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秦太夫人,前頭作者說過了,她一直在貴婦交際圈里風評不錯,由此可見她給人洗腦灌米湯是常態(tài),這些所謂四叔五叔啊,四嬸五嬸,當然是早就被收服了的,對這位大嫂的人格魅力深信不疑(參見五老太太的評價)。這些人其實沒啥殺傷力,頂多算是拉拉隊,在顧廷燁面前耍耍老資格,其實不能把他咋樣。不過就是癩蛤蟆跳腳面,不咬人膈應人。
但是當年,顧廷燁他爹還活著的時候,估計這倆被秦太夫人收服了又自以為如何懂禮法的叔叔也沒少在老侯爺跟前說顧廷燁如何不肖,如何該打。秦太夫人這種人,這種潑臟水的事大概不會親自上,讓倆叔叔去說,自己還可以在老侯爺打兒子的時候含淚拉著。看她這會兒的做派就知道,壞話都是別人說的,她就說一句:“燁哥兒要住出去,自有自己道理的!”于是四老太太接過接力棒繼續(xù)損顧廷燁。這就是說話的功夫,自己做那個最忍辱求全的,拳打腳踢的事都是別人上,顧廷燁明知是她在中間撥火,卻說不出啥,說出來只會人人都為秦太夫人叫屈。
顧廷燦倒不一定有多拎不清,她那樣說是因為她有她的立場——她是秦氏的親生女兒,若不是在大變故面前,哪個女兒會懷疑自己的親媽為人不地道?何況秦氏也未必在她面前就把畫皮揭了,而顧廷燁看起來是從來不跟自家人好好解釋的(大約是小時候他解釋沒人聽,于是他習慣硬對抗了)。
但是從顧廷燦說話就看得出,所謂的才女,實際是讀書卻不明理的那種,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可能確實不錯,但不會說話辦事。這時候逼著明蘭表態(tài)有啥用?明蘭就算說“你說的對,都是你二哥不好”,難道還能顧廷燁走了她不走?她剛嫁過來,嫁的又是顧廷燁那種吹胡子瞪眼的主兒,一般人看一眼都哆嗦的,顧廷燁說走,她只能跟著,這就叫出嫁從夫。最多賺到一句“他新婚妻子都覺得他不對”,那有啥用?顧廷燁缺負面評價嗎?
她的話里雖然含著骨頭——“飽讀詩書禮儀,清楚孝道所謂何也”,意思是你要不站在我們這邊,那就是不懂禮儀不清楚孝道,社會評價就要降低。但是,拿大道理壓人可以,說話前就得想好下一句,對方萬一有來言,你得有去語。你說孝道,對方說君恩,這不是個料不到的回答,料到了就該找個更大的帽子準備好:天子還以孝治天下呢,天子還說忠臣必出孝子之門呢。但這位倒好,非但沒有準備好舌辯,還很沉不住氣地來了一句“你說這做什么”,可見比起她媽,她實在不是一個段數(shù)。我覺著這位小姐沒準是個詩詞歌賦很好的如蘭,可以跳出來替媽抱個不平(人前一定常常這樣),卻沒什么真本事,遇到段數(shù)高的,不幫倒忙就不錯了。
其實顧廷燦那一堆話不如秦太夫人那一句:“難為兩位叔叔和燁哥兒了,為我這老婆子鬧得不快了!边@話的意思,第一,兩位叔叔你們是好人,我領(lǐng)情。第二,就算你們沒真不快,現(xiàn)在也記住吧,你們和顧廷燁今天不快了,起碼我告訴你,顧廷燁不快你們了哦。第三,我這么大歲數(shù)了給這么一人當后媽我容易嗎我,兒子當這么多人面還一幫晚輩都給我沒臉啊有木有。她說這話,就站穩(wěn)了自己的地步,宣布你們跟顧廷燁是對立面。但是不是真的為了我老婆子呢?越這么說,兩個叔叔越覺得,不是,我們是為了大義!和你沒關(guān)系!你看,這效果多好。
朱氏一定是個精明人。好人壞人另說,但注意看,她所有的話都左右逢源,誰也不得罪,有機會還奉送馬屁。既不會讓明蘭現(xiàn)在就當她是秦太夫人陣營的馬前卒(顧廷燦肯定馬前卒。,也不會讓秦太夫人覺得她倒向顧廷燁。所以邵氏喜歡她不奇怪,這絕對是個有心思的人。至少在做人上,比顧廷燦聰明十倍。
邵氏的老公朝不保夕,她不會輕易摻合宅斗;朱氏不會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站隊;所以明蘭的第一對手仍然是秦太夫人,顧廷燦戰(zhàn)斗力有限,只能算半勞力。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