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爽爽午夜影视窝窝看片,午夜亚洲www湿好大,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使劲快高潮了国语对白在线

文案
陰森的阿什沃斯古堡發(fā)生離奇命案,名偵探艾倫·波比受邀調查。完美密室,詭異線索,層出不窮的“靈異”事件與驚人的“科學”解讀交織,更有神秘繼承人、塵封日記密碼將案情推向深淵。在這場精心編排、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幻影劇場”中,每一個線索都可能是誤導,每一位登場者都可能身不由己。當真相的帷幕被層層揭開,等待眾人的,會是怎樣的驚人結局?
內容標簽:
 
主角 視角
艾倫波比

其它:懸疑,推理

一句話簡介:古堡迷案,誰在導演這場戲?

立意:通過一樁精心策劃、旨在顛覆傳統(tǒng)推理小說規(guī)則的離奇命案,探討敘事藝術的邊界、規(guī)則與反叛、真實與虛構之間的模糊地帶,以及人類智慧在復雜迷局中的洞察與博弈。小說以元敘事的方式,邀請讀者共同參與一場對“推理”本身的解構與重塑

  總點擊數: 12   總書評數:0 當前被收藏數:1 文章積分:67,760
文章基本信息
  • 文章類型: 原創(chuàng)-多元-近代現代-懸疑
  • 作品視角: 男主
  • 所屬系列: 無從屬系列
  • 文章進度:完結
  • 全文字數:12653字
  • 版權轉化: 尚未出版(聯系出版
  • 簽約狀態(tài): 未簽約
  • 作品榮譽: 尚無任何作品簡評
本文包含小眾情感等元素,建議18歲以上讀者觀看。
支持手機掃描二維碼閱讀
打開晉江App掃碼即可閱讀

幻影劇場

作者:白龍KK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為收藏文章分類

    幻影劇場


      ## 第一章:寂靜的書房

      阿什沃斯古堡,這座在當地流傳著無數詭異傳說的石砌巨獸,即便是朗朗白日,也總像是浸泡在一種亙古的陰郁之中。此刻,深秋的冷雨更是毫不留情地鞭撻著它斑駁的外墻,雨水順著雕刻著奇形怪狀滴水獸的屋檐流下,匯成一道道渾濁的水簾,模糊了通往外界的視野。古堡的管家,老態(tài)龍鐘卻依舊一絲不茍的菲利普斯,正不安地在書房厚重的橡木門外踱步。

      "爵士?奧斯蒙德爵士?"菲利普斯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叩門的手也顯得有些猶豫。往常這個時候,阿什沃斯爵士應該早已在他的書房內開始他雷打不動的晨間閱讀,或是擺弄他那些從世界各地搜羅來的古怪藏品。但今天,書房內卻死一般的寂靜,連平日里爵士翻動書頁的沙沙聲也消失無蹤。

      早餐已經備好,卻遲遲不見爵士的身影。一種不祥的預感攫住了菲利普斯的心。他試著轉動黃銅門把,紋絲不動。門是從內部反鎖的。書房唯一的窗戶——一扇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描繪著某個早已被遺忘的圣徒殉道的場景——也從內部牢牢閂著,菲利普斯早上巡視時特意檢查過。

      這間書房,理論上是古堡中最堅不可摧的密室。

      當地的警長安德森接到報案,帶著兩名警員匆匆趕到時,臉上寫滿了凝重。阿什沃斯爵士在本地是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不僅僅因為他的財富,更因為他孤僻的性格和那些關于他秘密研究的流言蜚語。強行破門后,一股混雜著塵封書卷氣、某種不知名草藥以及一絲若有若無的甜膩腐敗氣息的空氣撲面而來。

      眼前的景象讓經驗豐富的安德森警長也倒吸了一口冷氣。

      奧斯蒙德·阿什沃斯爵士癱倒在他那張巨大的紫檀木書桌后的天鵝絨扶手椅上,頭顱以一個詭異的角度歪向一側。他的雙眼圓睜,瞳孔放大到幾乎占據了整個眼眶,其中布滿了細密的血絲,仿佛凝固了生前最后一刻的極致恐懼。他的面色呈現出一種怪異的青紫色,但嘴唇卻異常猩紅,邊緣甚至有些微的黑色焦灼痕跡。更令人費解的是,他的雙手緊緊地攥著拳頭,指甲深深嵌入掌心,手背上青筋暴起,手臂的肌肉卻呈現出一種不自然的松弛和扭曲。本地的老法醫(yī)哈里斯醫(yī)生在初步檢查后,困惑地搖著頭,嘴里嘟囔著"矛盾,太矛盾了……這種生理反應組合,我從未見過……"

      就在此時,一陣輕微的騷動從門外傳來。艾倫·波比偵探,以及他那位總是默不作聲卻形影不離的年輕助手莉莉絲小姐,應安德森警長的緊急邀請,如同事先編排好一般,適時地出現在了書房門口。

