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只影獨騎迎風笑,如斯煙雨青衫遙。------記豪俠溫瑞安
關(guān)于武俠,最早看的一本是金庸的《神雕俠侶》,大概是四五年級,現(xiàn)在正在看的是古龍先生的《七種武器》。從沒有非?駸岬南矚g某個作家,所以很多人的作品都讀過。
書的形式不盡然,有紙質(zhì)、也有電腦看的,紙質(zhì)書大部分不是自己的,印象很深的是,大概在我上初中的時候,坐2路車到底站有一家書店,一家奇特的書店。
那里有兩種類型的書堪稱馬鞍山最全的,一是各類型輔導(dǎo)材料,二就是各種神奇的武俠小說。(那家店的武俠全的啊。。。。嘆服了。。。)記得那時候就坐在那家店地上看了很多本。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初一暑假,店里就我一個人,老板也不知道去哪里了。我坐在地上看神州奇?zhèn)b,那一章寫的是柳五之死。
具體情節(jié)記不清了,只記得那章的最后一句話: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人生
真是
寂寞如雪
三伏天,天出奇的熱,可當時的我只覺得心一抽一抽的痛,全身冰涼。
走出書店,眼睛一片霧氣,才發(fā)現(xiàn)看東西已經(jīng)不清楚了。
那時候小,不了解太多的內(nèi)涵啊精神啊,只是喜歡而已。
于是就開始看溫大的書,也沒有覺得喜歡溫派是多丟臉的一件事。
溫大的早期作品是極其出色的,從那些文字之中可以感覺出一種逼人的才氣,如果就辭藻而言,武俠界鮮有人能望其項背;蛘哒f溫瑞安純粹是憑才氣吃飯。感覺他是一個天生的酷愛寫字的人,在寫作的過程中體會到無上的快樂。僅此而已。
溫瑞安本人年少得意,十七歲開始出書,到了八十年代前期,中期,寫的小說,水平已達到非常高的境界。所以當郭敬明韓寒一炮而紅時我非常的不屑,我說想你們煽幾句情罵幾句人算個茄子天才寫手啊,人家溫大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就寫了神州奇?zhèn)b了。
看他的書,可以感覺出作者的心境的逐步成熟和想法的日益廖遠,這也是只有像他這樣純粹作家才有的境界。
他的書里,人物的性格極其鮮明,這種鮮明卻又是豐滿的,不同于古龍的偏頗亦不同于金庸的中庸和梁羽生的壓抑。很多武俠可能受了主流傳統(tǒng)俠義精神影響極其容易將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成高大全。溫瑞安卻是劍走偏鋒,寫出了一批得讓人難忘的人物,成為無數(shù)新武俠寫手塑造多病公子時原型無情成崖余,還有無數(shù)新武俠寫手塑造亦正亦邪人物時的原型顧惜朝,以及云淡風輕溫文爾雅公子的原型蘇夢枕。。。。。。。更不用說雖然是虛構(gòu)卻已經(jīng)和武當少林等一起列入武俠圣地的“六扇門”。
溫瑞安的書,在藤萍姐姐聲名鵲起之前,是唯一讓我看的不累的書。他寫的文,正邪對立分明,更有很多干脆就是捕快抓惡人,從沒有糾結(jié)復(fù)雜的愛恨情仇。
他也不愛寫太多言情(不要有太多言情一直是我看武俠的一個要求)他筆下的江湖世界是純粹的,有著豪邁的陽剛之氣。即使有悲劇,也是生的絢爛死得悲壯。一如最早的武俠《水滸傳》。
溫瑞安,我想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將他類比為現(xiàn)在歌壇的周杰倫。才華橫溢,天馬行空,君臨天下,睥睨江湖。
長大了武俠看的多了后,開始知道溫派在武俠上的尷尬。
就像二師兄開玩笑說的“武俠四宗。。。溫派最挫了....名字就不好。。。瘟。。。。!”
