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小說 篇
NO:062
DATE:2023.4.10-4.13
清雨
五十歲的清雨退休了,月退休金三千多塊。退休了,就不用再上班了。其實,清雨無工作狀態(tài)已經(jīng)持續(xù)了18年。18年前單位買斷工齡,原單位撤銷,清雨被迫簽訂了解除勞動合同同意書。
把同意書拿回家,放進床頭柜的抽屜里。之后的十幾年,清雨極少把它拿出來。偶爾原單位發(fā)放諸如獨生子女補償金這一類的補償款,需要填表時,清雨才會拿出合同書查找合同簽訂的時間,但這個時間看一次忘一次,每次再用時還要拿出來再查找一遍。清雨也曾特別記憶過這個日期,但下次用時還是不能確定。好在需要登記表格的次數(shù)不多,而且每次會相隔很長一段時間。
“閑置”在家的最初兩年清雨過得也算“充盈”。買斷前清雨參加成人自學考試已經(jīng)有四年時間。買斷時,還有五門課程沒有通過。
每天清晨給女兒做好飯,吃完早飯再送她出門。清雨先是收拾收拾家里,洗洗衣服,做完了所有家務之后,清雨會為自己泡一杯茶,聞著來自四川的茶香味兒,開始一天學習。
堅持了四年的成人自考,最初的意愿是能拿一張大專文憑。單位的人才任用機制是以文憑論資排輩。沒有文憑,前途二字,只是人在旅途中,少了一點沿途的“風景”;也看不到前路的“光芒”。其實一張遲來的文憑對于前途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清雨自己也說不清楚。反正別人有,自己沒有,就是低人一等。
清雨自考的專業(yè)是計算機,對于專業(yè)課,清雨并不算吃力。讓她最難通過的是英語課程。英語課本厚如磚頭塊兒,清雨考了三次,歷時一年半才算通過。這是清雨參加自考通過的最后一門課程,一張大專文憑用時六年,清雨拿到了。而此時清雨已經(jīng)有兩年時間沒有工作了。
有位曾經(jīng)的同事無不諷刺地說,考完了,工作也沒了,有什么用啊。那時的清雨并不服氣,有了文憑,完全可以去找工作。但這種話,清雨只在心里過一過,不曾說給別人聽。
之后的十幾年里清雨沒有再去工作,不是沒有機會。清雨是個心高氣傲的人,不愿屈從別人,委屈自己。出去工作只是出于掙錢的需要,如果自己不是太缺錢,是不愿意看人白眼,聽人使喚的。
清雨也曾零零散散的工作過兩、三個月。那不能稱之為工作,按量化的標準,只能說是去幫忙。幫忙嘛,有忙就幫;無忙也就無事可做。這兩三個月的工作對清雨來說是開心的,因為學以致用。清雨以一個臨時幫忙的身份,在工作表現(xiàn)上并不比別人差。
如今50歲,在家“蝸居”了18年的清雨,終于可以按國家規(guī)定的退休年齡正式退休了。退休金按地區(qū)劃分標準為三千元。這就好比又開始拿“工資”了,而且還不用上班,終于與其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肮べY”的高低無所謂,關鍵是,在登記表格時,月收入或年收入一欄里,不再是“0”了。
手里有了點錢的清雨,開始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有限的資金,有限的可做的事情。出于少花錢多辦事的考慮,清雨買了一米長的水族箱,養(yǎng)了幾尾魚;在網(wǎng)上選購了花植,把花草種的滿屋子都是;還費力的在陽臺窗戶上搭了一個拱形薔薇花架。最初黃色的薔薇花盛開一時,的確是達到了清雨想要的一點點效果。但最終還是因為光照不足,又滋生了蟲害,薔薇花在當年的盛夏就枯了葉子。清雨并不為此氣餒,畢竟也曾開心過、忙碌過、時間也為此消磨過。正如一首歌里唱的:“瀟瀟灑灑的走,不問以后”。
讀書是個很好的消磨時光的辦法。清雨一口氣,在網(wǎng)上書店花四百多元買了二十幾本書。書的類型不限:有小說、名人傳記、心理學研究。讀書,真是很好的事情,它可以安撫人心、催人思考、調整心理、還能忘食。清雨并沒有廢寢,正相反,讀書讓清雨睡眠好了。中醫(yī)說,心靜好睡眠。這是可以借鑒嘗試的。
1
清雨也偶爾約幾個能說上話的朋友去外面小聚,喝喝咖啡;說說話;聊聊天。
幾個人在一張桌前坐下,各點一杯咖啡,聊聊自家事,說說所見、所聞。一個下午茶,幾個小時時間,不耽誤晚上回家做飯。
幾個人中總有話多的,嘮嘮叨叨。清雨遇事愛思考。為什么這些人總要不停地說呢?她們是怎樣想的呢?