      波比偵探今日穿著一件剪裁合體的深灰色羊毛三件套,一絲不茍的領結和擦得锃亮的牛津鞋顯示出他對自己外表的極度注重。他身材高挑,面容算得上英俊,只是那雙銳利如鷹隼的眼睛和薄而略帶譏誚的嘴唇,讓人無端感到一種壓力。他手中把玩著一根銀質手杖,杖首雕刻著一只盤踞的蛇。

      "安德森警長,"波比的聲音平穩(wěn)而富有磁性,仿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看來阿什沃斯爵士的戲劇,提前迎來了落幕。"他環(huán)視著狼藉的書房,目光在死者身上短暫停留,沒有流露出絲毫驚訝或不安,仿佛這只是舞臺上一個制作精良的道具。

      莉莉絲則安靜地站在波比身后一步的位置,她穿著樸素的深色衣裙,手中拿著一個皮面筆記本和一支鋼筆,一雙清澈的大眼睛快速而仔細地掃過房間的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任何細節(jié),卻又像是不存在一般,完美地融入了背景之中。

      "波比先生,您能來真是太好了。"安德森警長顯然松了一口氣,這位名偵探的到來,似乎給這起詭異的案件帶來了一線曙光。

      波比微微頷首,徑直走向書桌。他并沒有立刻觸碰任何東西,而是像欣賞一件藝術品般審視著現場的每一個元素。書房極大,四周墻壁是頂天立地的書架,塞滿了各種皮革封面的古籍。空氣中那股奇特的香氣似乎更濃郁了一些。

      "有意思。"波比突然開口,指向散落在地毯上的一小撮顏色鮮亮的翠綠色羽毛,它們像是從某種珍稀鳥類身上脫落。"阿什沃斯爵士有飼養(yǎng)寵物的習慣嗎?"

      菲利普斯管家立刻回答:"沒有,先生。爵士從不豢養(yǎng)任何活物,他嫌麻煩。"

      波比的視線又轉向書桌上。一本厚重的古書攤開著,書頁上用猩紅色的墨水圈出了一段佶屈聱牙的拉丁文詩句。旁邊,一個造型奇特的黃銅香爐翻倒在地,爐灰撒了一片,那股甜膩的異香似乎正是源自于此。

      "初步的'推理',如果允許我稱之為推理的話,"波比用他那特有的、略帶戲劇性的腔調說道,他的目光在書架的某個陰影處若有所思地停留了片刻,"這間書房,看似堅固,但歷史悠久的建筑往往充滿了不為人知的秘密;蛟S,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這扇反鎖的門和閂死的窗。"他說話時,語氣輕松,仿佛只是在陳述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但安德森警長卻聽得云里霧里,這古堡確實傳說有秘道,但從未被證實過。

      在場的幾位相關人員被逐一請到書房外的偏廳接受詢問。

      死者的遠房侄子,塞西爾·布萊克伍德,一個臉色蒼白、神經質的年輕人,在聽到噩耗時幾乎癱軟在地。他語無倫次地否認自己與叔叔的死有任何關聯,但雙手卻不受控制地微微顫抖,眼神躲閃。"我……我昨晚確實來過莊園,"他結結巴巴地說,"叔叔說有重要的事情要和我商量……關于……關于遺產的一些事情。但我們……我們只是聊了幾句,我就離開了,我發(fā)誓!"他內心的恐慌幾乎要溢出來:天啊,他們不會以為是我干的吧?叔叔的脾氣那么壞,誰知道他得罪了什么人!我只是想要那份屬于我的錢而已!

      而另一位重要人物,來自東方的貴客魏先生,則顯得異常鎮(zhèn)定。他穿著傳統(tǒng)的深色長衫,面容清瘦,眼神深邃,仿佛早已洞悉世事。面對警方的詢問,他只是平靜地敘述:"奧斯蒙德爵士近來癡迷于一些古老的東方典籍,特別是關于'駐顏益壽'乃至'長生之術'的記載。昨夜,他還興致勃勃地與我探討了某個方術的細節(jié)。"他的聲音低沉而平緩,沒有絲毫波瀾。一些警員和仆役看向他的眼神中不免帶上了一絲懷疑與好奇,這位神秘的東方人,與這起詭異的死亡之間,是否也存在著某種不為人知的聯系?

