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自誰與重新開坑以來,時時關注之,茶飯不思,晝夜不想,同時也覺得文中懸念迭起,讓人不禁對著網頁深沉的思考,仔細的研讀,從乍一看完的滿頭霧水中慢慢萌生新的想法,于迷霧重重中猜想各種版本的可能與不可能,只是寥寥數(shù)筆,想寫些自己心里所想的東西,也許與作者和大多數(shù)讀者的觀點向左,也許不小心命中了正解,希望大家抱著玩味和思考的心態(tài)去品評,最大的希望,是大家讀完此篇之后,有所思考,不覺得無聊。
猜想一,海蘭破處之謎
話說上一章更到海蘭與岳托新婚,洞房鬧得不怎么愉快,究其原因是新娘子不讓新郎碰自己,使本該浪漫繾綣的新婚之夜變成了一次暴力與眼淚共生的“未遂”行為。大多數(shù)網友猜想海蘭口口聲聲說自己對不起岳托,并不讓他碰自己是因為海蘭本身已經不是處子,那么讓她不是處子的始作俑者是誰?呼聲最高的是杜度。前文提到過,海蘭對杜度是有曖昧的行為的,二人也有過親密接觸,但卻被一只貓破壞了好事,成了半船,而很多種跡象又似乎在暗示,海蘭與杜度好像并沒有私定終身;第二個比較熱門的人選是網友們YY出來的皇太極,說實話,我也有這種直覺,但我找不到合適的證據去證明皇太極和海蘭之間會不會有什么交集,所以杜度也好,皇太極也好,他們都成了一個謎,我思來想去,在今天晨練回來之后突然想到了這兩種假設之外的一種猜想——也許我們都錯了,海蘭根本沒有破處,因為除了杜度和皇太極之外我們真的再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男人使它成為可能,她的惶恐和愧疚是出于一個小女孩的懵懂無知也好,是出于其他原因也罷,我們不得而知,這只是眾多假設中的一種,誰也不會推翻誰,不要覺得混亂,我們按照存在即合理的方式,跟著我發(fā)散性的思維繼續(xù)往下走。
猜想二,蘭豁兒的生父之謎
這個猜想一提出,就要推翻上面那個命題,不過我說過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所以我不妨自相矛盾地把我覺得可能的觀點一一亮出來。根據歷史,蘭豁兒的生母不是海蘭,是岳托前一個嫡福晉的女兒,在小說里,作者把她虛構成了海蘭的女兒,小說寫到現(xiàn)在海蘭還沒有出生,有網友根據歷史上海蘭的出生年份推測出小說中蘭豁兒的出生應該在岳托和海蘭成親兩年左右,這也只是個猜想,而我根據海蘭新婚之夜的表現(xiàn)也冒出了另一個大膽的想法,也許蘭豁兒的生身父親根本不是岳托,而是另有其人,且不說海蘭的新婚之夜的種種表現(xiàn),我們從《獨步天下》里推測,得知蘭豁兒之后被過繼給了皇太極的側福晉悠然,試想一下,岳托福晉很多,兒女自然會數(shù)不勝數(shù),隨便哪個小福晉生的孩子都可以送人,而蘭豁兒的母親是岳托極其寵愛的大福晉,為什么他會偏偏把海蘭的女兒送給皇太極呢?為什么海蘭很傷心而岳托并沒有表現(xiàn)出傷心呢?還有一個證據,是蘭豁兒到了悠然家的表現(xiàn),文中提到她很羞澀,也很乖,這就不正常,一個五歲的未經世事的孩子,還是一個王府的嫡出的格格,本該養(yǎng)尊處優(yōu)大方活潑才是,而蘭豁兒的表現(xiàn)完全像一個懂事的,家教嚴厲的孩子,這不禁讓我們起疑心,可能在家里她的阿瑪對待她并不好,所以才養(yǎng)成了她這種性格,又想趕緊打發(fā)出去,正好悠然想要個孩子,把她送給皇太極,成人之美,又鞏固了自己政治上的利益,這是個極好的方法。而蘭豁兒的親生父親是誰?這個目前還不得而知。等上一個猜想有了答案的時候,它的答案,也就水落石出了。
猜想三,通風報信之謎
關于如何把褚英在阿拉成內密謀造反的事情傳達給烏拉的眾貝勒及努爾哈赤,這是一個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大謎團有人猜測報信的是莽古濟,有人說是海蘭,可我始終想不明白這些人為什么要去報信,即使去報了信,一些女流之輩也不可能興起什么風浪,于是有兩種可能被推到了封口浪尖,第一種比較有公信力,就是皇太極。他的仆從墩達里是個很可疑的人物,從他看見杜度時手里拿的那雙莫名其妙的虎頭鞋和支支吾吾的態(tài)度中就可見一斑;另一個可能去通風報信的始作俑者是我突發(fā)奇想想到的,乍一說大家可能都覺得匪夷所思,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此書的一號男配,我最愛的男人的長子——杜度
我們從一個很早很早的故事開始推測,褚英的謀反是因為一個女人,這個女人不是別人,正是女真第一美女東哥,女真各部貝勒正想想得到的女人,被努爾哈赤當作最佳籌碼的女人,也是杜度的父親褚英自十二歲起便心心念念想要娶到的女人。這場差一點顛倒了乾坤的單戀熾熱而狂野,它打動了我,也成了《獨步天下》最富有魅力的一筆,但任何事情都是有陰暗面的,褚英那樣乖戾而粗野的愛著東哥,所以注定了這場單戀背后有太多的殉葬者,而被荼毒最深的,不是別人,是杜度和他的額娘,所以我們說,如果要在《獨步天下》里找到一個最有理由把東哥挫骨揚灰的人,那這個人必是杜度。試想杜度出生于1597年,比褚英小17歲,他的額娘是褚英的嫡福晉。前面提到過褚英自十二歲愛上東哥,靈魂里便再也沒有過第二個女人,所以是東哥害的杜度的額娘不受寵,而杜度自己也是生長在陰影里,他的父親不會太寵溺他,而他的母親一定若有若無地給他灌輸過某些關于他父親和另一個女人的種種。所以褚英和杜度的關系很可能并不像我們正常人所想象的正常父子那樣親密。
相反的,他和他那苦命的額娘可以說同是天涯淪落人,再比如女真人父親獲罪,罪不及子的法則,史料記載褚英謀反的時候其妻、子是并沒有參與其中的。而杜度對皇太極又是絕對的效忠,這不得不令人懷疑,褚英死的時候,杜度已經十八了,這在當時的女真社會是一個完全可以獨立思考事情,理智處理問題的年齡,褚英的死表面上好像是垮了一個家,但仔細想想,杜度并不是一個受害者,只是千算萬算,他算錯了自己的姑姑莽古濟,會把海蘭改嫁他人。
關于此文的疑點還有很多,目前屢清思路的是以上三條,以后如果有,可能還會陸續(xù)寫進長評里,謹以此文,獻給《誰與》希望也能激勵歆老師快點更文。下面貼出今天早上做的詩,只有半首,感謝群里所有幫我編寫此詩的網友:
你更,或不更,我們都在那等,不離不棄;你船,或不船,“未完”就在那里,半死不活 ,你填或不填 ,坑就在那里,不增不減......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