朝來說,何嘗不是。
顧惜朝好看。
見過他的女人喜歡他。倒在他懷里一醉天明。
男人喜歡他,可以為了他拱手退讓河山。
老將軍喜歡他,這忘年之交卻來得那般容易。
戚少商喜歡他,那是真正的喜歡。也是顧惜朝唯一想要的。
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成書數(shù)載,七略,那是他們相知相尋相互信任的信物。是兵書,也是博情。
當(dāng)顧惜朝終于明白當(dāng)年大頂峰上,連云山水一夕之內(nèi),血流成河,尸骨如山之時戚少商是何等的心痛之時,顧惜朝一句“大當(dāng)家,大頂峰上,是我對不起你”看得我潸然。
難怪戚少商心中如同上了一記重?fù)簦瑓s不知這話說得有多么的另他痛上幾痛。因為這是顧惜朝還有意識間跟他說的最后一句話。
卻這樣肝腸寸斷?坦倾懶。
作者干凈利落的筆觸落在要用之間。
僅僅數(shù)筆勾勒出一場豪邁的萬里山河畫卷。
然而,貫穿的甜蜜細膩又帶著迷離的色彩。
一場八月雪,下透了塵世中兩個男子的心。
洗清灰塵,重整待發(fā)。
那是他們用生命和豪邁覬覦過的江湖。
若是從頭至尾一口氣看完。還是些許意見,希望筆者多做對話烘托。喜歡你筆下他們的對話,可以不多,卻時有時無。約略露了某人馬甲的嫌疑,我拿富貴大人的《潮落門》來比,完全兩種不同的風(fēng)格,人物性格豐滿,自創(chuàng)任務(wù)完整立體。戚顧二人在衰淡的江湖中盡顯個性,不枉過“青山綠水,恩義在此,卿我之義,此生不移”。
在此僅獻《八月雪》,希望大人看此文早日完坑。
2008年仲月間完鎬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