      波比偵探饒有興致地聽著這些證詞,偶爾會提出一兩個看似不經意的問題。莉莉絲則在一旁飛快地記錄著,她的筆尖在紙上劃過,發(fā)出細微的沙沙聲,如同蠶食桑葉。

      當所有初步問詢結束,偏廳內暫時恢復了平靜。波比偵探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被暴雨沖刷得朦朦朧朧的庭院。

      "看來,"他緩緩開口,嘴角勾起一抹難以捉摸的微笑,"阿什沃斯爵士的收藏品中,又多了一件名為'死亡'的珍品。而解開這件藝術品秘密的鑰匙,或許就藏在這座充滿了幻影的劇場之中。"他的目光轉向莉莉絲,后者合上筆記本,微微頷首,仿佛早已明了主人的下一個指令。

      第一章的帷幕,在風雨交加的阿什沃斯古堡,緩緩拉開。

      ## 第二章:無形之手

      自從阿什沃斯爵士離奇死亡后,古堡就像一塊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漣漪久久不散,并且愈發(fā)險惡。最初的震驚與哀悼迅速被一種更深沉、更原始的恐懼所取代。夜幕降臨,這座平日里就陰森的石砌建筑,更是化作了滋生魍魎的溫床。

      仆人們開始竊竊私語,每一個細微的聲響都會讓他們驚弓之鳥般跳起來。有人在深夜聽到空蕩蕩的走廊里傳來若有若無的歌聲,凄婉哀怨,像是女子在低泣;有人則堅稱看到過模糊的白色人影在窗外一閃而過。書房更成了禁地,據說里面時常傳出爵士生前常用的那根手杖敲擊地板的聲音。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一些原本擺放在書房證物袋中的物品——那幾片翠綠的羽毛、翻倒的香爐里殘留的灰燼樣本——竟會神秘地消失,隔天又出現在莊園中某個意想不到的角落,比如在廚房的糖罐里,或是在花園枯萎的玫瑰花叢下。

      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幾天之內,已經有近半的仆人以各種理由告辭,寧愿放棄豐厚的薪水也不愿再在這座被詛咒的古堡多待一刻。安德森警長派來看守現場的警員也個個面色慘白,執(zhí)勤時恨不得三五成群,生怕落單時撞上什么"不干凈"的東西。

      面對此情此景,魏先生依舊保持著他那份超然的平靜。在一次晚餐后的閑談中,當眾人再次被某個突然從樓上傳來的古怪拖拽聲嚇得魂不守舍時,他慢條斯理地呷了一口茶,用他那略帶沙啞的嗓音說道:"奧斯蒙德爵士生前涉獵廣博,其中不乏觸及幽冥之事。驟然橫死,怨氣難消,魂魄留滯故居,亦是情理之中。況且,此地風水奇特,本就易聚陰邪。諸位所聞所見,或許正是亡者不甘,或是此地'原住民'被驚擾后的示警。"他的話語如同投入滾油的冷水,讓本就緊張的氣氛更加凝重。一些人看向他的眼神,除了原有的敬畏與懷疑,又多了一絲莫名的恐懼。

      波比偵探似乎對這些"靈異事件"抱持著一種近乎欣賞的態(tài)度。他時常獨自一人在深夜的古堡中漫步,手中把玩著他的銀蛇手杖,嘴角噙著那抹慣常的、高深莫測的微笑。他甚至會主動向那些嚇破了膽的仆役詢問"鬧鬼"的細節(jié),聽得津津有味,仿佛在收集什么有趣的戲劇素材。

      轉機,或者說,波比偵探安排的"轉機",發(fā)生在一個風雨交加的下午。連日的暴雨使得古堡東側一段連接著廢棄塔樓的走廊不堪重負,一塊巨大的檐板在狂風中轟然墜落,砸中了下方一段本就搖搖欲墜的矮墻。隨著一陣令人牙酸的碎裂聲,矮墻向內坍塌了一半,露出了墻體后一個黑黝黝的洞口。

      "啊哈!"波比偵探恰好"路過"此地,他用手杖輕輕敲了敲洞口的邊緣,臉上露出孩童發(fā)現新玩具般的興奮,"看來阿什沃斯古堡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慷慨,主動為我們揭示了它的第一個小秘密。"

      這個洞口遠比從外面看起來要深邃。警員們在波比的指揮下,清理了碎石和雜物,發(fā)現這竟是一條狹窄的、僅容一人通過的向下延伸的石階通道。通道內彌漫著一股濃重的霉味和塵土氣息,顯然已經荒廢了許多年。

      波比偵探一馬當先,提著一盞防風煤油燈,毫不猶豫地踏入了這條未知的秘道。莉莉絲緊隨其后,她的身影在搖曳的燈光下顯得格外纖細。安德森警長和兩名膽大的警員也硬著頭皮跟了進去。

      這條秘密通道蜿蜒曲折,最終通向了一個完全出乎意料的地方——并非如眾人猜測般通往古堡的某個隱秘出口,而是直接連接到了主宅邸下方一個巨大的、穹頂結構的地下室。這個地下室顯然不是普通的酒窖或儲藏室,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硫磺和草藥混合的奇特氣味。墻壁上用不知名的顏料繪制著大幅大幅的星象圖和一些扭曲怪誕的符號,與煉金術的圖譜頗有幾分相似。房間中央擺放著一張巨大的石臺,上面散落著一些銹跡斑斑的金屬器皿、玻璃瓶罐以及幾本用古怪文字書寫的厚皮書。

      "精彩,真是精彩絕倫!"波比偵探環(huán)顧四周,發(fā)出一聲贊嘆,"看來我們的阿什沃斯爵士,不僅僅滿足于地面上的收藏,還在地底開辟了他的另一個'王國'。"

