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本文構(gòu)思精巧,擅于制造懸念,故事情節(jié)引人入勝;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畫人物,人物塑造主次分明,生動鮮活;行文遣句古典精致,格調(diào)高雅,韻致清新;題材方面結(jié)合了當前“師徒”、“穿越”、“權謀”、“武林”等當紅題材,又能不流于宿弊,有所新意;尤其難得的是雖然是一部通俗小說,卻主旨鮮明,意境深遠,能夠給人以啟示。另外,作者嘗試著將武俠與言情體裁結(jié)合,追求一種獨特的閱讀效果。可謂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首先,談一下本文的情節(jié)設置,本文構(gòu)思精巧,擅于制造懸念,故事情節(jié)引人入勝。女主角孫文冉穿越到張小靈——一個前朝公主的軀體上,自此開始了一段不平凡的經(jīng)歷。政壇上的傾軋權謀與江湖上的恩怨情仇,互相交織成了一條緊密的網(wǎng),伴隨著伏筆一步步揭開,公主張小靈與兩個男主角之間的關系漸漸明朗,陰謀和愛情浮上水面。這類江湖恩怨、朝堂權謀的題材,懸念是必不可少,但是如果細枝末節(jié)衍生過多,難免影響到故事的主干。
基于錯綜復雜的情節(jié),同樣不太明確的是故事的定位本身,初看像是言情小說,再細細讀下去,越來越有武俠的味道,讀到了六七萬字時,便覺得是“三分言情七分武俠”,青用一個不算恰當?shù)谋扔鳎骸坝貌苎┣鄣墓P,拉來一票古龍和金庸劇中的人物,構(gòu)成一個古典思維穿越女與權傾朝野的腹黑王爺以及苦大仇深面癱師傅的三角關系的故事!笨偠灾,青認為,俠情豪氣江湖范兒太重,便無關風月;兒女情長太多太纏綿,則淡出武林。作者嘗試著將武俠與言情體裁結(jié)合,追求一種獨特的閱讀效果是種創(chuàng)新的路子,成功與否,能否被言情和武俠的讀者都認同,只有期待作者筆耕不輟了。
其次談一下人物塑造:本文對于“擅權者、陰謀家、劍俠客、傀儡人、嗜酒徒、穿越女”等眾多人物塑造較為生動、豐滿,呈現(xiàn)了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內(nèi)在活動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
一篇成功的小說,能夠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畫人物。其一,作者開篇就用倒敘式的內(nèi)心獨白來把女主角張小靈(孫文冉)這個人物展示給讀者,這樣開門見山的獨白,把讀者直接帶入了女主角的生命中,給人感覺孫文冉是個很詩意、很細膩的女子,離奇的穿越遭遇與情感經(jīng)歷,讓她帶著淡淡的愁緒。稍有欠缺的是,穿越女的特質(zhì)并不明顯,這一點后文將詳細分析。其二,對于人物衣著的描寫細膩,不遺余力,試看寫金裕(王爺)的一段話:“他二十五歲上下,頭戴束發(fā)碧玉冠,身披淡紫莽紋寬袍,束著五彩絲攢花結(jié)長穗宮絳。仿佛幽暗夜里的星光都匯成一道清冷的光亮! 通過衣飾襯托出了一個位高權重的王爺天生的貴氣和神韻,其他配角諸如玉姑娘的描寫也很精彩,“來的是位妙齡少女……只見她一襲白色常服,領口和袖口處點綴著金絲織就的梅花紋樣,越發(fā)襯得腰間的佩玉青潤生煙。有種說不出的縹緲清淡!睅坠P勾勒出了一個白衣少女的特質(zhì)。其三,作者常于使用烘云托月式的描寫手法,通過別人的道白,來側(cè)面烘托出主要人物,出場的時候,也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過多的運用這種側(cè)面烘托的方式顯得過于隱晦。通讀之后,劇中人難以在讀者的頭腦中建立一個鮮明的印象。肖像描寫,特別是面部的刻畫還需要加強;蛟S作者是為了讓讀者們有充分的想象空間,不具體限定一個框框,青認為,小說是種靠文字來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形式,本身就不如繪畫那么具象可感,如果再吝惜筆墨,一個個出場的都是“面具人”,這些人物難以給觀眾留下強烈深刻的印象,那么典型的人物塑造就更無從談起了。
再次,說說語言風格。本文的語言風格很統(tǒng)一,用詞遣句古典、精致,文雅。這種語言風格的統(tǒng)一,使得通篇文章格調(diào)高雅,韻致清新。這樣的例子很多,就不一一枚舉了。
作者很注重文風的統(tǒng)一,孫文冉這個人物也因此顯得過于古典化和詩意化了,例如:“張小靈頭疼,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兒怎么都讓她碰上了,夾帶著情情愛愛,恩恩怨怨的,真真跟書上寫的一般。以前常對人發(fā)牢騷,說日子過得淡,眼下卻只覺得累!薄盎秀遍g卻是那年第一次出遠門,回到家,父母張羅著為自己洗塵,滿心的溫暖,滿身的輕松,滿世界的寵愛都像是自己一個人全得了似的。”,這些敘述語言和心理描寫,都體現(xiàn)不出孫文冉作為一個21世紀的女孩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其實試著偶爾之間流露出些“穿越者”本質(zhì),也許會有不錯的效果。
最后來談一下對于本文主題的看法。作者在文案里清晰地點名了文章的主題,首先是引用了《金剛經(jīng)》中的偈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辟示涞囊馑际钦f喜怒哀樂,所有開心的不開心的事都像夢幻、泡影、露電一般,沒有什么是絕對的,都是稍縱即逝,所以人們應保持平常心。后面文案里的幾句,“人生似碧海沉浮,是非進退俱是夢。朝堂上爾虞我詐,武林中快意恩仇。似問潮生潮滅,誰人與共?”,大體上也是這個意思,以瞬息萬變的海潮來比喻官場的傾軋權謀,武林中的恩怨情仇,諸多塵事間的俗事,都如潮起潮落,既變化無常又是轉(zhuǎn)瞬即逝,行文的字里行間都透露著這種情愫,緊扣了小說的題目《碧海共潮生》。
小說固然是講故事為主的,但是一部好的小說,應該是意境深遠的,給人以啟示,這種作品的延伸性考驗著作者本身的人生經(jīng)歷、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閱歷,作者將這些內(nèi)在的感受訴諸筆端,帶給讀者的是關于情感、事業(yè)、人生,或者更進一步的生命終極關懷的一種思考和啟迪。衷心地希望,女主角千帆過盡之后的“大隱于朝、相忘江湖”,不僅僅是停留在對世事無常的感嘆上,而是身體力行,尋找出一條自我解脫的精神路徑。
看了這篇小說,感觸良多,出于對本文的喜愛,發(fā)些議論,不妥之處請作者海涵。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