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位的重心──小議校園文《南風吹過》
最初看到的《南風吹過》是第一人稱,現(xiàn)在我看到的這個版本已經(jīng)是第三次修訂版,改為第三人稱,雖然覺得清新自然值得一讀,但此文卻始終給我一種“重心錯位”的感覺。
首先說結(jié)構(gòu),在十六看來,《南風吹過》的故事重心完全落在了后半部分。 前半部分情節(jié),即從第一章至第二十章,語言清新流暢,故事只能說屬正常的校園生活,有點灰姑娘大變身的感覺--一個被視為“帥哥”的女孩從理發(fā)上學校論壇起,忽然之間像中了魔法一樣有很多帥哥送上門來,狐貍、煙鬼,甚至怪獸,頓時單調(diào)的生活變得復雜,而之前一直空白的感情世界也開始有了種子慢慢萌芽……雖然劇情非常簡單,也有一點點YY之處--比如女主人公忽然之間展現(xiàn)的超群魅力讓人人都愛她--但是總體而言沒什么寫得太夸張的地方,只是小人物的愛恨糾葛。作者寫出了真正的校園生活,因此讀來分外親切。如作者所說,女主人公楠夜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人物,她真實可愛,內(nèi)心又有一點點的自卑……看多了太過完美或者太過陰暗的青春故事,楠夜的青春無異于一陣秋日的涼風襲來,讓人頓覺生命美好。我個人非常喜歡作者描寫的大學宿舍生活,可以說這才是前半部分的亮點。比如女主人公楠夜的舍友蘋果姐,櫻桃,李子等,與楠夜的對話詼諧幽默,生活氣息濃厚,相信有過住宿生活體會的人都會被勾起久遠的記憶,牽動嘴角會心一笑。 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作者的優(yōu)點同時也是最大的缺點--前半部分描寫校園生活清新自然,卻過分拖沓,一些其他亂七八糟的事件也分散了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發(fā)展主線,劇情太過簡單。設(shè)定里除了男二狐貍對女主楠夜的愛讓她有所動搖之外,男女主人公的戀情遇到的阻力非常之少;即使男一煙鬼有青梅竹馬的戀人,此時也沒有對女主楠夜的愛情產(chǎn)生任何影響。女主人公在戀情明了之時,日子依然恪酢醍懂地過,感情順利,生活順利,作者只能繼續(xù)交代宿舍生活,順便交代一下狐貍、怪獸近況了,而這些也花了不少筆墨--但是對言小而言,沒有阻力的戀愛就意味著失去看點?囱孕〉娜吮囟ㄊ菐е欢ǖ哪康男詠黹喿x每一篇他打開的小說,想要的無非是對完美愛情的追求,為愛情與命運進行的抗爭,是對“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的身體力行。而戀愛一帆風順之時,哪怕有多少其他有趣的故事或者感人的細節(jié),也會因為主要看點的缺失而讓人覺得有點索然無味。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故事的結(jié)尾,而在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之前趕緊出現(xiàn)一個棒打鴛鴦的后媽才是故事的開始。 另一方面,作者想描寫女主人公的身世(母親拋棄她)與身體狀況(先天性心臟。楹笪淖麂亯|,但是這些寫得多了一點,在十六看來過猶不及,因為后面的基本情節(jié)太容易猜測。倒不如少一些鋪墊,讓困境直接砸到女主人公面前,這樣還可以忽然制造一些讀者始料未及的沖突,引起閱讀興趣。如十六在段首所言,這篇文的前半部分描寫的其實是“校園生活”而非“校園愛情”,因為言情部分所占比重太小。但,既然作者給它的定位是言情,前半部分就不該在細枝末節(jié)的事情上花費太多筆墨。 說到這里,《南風吹過》作為一篇言情小說的缺點暴露無疑:如同一杯白開水,清爽可口,可是再喝下去會覺得又太淡而無味;感情戲的描寫本身就比較少,而引發(fā)感情戲出現(xiàn)的戲劇沖突元素則更是幾乎沒有,缺乏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很難吸引讀者一篇不落地從開頭讀到結(jié)尾。 