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正文
精靈,這種在中土世界中餐風飲露、長生不老、輕盈美麗、外形似人而更加高級的生物,竊以為是最難在影片中塑造的,道理和“畫鬼容易畫人難”一樣。
特別是對于那些看電影前對原著一無所知的觀眾——比如小鹿——來說,如何讓他們感覺出這一生物與人類的區(qū)別,從而更好體現(xiàn)原著精神,真是電影人的一大挑戰(zhàn)。
正片中第一個出現(xiàn)的精靈是阿爾溫——麗芙·泰勒。雖然她出場時打了強光,雖然還有霍比特人在旁邊解說:“She\'s an elf!”,但小鹿的第一感覺還是:“哇!大美‘人’耶……”
隨后,她用刻意壓低的聲音和阿拉貢講起精靈語,隨后是與九個戒靈的追逐戲……
并不是說她的角色很失敗,至少臉上帶著血痕立馬揚劍那一幕,的確是容光煥發(fā)英氣逼人,給小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直到第二部她再度出場身披黑袍戀戀而去,小鹿還是覺得她是美“人”、美“人”……
順便說一句,她和阿拉貢在林谷訴衷腸那場戲,采用了一個怪異的駝背造型,完全破壞了整場戲的美感。難道是因為麗芙的個子比維果高?但完全可以用別的方法解決嘛……
第二個出場的精靈是埃爾隆德。這父女倆給人的感覺還真是有夠像——都是造型出色的人類。埃爾隆德的威嚴、深沉、睿智、決斷力在出場后短短幾分鐘便表露無遺,但背負重壓的王者無論如何也無法飄然欲仙……
當然了,因為在原著中,埃爾隆德家族有著人類血統(tǒng),所以影片這樣處理他們的形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過,如果就這樣一直下去,小鹿對于“精靈”的想像恐怕就只能止步于那種人類努力求仙最終修成正果的道家學說……
幸好幸好,這時候我們的萊戈拉斯終于出來救場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象小鹿一樣,看到萊戈拉斯飛身下馬后,第一反應不是“好漂亮的男人!”,而是“哇!這是什么東西……”
套用原著中的描述,他“容貌之英俊,超出人類想像”。所以事先不了解原著的小鹿在那一瞬間陷入迷惑……這是什么生物?是人嗎?
林谷會議上,萊戈拉斯開口說話,聲音之清澈純凈同樣超出人類想象。雖然那幾句臺詞內容全是為阿拉貢壯聲勢,對介紹自身背景并無直接作用,但一個連皺眉嗔怒時都能令人如沐春風的角色,不用刻意描述什么,自然而然就把觀眾帶入一個遐想的世界……非人類的世界。
那場戲中萊戈拉斯的戲服也非常合適。那件樸素寬大的長袍,的確不如后來的綠色獵裝能夠凸現(xiàn)他的優(yōu)美體型,也不如銀色蘿林裝那樣營造出一片柔美如夢的氣氛,但卻和林谷的陽光、樹木、落葉的深黃色調渾然一體,天衣無縫。林谷會議是一場平靜中蘊藏殺機的戲,他身上寬展無痕的衣袍似乎也在呼應這一點。
建議有4D9的大人們回去找找第四張花絮碟,有一段介紹林谷會議剪輯過程的內容,七個窗口同時播放六臺攝像機拍攝的不同角度畫面,其中有一臺攝像機對準萊戈拉斯恐怖的長長長睫毛,特寫鏡頭長達N秒鐘……唉……過癮啊……(不好意思,花癡小鹿又跑題了……)
4D9中加了一段魔戒隊出發(fā)的內容,開頭就是萊戈拉斯身背長弓、蜻蜓點水般跑入鏡頭。然后除了和阿爾溫眉來眼去的阿拉貢外,其余隊員在聽埃爾隆德訓話時都是一副呆若木雞的架勢,只有萊戈拉斯伸手胸前,躬身施禮。這個細節(jié)動作極好地體現(xiàn)了他的出身和教養(yǎng),一派貴族風范。