      就在眾人被這個突如其來的發(fā)現震驚得說不出話時,波比又有了新的"神啟"。第二天一早,他召集眾人,宣稱自己昨夜做了一個"清晰無比的夢"。

      "在夢中,"他用一種詠嘆調般的語氣說道,"我看到一只黑色的渡鴉,它引領我穿過迷霧,來到一處被遺忘的所在。那里,藏著解開阿什沃斯爵士死亡之謎的關鍵。"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特別是臉色愈發(fā)蒼白的塞西爾·布萊克伍德,"根據夢境的指引,我們應該去搜查古堡西翼盡頭那個廢棄已久的標本儲藏室。"

      西翼的標本儲藏室早已無人問津,門上積滿了厚厚的灰塵。在波比"堅定"的指示下,警員們費力地打開了房門。房間內堆滿了各種落滿蛛網的木箱和玻璃柜,里面隱約可見一些動物骨骼和浸泡在福爾馬林中的古怪生物標本,散發(fā)著令人作嘔的氣味。

      波比偵探卻像是絲毫未受影響,他徑直走到房間最內側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那里堆放著幾個破舊的板條箱。他用手杖輕輕敲了敲其中一個印著模糊字母"C.B."的箱子,然后示意警員打開。

      箱子打開的瞬間,塞西爾·布萊克伍德發(fā)出了一聲短促的驚叫。箱子里面,除了一些發(fā)霉的舊衣物和雜物外,赫然放著一把造型奇特的古董匕首,匕首的象牙刀柄上沾染著幾點暗褐色的、疑似血跡的斑點。而在匕首旁邊,還散落著幾片與書房地毯上發(fā)現的一模一樣的翠綠色羽毛!

      "我想,"波比偵探拿起那把匕首,對著光線仔細端詳,嘴角勾起一絲勝利的微笑,"這只'渡鴉',為我們帶來的'禮物',已經足夠說明一些問題了。塞西爾·布萊克伍德先生,這些物品,你作何解釋?"

      塞西爾面如死灰,渾身抖得像秋風中的落葉,嘴唇哆嗦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在整個過程中,莉莉絲都保持著她一貫的沉默。她仔細地勘察了秘密通道和地下室,用速寫的方式記錄了墻壁上的符號和石臺上的物品擺放。當波比偵探"夢游尋蹤"并找到"關鍵證物"時,她只是靜靜地站在一旁,用她那雙清澈的眼睛觀察著每一個人,特別是波比偵探臉上那恰到好處的驚訝與了然。她的筆記本上,除了對現場的客觀記錄外,又多了幾行無人能懂的密碼速記,記錄著她對這些"巧合"與"神啟"背后邏輯鏈的初步推演,以及對波比偵探真實意圖的更深一層懷疑。

      她注意到,那段坍塌的矮墻,其內部的磚石結構有明顯的新近修葺過的痕跡,與周圍飽經風霜的部分格格不入。而那個所謂的標本儲藏室,雖然布滿灰塵,但在角落那個堆放著"C.B."字樣箱子的地方,地面上的積灰卻有被人近期踩踏過的、幾乎難以察覺的痕跡。

      無形之手,似乎正在將一切線索,都巧妙地推向一個早已預設好的結局。

      ## 第三章:鏡中迷影

      就在安德森警長對塞西爾·布萊克伍德的審訊取得"突破性進展",后者在波比偵探層層遞進的"證據"和心理攻勢下幾近崩潰,只差簽下認罪書的時候,阿什沃斯古堡的"戲劇"又迎來了新的高潮。

      一對衣著考究、神態(tài)倨傲的年輕男女,在數名律師的簇擁下,以一種不容拒絕的姿態(tài)出現在了古堡門口。他們自稱伊萊亞斯·索恩和朱利安·索恩,是奧斯蒙德·阿什沃斯爵士早年一段秘密戀情中誕下的雙胞胎子女,并且,他們手中持有爵士去世前不久剛剛修訂的最新遺囑,明確指定他們二人為阿什沃斯莊園及其全部財產的唯一合法繼承人。

      這個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不僅讓焦頭爛額的安德森警長愈發(fā)頭痛,也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始料未及。雙胞胎的出現毫無任何征兆,他們的律師團隊卻準備充分,出示的身份證明文件和遺囑文本在初步看來似乎并無明顯瑕疵。

      伊萊亞斯,那位男性雙胞胎,相貌英俊卻帶著一絲陰鷙,他用一種挑釁的目光環(huán)視眾人,宣稱他有理由懷疑其父親的死并非簡單的謀財害命,而是卷入了一場更深層次的陰謀,甚至可能與某些覬覦阿什沃斯爵士秘密研究成果的神秘組織有關。而他的妹妹朱利安,則顯得更為情緒化,她時而泫然欲泣地控訴命運的不公,時而又尖銳地指責在場的某些人(特別是塞西爾·布萊克伍德)可能為了篡奪本不屬于他們的遺產而痛下殺手。他們的證詞顛三倒四,充滿了夸張的戲劇色彩和未經證實的指控,卻成功地將剛剛明朗化的案情再次攪得渾濁不堪。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波比偵探卻顯得異常從容,仿佛這一切也在他的預料之中。他邀請雙胞胎及其律師入內詳談,并"恰逢其時"地向眾人宣布,他已經請來了一位在相關領域極具權威的老友——阿奇博爾德·奎爾博士,來協(xié)助分析從地下室和死者體內提取到的那些"未知樣本"。