但是,從第二十一章開始,整篇文的風格卻有了變化,大量戲劇化情節(jié)陡然出現(xiàn),各種沖突連珠炮般地砸向女主與讀者:女主楠夜與煙鬼的戀情遇到了巨大障礙,而且是濫俗言小里家財萬貫的青梅竹馬搶走男朋友;女主傷心失望之余又遭遇親人逝世的變故;不得不開始靠打工為生卻又遇到居心叵測的老板;然后又開始給叛逆少年小遠補習功課對方卻又有點不明的曖昧情愫……這些情節(jié)連續(xù)好幾章,故事和人物都比之前的部分精彩得多,最激烈的矛盾沖突都在這些部分?梢哉f,文中言小的部分此時才算真正出現(xiàn)。這里具備了一般的言情小說必要的一切元素,包括一場始料未及的失戀、遇到心懷叵測的壞人等,這些部分精彩紛呈,與前半部分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給人以這樣一種印象,前面的一切鋪墊,都是為了現(xiàn)在這些突發(fā)的事件。但前面的鋪墊,是不是太長了一點?我想,作者大概是想在前半部分好好懷念一下大學生活,而作者做得非常成功,她筆下的大學非常有生活氣息,楠夜那樣的女孩就是普普通通的我們自己,看起來確實讓人感同身受,但該篇小說的定位是校園言情,因此前半部分雖然寫出了真實的青春,卻與整篇文的主旨不是很貼合,導致整篇文來看結(jié)構(gòu)明顯失衡。前半部分故事性不強,多為生活瑣事和主人公心態(tài)的變化,鋪墊男女主人公的戀情,矛盾沖突較少;而后半部分故事一波三折,女主人公忽然被推到風口浪尖,由平淡迂回一下子變得讓人喘不過氣來--這樣的安排有失妥當。十六覺得作者可以考慮將前二十章稍微合并和簡略一下,甚至可以考慮簡縮宿舍生活的描寫,因為雖然喜歡那些段落,但其實它們與主題關(guān)系并不是很大。另外,對于男主人公青梅竹馬的素素,前面再多一點鋪墊,這樣后來忽然情況急轉(zhuǎn)直下之時也讓人覺得更符合邏輯。 其實綜合來看,結(jié)構(gòu)方面作者是犯了新手常犯的錯誤,就是缺乏規(guī)劃,沒有把握好情節(jié)發(fā)展進度。前面用太多的語言描寫了太少的事件,而后面又用太少的語言描寫了太多的事件,整體失衡。如果在寫作之前,作者能列好一份提綱,每過一章的情節(jié)應(yīng)該有些什么進展,大概會好一點。 人物塑造也是重心總是落錯了地方。從第二十一章開始,前面花了很大心力塑造的一批人物基本上就開始銷聲匿跡了,這不能不讓十六感到疑惑:在文的后半部分出現(xiàn)的這些人物到底是要做什么?他們顯然無法與開篇塑造的煙鬼、狐貍之類的人物相提并論,因為女主的真愛顯然是煙鬼,所以這些人物只是一些匆匆過客,但他們在某些篇章全然地占據(jù)了主角的位置,難道僅僅是為了磨練女主人公的意志或是體現(xiàn)女主人公的魅力? 其實作者在次要人物的塑造上花費太大心力讓人覺得重心錯位的問題不只是體現(xiàn)在主要人物一概缺失之時,在前半部分男一煙鬼和男二狐貍同在的時候,男二的塑造就比男一要更為出色,而男二之所以是男二僅僅是因為無論他做什么都討不到女主的歡心,所謂“炮灰男二號”,但男二狐貍看起來也太過出色了,楠夜與狐貍的對手戲(比如楠夜去畫室找狐貍的部分)也比楠夜與煙鬼的對手戲更出彩,這讓人覺得楠夜與煙鬼的感情有一點沒來由--僅僅因為煙鬼的痞子氣以及掠奪性攻勢嗎?煙鬼的形象其實非常模糊,至少十六讀完之后在為狐貍感到難過,想著狐貍那雙狹長的雙眼里的痛苦之時,完全想不出來煙鬼到底是什么樣的人--從外表到內(nèi)心,都沒有給十六留下什么特別的印象。因此,人物塑造上,作者也熱愛筆下的人物而沒有仔細考慮應(yīng)該給每個人物分配多少筆墨的問題,導致了與結(jié)構(gòu)方面類似的重心嚴重偏移。 即使如此,《南風吹過》也屬于十六讀過的校園文里比較值得一看的。作者屬于新人,非常勤奮,進步空間很大,希望十六的評能幫助作者再接再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