這些人不停地說,不停地說,其實來來回回說的就那么幾件事;幾件事,來來回回,不厭其煩地說。
做任何事都有心理驅使,也有一些是由于生理因素導致。
話多的心理驅動可能來自兩方面:一方面,出于內心空虛、寂寞、焦慮,常以說話來排解;另一方面,出于對能說的認知。這些人認為能說就是會說,其實能說與會說有著天壤之別。能說,說話找不到重點,沒有目的性,七大姑八大姨想到什么說什么;會說,簡單明了,一語中的。
能說的人之所以喋喋不休,自認為能說的人知識面廣、有學識、還具有幽默感。其實呢,這些人說話基本不過腦子,不過腦子的原因是腦子不夠使。她們缺乏組織、提煉語言的能力,更缺少化繁為簡的腦力。她們就像一個大氣球,表面上脹得滿滿的,其實里面空空如也。她們說出來的話,證明了她們沒有眼界。外在表現(xiàn)是沒有眼力架;嗅不到別人的厭惡之氣;不會聆聽,就剩下一張嘴,不停地往外吐。
她們之所以愿意口若懸河,或許是出于一種心理需求。她們想給眼前的人們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這是她們可以拿出來的在外人面前展示的能耐。當然,這是她們可以拿出來炫耀的為數(shù)不多的東西。機會對她們來說很難得,利用好機會,不遺余力地展示自己的“本事”,是她們心理上的迫切需求。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種病態(tài)心理,一種因自卑而產(chǎn)生的焦慮。
話多的生理因素可能與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有關。晴雨想起,自己的一個親戚早年患有甲亢,那時的表現(xiàn)就是話多。不分場合、不分對象,有機會就說個不停,說的內容基本相同。后來經(jīng)過手術切除了病灶,話多的表現(xiàn)也有所改善。
2
清雨她們來到的咖啡館提供免費續(xù)杯一次?Х瓤梢月,話也可以慢慢說。有人說起,男人有錢就會學壞這個話題。這個話題屬于老生常談,清雨也曾思考過,有幾點自己的看法。
對男人而言,一輩子的追求無非是事業(yè)和女人。深扒到骨子里,無非是名、錢、色。有錢的男人會變“壞”,雖不能說100%,至少90%是有的。
為什么男人有了錢會變壞?有了錢的男人,各方面的需求會迅速膨脹,擁有更多女人的青睞,才能彰顯他們作為男人的能力和魅力。女人對他們來說不單是情感和生理上的需求,也是臉面和自尊的體現(xiàn),這可以看成是有些男人的一種本能的需求。在有錢人的圈子里混,有一個拿得出手的女人,是他們最基本的愿望和最迫切的需要。
男性,究其屬性根源,他們歸屬于雄性動物。這類動物有著怎樣的行為特征?了解它們只要一窺動物求偶期,雄性動物的表現(xiàn)就知一二。動物的本能,無需分辨其對錯、是與非。在人身上,這種動物的本能被道德與法律所限制。這些男人們對法律條文很了解,他們善于用法律來規(guī)避風險,在道德和法律的邊緣游走。
家里的女人對他們來說就好比是一天里的正餐,而平時的“招蜂引蝶”與靚女們搞搞曖昧,對他們而言是飯后的佐餐小食,各有各的味道。男人希望成為“美食家”,嘗遍人間所有“美味”,這是他們能力范圍內的追求。
女人如何看待這樣的男人?特別是富家太太如何面對這樣的男人?如何對待這樣的事情?