      奎爾博士的登場也同樣富有戲劇性。他幾乎是踩著雙胞胎的后腳跟抵達的,穿著一件沾染著各種不明污漬的白色實驗袍,頭發(fā)亂得像個鳥窩,鼻梁上架著一副厚厚的圓片眼鏡,鏡片后的眼神卻閃爍著天才特有的狂熱光芒。他隨身攜帶的幾個金屬手提箱里,裝滿了各種奇形怪狀的精密儀器。

      "艾倫,我親愛的老伙計!"奎爾博士用他那尖銳的嗓音嚷道,完全無視了現場的凝重氣氛,"你總能給我找些有趣的'玩具'!"他迫不及待地沖向那個擺放著從地下室搜集來的裝置和死者樣本的臨時實驗臺,立刻投入了工作。

      經過一番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各種閃爍的指示燈、刺耳的電流聲、以及彌漫開來的化學試劑氣味——幾個小時后,奎爾博士帶著一臉疲憊卻又極度興奮的神情,向眾人宣布了他的"重大發(fā)現"。

      "根據我的初步分析,"奎爾博士推了推眼鏡,用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口吻說道,"阿什沃斯爵士書房以及那個地下密室中的奇特裝置,并非用于普通的化學實驗,而是一套極其復雜且精密的'以太諧振器',其核心功能是通過聚焦并放大某種宇宙射線,試圖與'弦外空間'進行能量交換或信息傳遞!這完全超越了我們目前主流科學的認知!"

      他接著拿起一份打印出來的復雜波形圖,"至于死者體內的殘留物,初步判斷為一種罕見的神經毒素,但其分子結構并非地球已知。我將其暫命名為'維度希瓦氏菌素'。這種毒素并非通過常規(guī)方式合成,而是更像……更像是上述'以太諧振'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一種高頻能量溢出導致的分子結構異變,能夠瞬間瓦解生物神經中樞的秩序,造成受害者在極度恐懼和生理紊亂中死亡。這解釋了他那矛盾的生理表征。"奎爾博士的解釋充滿了各種艱深晦澀的偽科學詞匯和大膽的猜想,聽得安德森警長和他的手下們瞠目結舌,如同在聽天方夜譚。

      就在眾人被奎爾博士的"科學報告"震得七葷八素之際,波比偵探又拋出了他的"關鍵證據"。他聲稱,在反復查閱阿什沃斯爵士的一本私人航海日志時(這本日記是第一天在書房發(fā)現的,但之前并未引起特別關注),他注意到其中幾頁的字跡間距和行文風格有微弱的異常。通過特殊的紫外線照射和化學試劑處理,他在這些看似正常的文字之間,發(fā)現了一段用隱形墨水寫成的秘密記錄!

      "這段記錄,用的是一種基于十七世紀玫瑰十字會改良的密碼,"波比展示著幾張經過處理后顯現出淡紫色字跡的紙張,上面布滿了各種符號和字母的組合,"我花了一整夜才將其破解。內容令人震驚。"

      他清了清嗓子,用抑揚頓挫的語調念道:"'……實驗已至關鍵,彼界之門即將洞開,永生或毀滅,一線之隔。然心腹之患不除,恐為他人做嫁衣。C.B.貪婪愚蠢,不足為懼,然其背后似有高人指點,覬覦吾之成果久矣。索恩孽種突現,其心叵測,疑與東方妖人魏氏勾結,欲行不軌……必須先下手為強,清除障礙……'云云。"

      ## 第四章:最后的獨白

      阿什沃斯古堡的書房,再次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窗外的暴雨不知何時已經停歇,但陰沉的天空依舊沒有放晴的跡象,慘淡的日光透過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將房間內的一切都染上了一種詭異而壓抑的色調。所有與案件相關的人——驚魂未定的安德森警長和他的幾名手下、面如死灰的塞西爾·布萊克伍德、各懷心事的索恩雙胞胎、故作高深的魏先生、以及依舊沉浸在自己"科學發(fā)現"中的奎爾博士——都被艾倫·波比偵探"邀請"至此,等待他揭曉最終的謎底。

      波比偵探站在那張紫檀木書桌前,阿什沃斯爵士曾經倒臥的地方。他今日換上了一套更為考究的黑色絲絨西裝,蒼白的臉上帶著一絲期待,眼神中閃爍著劇作家等待作品上演前特有的光芒。他的銀蛇手杖被放置在一旁,杖首的蛇眼在昏暗的光線下仿佛閃著幽光。

