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光怪陸離傳奇志——顧甫淺評武陵漁人之《永樂悲風(fēng)》
“迷蒙繁華的秦淮河畔,鶯聲繚亂,埋葬著多少紅粉骷髏 ?脈脈春風(fēng)吹綠的金陵,載不動的,又是誰人的胭脂血淚 ?”
昏暗的光線中靜靜獨(dú)坐,鼠標(biāo)輕點,便又翻過一頁書。穿過崎嶇不平的青苔小巷,透過厚厚的歷史塵埃,迎面走來的是誰的輕吟淺笑、竹板慢搖?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場靖難之役,一個永樂皇帝,森森的皇權(quán)之下,消逝的又何止是上陣殺敵的大好男兒?看,那秦淮河畔的紙醉金迷,又是成就了誰的王圖霸業(yè)?
“沒入樂籍,凌遲處死,尸體當(dāng)街喂狗……”一道道觸目驚心的皇令,一個個瞠目結(jié)舌的看客,一個“悲”字緩緩浮現(xiàn),宛若天成。卻是好一個先聲奪人!
楔子上來便是腥風(fēng)血雨,成功惹來一眾側(cè)目。煙霧散開,戲鑼敲響,好戲卻是開始了。只是開篇卻是以大篇幅的對話開場,你一句我一句的對話中,東家長西家短都被翻了出來。雖然有用的信息可以從中提煉,但是平淡刻板的對話,卻也未免讓人產(chǎn)生纏雜之感。
故事情節(jié)慢慢展開,一段公案引出了昔年的愛恨情仇,大大小小的人物粉墨登場,卻是帶了帽子,舞起水袖,咿咿呀呀唱起戲來。只是這戲唱的卻是有趣,光怪陸離,厚實的文字中無端端透出一種荒誕氣來,讓人理不清摸不透,流沙一般慢慢埋入。
此文不過十萬字,名副其實的中篇,情節(jié)也并不復(fù)雜,由京師的無頭案引出當(dāng)年的建文余黨,進(jìn)而揭開昔日鐵家的一段愛恨糾葛,乃至永樂秘史。
正文以第三人稱入手,完全以說書人的視角來敘述故事。因而雖對情愛有所涉及,但卻非著力點。四段感情戲,除了略顯沉悶的男女主的感情糾葛之外,還有女主姐姐與男主父親的一段傾城之戀,女主與男主父親的一段背叛救贖,皇帝與鐵家大公子的一段斷袖曖昧。以感情為線索,將故事的來龍去脈串聯(lián)起來,使之行而不散,徐徐推進(jìn)。
但之所以說此文文字中透出一股荒誕氣,很重要的一點卻也是源于此,作者對故事情節(jié)出人意料的安排。略顯平淡的前文發(fā)展至后來,隨著一系列人物突然登場,故事突然變得光怪陸離起來,便像唐傳奇一般,看似厚重的歷史正劇染上了一層荒誕色,史記變成了傳奇,嚴(yán)霜化成了細(xì)雨。
第一出人意料的人物是便皇帝。當(dāng)看到貌似考究的明史正劇里面,成祖皇帝突然一本正經(jīng)的說,自己之所以要?dú)㈣F家全門,不過是沖冠一怒為藍(lán)顏,都是為了那個被自己親生父親所害的鐵家大公子時,當(dāng)謎底揭開,180度逆轉(zhuǎn),得知一切只不過源于一場風(fēng)月時,正襟危坐的觀者如何能不啞然?
第二出人意料的人物便是和尚,那個有著天下第一名頭父親的和尚。這個人物是文章進(jìn)行到一多半后出現(xiàn)的,但甫一出場便干了一件大事,旁若無人地從門禁森嚴(yán)的皇宮大內(nèi),救出了行刺被俘的女主,嬉笑怒罵,談笑自若,便如空降部隊一般,個性無比,一擊必殺。
第三出人意料的人物便是那位聞了幾回聲,最后終于出場的東月先生,此文幕后最強(qiáng)大的一位人物,神一般的存在,完全不必出手便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高手,無語凝噎。
三個出人意料的人物在大戲帷幕要落下之時依次粉墨出場,舉手間檣櫓灰飛煙滅,便如唐傳奇中的黃衣俠客一般,輕描淡寫地將事情收尾、結(jié)束、重新開始。正劇的水彩被漸漸洗淡,傳奇的天馬行空終于顯現(xiàn),荒誕氣愈積愈濃,呼之欲出。
十萬字的文章,光怪陸離的故事,看似結(jié)尾后的引線埋伏,血雨腥風(fēng)后的風(fēng)月無邊。霍小玉傳中一個黃衣俠士的出現(xiàn),便成就了那段“我死之后,必為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的剛烈。但是此文卻在結(jié)尾處出現(xiàn)了一群黃衣俠士,俠士揮揮手,前文中所有問題便都被輕描淡寫地解決了。雖然看來也圓滿,但卻也生生將卯著力氣看大戲的觀眾閃了一下腰。
何道問這是花還是磚?我也迷糊了。似花非花,似磚也非磚。要說是金手指,又感覺過了。因為觀此文,卻只是像大故事中橫生的一個番外,大環(huán)中套著的一小環(huán)。于是作為觀者的我,也只能迷迷糊糊地將自己的感覺如實記下,施禮退散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