寫到這里,小鹿忍不住要跳級一下,把凱特·布蘭切特飾演的蓋拉德麗爾女王先拉來跟OB飾演的萊戈拉斯做個比較。在聽4D9的幕后介紹時,小鹿發(fā)現(xiàn)無論導演、攝影還是其他演員(包括OB自己),對凱特的演技都是眾口一詞的贊不絕口,而對OB就比較不客氣。觀眾無法進入拍攝現(xiàn)場,自然不能親眼看到實情如何,但不管NG了多少次,從最后剪到成片里的鏡頭看,萊戈拉斯的成功塑造絕對比蓋拉德麗爾更不容易。
大人們想一想,蓋拉德麗爾出場前,有吉穆利似貶實褒的點題、有她自己的千里傳音、有一群金發(fā)精靈(特別是哈爾迪爾,此君下文再提)的先聲奪人,有閃爍著圣誕燈光的詭異環(huán)境、有虛無縹緲的仙樂背景……
她出場時,不但打強光照亮了弗羅多的藍色大眼睛,而且還被塞博利恩老佛爺似的從臺階上攙下來(^_^),用33格的慢速攝像強調她身型優(yōu)雅、儀態(tài)萬方……
厚著臉皮說一句,這如此集中力量大規(guī)模的烘托鋪墊下,就算當時從臺階走下來的是小鹿(化濃妝后),恐怕也能成功擔當起精靈女王的重任……
而萊戈拉斯就不同了,從頭到尾,沒有人刻意為他來鋪墊什么,襯托什么。他和其他角色一樣,在風雪中艱難跋涉、在黑暗中奮力搏斗、在斷橋上掙扎奔跑……他的單薄綠衣上風塵仆仆,他的潔凈額頭上經常沾梁血腥……
但就在這樣昏暗惡劣的環(huán)境里,這樣驚險困苦的行動中,萊戈拉斯這小子竟然還能保持著優(yōu)雅輕靈的舉止,時時提醒觀眾中土世界里“精靈”這一物種的存在,這……
踏雪無痕就不說了,山洞門口終結大烏賊的那一箭也不提,只說他在地獄般的莫利亞礦坑里的種種表現(xiàn):
在巴林墓前的戰(zhàn)斗,別人都在地下連滾帶爬,萊小子居然身輕如燕地跳上食人妖背頂向下射擊(當然是電腦特技),最后還是他一箭透入怪獸張開的大嘴,才結束了這一回合的打斗戲;
被伯洛林追趕,博羅米爾跑過了頭,差點比剛多爾夫還早掉進臺階下的地獄,還是萊戈拉斯疾步上前,用力拖他回魂。這種閃電般的速度,除了精靈不做第二人想;
還有斷橋間那凌空一躍,回身幫助一個個同伴脫離危境,拉住吉穆利的胡子雖然意在搞笑,卻也表現(xiàn)出他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的反應能力。
追趕強獸人那場戲,即使是從空中航拍,也能夠清楚地分辯出阿拉貢與萊戈拉斯這兩個角色。精靈步履輕捷、雙腿交替頻率極快、蘿林斗蓬在背后隨風舞動,飄逸如仙;而旁邊的“大步”雖然速度絕不輸給精靈,卻顯得東搖西擺、步子沉重、踉踉蹌蹌……
整部雙塔里邊,給小鹿印象最深的不是萊戈拉斯在范岡森林里的雙眸特寫(真是帥呆了。,而是圣盔谷戰(zhàn)役末,眼著塞奧頓那個老混蛋棄城外奮戰(zhàn)的阿拉貢與吉穆利于不顧,一向纖弱秀氣的小精靈拋下長索,全憑一已之力硬生生將兩個好友拉上。精靈并不善于負重,在原著里,無論是背行李、抱霍比特人甚至扛小船,都是阿爾貢與博羅米爾這兩個大人族的事,頂多再加上吃苦耐勞的小矮人。眼看著大雨中小萊用纖瘦的雙臂一寸一寸往高墻上拽那兩個沉得要死的家伙,小鹿這份心疼啊……好象又跑題了……
