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歲歲紅蓮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說的便是這琴川的景致,在這里,山、水、城渾然一體,漂亮的仿佛從畫里脫落出來一般。因著氣候溫良雨水充沛,打從南朝宋開始,這里就已是依托太湖的繁榮水鄉(xiāng)。黛瓦粉墻,青山綠水之間,說不清的道不盡的又有多少故事……
聞名遐邇的江南水鄉(xiāng),有著和江南其他地方一樣的、不一樣的、這樣的、那樣的習俗。于是,這正月里的節(jié)日和講究便是最多的。正月初一清晨要放爆竹迎歲,早晨要吃年糕,春卷,湯圓,向長輩敬茶。初三里是小年朝,外出拜年,飲年節(jié)酒。自十二月十五日便放燈,直至上元,謂之“預賞”。
天氣晴好,正月十五這天好的日頭里,街市上大家都欣欣然張羅生意,人來人往盡管有些匆忙,臉上卻始終掛著節(jié)日里特有的喜意。
雜貨七早早的在橋邊集市里擺上了小攤叫喊著各式各樣南北遍有的女孩子欣喜的玩意兒,唐家的茶館也迎來了第一批客人,街角邊有昨晚掌燈時落下的紅蠟,一路斑駁,打遠看去像是滿地的落花。剛從姐夫家問候生意回來的蘭生一進城就和鄉(xiāng)鄰寒暄招呼著。
“蘭生啊,我看你家娘子一早就往虞山那興福寺去祈福了。”
“咱那興福寺香火好旺的呀,都說靈驗的很,聽說那回祖家小媳婦難產,祖家阿婆在寺里誦了一夜的經,娃娃就落地了喲。”
“是的呀,如今祖家的娃娃都滿一周歲了!
“時間飛快的嘞,看看蘭生當年還是個書院里打滾的毛頭小子,如今都是兩個孩子的爹了,玟兒和玲兒都是懂事的好孩子了!
蘭生順手摸摸腰間的青玉司南佩,抿嘴笑笑,“都多虧街坊嬸嬸們對我們家的照顧了。”
嬸嬸婆婆們連連擺手,“哪里是我們照顧你們哦,街坊里誰不知道方家和孫家自從結了親,在咱們琴川可是處處行好事的,咱們可沾了你和你家娘子的光咯。如今孩子們長大了,我們也老了……”
“嬸嬸們年輕的很呢,哪里老了?”
蘭生這一句說得嬸嬸們直直心花怒放,一邊擺手一邊捂著掩著一口白牙笑得開心。節(jié)日里的這話,怎么聽怎么舒坦,事實到底是如何的也沒人去追究了。
“爹——!爹——!”
穿過街市的拱橋朝北走一段路,還未來得及跨進家門就聽見大女兒數(shù)丈之外的喊叫。大女兒玟兒隨了她母親的性子,雖然未滿十歲,但落落大方穩(wěn)重沉靜,很少這般驚慌,于是這幾聲驚呼無端地讓蘭生眉間一跳。
“爹——!爹——!”玟兒直直跑過來撲到蘭生懷中大口喘氣,“妹妹……妹妹她……”
蘭生半蹲下身拍拍玟兒脊背,“慢慢說,別著急,妹妹怎么了?”
“妹妹她……她……芳梅林……妖怪!”
。
琴川的西北是虞山,毗鄰的是芳梅林,那里風景向來是極好的,因為植物種類繁多,四季景致多有不同卻各有特色毫不相讓,如今到了這將要打春的季節(jié)更是能賞到冬春交接時別樣的景致。
蘭生一路拉著玟兒跑過來,卻無心看著滿山的春意盎然。順著玟兒的指引,慌忙趕到茅草亭子附近,方才長舒一口氣。
小女兒玲兒乖乖地蹲在地上朝樹林深處看著,身邊躺著的,是孫奶娘。
“玲兒!”蘭生朝女兒叫了一聲。
玲兒收回眼神轉身看見爹爹和大姐都手扶膝蓋喘氣不止,笑嘻嘻地說:“爹爹!姐姐!”
“這……”蘭生從眼前的景象委實不知道該如何想象發(fā)生了什么,看著身邊同樣氣喘吁吁的玟兒。
玟兒好容易直起身,“妖怪呢?”
“被我打跑啦!”玲兒蹦起來,雙手叉腰目光炯炯做得意狀,“玲兒很厲害吧?”