如果命中注定他是一棵你已經(jīng)抓不住的“草”,與其讓他拖到你“遍體鱗傷”,不如從開始就選擇放手。
男人就像一汪流水,你又如何能抓住他?也許你還存有一線希望,你想把他握在手里,在各方面限制他,自認為這樣就能留住他。男人的心,飛出去的箭,只要他還能動,你是奈何不了他的。
跟他們過不去,也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人生不長,沒必要過多地糾結于此。如何生活是自己的事,這就決定了生活要靠自己去面對。人這輩子不可能什么都抓得住,而且很多東西你越是想抓住它就越抓不住。男人之所以有錢是因為他有一個廣大的生存空間,女人的限制,只會讓男人更加厭惡身邊的女人,更加想逃離這種生活,男人會以不惜代價的方式擺脫這樣的女人。
這世界離了誰,地球都能轉;離了誰日子也要一天天過,過得好與不好,完全在于自己跟別人無關;你過的不好,沒有人來憐憫你,也沒有人能幫你走出來;不想過這種日子,你只能靠自己走出來,你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與其長吁短嘆,怨天尤人,不如想想:“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樣子?我如何實現(xiàn)它”?。
撣撣身上的晦氣,轉過身不再去理他。坐下來細細思量,你擁有什么?你還可以擁有什么?
清雨想,如果我手里有一些錢,我要做些什么呢?
我想開一個二十平米左右的小花店。我不懂經(jīng)營,但現(xiàn)在開店的過程無需自己一件一件的親力親為,可以聘請專業(yè)機構,他們提供從工商注冊到選址,再到進貨渠道的一條龍式服務。有錢就有有錢的做法。平時也不用自己坐班,盯店,請專業(yè)的經(jīng)理人來打理,自己省心省力。清雨心里明白,開花店不為掙多少錢,為的是自己這顆不太安定的心,有一個安放的地方。
或許我還可以開一個咖啡店。它應該有個露臺,可以坐在這里喝著咖啡,看看書;還可以等在這里,看落日余暉,晚霞滿天。不為掙多少錢,只為自己這顆略顯浮躁的心,有一個可以安靜的地方。
3
清雨她們的鄰桌有一位不招人喜歡的人,從來到這里就不停地打電話,打了一個又一個,聲音大,毫無避諱。
清雨忽然想起她的一位同學,經(jīng)常以聊天為名打電話給她。實際上是今天托清雨幫她辦這件事兒;明天又有那件事兒請清雨幫忙。清雨了解這樣的人,了解她們的處心積慮。
這些人奉行天下人皆為我用,而我不能為他人用的處事原則。這些人之所以這樣想,源于那顆狹隘的內心。如何處事是他們自己的事。清雨認為,只要分清、認清這類人,再以有效的方法去應對就可以了。
清雨不愿意把時間和精力花在這樣的人身上。清雨也曾幫這些人做過一些事情,但得到的結果是,一次又一次的沒完沒了的打擾。這些人抱著不用白不用,過時無用的想法,一有事兒就來找,清雨不堪其擾,也認清了這些人的嘴臉,索性以冷漠對之。曾經(jīng)有人當面說清雨冷漠,清雨對此嗤之以鼻。清雨心里清楚,他們之所以說你冷漠,不近人情,是因為他們想在你身上得到的好處沒有得到實現(xiàn)而已。清雨并不是冷漠的人,只是在這些人身上選擇了冷漠而已。
這些人過度的透支自己的人際關系,最后得到的結果一定是對方的不屑和厭惡。這些人不明白,越有能力的人越討厭沒有回報的努力,更何況得到的是沒完沒了的麻煩和糾纏。我們最終會明白這些人不可理喻。
