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文能普及的條件──以《堅強行走在大唐》為例
晉江同人文崛起已經(jīng)有一段日子,只是能大紅大紫的只有寥寥幾篇,而且紅的都是金庸同人,因為就算沒看過原著,射雕三部曲的電視劇翻拍了那么多次,想不知道郭靖憨黃蓉俏都不行。由這個情況推論,同人文難紅,主因是讀者群只限知道劇情的人,不知劇情的一來沒興趣看,二來是看了也看不懂,嘗試過一兩篇都看不懂,自然以后都不會點開。這里我們姑且把知道劇情的讀者稱為“老讀者”,不知道劇情的稱為“新讀者”。
其實同人文很有紅的潛質(zhì)。會被挑中寫同人的原著必然好看,同人文作者在原本已經(jīng)吸引的原著上加工,縱然沒為原著加分,也扣不了原著多少分。比起其他作者要自行創(chuàng)造一個令讀者投入和信服的世界,同人文作者的起步點顯然較高。 既然有紅的潛質(zhì),同人文作者該想的自然是如何破除困局,把新讀者也納入讀者群中。最簡單的方法自然是于文里把原著劇情簡單交代,或者重寫一遍,但要令老讀者不覺沉悶,新讀者又能跟得上,絕非易事。以前看過一篇逍芙戀同人,整篇文就是把楊佩佩倚天版的逍芙戀重寫一次,所有大節(jié)小節(jié)通通一樣,這做法沒錯能讓新讀者看懂,但卻趕跑了老讀者,而且這樣的寫法已經(jīng)不能說是同人了。要說兩者平衡得好的也絕非沒有,像大唐雙龍傳同人《堅強行走在大唐》就做得挺好,首章點擊一萬五,結(jié)尾也能維持到五千多,明顯屬同人文里讀者數(shù)目較多的。此文連評者沒看過黃易原著也能輕易看到結(jié)局,作者也自言是細心安排過破除困局之法。 歸納起來,《堅》的作者運用了三種方法交代原著劇情。 以女主的全知視角作交代 女主在文中可說是全知的,在一個名叫“素素”的女子出場之時,作者做了以下交代: “這就是那個素素啊,那個繼傅君綽后被雙龍當作親姐姐一般的女子。不知道為什么,沈冰的心里竟然有點兒酸酸的,靜靜聽著素素訴說著自己的來歷,也不搭一句話! 究竟誰是“那個”素素呢?對老讀者而言應(yīng)該不會陌生,甚至會與全知的女主一樣說出“這就是那個素素啊”的話來。對新讀者呢?后面那句“那個繼傅君綽后被雙龍當作親姐姐一般的女子”,很多同人文作者根本不會寫這句,但其實這么一句話就能拯救新讀者免墮五里霧中。而女主心里酸酸的感覺,預(yù)示著這個“姐姐”的出現(xiàn)會對女主這個“新妹妹”的地位和全文的劇情帶來變數(shù),這就是以新創(chuàng)意結(jié)合原著劇情產(chǎn)生的火花了。由這么簡單的幾句話,《堅》不僅使老讀者產(chǎn)生熟悉和認同感,釋除了新讀者的疑惑,更同時勾起新老讀者追看的熱誠。就憑這一段話,已能見作者要包攬所有讀者的決心。 以新劇情展現(xiàn)原著人物性格 看過很多同人,原著角色出場都沒有鋪墊,似乎認定讀者都知道那是誰,性格是怎樣!秷浴穮s一反常態(tài),很多原著角色出場前,女主都是不知道他們名字的。如寇仲和徐子陵,女主起初并不知道他們是雙龍,而是先看到他們對傅君婥的尸身悲痛欲絕,并且親手挖土立碑。又例如女主先是見到幾個架子端得很高的人物,后來才知道是出身名門的尚秀芳與宋玉致。對老讀者而言,只要人物的舉動符合原著里的性格,作者公布他們身份的時間先后并沒所謂,但先寫人物動作性格才公布身份,卻是新讀者認識原著人物的重要門徑。試想想,今天一個角色跳出來說他叫寇仲,是個豪爽的好人,或者我看到一個豪爽的好人,后來知道他叫寇仲,何者更令人印象深刻? 以雙線并進融合原著與同人 要避免把原著重寫一遍,必須適當略去原著劇情,但原著卻又與同人文有著極深的牽扯,若某些重要劇情沒出現(xiàn),新讀者必然跟不上!秷浴方(jīng)常以不同的方法交代原著劇情,如女主的回憶和在路上聽到的流言。 “漸漸回憶起,那個杜伏威好像強認了寇徐二人作義子,此后雙龍肯定又有一番奇遇了! “好好梳洗一番之后,招來小二,一番旁敲側(cè)擊,竟然打聽到海沙幫找東溟派的麻煩,竟然被兩個不知道哪里冒出來的小子給破壞了,如今各方勢力都想要那兩個楞青頭的命呢。這兩個楞青頭不用說就是那未來的雙龍了! 這種交代方法,既維持了原著劇情的發(fā)展,又能發(fā)展作者自己的同人劇情,勉強也可算是一種雙線并進的寫法。對老讀者而言,那些劇情他們早已知道,當然是看不知道的更好,而新讀者既無包袱,看什么都沒所謂,只是當新創(chuàng)劇情與舊有劇情多次分分合合,必須有這種交代,新讀者才不會產(chǎn)生閱讀困難。 要是在研究下去,只怕還能找出四五六七八點交代原著劇情的方法,只是方法雖多,卻不是所有同人文作者都會愿意為之。老實說一句,就是看了某本書十次八次,又豈會每個細節(jié)都能牢記?要是作者不適時提醒一下原著劇情,有時候就算是老讀者,也是會有閱讀困難的。既然都是要交代,花點心思推敲一個新老讀者都合用的方法,實是每一個同人作者寫文前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