誒,二師兄,你現(xiàn)在應(yīng)該知道了,當時,你的面前就坐著一個骨灰級溫迷。
在武俠精神上溫大是尊金庸的(具體內(nèi)含請見寫金庸的那篇日志),但表達方式上走的卻是古龍一脈。但這只是比較,溫大的文章大家看過就知道,是真正自成一派的。
同樣,溫大被尊為武俠四大宗師之一不是沒有道理的,他給武林帶來了許多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比如有了公案小說(四大名捕),武俠也擺脫了單純的江湖廝殺,有了家國天下的內(nèi)涵(神州奇?zhèn)b),這些功勞是不能磨滅的。
想起來是覺得自己沒用的,雖然私底下一直喜歡溫瑞安,可從不敢告訴別人。溫派,的的確確在后來落敗了。在很多人眼里,溫瑞安的武俠是極其不堪的,想來原因有很多。
一是溫大作品改編的影視劇質(zhì)量實在太差。那個讓韓國人演的破爛四大我已經(jīng)是想起來就覺得惡心,那個tvb小白臉演的諸葛神侯我是不用想就會覺得惡心。。。。更讓人無語的事這種片子電視天天放啊天天放。。。。都放到中央臺去了。。。
二是溫大自己的原因了,溫大的后期作品,我承認確實是有些非主流的。大概是自己意圖對自己突破創(chuàng)新吧,文風變得冗雜啰嗦,讓很多讀者不解甚至反感,就像二師兄說的“人家招式就四個字,他非用六個字,他腦有病啊他。。。。
可溫大就是溫大,古龍梁羽生辭世,金庸封筆。只有他還在執(zhí)著的寫著。
封筆了,就永遠的成了傳奇,金庸是個再聰明不過的人,做生意是,寫書也是。
若金庸大氣如宗師,古龍狂傲如怪俠,溫瑞安則如一身錚錚俠骨的書生。
而我最愛的就是書生。
溫大常讓我想起他筆下的青衣書生顧惜朝。
只緣感君一回顧,惜我思君朝與暮。
青衫磊落險峰行。
破帽青衫拜孝陵。
莫道杜鵑無情意,甘愿一醉是浮魚。
蘸血寫書,絕地一搏。
關(guān)于小顧,很多很多的想起。。。。
那時逢豆蔻年華,這個黃絹裹劍的青衫男子讓我死無葬身之地。
高考后忘記了很多事情,他的故事我記不得了,但我清清楚楚記得自己當時有多瘋狂。
記得溫瑞安自己說《逆水寒》是一個逃亡的故事,不知道他寫這個故事時有沒有自己的感覺在里面。
一開始就說,溫瑞安是天才,天才和瘋子只有一步之遙,他們總會在一些事情上走火入魔。
想起二中的那個小學(xué)弟說的,文字是一種無聲的信仰。
他這時候的書,其實有了點偏于藝術(shù)家的偏執(zhí),但我還是愿意去讀的,雖然有好些我不喜歡。
因為他在寫啊,他畢竟還在寫啊。
他此時的作品已不再僅僅只是文字,在文字的背后,生命或喜或悲或拈花不語。
今日見陽光,兇猛不可擋。如雷擊天堂,霹靂震空響。長江水太長,疾風撲莽蒼。歌者引吭唱,潸然淚兩行。
又過了很久,久到上了二中,分了班后,再也無暇想起江湖煙雨。
一天,也是夏日,在展望書城。
直奔三樓,抱了一大堆輔導(dǎo)材料下來。
媽媽排隊付錢,我在門口煩躁不安,百無聊賴。
這時候瞥見門口放著一摞新書,作者:溫瑞安。
我不記得當時是怎樣的心情拿起那一本書。
恍惚間想起來自己坐在那家小書店的地上,第一次開始真正看武俠。
柳隨風,成崖余,蘇夢枕。。。。。很多很多人嗎,我以為我已經(jīng)拋到腦后的人,那一瞬間,全想了起來。
當時心情是很喜悅的。
卻在不經(jīng)意間,看到文案最后寫了一句話。
著名武俠寫手滄月小椴聯(lián)袂推薦。
當時,就覺得。。。。。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整個人好像被掏空了,一陣天旋地轉(zhuǎn)。
我看柳隨風死的時候沒有哭,白愁飛死的時候沒有哭,蘇夢枕死的時候沒有哭,李沉舟和趙師容分開沒有哭。
可在那個時候,我已經(jīng)完全失控了,淚如泉涌。
金庸有句寫給阿蘿的話: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
英雄遲暮,蕭瑟秋風中。曾經(jīng)躍馬江湖,如今獨自在蒼涼孤島上,蹣跚前行。
恍惚間,又想起那句話。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插入書簽
純自我感覺,不喜勿拍磚啊。。。
第1章 只影獨騎迎風笑,如斯煙雨青衫遙。------記豪俠溫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