“受傷了沒?孫奶娘受傷了?”蘭生走過來檢查著女兒看看手腳上有無傷痕。
“嗯,阿婆為了保護玲兒,受傷了,不過仙女姐姐……啊……” 玲兒連忙捂嘴,但看見父親質疑的眼神就知道,瞞不住了。
“仙女姐姐?”
“嗯,是仙女姐姐救了玲兒,還把爹爹給玲兒戴在手上辟邪的佛珠‘啾’的一下修好了,還治好了阿婆,說阿婆休息一下就能走動了!
蘭生順手看著戴在玲兒手上的七寶琉璃珠,這佛珠通靈,戴上它一般精怪都不得靠近,剛才玟兒回來說這佛珠線斷之后從玲兒手中滑落,便才會如此驚慌,如今好好的戴在女兒手上,看來仙女姐姐確有其人也說不定。
玟兒乖巧的走過來守在孫奶娘身邊,蘭生有轉過來問玲兒,“那仙女姐姐救了你就走了?”
玲兒點頭,伸出手指著樹林深處,“她‘啾’的一聲變成毛茸茸的狐貍,然后就朝那邊走了……”
突然覺得神智被抽空了一下,蘭生問,“狐貍?金色的?”
“唔……是白色的呢……”
玟兒聽了這話也來插嘴,“那哪里是什么仙女姐姐啊,不就是狐仙么?”
“哎呀玲兒也不曉得,仙女姐姐好溫柔還問玲兒叫什么名字,所以就……”玲兒想伸出手摸摸頭發(fā),卻發(fā)現(xiàn)從剛才到現(xiàn)在爹爹都緊緊抓著自己的手臂,根本沒法掙脫。
“白色的…………那仙女姐姐長什么樣?”玲兒剛想繼續(xù)說話,爹爹繼續(xù)問。
“仙女姐姐啊,好漂亮,眼睛大大的,頭發(fā)長長的,一身白色的衣服,比雪都白!
緊抓的手突然松開,蘭生沒來由地長舒一口氣,緊接著就是排山倒海似的失落和感傷,F(xiàn)如今,還在奢望什么?
神識恍惚之間,孫奶娘已經轉醒。
“老了……連小小姐都保護不好,自己還拖累……”這些年來,孫家奶娘老了,不再如往昔那般潑辣厲人,而且對已經和孫小姐成親的方蘭生和方家如今的兩個小女兒十分盡心盡力,連當年被她嚇到半死的蘭生也覺得奶娘也和藹起來。
抬頭的那一瞬間,看見已經暗暗含苞的桃花,“方蘭生,胡思亂想些什么……”蘭生心中苦笑,背起玲兒。玟兒也攙扶著孫奶娘起身,四人慢慢地朝城中走去。
滿山的松柏已漸漸發(fā)出新綠的內芽,紅梅白梅早已暗自開放,甚至還能看到不遠處的桃花悄然含苞,汲汲靜穆的冬季過后,盎然的春意早已等不及的來到這里。
“等過些日子桃花開了,咱們一起來看桃花吧?”蘭生對女兒們說。
“好呀好呀,和爹娘一起來看,還要做桃花酒!
玲兒趴在蘭生的肩頭,“桃樹好高哦~”
“是啊……好高……“,蘭生回過頭,遠遠看著茅草亭子旁那棵桃樹,”爹還從上面掉下來過……”
“哇!那屁股痛不痛?”玲兒摟緊蘭生的脖子。
蘭生微微皺起的眉頭舒緩開,嘴角翹起一絲弧度,“嗯,很痛很痛,不過,馬上就不痛了……”
玟兒抬頭看著爹爹,眼里溢出些許明亮的神色,“爹爹不會也遇到仙女姐姐了吧?”
蘭生低笑,沒有再說話……
。
剛進城見到娘親時還誠惶誠恐的姐妹倆,一來到餐桌上就頓時忘了之前發(fā)生的事情。
“玲兒啊,你也多跟你姐姐學學,別總是這么冒冒失失的!狈郊曳蛉苏f道。
“玲兒哪有?”玲兒撅嘴表示不滿。
蘭生無奈地看著姐妹倆笑,接過娘子遞過的飯碗,“都說我和你娘脾氣好,從來不大罵你們二人,你也要好好聽話才是,別太胡鬧了,F(xiàn)如今這是什么季節(jié)?你卻嚷著要吃松樹蕈油面,蕈都要開春之后很久才能長出來,要不是你們冒冒失失去樹林采蕈,哪里會有今天的危險?”
