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不知是那個年代使然,還是水滸作者的刻意,女子在那個時代注定是男人的附庸,是男人命中注定的犧牲品。
我想,我是欣賞潘金蓮的。她伶牙俐齒,美貌如花;她風情萬種,心狠手辣。她嫁了武大,只是因為當初不肯做大戶的小妾。我們能看出,潘金蓮從骨子里是對這個封建社會不屑一顧的?v然我對你賣身為奴,可我心還在。只要我不喜,縱是魚死網破也要和你搏上一搏。
嫁了武大后,她這種反抗思想更是明顯,憑什么三從四德,憑什么嫁狗隨狗,我一口羊肉竟落到你狗嘴口里。她不甘!只是在那個對女子嚴重束縛的社會里,她的反抗只是個笑話,這也直接導致了她的悲劇。
可悲,可嘆,她若生在漢家,結局應好過衛(wèi)子夫;她若生在唐朝,狠辣不吝于武媚娘;就是托生到紅樓中,只怕又是一個脂粉堆兒里的王熙鳳。
只可惜,她生在水滸中,這個注定是男人的世界中。
“潘金蓮‘一點紅從耳朵邊起,紫脹了面皮’,指著武大罵道:‘你這個腌臜混沌,有甚么言語在外人處說來欺負老娘!我是一個不帶頭巾男子漢,叮叮噹噹響的婆娘,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的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鱉老婆!自從嫁了武大,真?zhèn)螻蟻也不敢入屋里來,有甚么籬笆不牢,犬兒鉆得入來?你胡言亂語,一句句都要下落,丟下磚頭瓦兒,一個也要著地’。”
這等反應,這等言語,便是燕青見了都要自嘆不如。
說潘金蓮殺人就十惡不赦,在什么書里出現也不如在水滸里出現可笑。水滸里一百單八將,個個殺人如麻,兩手沾滿無辜者的鮮血!李逵濫殺了多少人是數不清的,理由只有一個,過癮!孫青兩口子上梁山前就是十字路口賣人肉包子的。武松血濺鴛鴦樓,殺了張都監(jiān)家大小男女十四五口:一個喂馬的馬夫、兩個廚房里的丫環(huán)、蔣門神、張團練、張都監(jiān)、兩個親隨、張都監(jiān)夫人、玉蘭和兩個\"小的\",外加兩三個婦女;如果加上飛云浦的四個,大開殺戒,一共殺了十八九個人。。。怎么只說武松是打虎英雄,沒人說他是殺人魔王?潘金蓮和武松哪個該死?這評判的標準怎么就這么不公?為什么一百單八將個個快意恩仇,有仇沒仇都可以殺得痛快,輪到潘金蓮就該不聲不響一輩子默默忍受?潘金蓮該死的最大原因不是因為她殺人,而是因為她挑戰(zhàn)了男權、夫權、宗法制度,不肯做個順從命運的女人!
水滸這個世界,是個不平等的世界。它推翻了我們各位看官的人身觀和價值觀。無論是我們讀過的小說還是所受的教育中被我們所認知的都是一切要努力。只要你認定一個目標全世界都會給你讓步?伤疂G把這個世界的黑暗赤裸裸的剝給我們看。
君不見那一丈青扈三娘,玫瑰姿驍勇,寶刀系明珠,豈是那空有美貌的花瓶?最后還不是落得個所托非人,死于非命。
縱觀扈三娘,即使是花容月貌英姿颯爽,然而卻無半點自我,一腔美貌空對著五大三粗的王英,一身颯爽英姿只也剩下“美人”之名。
歸降梁山后,扈三娘每每出征,在馬后張開一面旗幟,上書:“美人扈三娘”,這在一群全無正常審美觀念始終秉持著紅顏禍水觀點的梁山好漢眼中,這樣的美麗僅僅是一樁加以利用來迷惑敵人的工具。
傾城容貌,空對了落花流水,徒剩下無盡的落寞。錦旗前是英姿勃發(fā)的女將,然而錦旗上卻是“美人扈三娘”,未嘗不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不是只會花拳繡腿,她的勇猛干練勝過了在她之前入伙的顧大嫂、孫二娘;也不是一個平面美人,她位列梁山一百零八將中地煞二十三,好歹也算是“兄弟”之一,然而她的地位卻低出太多。
說是頭領,然而卻不見得有多少實權,而她的直接上司還是自己曾經的手下敗將自己的丈夫矮腳虎王英。
讀到這里,我有個灰常狗血兼俗套的想法,反正女人沒地位,不如讓金蓮做個男人。反正今年才十歲,現在就寒窗苦讀,將來搏個功名在身,報自己全家的仇,在靖難之前打好包袱,回家安心過日子。
男主神馬的,水滸里的男人實在是不得我心,大大好好把握就好。
還有就是,大大可以虐,但能不能別太虐了。大家看文都是來找樂子的,看個文桑心一整天就太劃不來了。
部分版權來自度娘,部分來自鄙人愚見。
謹上。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