      "女士們,先生們,"波比緩緩開口,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在寂靜的房間內回蕩,"經過這幾日錯綜復雜的調查,我相信,我們終于能夠揭開阿什沃斯爵士死亡的真相了。此案線索繁復,牽扯甚廣,但謎底,即將揭曉。"

      他從容不迫地開始陳述他的調查結論。他以那枚翠綠的羽毛和翻倒的香爐為引,結合地下密室的發(fā)現和魏先生關于"亡靈作祟"的解讀,指出了案件初期看似指向超自然力量的迷惑性。接著,他話鋒一轉,提及奎爾博士的"科學發(fā)現"——那套"以太諧振器"和"維度希瓦氏菌素",將案件的焦點引向了"未知科技謀殺"的可能性。然后,他結合了那本航海日志中的"隱形密碼",將索恩雙胞胎的突然出現和塞西爾·布萊克伍德的貪婪動機編織進一張復雜的關系網中,聲稱阿什沃斯爵士正是因為其"跨維度實驗"即將成功,引來了多方覬覦,最終導致了殺身之禍。

      "……而最終完成這致命一擊的,"波比的聲音沉穩(wěn)而肯定,目光最終落在癱軟在椅子上的塞西爾·布萊克伍德身上,"正是你,塞西爾!你利用了爵士對你的不設防,以及你對莊園環(huán)境的些許了解,在爵士進行危險實驗、精神最脆弱的時刻,通過某種我們尚不完全明了的手段——或許是奎爾博士提及的能量溢出效應的意外觸發(fā),或許是你直接使用了某種被改造的實驗器具——奪取了他的生命!而那些指向你的物證,箱子里的匕首和羽毛,便是你慌亂之下未能完美處理的罪證!"

      波比的推理層層遞進,將所有離奇的線索都串聯了起來,形成了一個看似天衣無縫的閉環(huán)。塞西爾在波比強大的氣場和"證據"面前,已經徹底失去了反駁的意志,只是絕望地搖著頭,淚流滿面。

      安德森警長正要示意手下上前逮捕塞西爾,一個清冷平靜的聲音卻突兀地響了起來。

      "波比先生,"莉莉絲從人群的后方緩緩走出,她手中依舊拿著那個皮面筆記本,但此刻,她的眼神不再是平日里的溫順和謙恭,而是閃爍著一種洞悉一切的銳利光芒,"您的論證確實精彩,幾乎讓所有人都信服了。只可惜,再精巧的戲劇,也總有其預設的轉折點。"

      所有人的目光都錯愕地轉向了這位一直被忽略的年輕助手。

      "莉莉絲小姐,你在說什么?"波比的眉頭微不可察地動了一下,但臉上的表情依舊平靜。

      "我在說,真正的兇手,并非塞西爾·布萊克伍德,也并非什么神秘組織或超自然力量,"莉莉絲的聲音清晰而堅定,"而是您,艾倫·波比先生——這位偉大的偵探,這場'幻影劇場'的總導演,以及,唯一的真正主角。"

      此言一出,滿室嘩然。

      "一派胡言!"奎爾博士首先跳了起來,"艾倫怎么可能是兇手?他的推理完美無缺!"

      "完美無缺,是因為劇本就是由他親自撰寫的。"莉莉絲毫不退讓,她翻開手中的筆記本,"讓我們從頭梳理。所謂的'超自然現象',不過是利用古堡原有的幾條廢棄通道和一些簡單的機關,加上幾位被金錢或謊言收買的仆役散布的謠言。那段坍塌的矮墻,其內部修葺的痕跡,足以證明是近期人為破壞,為的就是'意外'引出通往地下室的秘道。"

      "至于奎爾博士您的'重大科學發(fā)現',"莉莉絲轉向那位有些慌亂的科學家,"恐怕只是根據波比先生提供的'素材',進行的一場學術演繹吧?您那些關于'以太諧振器'和'維度希瓦氏菌素'的理論,確實精彩,只可惜,更像是為特定情節(jié)量身定制的設定,而非嚴謹的科學推論。我查閱了您近期發(fā)表的所有論文,似乎與此領域并無交集。"

      奎爾博士的臉色瞬間變得通紅。

      "還有那本航海日志中的'隱形密碼',"莉莉絲繼續(xù)說道,"我記得很清楚,在案發(fā)第一天,波比先生曾單獨接觸過那本日記數分鐘。以您的手法,偽造一段隱形字跡,并用一套早已準備好的密碼進行解讀,并非難事。其內容之所以能將所有人都牽扯進來,是因為那就是您劇本的需要。"

      "至于索恩雙胞胎的突然出現,以及魏先生那些恰到好處的'神秘學佐證',"莉莉絲的目光掃過那幾位神色各異的"配角","恐怕也都是在波比先生的精心安排和引誘下,為了各自的利益或某些不為人知的原因,參與到這場演出中來的吧?"