“你爹說的對,玲兒要多聽話。”娘親發(fā)話支持爹爹。
“哼……”玲兒撅嘴,低頭吃飯。
“爹,今年過年,晴雪阿姨怎么沒來?我和玲兒都好想晴雪阿姨哦!
蘭生頓了頓,“你晴雪阿姨今次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救一個她很愛很愛的人。所以今年趕不回來了!
小家伙們沒有察覺到爹爹說話時眼中晃過的惆悵,玟兒抓住了這句話的某個重點,開始發(fā)問,“很愛很愛的人?什么叫做很愛很愛的人?”
蘭生被這個問題問楞了之后,正在搜腸刮肚地尋找能夠適合兩個小家伙的答案時,妹妹更加語出驚人道,“爹爹很愛很愛的人是誰呀?是娘么嘻嘻~~”
身邊的人臉倏然一紅。
筷子輕輕一晃,掉在桌上,蘭生起身伸手刮了刮玲兒的鼻尖,“吃飯,你個小機靈鬼~”
“嗚嗚~~~我要吃桂花栗子!”
“那個是秋天才有的!”
這般愛吃的性子,究竟是像了誰呢……這孩子果然還是被兩人慣壞了……
沒有來由的,蘭生便想起了江都城里的熱乎乎的肉包……
。
今日是正月十五,花燈最盛,晚飯用畢大家都會出門賞燈、猜謎、放河燈祈福,平日里不出門的大家閨秀也能得到特許外出,于是這條琴川的街市主道就變得熙熙攘攘好不熱鬧,即便是春寒料峭也未覺寒冷。
方家娘子因為要照顧孫奶娘,便沒有同父女三人外出。蘭生拉著兩個女兒在人群間穿梭,街道邊花燈旁掛著一排排彩色的紙箋,上面寫著各式各樣的燈謎,也有提在燈壁上的燈謎,陪著兩個小家伙猜了不少,覺得無聊了嚷著要買燈籠,一人提著一個好看燈籠的小家伙又嚷著要去放河燈,于是好脾氣的爹爹又帶著二人來到河邊。
賣花燈的小哥笑嘻嘻地遞給父女三人幾只毛筆,邊忙著張羅生意去了。
蘭生看著姐妹倆捧著紅蓮一般的河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開始拿筆寫,盡管兩人認字不多,字也寫得歪歪扭扭,不過那副認真勁,還真是可愛極了。
玲兒先寫完之后就湊過來看玟兒的,“姐姐,你寫了什么呀?”
玟兒閃身一躲,“不許偷看!”
“給我看看嘛姐姐,那玲兒也給你看我的~”
蘭生看著姐妹二人一陣嬉鬧,又交換著河燈看燈壁上題的字,然后又是一陣嬉笑。轉過身看面前的河中如一朵朵綻放的紅蓮明亮亮地漂浮,搖搖擺擺地不知會漂向何方,年年如此,年年都有河燈,卻有數(shù)也數(shù)不盡的愿望,提筆時一瞬的郁郁凝結住動力,蘭生的筆再次頓住……
人都說,感情就如這釀酒一般,沉淀的越久,就越濃烈,不開啟便罷,一經開啟,哪怕是一絲裂縫,這濃烈的酒氣撲面而來,就讓人神智恍惚。
“…………夢中未必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
想要塵封,想要淡忘的念想從來沒有離開過,只是塵封的結果便是,哪怕是絲毫的關聯(lián)也能回想起曾經,于是這回憶的閘開開合合,就變成了一種年年的折磨。本以為時間久了,就能忘記,本以為時間久了,就不會悲哀……
“爹爹,玟兒不懂……”不知什么時候,姐妹倆站在蘭生身旁認真的聽他唱著這支小令。
“嗯?”蘭生回過神來,摸摸玟兒的頭。
“你唱‘人間別久不成悲’……玟兒不懂,是說分開的久了,就不會傷悲么?可是,分開得越久就應該越難過吧?像是我好久好久都沒有見過晴雪阿姨了,越是久了,我就越想她啊……”
玲兒也點頭,“對呀對呀,那回爹爹和姑爹去江都好久好久才回來,越久玲兒就越想爹爹,姐姐和娘親也想。”
一時間一股莫名的酸澀涌上眼眶,蘭生強裝著笑笑,“不懂……不懂是對的……爹爹唱錯了……爹爹也不希望你們懂……”
因為懂的感覺,太過苦澀……
。
煙花點亮夜空的瞬間,將河燈推送到了河水中,女兒們歡呼雀躍,一邊說著自己的愿望就要實現(xiàn)了,一邊指著天空中美到極致奪目蓋過月光的閃亮煙花,恍惚明滅之間,紅蓮中的燭火也微微顫動。
