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記得作者是個較真的姑娘,而我這個讀者太隨性,所以當初貌似鬧了點陰差陽錯草草了之。想起寫這個評,是因為我想要把這次收文告一段落,而我也答應了作者要交一個評,再者,收這個文,還是給我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
其實對納蘭性德的周邊我實在不敢說了解太多,不過是喜歡看他的詞作。我看見當初這文的文題是“心字香”,先想到的其實不是容若的“心字已成灰”,而是蔣捷的“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泵趾苡泻酶校杂卸U意。畢竟我到現在還是沒有讀完全文,所以也不明白“十四阿哥”是否更切題,請作者見諒……
由壞到好,我先說說我認為不太好的地方吧。首先是文的開頭,首句就用年份和年號開頭,實在來得有些硬。而且到了康熙年間,還是有動亂四起,滿人并沒有真正坐穩(wěn)中原江山。依照這兩樣看來,首段未免倉促了,語速和空間變化都應該再舒緩、連貫一些。
還有一點小文題就是,第一章里仿佛并沒有出現有關“霸王”的內容;“末代王朝最后的曇花一現”……讀起來怎么都有點不對……另外,一個血統(tǒng)純正的滿清貴族,叫了九、十次“哥哥”,也有一點奇怪吧……而文中古代人物的一些語言,偶爾會有太白話的成分,有時缺乏了比較必要的主語,“有的時候看到大片空著的梯田,會感到很無力。”清朝時候的語言經過了那么多朝代的規(guī)范修正,其實語言邏輯結構是比較規(guī)范的吧,特別是受過貴族教育的皇族子孫,大概更應該考究一些,即使在鄉(xiāng)野農田,也不該失了身份才對。
用兩千字交代了文章大背景、十四阿哥失蹤、十四阿哥歸田、十四阿哥離去這四件事情,總的來說,還是有些……倉促了吧。畢竟文章長達百余章,第一章,或者說文章楔子的行文速度和規(guī)格應該要和后文有意識地匹配吧,這樣讀者在閱讀后面的章節(jié)時至少不會隨著文章行文速度起伏不定而忽急忽緩。就像坐長途車一樣,如果一開始就很快,那后面路程中乘客就會因為忽快忽慢而暈車。
又及,文中人物和景色的互動,稍顯生硬了。
“初秋的新陽透過映月庵的瓦檐,一滴甘露從檐角滑落,墜落間,微微有些眩目。我屋子建在半山,隱約可見些梯田,應是一塊茶園,種些許碧螺春抑或雨前龍井。從我屋子外室的窗欞可觀遠處的西子湖,我用手覆在額前,擋去強光,遠眺天際,澄空無云,水天一色!9c3a1 比如以上這一段,第一句起手是不錯的,不過后兩句都用“我屋子”開始,難免明顯地告訴讀者:“我要寫景了,注意注意!逼鋵嵰兙懊璧膶擂魏芎萌胧值模热绨眩ê孟裼悬c逾矩了,不過話都說到這里了,作者別見怪)開頭改為帶著動作的人景交融,如:我將手覆在額前,擋去強光隔窗望去,遠眺天際,澄空無云,水天一色。然后最好再加入人物心情,比如“看了景色,我心曠神怡”什么的……我只是隨便打比方,不是認真改的,作者大人明白就好。
目前我只看了文的前幾章,而且我寫評的話,向來是不評文章劇情的,所以作者的文我也不談劇情問題咯。下面就說說很好的地方吧。
作者人不錯,很認真。我其實很喜歡認真的人,因為我本來就對看文寫文都很認真,喜歡講真憑實據。老實說,作為一個正史黨,我既不喜歡考究太詳盡的正史,也不太喜歡野史,所以也很佩服作者這樣在正史與野史之間較著真游弋的人。這也是這次收文這篇文章給我印象比較深的一點之一。好像現在,大家的生活都越來越快,現在的思維都越來越數字化,沒有太多人喜歡一一考究,一一驗證,一一掐著時間算劇情,所以精致的作品真的不太多。偶然發(fā)現,網絡某個角落,也還有執(zhí)著的人,孜孜不倦地努力著,是一件既讓人感動,又讓人佩服的事。
再者,寫文講究耐心、毅力。作者的文能看出是一點點悉心煲制,大概還失些火候,所以味道還不甚香濃,文筆和文章結構還需要細細提煉、磨礪,終有一天會馥郁芳香。作者幾乎認真回復了每一個評,寫文堅持了大半年,生病了也沒放棄,挺不容易的。
在這里謝謝作者帶給我們這樣的文,謝謝作者的認真、堅持。請作者保重身體,祝早日康復。
胡言亂語的歸子
十一月初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