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等伊人
楔子
端逢二十五年,窮華星現(xiàn)于奉都西北,此星執(zhí)掌貪欲、嗔怒,本為煞星,謬解作福星,古籍《觀占》記:“窮華星現(xiàn),福也。窮華為古神女媧補天于青海束尾之結(jié),暗喻大業(yè)將成!
***
宮中近來談?wù)撝右褂沃隆?br> 世人皆知當(dāng)朝數(shù)位龍子感情極好。每隔數(shù)日弱冠上下的兄弟便聚于一堂,論古論今,切磋學(xué)問,皇子們年紀(jì)輕,性格不羈難免偶爾挑唆些小打小鬧,不合規(guī)矩。此事傳入天子耳中,不嫌荒唐反而稱好“宮闕沉悶,吾兒手足同心自添趣聞,如此甚好!苯鹂谫澰S,朱墨賜名,此一聚會定名“同心”。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此女非人之說,有失公允;市忠詾樗^月下美人,不過凡人而已,謬傳不可盡信!笔饕拱胫畷r,一月下美人嘗出沒于深宮,身影如畫,輕衣翲翲,無人知其面貌,卻有志一同以為,見過此女,世間再無顏色。同心會中皇太子斷言此女或為美人,但定屬血肉凡體,堅持世間并無精怪。
“皇兄此言差矣。月下美人一說由來已久,臣弟信此事無假,乃因?qū)m中侍從值夜時親眼見其憑空消失,有幸目睹的男女老少皆稱指其姿態(tài)窈窕恍若天仙。”二皇子見兄長有意反駁,再道“爭論無義,眼見為憑,臣弟以為此女乃仙,不能尋;市植恍,不信便請皇兄拿出證據(jù)。”二皇子朝兄長促俠地笑了笑,敲敲打打終于定下賭局,由太子出馬尋來美人,于半月后的同心會驗其正身。
故太子近日常夜游于亭懷舊宮,傳說月下美人僅出沒于此。
今夜又作一人孤身行走,前無侍從引路,后無宮衛(wèi)跟隨。只見他親手持燈,腰系玉簫,佩戴長劍,向路上驚疑的眾人說“本太子欲尋訪美人,非是唐突美人,帶那一串侍從護(hù)衛(wèi)何用?攜美酒鼓樂,坦然相邀豈不更好?賊人若來,本太子正巧試試寶劍是否稱手!闭Z罷長笑而去,獨留二皇子杵在原地,進(jìn)退兩難。
子時已過,半月之期將盡。
深宮荒園蕭索,草結(jié)木枯,多幾具黑衣死士埋骨也無人知曉。
亭懷園中,太子劍尖指地,月光映上利刃竟澄如明鏡,鮮血順脊而下滴入土丘,猛一甩臂,揮劍入鞘,望著東宮,心寒。
想起同心會,冷笑“無情最是帝王家!
靠著園中枯木席地而坐,取出酒壺,猛喝一口后便將醇酒往右肋傷處倒去,皮肉接觸到烈酒一陣熱辣,只得再飲上幾次抒援,直至壺內(nèi)滴酒不剩,憶起幼時生活,毫無心機,一口怒氣無處可泄,痛極!
不禁放歌:“將進(jìn)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cè)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但愿長醉不愿醒!
“不醒,若能不醒你可愿聽我說個故事?”冰鏡當(dāng)空,眼前正是月下美人。
蕭然舊園,眨眼間又回到舊時朱欄石砌,鮮漆明亮;似是亭懷園,又不似亭懷,只見匾額上書字‘亭槐’墨色如新。
那女子不待他作答,便娓娓說道“先帝開基,建立黃朝,幾經(jīng)思量終是定都奉元。黃國歷代枝葉盡呈男盛女衰之勢,傳至端逢帝時,只得了一個女娃,喜脈方顯,天有異象。皇后得女媧娘娘托夢,古神念人皇治國有道,有功無過,盼女多年奈何命中無女,特自六道之外尋來一女,女媧親手塑其發(fā)膚,琢玉成人。直言皇后腹內(nèi)胎兒乃天上星宿下凡,望端逢夫婦好生教養(yǎng)!
太子心詫道:眼前女子,面容嬌美,冰肌似玉襯上一頭烏絲,確實足叫百花羞愧?伤鼓懜以诹撼用媲,提起前朝舊事,態(tài)度自然恍入無人之境!