煙花雖美,雖亮……雖蓋過了月光,但片刻便會消隕,不似月光這般寧靜長遠?蛇@寧靜長遠的月光也要因著月亮的陰晴圓缺……
怕相公和女兒們著涼,方家夫人送來了衣服,街市上的人也漸漸散去,留下些還未燒完的蠟燭和雜亂的紙箋,只有那一河的河燈還忽明忽暗的搖蕩。
四人結伴慢慢朝家中走去,最后一束煙花照亮天空……蘭生轉身看著不遠處自己親手送下的河燈……紅色的蠟燭照著紅色的燈壁……空空如也……
再轉過身,煙花滅后有些黑的天空,娘子看不清蘭生的臉,她只知道,每年,相公都會放下一只燈壁上什么也不題的河燈……
。
河邊,月如銀盤,月色明亮……
橙黃衣服的女人捧著面前的河燈,已發(fā)呆很久……
白衣長發(fā)的女子輕輕地將大衣搭在她的肩頭,“少主,別著涼了……”
被稱作少主的女人單手收了收肩上的衣服,低低地應了一聲。慢慢蹲下身,將手中的河燈推向水中,孤零零的河燈在水中獨自漂浮,恍惚成照應的只有天上那輪明亮的月亮。
白衣女子看著少主的目光一直隨著河燈飄向看不見的遠方,這已經是第多少個正月十五了,“還是一字未題么……”
有好多話想說,好多祝福想寫,好多愿望想許,提筆的一瞬就氣力全無,寫了又如何,不寫又怎樣……
于是就這樣,年年歲歲,換來的只是一只只燈壁上只字未題的河燈……此時的河燈還有熹微的亮光與月光作伴,他日燭盡火滅,月色陰晴圓缺,陪伴的卻又是何種光景?
不如就這樣空白的好……
。
“不如就這樣空白的好……”趴在肩頭早已睡著的小女兒嚶嚶嗡嗡地念叨著小吃的名字,蘭生輕輕出氣,慢慢勾起嘴角……
那支還未唱畢的小令還有最后兩句……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不如就這樣空白的好……
能填滿空白的,只有無盡的歲月……和刻在歲月上,說不盡,道不明的思念……
而這思念……只有你知……我知……
【全文完~鞠躬~】
插入書簽
不到五千字,我寫了一個似乎不算是故事的故事……靈感來自姜夔的兩首詞,是一開始就喜歡上的兩首詞,姜夔雖是長調出名,但我總覺得他的小令更能撥動情愫。姜夔和合肥女子的故事,早在一年半之前就讓我動容,從年輕一直到年老,少年情事老來悲,這位被迫無奈和蕭德藻侄女成親的姜夔,心中總有一個思念——合肥女子。在他寫過的眾多詞作中,不知有多少次提及了這個讓他愛了一生的女人!扒蟛坏谩薄蚨艜䦟懗鋈纭叭碎g別久不成悲”這樣的句子……這是一種如何深刻的感情……
于是當我一年半后重溫這兩首寫于上元節(jié)的鷓鴣天的時候,不知不覺就將姜夔和蘭生對號入座。一首提出了這篇文章的大概思路,而另一首是提點整個文章的情思。寫完之后,自己好像也意識到,這根本不算是一種釋然,而是一種深深的無奈……
雖然之前查了很多琴川的風俗地理資料,不過最后用上的出了燈謎以外就是那些個吃的了【你個吃貨!】,兩個女兒的名字,玲兒的玲不是我打錯了,確實是這個玲,和玟兒的玟都是斜玉旁,一個用了文君的文字,一個用了襄鈴的鈴字的右半邊……希望這個起名沒有雷到大家……還有就是關于年代考證問題,千觴出場的那首詞是南宋時的,稍微比姜夔早些,所以過幾年然后用了姜夔的詞,應該不算是穿越吧【傻笑】
醞釀很久但是寫的很不順利的阿蘊的第一篇古劍的同人,第一篇蘭鈴的同人,如果雷到大家了,請盡情的笑話阿蘊吧~
最后貼上姜夔的兩首詞
《鷓鴣天》
巷陌風光縱賞時,籠沙未出馬先嘶。白頭居士無呵殿,只有承肩小女隨。
花滿市,月浸衣,少年情事老來悲。沙河塘上春寒淺,看了游人緩緩歸。
《鷓鴣天》
元夕有所夢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必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