總而言之,蘿林的蓋拉德麗爾為觀眾營造出了一個虛幻縹緲、如蓬萊仙境、如天宮瑤池的意境,讓精靈在人類最美的夢里出現(xiàn)。而來自黑森林的萊戈拉斯則告訴觀眾,神奇美麗的精靈真的曾經在這片大地上存在過,他們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可以和人類并肩戰(zhàn)斗、同呼吸共命運,即使腥風血雨塵埃滿面,也湮滅不了他們的光輝本色……
萊戈拉斯這個角色深入人心到這種程度,打死也不能全歸功于演員OB一個人。小鹿試著來總結一下成功經驗:
一、 選角人員功力深厚,選對了那位獨一無二的演員。OB在生活中的形象雖然和萊戈拉斯相差甚遠,但他擁有線條精致秀氣得挑不出一絲敗筆的五官、明亮聰穎的眼神、以及瘦長而勻稱的體型,經化妝師、服裝師和造型師一番整理后,使萊戈拉斯這個角色僅憑扮相就足已先聲奪人。所以網(wǎng)上才會流傳:“萊戈拉斯什么都不必做,只要出場站在那里吸引女觀眾就足夠了……”:)
二、 看得出來,導演和編劇對于這個角色也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原著中萊戈拉斯只是配角中的配角,無論什么時候都和吉穆利一起出場,出于整體考慮,影片中自然也不能為他過多加戲。但在這為數(shù)不多的戲份中,從臺詞、攝影角度、人物造型、動作設計、光線、音響、背景畫面……處處都能看出導演和編劇的匠心獨運、不落俗套。不夸張地說一句,兩部影片中凡是萊戈拉斯的單人特寫,沒有一個馬馬虎虎混過去就算的鏡頭,(而弗羅拉和阿拉貢此類鏡頭就為數(shù)不少),總是力求最大限度地表現(xiàn)出這個精靈的優(yōu)秀出色。4D9中介紹OB本人也為此出了不少力,那么這條功績也可以算到他頭上一些。
三、 電腦特技和剪接技巧的充分運用。實在要感謝科技發(fā)展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明明OB跳上的是移動的架子車,對著一只吊在線上的乒乓球射箭,觀眾看到的卻是萊戈拉斯跳到食人妖背上生死大戰(zhàn);明明OB只是拉滿了弓姿態(tài)酷勁地亂射一氣,觀眾看到的卻是萊戈拉斯行云流水般連發(fā)七箭連斃七敵;明明OB在城墻上只是歪著頭隨便一箭,觀眾看到的卻是這位神箭手一箭射脫大木梯牽索因而殺敵無數(shù)……
四、 其他角色的犧牲性襯托。這一點有的是故意安排,有的卻是無心插柳。感謝吉穆利,他以矮胖之姿竟然長伴萊戈拉斯身邊,愈顯精靈的玉樹臨風;感謝四個霍比特人,他們在打斗戲中的無能表現(xiàn)突出了萊戈拉斯的英勇善戰(zhàn);感謝剛多爾夫,他的衰老蹣跚恰和萊戈拉斯的年輕敏捷成對比;感謝阿拉貢,他的不修邊幅令萊戈拉斯的干凈整潔無比珍貴;感謝博羅米爾,他的軟弱和權欲使人類和精靈的區(qū)別愈發(fā)明顯……最重要的,感謝其他的精靈角色,他們使萊戈拉斯成為精靈這一美好物種的最杰出代表。
五、 這才有位置談談OB的演技。這個剛剛從電影學院畢業(yè)的男孩子,能夠在這樣一部偉大影片中出演這樣一位偉大角色,運氣之好實在是——應該趕快去買彩票。首先,他很努力、很用功,對角色充滿熱忱,這一點從4D9的隨片評論中很容易聽出來。其次,他有演戲天賦。這一論斷的論據(jù)來自兩處眼神——莫利亞地底伯洛格將出現(xiàn)時充滿恐懼的那一個,以及剛多爾夫殉難時悲傷、迷惑不解的那一個。前者在原著中是用語言和動作來表現(xiàn)的:
“他剛把弓拉開,手卻垂了下來,箭滑落在地。他大驚失色地喊了起來!业奶彀!’萊戈拉斯悲號道,‘伯洛格!伯洛格來了!’”
