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第一年秋
陳念是在秋天遇到張禹的。
開始她對他印象并不好。成績一般,性格跳脫,喜歡挑逗班里的同學,身上透露出一股渾勁。除了在一個教室里上課,陳念想不到他們會有什么交集。
第二年秋
窗外的梧桐紋路加深,萬物凋零,金黃的梧葉層層墜落。女孩們圍繞在樹下仔細挑選,在一地的落葉中尋找最特別的那個。
陳念一向不愛湊熱鬧,她坐在窗邊,捧著一本厚厚的言情小說。
樓下的人漸漸稀疏,她闔上手中的書,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緩緩走下樓。
還有五分鐘就是午休時間,路上已經(jīng)沒有了行人。
陳念走向那棵梧桐,卻發(fā)現(xiàn)有人先她一步。她停下腳步,觀察著不遠處那人。
他將自行車停在一邊,一個人走進了梧桐葉海。雖已入秋,正午的光照仍舊耀眼,他將手撐在眉心,試圖去遮擋太陽。
陳念認出,那是和他同班的張禹。
他拾起幾片落葉,對著陽光來回比對,最后終于點了頭,待擦拭好梧葉表面落的灰后,小心的將葉片夾在了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里。
張禹離開后,陳念走上前,彎腰撿起了那片被他遺棄的梧葉。
你問她那一刻想了什么,可能是覺得,他們也沒那么不同。
十月中旬,在各種陰差陽錯之下,他們的座位挨在了一起。
開始陳念有些抵觸,但本著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則,她也就沒再多糾結(jié)這件事。
他們坐在一起后,每天的日常就是她拿著書看,耳邊時不時傳來張禹的笑聲。漸漸的,她竟有些聽習慣了。
陳念一向和自己的前桌不對付,那天他又拿一個小小的座位間距問題來找事。
陳念秉持的原則是不必要的事情不糾纏,但一定不能被白白占了便宜。她堅持不退讓,惹惱了對方。
她不得不承認,自己真的是個很不擅長吵架的人。短短幾句話的交鋒,她便敗了下風。
當她在調(diào)動腦中詞匯的那一瞬,第三方突然加入了進來。
張禹替自己出了頭,把對方臭罵了一頓,這是陳念完全沒有想象過的情節(jié)。
她不可思議的轉(zhuǎn)過頭,窗外的梧桐隨風搖曳,那一場金黃的雨,成為了他的背景板。
他站在那里,比窗外的梧葉,還要亮眼。
陳念看了五年的言情小說,可直到今天,她才深刻的感受到了書中描寫的那些情愛。
喜歡是一剎那的事情,來不及思考,來不及徘徊。
如果讓她來記述這段過往,她會寫道,這是一個關(guān)于秋天的故事。
后來,他們稀里糊涂成了朋友,陳念也加入了張禹的打鬧行列之中。對她來說,那算是人生中一個深刻的章節(jié),以至于今日回望,她都能想起少年明媚的笑臉。
陳念的生日是在秋天的末尾。那天見陳念的朋友祝她生日快樂,張禹才知道了這件事。
他對她說了生日快樂,問她想要什么禮物,說下個星期來學校再補上。
陳念問張禹要走了那片他夾在筆記本里的梧葉。張禹不明所以,只有陳念知道,她覬覦已久。
第三年秋
窗外的梧桐落了三年,陳念終于清晰的認識到,身邊的很多人和事,都悄無聲息的開始了倒計時。
巨大的升學壓力讓她喘不過氣,她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付出和回報不是一定成正比的。
她站在成績單前,從上往下數(shù),第四個是張禹的名字。
陳念知道張禹聰明。第一次考試后,他很快就找到了竅門,從那以后,再沒出過班里前五。
她控制不住的想和張禹說話,所以陳念暗暗下了決心,要去疏遠他。
她想試著用一年的時間,來追趕他的腳步。
她想和他去同一所學校。
如果非要評判對錯的話,就怪陳念那可笑的自尊心吧。
開始張禹有些不明所以,但經(jīng)過長時間的冷漠,他也不再執(zhí)著于這件事。
于是一切回到原點,他們又成為了出現(xiàn)在同一平面的兩條平行線,彼此眺望,無法相交。
陳念這條路走的并不順遂,她剛看到希望,緊接著就是長時間的墜落。
數(shù)不清有多少懷疑和絕望。那一年里,張禹的背影支撐著她一次次跌倒后爬起。
渺小而倔強,誰都打不倒她。
那晚的天格外清透,陳念顧不得賞星望月。她緊皺著眉,手里是一份剛及格的物理試卷。
熟悉的聲音穿過陳念的耳膜,也刺痛了她的心。
他說,班里的很多人就像陳念一樣,考好過一次,就再也起不來了。
那一瞬間,她只覺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被否定了。
她沒沖上去反駁,因為目前看來,他沒說錯什么。
她不怨他,只是有些難過,有些無措。
那一年,他們沒再說過一句話。無數(shù)次擦肩,他從未回頭多看她一眼。
最后,陳念發(fā)揮的不錯,分數(shù)夠到了張禹極可能會去的那所學校,那也是她的第一志愿。
學校放榜的那天,她擠在人群里,從頭看到尾,沒有他的名字。
她站在原地,一遍又一遍……
待喧囂歸于沉寂,她轉(zhuǎn)身離開,沒再回頭。
第一年秋,軍訓的合照里,他站在她身旁,身后是一棵還未完全染黃的梧桐。
第二年秋,窗外梧桐的落葉隨風飄動,她心中蔓延了一段情。
第三年秋,蕭瑟梧桐樹下,她排演了一場還未說出口的分別。
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
三年秋,寫不盡思念,道不清哀愁。
張禹,沈陽的秋天,會不會來得更早一些?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