刺客忌言,此女衣著樣貌皆不似前幾批殺手,倒像幾個宮人描述的女仙,月下美人竟不是空穴來風(fēng)?
女子說起故事,聲若珠玉端麗大方,沒理會太子心中驚疑,口中字字句句繼續(xù)如行云流水而出“不久星官發(fā)現(xiàn)西北有顆異星顯現(xiàn),此星窮華,據(jù)《觀占》所解,是一福星,舉國稱喜,以為長公主乃窮華星托生成人,披祥帶端降臨黃朝。端逢帝祭天臺、稟祠廟,賜長公主閨名窮華,示其地位非常。長公主自幼享盡皇家富貴,皇后因女媧一夢,對長公主疼竉之余,其禮教規(guī)矩乃至諸學(xué)皆不敢馬虎,是以長公主雖為端逢王朝集萬千竉愛于一身的掌上明珠,在眾人猶如眾星拱月的照顧下,毫無嬌縱之氣,就這樣,一直到了長公主及笄那年!
故事至此太子已然入神,前朝舊事甚少人知,古籍書典多數(shù)散落。但談起端逢年間,卻是無人不知,端逢帝在位之時為黃朝開國以后最盛之年,然而國勢卻偏偏在端逢帝壯年退位之后急轉(zhuǎn)直下。
其原因不可考,莫非真與那窮華托生的長公主有關(guān)?
“長公主十五歲生辰大慶上,公主聽了出戲。”女子說到此,愁緒輕扯黛眉,似是往事傷感不愿再談。太子明知不該開口,卻不甘就此打住,自己都沒料想到,便啟齒鬼使神差地問道“后來呢?”
“后來么?”女子眼中閃過一絲輕賤,粉唇輕啟,淡淡道“她思凡了!
長公主此生并非眾人以為的安份守己無欲無求;而是每當(dāng)她心有所動,只消一眼,一眼便有從人捧著各式珍玩跪求公主收下。是以長公主從來不懂何謂‘求不得’,終于天下間出現(xiàn)了頭一樣,端逢帝無法滿足公主的東西。
情愛。
“長公主思凡,端逢帝為此挖空心思,卻無法解。公主將那出戲曲聽了一遍又一遍,皇宮內(nèi)外很快便省得根由了。眾人便將希望寄在國師身上,黃國國師乃方外之人,長年禮佛以禪悟道,能通天地曉未來。禪參天機終于窺得未來一二,他獨對公主言及窺得之景:‘公主與命定之人將遇于槐樹,那人當(dāng)于樹下挽劍,放歌縱酒。’次日國師便坐化而去,公主深深記下槐樹、挽劍、放歌、縱酒八字,奈何槐木屬陰,鬼木不祥,九重之中竟無半棵!千金之軀輕啟粉唇,當(dāng)即傳書西北,將某株古槐快馬運來,硬被公主植入所居園中,誰敢管園中居人?居木?博得公主一笑便好。國師曾明言:勿枉泄天機。是以舉國皆以為公主已忘思凡,寄情草木猶以槐樹為最,殊不知紅顏植槐仍是為等伊人。”
太子望著眼前佳人,怦然心動,背倚枯木竟生出幾絲期待!
“她等著那人出現(xiàn),迫不及待地等著!每日睜開眼便奔向園中察看槐樹,日復(fù)一日,等不著那人,便只好將滿腔愛意訴諸古槐,甚至親手照料起亭槐園諸草木,恨不得每時每刻都耗在園中,守株待兔。”太子仿佛見著那個日日夜夜對槐樹吐露情思的少女,她眉眼帶笑嘴角好似含蜜那樣,輕聲向草木分享秘密。
“她每日看照此園,每日滿懷希望,又每日衰慟至極。如此大喜大悲的生活,縱是女媧所塑玉身,終是它熬不住,端逢四十一年,長公主大喪。”
“不久,宮內(nèi)便有傳言,直指公主受鬼木魔魅。瑞逢不忍睹物傷神亦為堵悠悠之口,下令燒盡園中草木。爾后有悔,又命匠人重造公主故居,如此反覆幾回,園中僅留下半具枯木。爾后,此園再不等伊人;,只望佳人停懷!
