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記得去年過年那段時間有好幾個電視臺都在播放《熊貓俠》,因為這是周董第一部自演自導的電視劇,大家都很期待。我是從第一集開始看的,但看到大概十幾集的時候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放棄了,后來聽說收視率好像很不理想,今天不知怎么突然想起這部電視劇了。畢竟我沒有看過完整的電視劇,所以按理說是不夠資格發(fā)什么評論的,不過我還是想以一個半吊子觀眾的角度說幾句,觀點難免有失偏頗,全當我老人家隨便嘮叨好了。
這部電視劇給我的感覺是雖有主線但太俗套,缺乏新意;目標受眾不明確;基調輕松但搞笑生硬引人乏味,宣傳電影的制作情節(jié)卻很松散,節(jié)奏緩慢;人物刻畫不到位,缺乏魅力;沒有足夠的吸引力讓大家看下去。
下面分幾條具體說一下:
(1)首先這部電視劇的題材讓我感覺不新穎,芯片控制人,被控制的人眼睛會變顏色,這在以前的電影能中就有涉及到,現(xiàn)在放到周董的第一部電視劇里來就顯得缺乏新意。
。2)兩位男主人公的形象不夠英雄。兩位男主人公在里面扮演的是英雄角色,相信大家很多人都會有英雄情結,影視英雄形象往往是性格剛毅、身手不凡,是正義的化身,每次出場都是懲惡揚善,而且?guī)缀跏菬o往不勝的!然后會有帥氣的動作,超高的智商如果再加上英俊的外表,就更讓大家激動振奮了。而且英雄的愛情也一般是英雄美人式的搭配,即使是別樣的搭配但也幾乎是很順利的,英雄在愛情上一般也不會退縮懦弱!
其實英雄首先也是一個人,是人都會優(yōu)缺點,大家主觀上把他們神化了,拔高了,這種主觀上的定位會影響大家對英雄的評價。所以在我眼里劇中的兩位英雄的性格缺乏魅力,潘達平時的掩飾身份是一名鋼琴老師,但即使是當掩飾來理解,他的表現(xiàn)也過于膽小、懦弱,讓我很難忍受;另一位熊貓俠天生神力,但因為力大在動物園扛很多包東西還被同事嘲笑這一幕很難讓我接受,力大固然好,但影視里的英雄一般都是有超高的智商的,他的大力反而讓我稍稍有點心疼。在兩個人身上我看不到傳統(tǒng)英雄該有的那種獨特的性格魅力。
另外就外形來只能說兩位是“大眾化”英雄,差強人意,可每次化身英雄出場時一個披個破披風,一個圍個紅圍脖,這可以理解為親民,但不喜歡,激不起那種振奮感。也可能是因為是電視劇,有過多生活場景,所以稀釋了英雄特有的那種神秘感,所以感覺他們兩個的英雄形象太顛覆了。
。3)這部電視劇的受眾不明確。電視劇的類型是偶像、科幻。首先偶像真的有很多,其次說是科幻,描寫的是西元2030年的故事,但里面的生活場景和現(xiàn)代沒有什么差距,除了涉及到高科技,所以我覺得少一些未來感。偶像和科幻只是電視劇的一種分類方式,其實我關心的是這部電視劇的目標受眾到底是哪些人。產(chǎn)品研究市場定位,我不知道電視劇是有定位一說,但無疑這樣能更好的聚焦你的目標受眾,更受她們的歡迎。寫這個劇本的人在寫之前有沒有想過他的觀眾到底是哪類人,她們最喜歡看的是什么。既然是偶像劇那受眾以年輕人居多,可是年輕人也是要細分的。喜歡愛情的人在里面看不到驚心動魄的愛情,英雄情結的人看不到讓他振奮的英雄形象,喜歡緊張刺激的的打斗的人看不到精彩的打斗場景,喜歡科幻片的也看不到什么未來感,雖然有警署,可也不是警匪片,當文藝片欣賞又不夠高度。一部片子往往會雜糅很多東西,也有主要要表現(xiàn)的東西,但總歸要把各部分處理好,要出彩!一部片子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歡,你首先要知道你要那些人喜歡,然后把他們他想要的呈現(xiàn)給他們才是最重要的。
記得里面有一場言承旭和一個壞蛋打斗的場景,雖然很短但很出彩,比大部分情結都有吸引力,雖然我知道他只是打醬油的,但如果全劇如果可以照著這個節(jié)奏這個基調走,收視率很可能會好很多。
