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淺談《白楊禮贊》中的修辭
陜西省咸陽市永壽縣監(jiān)軍中學(xué) 安世峰
《白楊禮贊》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抒情散文,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藝術(shù)效果,也是與作者巧妙的運用多種修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一、巧用比擬、比喻描繪西北高原的景色。
文章第二段寫“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這里“撲”字用得形象,傳神,靜態(tài)的黃土高原迎面奔騰而來,表現(xiàn)了“奔馳”的汽車速度之快,也反映了黃土高原的遼闊、平坦、一望無際,景色本不會“撲”來的,“撲”的感覺是由于汽車在高原上奔馳的結(jié)果。這是擬景物為動物的修辭方法!耙粭l大氈子”是用比喻寫高原景色。
“黃的是土,未開墾的荒地,幾十萬年前由偉大的自然力堆積成功的黃土高原的外殼”,用“堆積成功”把千萬年緩慢作用的自然力寫成強大的人工力,這樣就把黃土高原變靜為動,用的是擬人的修辭手法!熬G波”“麥浪”的比喻,也襯托出高原的遼闊、壯觀。用“坦蕩如砥”來比喻、夸張高原的平坦;寫“并肩”的“連峰”使用擬人手法突出高原迷人的景色。
作者描繪黃土高原的“雄壯”、“偉大”實則為寫白楊樹的“不平凡”做鋪墊。
二、用擬人、反復(fù)、排比等突出白楊樹不平凡的形象。
作者先描寫由遠處見到的白楊:“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用遞減排列手法突出白楊的傲然聳立,哪怕一株也有這樣的雄姿;同時,把白楊擬人化,且比喻成“像哨兵似的樹木”。為下文歌頌北方普通軍民做伏筆。接著作者以設(shè)問的語氣寫出看到白楊樹時的情緒變化:“那你的懨懨欲睡的情緒又將如何?我那時是驚奇地叫了一聲的!边@一設(shè)問巧妙的回答了上一段作者為何要大力渲染高原景色。
作者寫白楊,既寫它的“不平凡”,又寫到它“極普通”,用對襯的寫法突出貌似普通的白楊,實質(zhì)的確是不平凡的。
在描寫近景的白楊時,先用擬人手法肯定白楊樹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接著寫樹的外形:“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像加過人工似的”;“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加過人工似的”。兩句“加過人工似的”構(gòu)成反復(fù),突出白楊的樹干、樹枝的“筆直”。用比喻寫樹“哪怕只有碗那樣粗細”,用擬人寫“它卻努力向上發(fā)展”。一個比喻,一個擬人,兩句形成襯托,說明白楊樹是倔強的。
三、用擬人、對比等描寫白楊樹的性格,用反問、排比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文章第七段再以擬人手法寫白楊的性格。說它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而是樹中的“偉丈夫”,既是擬人又是對比,以弱不禁風(fēng)的“好女子”同堅強挺拔的“偉丈夫”在性格、氣質(zhì)上形成對比,強調(diào)白楊樹的“傲然挺立”,堅強的性格。
前面作者運用各種修辭描繪白楊樹的“不平凡”,都沒有點明贊美白楊樹的真實用意。為了給讀者更深刻的印象,作者在后面用了四個反問句式組成的排比句,逐層揭示了白楊樹的象征意義,抒發(fā)了贊美北方農(nóng)民和我們民族精神的強烈感情:白楊樹不愧是樹中的“偉丈夫”,不但象征了北方農(nóng)民,象征了守衛(wèi)家鄉(xiāng)的哨兵,而且象征了當(dāng)時“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
末段,作者又用“貴族化”的楠木反襯“極常見、極易生長”的白楊樹,再次抒發(fā)了對北方抗日軍民的贊美和崇敬之情。
縱觀全文,用了擬人、擬物、比喻、夸張、遞減、設(shè)問、對比、反問、排比、襯托等十多種修辭。加上作者活潑清新的語言、濃烈的感情,把白楊樹的“不平凡”,以及贊美白楊樹的真實用意告訴讀者,給讀者以啟發(fā)、深思和聯(lián)想,同時也給人以鼓舞和力量。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