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有一種愛,生生不息!-----觀《天下無賊》
本來看這個片子前我不是太抱什么期望的。
馮式賀歲片一個也沒落下過,但從《不見不散》往后,可以說是每況愈下,最后到《手機》----我個人十分討厭這部電影,認為其是以油滑猬瑣冒充幽默的典范,不好笑也就罷了,片中人物個個面目可憎,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這種心態(tài)下,又先在網(wǎng)上看了《天下無賊》的影評,盡管好評惡評都有,但是統(tǒng)一給人的感覺是:這是一個“來源于生活”而又顯然“高于生活”的故事,這種故事的固疾往往顯現(xiàn)于失掉分寸后的奇突無聊,所以,我先入為主,對這部賀歲片不是太抱什么期望。
但還是看了,或者是因為一篇文章的小小觸動:那文中別的不說,只論了開頭畫面,說四個大大的“天下無賊”字樣背后,是敦煌石窟里那被盜后頭顱空空的一尊佛象……不知為什么這個細節(jié)的提示讓我砰然心動,以至于顧不上這種“欣賞嚴肅”的態(tài)度現(xiàn)如今已淪為“幼稚也有矯情”,在夜黑天寒中墮入馮式世界之中……
看了,看完了,看過了。
感覺,當然還是我個人的感覺,不帶任何爭辯色彩地說,我覺得比《功夫》好太多了。
說一句招磚的話吧,會講故事的,和不會講故事的,差太遠了。
馮式故事是有底蘊的,他同樣是講平凡世界小人物的故事,但他的小人物,從頭到尾都明知且認可自已是小人物,說到底,這才象是人世間真正的小人物(小人物如果想作英雄,會付出意想不到的代價,正是這代價令小人物有理由安心作小人物,正是這樣的安心讓觀者反思且感慨,這才是世事的真道理);而周式的小人物,偏偏從頭至尾都不認可自已是小人物,末了來一個英雄式的飛升,原因是什么呢?是因為人家原本就是“天縱奇才”……這種主角怎么能算作凡人的所謂代表呢?看過后除了讓人更覺得“天生是英雄才能做英雄”外還能覺得什么呢?要說極端一點,這跟鼓勵小老百姓整天YY自已是皇室血統(tǒng)的世間孑遺簡直有得一拼,從根兒上來說,是很淺薄的。周式電影始終讓我有所憾焉,就在于他幾乎片片都離不了那主角有點“天賦超人”之類的東東,好好的精氣神兒,眨眼便一泄千里。
馮式電影不同,首先他的故事講得不錯,當然并不是將現(xiàn)實“纖毫畢現(xiàn)”,但他將起轉承合照顧得很合理,故事看起來,便會讓人精神比較集中。其次,馮式賀歲片有個重要特點,他的每部片子里都宣揚了某種“形而上”的東西,也就是提煉了某種“嚴肅”的主題,這使得觀者如我竟會在嘻笑間猛然起敬,馮式的不俗,也就在于此。
不知別人從《天下無賊》里看到些什么,我自已通片看下來,最最銘刻于心的,卻是那打不消、離不掉、割不斷的……骨肉之愛!
上下五千年,地球諸角落,有一種愛,生生不息!
因為有了孩子,作賊的父母要開始作好人,因為有了孩子,抓賊的警察不惜放棄職業(yè)的原則,更因為有了孩子,那個傻傻的山村孤兒,那個在佛廟世界里凡俗而又有些執(zhí)念的小民工,竟會不經(jīng)意間惹動萬千柔腸,一腔熱血。
賊公賊婆傻嗎?是有點兒,許多人對他們不惜付出任何代價而只要保住區(qū)區(qū)六萬塊錢十分不滿,更加不滿賊婆竟連累賊公失了性命,但是我覺得這個情節(jié)很合理,賊公賊婆到后來護得根本不是那筆錢,而是維護傻根心目中那個無賊的世界,要想作到這一點,唯有令其永遠不知道那六萬錢曾經(jīng)離開過自已……傻根真傻嗎?他會算娶媳婦要花多少錢,他會想一想捐血捐多少才決定去不去,他并不傻,他只是不相信有賊會偷他,更不相信有賊會“忍心”偷他,正是這“不相信”難能可貴,賊公賊婆本來可以偷了他的錢再還給他,讓他即不失財又能“聰明”起來,可是那樣的“聰明”就不珍貴了,那樣的世界就太“忍心”了,賊婆無論如何都不愿意讓他這樣“聰明”起來!
為什么?
我想,因為她是母親。
賊是不怕作賊的,但是卻怕自已的后代作賊……這種心態(tài)奇怪嗎?不奇怪,每一個當母親的人都不愿意自已的孩子不走“正”道……盡管在沒孩子時“正道”與否對某些人來講很可能是一個笑話,但奇特的是,一旦作了母親,幾乎(當然只是“幾乎”)個個都會在剎那間變成“正人君子”,所有古老傳統(tǒng)甚至有些刻板的道德理念,不用人教,不用人提醒,都會一股腦兒地回歸到母親的理念中來。
我想,這是因為,母親們都知道,人間沒有天堂,但是母親們都不由自主地渴望著,孩子們可以生活在天堂……
天堂是什么?
我想,是純凈,是不忍,是相信,是執(zhí)念。
傻根是一個孩子,一個長大到要聚媳婦卻仍然留存在意念中那純凈天堂中的孩子,即將為人母的賊婆,不忍心讓這個孩子從他的天堂中走出來,留得一刻是一刻,堅持到最后,便也成為一種執(zhí)念!
這是骨肉之愛的必然,沒有理智,沒有權衡,沒有比較,沒有取舍,就是那一息執(zhí)念……不想讓他“長大”!
孤兒傻根,會不會讓賊婆想到她自已那將來的孩子:她和賊公久有前科,且并非輕罪,能有善終的可能性很小,那他們的孩子,會不會也將成為一個孤兒?如果她希望自已那將來的孩子永遠不要作賊,那會不會也把他放在一個遠僻的小山村,在修廟的純樸鄉(xiāng)人中長大?如果她那將來的孩子長大后,也以為“天下無賊”,而傻呵呵地攜款回家,會不會也有一對想為后代積點德的賊公賊婆,不惜付出性命般的回護他……
于是,我看到那將要作母親的賊婆眼前,時光交流倒錯,傻根的歡笑和眼淚,似乎便是自已腹中血肉長大后的幻影,此情此景,如何不會傾力為他遮避,又如何還會去想那更加有理有利的解決辦法?而初知將為人父的賊公,最終明白了賊婆的心,他認可了賊婆的執(zhí)念,所以當他瀕死,當他血流披面時,他仍然先放回傻根的書包,還要將頂蓋掩好……究其根本,仍是要維護傻根的天堂,不要讓他“走出來”……
我的腦海中忽然劃過一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
傻根以后還會不會這么有“福氣”?他最后會不會“聰明”起來?或者說,他到底應不應該“聰明”起來……我想,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知道了,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無論他有多傻多可笑多可悲,但是,他讓我們心生敬意,這就足夠了!
僅以此文,向《天下無賊》致敬!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