電影中不可能給他這么長的鏡頭,只有用一個眼神來表現(xiàn)。他做得很好。至于后者,Este大人在《美男傳說》系列中已經闡述得夠詳細,小鹿不再廢話。
說了這么多,似乎除了萊戈拉斯,別人飾演的精靈都不夠味道,其實倒也不是。拿凱特·布蘭切特的蓋拉德麗爾女王來說,在弗羅多窺照水鏡時,她那雍容平靜中透出陰森邪氣的表情就極為傳神到位。所以蓋拉德麗爾如果真讓小鹿來演一定會釀成巨災……^_^
最后來談一談人氣僅次于萊戈拉斯的精靈哈爾迪爾隊長。如果說,有人對于身為片中第N配角的萊戈拉斯竟能受到影迷如此瘋狂追捧的感到不解的話,那在長達六小時的兩部影片中僅出場兩次便殞命、鏡頭長度加在一起不到一分鐘、臺詞一二部各自只有一句哈爾迪爾,就更是出名出得不可理喻。
小鹿十萬分贊同Este大人在《美男傳說》系列中對這兩個精靈特點的評價。記得小鹿第一次看影片看到哈爾迪爾出場時,反應是:“這個家伙是誰?竟然抄襲那個金發(fā)小帥哥(萊)的發(fā)型……”
那時的小鹿的確對中土世界一無所知,剛剛習慣了萊戈拉斯那種溫柔秀氣的美麗,對于哈爾迪爾這種霸氣不馴、陽剛高傲的美感既無法忽略,又需要一定的接受時間……
不過,哈爾迪爾在第一部(劇場版)里的鏡頭實在少得可憐,所以小鹿雖然有心動的感覺,卻并沒有非常在意他。
真正讓哈爾迪爾在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在他死后。(哈迷們表打俺……)
真正沒有前兆、毫無道理、令人完全不能接受的死亡。
觀眾們并不是沒見識過主角們的離去。先有剛多爾夫(至少沒看過原著的觀眾們以為他死了),后有博羅米爾,但沒有一次在小鹿心里激起的反應如此強烈的。
剛剛率一支帥哥之師要來解救人類的危難,身穿銀亮鎧甲的哈爾迪爾顧盼不羈、英武如神、比任何一次亮相都能打動人心。好啦,這個慵懶高傲到有些自閉的精靈也終于放下身段和人類擁抱了,正是大家摩拳擦掌大干一場的時候,卻……
小鹿對這次死亡的不滿,還在于哈爾迪爾死得無意識、無價值。
剛多爾夫被和自己重量級相同、又表演了半天噴火絕技的伯洛格拖下地獄,總算不冤;
博羅米爾是自己做了虧心事在先,有一定的活該因素,而射殺他的獸人頭目好歹也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
哈爾迪爾卻……死后幽魂想□□都不知道該找誰,這種情況下,估計他也很難咽氣升天。
英雄死于宵小之手,怎能不讓人須發(fā)狂傾、氣膺如裂。
并不是說他不能死,而是死得太倉促,太無聊,浪費了這一人物的潛質。
武俠小說中,經?梢钥吹竭@種場景:某大反派身受重傷時,對英雄人物說:“給我一個痛快的,死在你***手中,也算我完美退場!
獨孤大俠一生痛苦,不在于爭戰(zhàn)不勝,而在于無處求敗、求死。
西門吹雪與葉孤城,為求與份量相當?shù)钠缴鷮κ譀Q戰(zhàn)(抱了必死之心),不惜跑到皇宮去大鬧。
一句話,英雄有英雄的身份,士可殺,不可辱。
這個離奇的死亡,只能證明一點:導演PJ看輕了哈爾迪爾這個角色在觀眾中的號召力。
不錯,觀眾因為哈爾迪爾的死感受到了精靈族為捍衛(wèi)中土所做的犧牲,但……您哪怕再稍費點心思,造出一個象樣點的兇手也行啊……
如果PJ想用哈爾迪爾的死來震撼觀眾,他成功了。
如果PJ想用哈爾迪爾的死來震撼觀眾兼喜愛本片,他失敗了。
不能容忍、拒絕接受、氣到吐血……
小鹿決定,近期要動筆寫一篇小哈狂扁PJ大熊貓的文文替眾哈迷出口氣……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