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一
你曾經(jīng)存在過,那些絕世的詩文見證了你的傳奇;
你曾經(jīng)回來過,故鄉(xiāng)的綠水青山印下了你的足跡;
輾轉(zhuǎn)千年,那朵絕美的菊可還在怒放?
——題記
我想你前世一定是一株傲然的菊,以花喻男子也許是奇怪了些,但是我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形容,你與菊的緣分實在太深太深,伸到了骨髓里;你與菊的糾葛實在太久太久。久到了上一世。
你也曾是個意氣風(fēng)發(fā)的少年,也曾在心里許下過“精忠報國”的心愿,也曾胸懷大志,壯志凌云,也曾笑言要以此身為國盡微薄之力。
數(shù)十載,歲月悠悠,在你額上磨下抹不去的痕跡,染白了你兩鬢的黑發(fā),也把當(dāng)年略帶稚氣的少年磨練成如今成熟內(nèi)斂男子。只是你的心從來沒有變過,那些愿望那些誓言,就像一簇小火苗。在你胸膛中跳躍著。只是零星的火光愈來愈暗,最后趨向于消失。
那一晚,你輾轉(zhuǎn)反側(cè),整夜難寐。你從前從不信“一朝青絲成暮雪”的傳說,然而那一次你卻幾乎一夜白了頭。
第二日,你終于下定決心辭官歸隱。你膽怯了,你懦弱了,你退縮了……你承認你無力改變現(xiàn)狀,所以你選擇放棄,選擇逃避,這是你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任性。
青山綠水,此時的景致與當(dāng)年別無二致,但是當(dāng)時的少年不見了,少年長大了,變成了男子,攜了滿身的風(fēng)塵回來。
你來時的腳印早已被歲月沖刷,不見了蹤影。過去的生活在此一筆勾銷,你吟唱著千古傳唱的《歸去來兮辭》,卻在最后依依不舍地回望一眼,幾不可查地嘆了口氣。
后人讀你的詩文,多是感慨你辭官歸隱的勇氣,可又有幾人讀出了你淡然下的無奈?
田園生活果然更適合你,你每日忙于農(nóng)事,卻心甘情愿。閑來登高賞景,生活清貧卻悠閑自在。如果始終這樣,你大可以平靜地度過余生,可惜你還是放不下。
你愧怍,對于九泉下的父母,未能盡拳拳孝心;
你自責(zé),對于你的妻,未能讓她享一天榮華。
你無法做到真正的自由,因為你的心里還是要掛念著太多。
和多數(shù)文人一樣,你也給自己另起了號:“五柳先生”,如此而已,僅此而已。
你是喜愛柳的,愛它的勃勃生機,蓬勃向上的樣子。每到春日里,紛飛的柳絮飄滿了整個院子,幾乎讓人以為這一刻就是永遠。
當(dāng)然,你最愛的還是菊,只能是菊。你看過他的傲骨,見過他的風(fēng)姿,品過他的悠淡。你欣賞他,你敬仰他,你愛慕他。你時常想,若做了一株菊,不諳世事,反而好了很多。
菊開得最盛的那日,你閉門謝客,整天沒有出門。那一夜,你對這滿園的菊癡癡地笑,自斟自飲。朦朧的月色,印象中似乎又回到了兒時無憂無慮的快活時光。你和著衣坐在石凳上飲酒,伴著花兒,夜深沉?xí)r才入睡。
晨曦醒來時,你茫然地睜眼看著自己被沾濕了的衣襟,舒展有些僵硬了的身子,卻抖落了滿裳花瓣,滿園的菊竟于一夜間凋謝。
你怔怔地看著朝陽中翩翩淡黃的殘蝶飄落,猛然地一起昨夜夢中情景,竟顧不上惜菊,登時便嗚咽起來。
男兒有淚不輕彈,然而你的淚卻頃刻便下來了,滾落到殘枝落葉上,與露水混在一起,再也分辨不出。
你夢到一個名叫桃花源的地方,那是一個多么美麗卻難以實現(xiàn)的夢境啊!你匆忙狼狽地拭去臉上的淚痕,卻掩不住你心中的殘念:若是這夢境能夠成為現(xiàn)實,犧牲自己一人又何妨?
你強忍住淚,揮筆寫就了千古傳唱的《桃花源記》。
你依舊持續(xù)著從前的生活,日日勞作,閑來時讀書賞菊,品一口略帶苦澀的茶,吟出流傳千古的詩句。
你見證了那叢叢菊從開放到枯萎,不時也會飲菊花茶,看著那干枯的花瓣在水的滋潤下重新舒展開。偶爾想起過去和如今的生活,恍若隔世,再看看鏡中自己日漸稀疏的發(fā),不由地笑一笑,又笑一笑。
你曾說你“欲辨已忘言”,許多人都以為你醉了,你也這么希望,若是你和那世人一樣什么都分辨不出,倒也好。只可惜你獨自清醒著,清楚地看穿一切黑暗,卻什么都無力改變。
你多希望你醉了啊,你曾無數(shù)次自欺欺人地告訴自己:江山還在,國還在,家……也還在。只是你卻同樣看到了,盛世下百姓的民不聊生。你編了一個世外桃源的謊言,騙過了很多人,也差點騙過了自己,可終究只是差點。這時的你,多希望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你復(fù)雜于心靈的復(fù)雜,矛盾與自身的矛盾。
從那時起,你愛上飲酒。
詩人似乎大都愛飲酒,多數(shù)是為了抒發(fā)仕途的不順,你卻不同。不為解憂,不為消愁,不過是渴求暫時的麻痹,可即便是須臾,你也愿此生去換取。
最終,你還是去了,連同你那日漸風(fēng)雨飄搖的國家,共同成為歷史書中的一個個故事。
無數(shù)人的案頭擺了你的詩文,那些平淡的文字記錄了你的一生,記錄了當(dāng)初那個意氣風(fēng)發(fā)的小小少年的成長與掙扎。
你離開的那天,恰是秋日,天色正好。我想,你親手種下的那株菊,此時一定開的絕代芳華。
后記:
寫這篇文章時,我沒有查閱任何資料,亦沒有考證過陶淵明的生平事跡,生卒日期。
我說這些,不過是想讓你們知道,我所寫的,不是歷史上的那個陶淵明,也不是東晉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僅僅是我所理解的陶淵明,那個風(fēng)華絕代的少年,那名風(fēng)塵仆仆的男子,那位憂國憂民的詩人。
我不知道真正的他是什么樣子的,所以我塑造的只是我心目中的那位五柳先生。
謹以此文,獻給我最愛的五柳先生。
插入書簽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溲云澣羧酥畠壓?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