      莉莉絲的每一句話,都如同一把鋒利的解剖刀,將波比精心構建的"完美案件"層層剝開,露出其真實的架構。

      "那么,動機呢?艾倫·波比,一位享譽國際的大偵探,為何要殺死與他并無深仇大恨的阿什沃斯爵士?"安德森警長終于從震驚中回過神來,提出了關鍵問題。

      "動機?"莉莉絲的嘴角露出一絲復雜的笑容,她合上筆記本,向前走了幾步,直到與波比偵探近在咫尺,"這或許是波比先生這部'作品'中最核心的表達了。他殺人,并非為了財,也非為了仇,而是為了……一種敘事的藝術。"

      "藝術?"

      "是的,一種極致的、大膽的、顛覆性的藝術。"莉莉絲的目光直視著波比那雙深邃的眼睛,"艾倫·波比先生,您早已厭倦了那些遵循所謂'公平游戲'規(guī)則的傳統(tǒng)推理。您認為那些規(guī)則是對智慧的束縛,是對想象力的扼殺。于是,您決定親自策劃并實施一起案件,一個能夠完美地、徹底地、公開地戲弄和顛覆所有公認的推理小說創(chuàng)作原則——特別是那著名的'諾克斯十誡'——的案件。您要向世人證明,規(guī)則是可以被打破的,而您,就是那個超越規(guī)則的'作者'。阿什沃斯爵士,以及這座莊園,不過是您實現這一'宏偉藍圖'的道具和舞臺罷了。"

      波比偵探靜靜地聽著莉莉絲的剖析,臉上非但沒有絲毫慌亂或驚訝,反而慢慢浮現出一抹贊許的微笑,仿佛在欣賞一出早已了然于胸的劇目,正按照他的劇本精準上演。當莉莉絲一字一句地說完,他甚至輕輕地為她鼓了鼓掌。

      "精彩絕倫,莉莉絲,真是精彩絕倫。"波比的聲音平靜,帶著一絲滿意的贊賞,"你果然沒有辜負我的悉心安排。你不只是看穿了表象,更洞悉了這一切的核心——你才是我這部'作品'最稱職的揭幕人,也是我劇本中,負責念出最后一段獨白的那個角色。" 他的眼神帶著一種復雜的欣賞,既像是對學生,又像是對共同完成一件藝術品的伙伴。
      "沒錯,你所說的一切,都準確無誤。"他繼續(xù)道,語氣從容,"諾克斯十誡?那些試圖為想象力套上枷鎖的陳規(guī)陋習,在我看來,早已失去了意義。我所要做的,正是要用這座'幻影劇場'來證明,敘事的邊界可以無限拓展。我要構建的,是一個偵探即是罪犯,線索皆由'作者'精心布置,甚至連最終的揭露者,也只不過是這宏大劇本中的一個關鍵角色——用以完成這最后的、對所有規(guī)則的嘲弄與超越。"

      "我所設計的,就是一個看似不可能的犯罪,一個交織著超自然表象與偽科學解釋的謎局,一座充滿了秘密通道與刻意巧合的迷宮。偵探,即是兇手,他引導著所有人的認知,讓那些自以為洞察一切的'觀眾',在精心編排的線索面前,體驗一次邏輯的解構與重建。而你們,"他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又仿佛穿透了他們,望向了某個無形的所在,"這些'故事'的見證者,這些'劇場'的觀眾,你們以為你們在看一個公平的推理游戲嗎?不,從一開始,你們就被邀請進入了一個由我全權編導的敘事。你們所看到的每一個線索,聽到的每一句證詞,都經過了我的精心篩選與編排。這,就是我對那些僵化規(guī)則最徹底的回應,也是我獻給敘事藝術本身的,一份薄禮。"

      他的獨白,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在每個人的耳邊回響。塞西爾、雙胞胎、魏先生、奎爾博士,這些曾經的"演員",此刻都面面相覷,終于明白了自己在這場精心策劃的大戲中所扮演的真實角色。

      莉莉絲靜靜地看著他,眼神中帶著一絲對這龐大計劃的了然。

      "那么,波比先生,"莉莉絲的目光依舊清澈而平靜,似乎早已預料到這一刻,"您的劇作高潮已過,您為自己這位導演,準備了怎樣的落幕方式呢??"