太子頸項一抹寒光擦過,卻還沉浸于懷槐舊事,不覺有異。
“窮華公主一生癡等伊人,種下槐樹,爾后百年精魂便寄于此樹,自縛其身,只因不甘平生癡等化作灰飛!迸优跗鹛禹検祝崧暤馈拔沂迥悄,頭一次站在槐樹下,內(nèi)心甚喜,口里灌蜜似的只管和槐樹講悄悄話,講著怎么和心上人雙宿雙棲,一同過那逍遙日子。”柔荑輕抬撫去頭顱塵土,再道“大火都燒不去我棲于槐木的精魄,國師沒有騙人,你我注定該相遇槐下。”
“盡管化做一縷幽魂,再不能讓你享用榮華富貴,我仍暗自起誓,定在你有生之年陪你到老,死后再同你作伴修成仙侶!
“可十年過去了,百年過去了,你終是沒有出現(xiàn)!見著黃國改朝換代,我仍癡癡等你。而你,你卻遲來百年!迸禹酗@出狠厲之色,巧笑道“我便想,等你出現(xiàn)我定要擰下這顆腦袋,瞧瞧里頭可是血肉做的?”
“朝思暮想叫我企盼百年,而今看來,你也不過爾爾!
“如此提著細(xì)看,我倒真有些喜歡你。”
“只可惜我更恨你些!闭f罷,便將頭顱拋入草叢
窮華不知,端逢見愛女將槐樹視若珍寶,唯恐古槐折損星子流淚,傳有皇令‘損及亭槐園上下草木分毫者死!
亦不知,泄露天機次日,國師于藏經(jīng)閣圓寂,其弟子仔細(xì)打理著師傅遺容,無人注意到國師西去前,最后讀的是什么書,案上經(jīng)書仍未合上,一小彌瞥見輕風(fēng)吹動紙頁,寥寥幾字自眼前閃過“佛曰:不可說!
一句話,成就了小彌平生所悟。國師不知窺得之景是何年何月,只曉得識海中公主樣貌恍若二八,便以為參詳天機,不省得識海茫茫所見僅是公主的一縷幽魂,叫她癡等百年。
一名僧人不知何時走入這幽怨庭園,白須滿面行走時便已垂地,他蹣跚踏入血污卻不染腥紅,徑自俯身拾起太子斷首,嘆道“昔日女媧娘娘煉五色石補天,纖玉巧手東縫西補,眼看天口將合,事將盡卻絲線告罄,只欠收尾之結(jié),她靈犀一動扯下兩縷鬢發(fā)搓揉成絲,幾針出入便完成補天大業(yè)!
公主目緊盯著僧人手中頭顱,怒道“這又與我何干!”
“世人皆曉得,發(fā)絲為三千煩惱所化。疏不料古神青絲,縛空千年竟也生出靈識,你可知這兩縷頭發(fā)主擾貪、嗔,窮華星為女蝸神體所出之發(fā)結(jié),此一為福,然此星乃以神之惡性作根,此一為煞。”
她動了粉唇,似想回話,卻又閉口不言。
“女媧娘娘憐惜與窮華共生之緣,見她終日遙望凡塵,只盼體驗人間生活,便合指捻出窮華元神,卻又不舍將其投入輪回,她知此星根性主貪傍嗔,便化進(jìn)當(dāng)朝公主玉體,盼她生于帝王之家可享衣食無缺,再無貪心;禮教俱全,了斷忿怒!
“然而天意終不可違。窮華化人,畢生所求,凈為不可求。憤恨藏心,所以死后化作怨魂。她癡等伊人,又恨殺伊人,窮盡光華化星作人再墮入怨鬼道,你道她傻是不傻?”
“窮華有錯!迸哟鸬脴O快。
“懇盼千年,她求一知已,是以下凡虛游,自種玉樹化人囚作自困;最終望斷天涯,魂系不平生。”言到恨極處,女子不怒反笑。
望著東方朝陽升起,女子露齒又再嫣然一笑,兩人靜默片刻,她回頭對和尚道“如此蠢笨的玩藝兒,竟敢枉稱女媧娘娘神體脫出,不如叫它煙銷云散!”
和尚雙手合印,面容隱隱顯露哀戚之色。見她嘴角微勾,可依舊滿身憎怨之氣,苦笑道“天有異星,因貪成生,由怒取亡。窮華星去,蒼昊再破,人苦七情六欲,神何嘗不擾三千煩惱,這天地究竟是誰成誰亡?”
女子最后一抹殘影被金烏蒸得裊裊而去。
“只恨,一場空!贝司錃馊粲谓z,淡而悠。
僧人搖頭。
佛曰:“不可說!
完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