。4)片中曾志偉總是大力的吹捧說“這明明是電影的制作嗎!”但就劇情來看,情結很不緊湊,節(jié)奏太慢,沒有張弛有度的感覺。看了前十幾集我有一個感覺就是一個好大的豆包可是我就是咬不到餡兒,節(jié)奏太緩慢很容易讓觀眾沒有耐性看下去,然后中途放棄了即時后面再精彩也沒有用了。而且有些伏筆很容易讓觀眾就猜出來了,然后知道后面的大致走向看著也就缺乏挑戰(zhàn)性了。所以我覺得這部電視劇情節(jié)應該更聚焦、更緊湊一些,不要這么的拖泥帶水。
。5)配菜人物不出彩。片中經(jīng)常有田鼠三人出來,但他們?nèi)齻人的故作搞笑實在是讓人難以忍受,太生硬,太無聊!很多片子里都會有這類調節(jié)氣氛的人物,但要是刻畫不好還不如干脆沒有。里面的安格一出場就雷到我了,這造型,這動作,這性格,夠雷!從他一出場我就想塑造這樣的一個人物出來做什么,情敵?這造型做情敵也真夠檔次,后來有他奶奶出來,總算體現(xiàn)出了他的作用,偷琴譜,有了存在價值我從心里才覺得勉強可以忍受這樣一個人物總是出來了,還有管家老陸,他的身高、氣質真的和他們家少爺很相符。那個老伯總拿個娃娃出來,每次看他出場的時候我就在想他最好的謎底最好足夠驚人,才能不枉我們這么大篇幅的等待,然后后來才出來一個女主角找爸爸,還有一個場景是他收廢紙就基本猜到了。然后在這些人物的輪番出演中劇情拖拉前進。后來出來的人物我不了解,但這些人很不符合我的審美觀沒有什么內(nèi)涵,魅力不足。
寫到這兒我想起了電視劇《我叫金三順》,里面人物非常多,但每個人物個性特非常鮮明,刻畫的非常生動,而且從全局角度來說個個人物的出場調控的也非常好,調節(jié)氣氛同時為全劇增色不少,相比來說《熊貓俠》刻畫人物的功底要弱很多。
(6)片中有一些動畫效果,特別是英雄出場的時候,但每次出場的動畫效果很短而且都是重復的就不是很好。其實如果片子拍的好的化,完全可以衍生拍動畫篇甚至網(wǎng)游,還有一系列衍生品的開發(fā),但收視情況不是很好,加之兩位主角的形象有些不夠英雄,所以衍生品的市場會有限。
。7)這部電視劇在片子當中插了一些片花,這一點的用意我不是很理解,畢竟我不是專業(yè)認識,理解的角度有限。片花中有曾志偉的贊揚,難道是出于廣告宣傳的角度?電影常常會在片尾插片花,我覺的對與電視劇來說,要牢牢的抓住觀眾,吸引著他們一集一集的看下去,要讓觀眾入境,這樣即使一周撥一集大家也會等。要達到這樣的效果主要是靠劇情,不管劇情如何我們要做的是讓觀眾入境而不是出境,中間插片花會讓我感覺脫離劇情,投入度和融入感都會降低。
。8)周董的鋼琴彈得很好這個大家都知道,每次參加節(jié)目也都會秀鋼琴。片中潘達的身份是鋼琴學校的鋼琴老師,喜歡的人也是鋼琴學校的人,還有安格,琴譜也在學校,這樣順理成章有很多彈鋼琴的情節(jié)。但是有時候越是自己擅長的東西有時候就會受到這方面的限制,我想如果換一個背景場所,少一些可以精簡的情節(jié)可能會是另一個樣子。
其實這部電視劇還是有很多很好的地方的,比如通過曾志偉扮演的爸爸這個人物以及他意外被槍殺這個事件很好把幾位主角串聯(lián)在一起,熊貓這一主題也就順理成章的出來了,全劇從劇名《熊貓俠》,到主演熊貓超人(潘達),熊貓俠,以及以拯救熊貓為初衷研制的腦波控制器,這一系列銜接都很緊密和順暢。如果這部劇是別人拍的我頂多就是看不下去就不看了,不會有這么多的感慨,因為他承載了太多的期待,所以會以嚴苛的視角來檢視,希望他做的更好。
插入書簽
本來我是想全方位的分析分析《我叫金三順》來著,不知為什么就嘮叨出了這么一篇我自己都有點不知所云的東西出來了,而且一改我以往大度的風格,言辭頗為犀利,真頭疼!恩這也算評論吧,先貼這里吧!等有勇氣受炮轟了再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