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救贖,這個詞有著濃重的宗教意味,是上帝的能力與權(quán)限?桑@個詞卻比宗教更廣泛的融入我們。我們不能理解宗教中自我的“惡”,但我們卻能無比深刻的感受到活著的各種哀慟和無奈,于是我們渴望,渴望無論是誰能帶給我們“救贖”。當神的奇跡不總是降臨到我們身上是,我們就把希望寄托在人的身上,我們渴望能從別人那里明白自己受難的原因并非自己的錯誤,然后可以得到原諒自己的理由。于是我們總是在尋找一個可以傾聽自己,理解自己,并輕聲細語的肯定自己的人。這樣的人,有時候是我們最親密的朋友、有時候是默契的紅顏知己……但很少是我們的愛人、伴侶。
其實,在我們的愛人成為愛人、伴侶前,他也曾經(jīng)是善解人意和深入靈魂的,可,當彼此要分享生命的絕大多數(shù)時間的時候,永遠扮演一個“救贖者”就太累了,那畢竟是萬能的神的工作,他可以陪你一起生活,卻不能永遠做你的靈魂導(dǎo)師和守護天使。
我曾想過如果可以找一個心理醫(yī)生呢,他是專業(yè)的守護者啊,或者我自己選擇心理學(xué),成為自己和我愛人的天使,笑,妄念。后來看了一本心理學(xué)的書,說心里醫(yī)生是不會和自己的病人產(chǎn)生深入的感情的,這種“移情”是很非常不專業(yè)的表現(xiàn),是治療中對醫(yī)生產(chǎn)生的非常不好的副作用。那時候就在想,那么心理醫(yī)生的愛,又是怎么樣的呢?他的愛人是不是會像 《DON\'T LIE TO ME》里一樣,對一個無時無刻不在剖析自己的人感到憤怒和尷尬?就像杰克憤怒的詰問瑪麗時。
注我很喜歡瑪麗,聰明、沉靜而堅強。她有我所有希望擁有卻從來沒能得到的特質(zhì)。而她的完美卻指定她所要承擔(dān)的比別人更多,神是這樣安排的。(有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你也總喜歡模仿神——越是努力的人,你總會越指望他做更多的事情。)所以,等待她的不是“陽光”帕斯卡,也不是“火焰”格雷,而是杰克——在黑暗中即將被吞沒的杰克,需要瑪麗用盡一切去拯救。這是神(額,作者……)的安排,也是瑪麗自己的選擇。因為她能清楚的看到杰克比別人更需要她,哎,不可否認,女人總是希望成為女神的,有著不可救藥的拯救情節(jié),所以,“男人不壞女人不愛”。越有著明顯問題的男人,越能激起女人心中柔軟的天性,一往無前的撲火而去。
可,我想瑪麗愛上杰克并不會是只因為杰克需要她,作為一個心理醫(yī)生,她已經(jīng)太習(xí)慣于成為別人的救命稻草,那么是什么讓她最終深愛他呢?我們現(xiàn)在就在和瑪麗一起愛上杰克,從他傲慢的貴族習(xí)氣(多像達西先生啊~)到他的細膩,還有他在當時的背景下可以漠視階級,對瑪麗的接受(可憐的帕斯卡被陪襯了)這段的描寫,是迄今為止我最欣賞的章節(jié),杰克的敏銳和激烈,真正讓人感到他對于瑪麗,在靈魂中的理解和欣賞,以及愛。這樣的男人,值得在毀滅前遇到他的天使,得到救贖。
單純就這樣的愛情來講,這是個美好的故事。(畢竟殺人魔的變態(tài)血腥即使是有原因,也是不能讓人用正面詞匯去形容的)可這樣美好的救贖式的愛,只能存在于故事里,要知道,真正在我們身邊的愛人、伴侶,無論他看起來多么強大、成熟,也是和我們一樣,在生活中掙扎著痛苦著的凡人,他同樣需要救贖,他無法時時刻刻都能用陽光及時普照你心里的陰暗,因為,在你需要的同時,他也一樣在渴望著。
同樣,別去相信自己可以成為別人的天使,救贖,所耗費的一切,遠非我們可以輕易承受,那是神的領(lǐng)域。
最后,想跟橘子說,杰克和瑪麗值得更精彩的!所以,別著急,找到你當初的感覺,讓他們慢慢成長成你最初夢到的樣子吧!
支持你!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