      波比臉上的表情平靜如水,帶著一種作品完成后的釋然與滿足。他慢慢走到書桌旁,優(yōu)雅地拾起那根銀蛇手杖。
      "落幕?"波比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我親愛的莉莉絲,每一位真正的劇作家,都會為自己的故事,尤其是為他自己這個角色,設計一個獨一無二的退場。"他突然舉起手杖,猛地敲擊在書桌邊緣一個不起眼的雕花上。

      只聽一陣輕微的機括聲響,波比身后的那面巨大的書架,竟然無聲無息地向一側滑開,露出了一個漆黑的洞口。一股陰冷的風從洞口吹出。

      "這座幻影劇場,還有最后一個幕后通道,是為導演準備的。"波比向莉莉絲微微鞠了一躬,帶著他那標志性的、令人不安的微笑,一步步退入了黑暗之中。書架緩緩合攏,仿佛什么也未曾發(fā)生。

      安德森警長等人沖上前去,卻發(fā)現那書架堅固無比,再也無法打開。

      艾倫·波比,這位"偵探中的藝術家,罪犯中的導演",就這樣消失在了他自己構建的迷宮之中。

      數日后,莉莉絲整理了她所有的筆記和記錄,將這起被命名為《幻影劇場》的離奇案件的始末,原原本本地呈現給了公眾。這份手稿,與其說是一份案情報告,不如說是一部對傳統(tǒng)推理觀念的徹底顛覆和嘲諷。在手稿的最后,莉莉絲附上了那份早已被許多推理愛好者奉為圭臬的"諾克斯十誡"原文。

      規(guī)則與反叛,真實與虛構,邏輯與荒誕,在這座名為阿什沃斯古堡的幻影劇場中,上演了一場淋漓盡致的悖論之舞。而帷幕,似乎永遠不會真正落下。

      ---

      **附錄:諾克斯十誡 (The Knox's Ten Commandments of Detective Fiction)**

      在您閱讀完《幻影劇場》的怪誕故事之后,特此附上在推理小說史上占據一席之地的"諾克斯十誡"。這份"十誡"由英國作家、神學家羅納德·A·諾克斯 (Ronald A. Knox) 于1929年提出,是推理小說"黃金時代"期間諸多作家嘗試為該類型小說定下的創(chuàng)作準則之一。它旨在追求一種"公平游戲"的精神,確保作者給予讀者足夠的線索來參與解謎,避免使用過于離奇或超自然的元素來解決案件。

      這些戒律在當時對許多作家產生影響,也被不少讀者視為評判一部推理小說是否"正統(tǒng)"的標準。然而,正如所有規(guī)則都可能激發(fā)反叛一樣,"諾克斯十誡"也常被后來的創(chuàng)作者們有意無意地挑戰(zhàn)、戲仿乃至徹底顛覆。

      以下為"諾克斯十誡"原文及參考譯文:

      1. The criminal must be someone mentioned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story, but must not be anyone whose thoughts the reader has been allowed to follow.
      (罪犯必須是故事開始時出現過的人,但不得是讀者可以追蹤其思想的人。)
      2. All supernatural or preternatural agencies are ruled out as a matter of course.
      (偵探不能用超自然的或怪異的偵探方法。)
      3. Not more than one secret room or passage is allowable.
      (犯罪現場不能有超過一個秘密房間或通道。)
      4. No hitherto undiscovered poisons may be used, nor any appliance which will need a long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t the end.
      (作案時候,不能使用尚未發(fā)明的毒藥,或需要進行深奧的科學解釋的裝置。)
      5. No Chinaman must figure in the story.
      (不準有中國人出現在故事里。)
      6. No accident must ever help the detective, nor must he ever have an unaccountable intuition which proves to be right.
      (偵探不得用偶然事件或不負責任的直覺來偵破案件。)
      7. The detective must not himself commit the crime.
      (偵探不得成為罪犯。)
      8. The detective must not light on any clues which are not instantly produced for the inspection of the reader.
      (偵探不得根據小說中未向讀者提示過的線索破案。)
      9. The stupid friend of the detective, the Watson, must not conceal any thoughts which pass through his mind; his intelligence must be slightly, but very slightly, below that of the average reader.
      (偵探的笨蛋朋友,比如華生,必須將其判斷毫無保留地告訴讀者,此人的智力須輕微低于讀者的平均水平。)
      10. Twin brothers, and doubles generally, must not appear unless we have been duly prepared for them.
      (小說中如果有雙胞胎或長相極為相似的人時,必須提前告訴讀者。)

      *備注:第五條"不準有中國人出現在故事里"是當時對華人群體種族歧視的反映。羅納德·A·諾克斯對此的解釋是:"我看不出讓一個中國人的出現毀壞一個推理小說的任何意義。但如果你在書店里翻一本沒聽說過的書,突然看見書里提到狹長眼睛的中國佬,放下這本書;它肯定很爛。"("I see no reason in the nature of things why a Chinaman should spoil a detective story. But as a matter of fact, if you are turning over the pages of an unknown romance in a bookstore, and come across some mention of the narrow, slit-like eyes of Chin Loo, avoid that story; it is bad.")*

      ---
    插入書簽 

    ←上一篇  下一篇→
    作 者 推 文


    該作者現在暫無推文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支持手機掃描二維碼閱讀
    wap閱讀點擊:https://m.jjwxc.net/book2/9728215/0
    打開晉江App掃碼即可閱讀
    關閉廣告
    ↑返回頂部
    作 者 推 文
     
    昵稱: 評論主題:


    打分: 發(fā)布負分評論消耗的月石并不會給作者。

    以上顯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條評論,要看本章所有評論,請點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