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并未開始就已結(jié)束
引言
這篇文很短很短很短,主要就是陳述一個遇見的故事。
遇見,點頭微笑,然后向著各自的方向隨波逐流。僅此而已。
在我們活著的這段時光里,會遇見太多人,擦過太多次肩。
有沒有這樣一個人,只是對視,便讓你有了悸動。
********************
正文
那是一個小鎮(zhèn),于情從小生活的地方。
那里有江南水鄉(xiāng)獨具的小橋流水,有一條條蜿蜒得看不到盡頭的弄堂,還有于情喜歡的時常下雨的天氣。
下雨之前的天色總是變得很混沌,暗黃色和灰色的云層交織著布滿廣袤的天空。小鎮(zhèn)沒有很高的大廈或者居民樓,所以于情常常一抬頭,便能看見上空渾濁得極其貼合他內(nèi)心的景象。
他家門前是一條很長的寬弄堂。是石磚地面,兩邊的墻面上,滿滿的不知是哪家的孩子隨手畫的涂鴉,扭曲稚嫩的字體在墻面上幻化成一副格外老舊的畫面——就像身處在老電影里面一樣。
除此之外陳舊的旁壁上還貼滿了各種小廣告。以上的所有,便形成了于情生長了十幾年的一個體系。
這條寬寬的弄堂總是能帶給于情溫暖的感覺,除了夜晚。
幾乎隔開兩三百米才會有一個路燈,夜晚獨自一人回家時心里總有些發(fā)怵。盡管燈光很亮,還是暖色系的代表色橙色,但再完美的調(diào)和總會有小漏洞,更何況是這個經(jīng)濟(jì)條件并不發(fā)達(dá)的小鎮(zhèn)。
常而寬的弄堂本就有些清冷,加上為數(shù)不多的暖色路燈,卻更顯得凄涼。
偏偏離他家門前最近的一個路燈年久失修,壞了。
于情的父親早前在外欠了債常年不回家,母親便愈發(fā)敏感起來。但虎毒不食子,于母除了有時過于偏激之外還是很疼愛于情的,所以于情晚回家時她常常給他留燈。
少不更事的年紀(jì),于情卻已有了超乎同齡人的成熟。他總是很安靜,他鮮少開口,他心里總有說不完的心事。
但他習(xí)慣于將所有的壓抑埋藏于心底,在那個所有人都看不到的地方。更多時候他只是望著陰雨的天氣出神,眼神空靈,看不到底。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
小鎮(zhèn)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處在一個不尷不尬的地界。
那里的公車只有三輛,繞著整個鎮(zhèn)子跑。一小時一班車,簡而言之,一輛公車一小時便能把小鎮(zhèn)逛透。
公車上總是很擠,濁靡的空氣在擠滿了人的車廂上方肆意彌漫,總有一種讓人反胃的厭惡感?墒菦]法子,地方小人多,這是自然現(xiàn)象。
于情輕輕皺眉,朝車窗外張望,還有兩站,忍忍便過去了。如此想著,強(qiáng)忍住胃里翻滾的酸味。忘了說,其實于情暈車,一直都暈車。哪怕這些年他都是獨自乘車上學(xué)。
被人推了一把,于情差點倒地。看了那人一眼,那人急急忙忙要下車,而且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便壓下自己的怒氣,低聲咒罵了一句便不再出聲。
他向來是這樣的人,吃了虧也會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將想要抵抗的念頭掐滅,過不久又開始恨恨地后悔。始終沒有勇氣替自己出面爭一口氣,哪怕自己是對的,一次也沒有。
老人下車后他便推推搡搡地擠到了離車門不遠(yuǎn)的地方,手緊緊握著細(xì)長的柱子,看了看表,17:41。
迎面有一個少年向著他的方向前行,走過他身邊的時候攜過一股好聞的薄荷香。在搖晃不定的車廂內(nèi),少年費力的行走必然需要支撐,一伸手便連同于情的手一起,將那根細(xì)柱握住。
少年的手很好看。手指很修長,而且還是那種近乎透明的白皙。于情看著便有了一絲自卑,和更多的羨慕。他自己的手并不好看,手指不修長,卻很骨感,有些突兀。
于情連忙抽出手,握著的方位往下挪動了一點。臉頰兩側(cè)有些發(fā)燙,吶,其實他本來就是內(nèi)向靦腆的人。
匆匆抬頭,看到的是少年溫潤的笑臉。那雙手和少年的樣貌很般配,少年的眼睛總是充滿了光芒,笑的時候很好看雖然略帶著歉意。
就那么一瞬,他有了想要將時間停留的沖動,眼里澀意漸濃,他驀地就想要將這些年來他所有的事情告訴這個少年。
再多的念想,卻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那少年繼續(xù)往前走,走到了最后一排左側(cè),原來那里有個靠窗的空位。
剛才慌忙的一瞥,卻烙印般刻骨銘心地印入他腦海。少年胸前的銘牌上赫然寫著,二年四班,汪亦。
********************
女售票員尖利的聲音劃破車廂內(nèi)的靜寂,車子應(yīng)聲停下。于情轉(zhuǎn)過頭收回視線,下車。就像往常的每一日一樣。
只是心里有了些莫名的不舍,總想要回頭看著漸漸遠(yuǎn)去的公車,卻直到最后也沒有實施。
路經(jīng)一家小雜貨店,無意往里瞄了一眼,看到時鐘的兩根指針分明地指著17:43的位置。
他踩著石磚路,迎著暗下來的天色,走進(jìn)那條熟悉的弄堂。那天的晚霞似乎格外好看……
********************
少年的出現(xiàn)并沒有改變于情的生活。
那以后于情依然按部就班地活著。
那以后于情乘車時偶爾會想坐在最后一排左邊靠窗的位置。
那以后的以后,于情再沒見過少年。
就像心里裂了條口子,再也沒有東西可以填補(bǔ),卻只能繼續(xù)這樣迎著現(xiàn)實的浪潮,步履蹣跚,無法回頭地朝前走。
很久之后他甚至忘了少年的名字,但有時仍會想起那個干凈的少年,那張干凈的笑臉,和那份短暫卻驚心動魄的悸動。
也許就這樣在人流中遇見,一個微笑,可抵萬物。
我始終堅信,遇見你,便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
所以那僅僅兩分鐘后的分離甚至于無法再見,就顯得那樣微不足道。
********************
——在這段億萬分之一的時間里,感謝上帝讓我遇見你。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