在清雨看來,朋友之間是完全可以利用的,但這是有前提的。能夠相互利用的朋友是人品一致向好,各方面的見識見解對等的人。他們能夠肝膽相照,人生事業(yè)旅途中相互照應、彼此利用,以此達到想要的目標,這才是真正的朋友的作用。
4
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多久?清雨無心去看時間?赐饷娴奶焐,太陽已經(jīng)偏西。同桌的人還在談論男人的話題,看來這是個對女人來說怎么都繞不過去的話題了。
男人比女人活得灑脫。在許多男人的意識里,女人如衣服,想穿穿,想脫脫。在男女問題上,好像女人永遠是那個吃虧的一方。其實這個虧你吃與不吃全在于自己。明明知道男方是什么人,還是放不下,想盡辦法去挽回,甚至是百般糾纏。如不知這樣做,只能給這種人渣機會,再一次占你的便宜;再一次傷害你;再一次利用你;再一次玩弄你。面對這樣的人,你怎能不吃虧!
有些男人在家里什么活也不做,在他們的觀念里,結婚找老婆就是找個不花錢的保姆照顧、伺候他。
這些男人不尊重女人,更不尊重女人的付出。這些男人懶得去想,人生一場沒有人是為了伺候別人而來的;每個人都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權利,女人沒有道理要屈從這樣的男人。
如果不幸遇到這樣的男人,大可不必與其爭吵。爭吵只會讓心情變得更壞,對于想要的對方的改變無濟于事;也不必與其生氣,與他生氣只能是更加加重你的負擔。這樣的男人如果每月還能拿回銀行卡里增加的那串“數(shù)字”,如果家里還需要這串“數(shù)字”,女人們可以忍耐一時,但沒必要忍耐一世。當女人自己可以獨擋一面,可以獨自主宰事情了,女人可以給自己自由,放飛自我。至于那些心懶人也懶的男人,隨他去吧。
清雨以前認為,對于生男生女的偏見已經(jīng)是上輩子的事情了。但在閑聊中發(fā)現(xiàn),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她們這一代人中也是廣泛存在的。
清雨搞不清楚,生男生女有什么不同?生男生女同樣要經(jīng)歷十月懷胎;同樣要經(jīng)歷分娩之痛;同樣要把她(他)們撫養(yǎng)長大;她(他)們同樣要工作要生活。件件事情都是一樣的,男女怎么就不一樣了呢?清雨知道所謂男人重要,是他們認為男人是傳宗接代的人。好可笑!沒有女人誰給你們傳宗接代?現(xiàn)在科學發(fā)現(xiàn),孩子遺傳母親的基因遠多于父親。如果只考慮傳宗接代,女人才是占決定地位的。
更有甚者,還有父母輕看女孩的教育,認為女孩讀點書就行了,沒有必要花錢去培養(yǎng)。好愚蠢!從生殖上講,多讀書、善思考的女性會把聰明基因遺傳給孩子;從教育上講,母親對孩子的影響要大于父親。出于對女孩和她后代基因優(yōu)化的考慮,女孩子都應該得到好的教育。
5
想到這兒,清雨收回了思緒,順便變換了一下坐姿。清雨看了看同桌的每個人,聽了聽她們在說的話題。其中一位總愛抱怨,都是些諸如此類的話:自己有多么不如意;老公不掙錢;孩子不找對象。
抱怨是最無能的表現(xiàn);是生活中最沒有用的事情;怨婦都有一個悲慘的人生。因為她把精力和時間都花在了抱怨上,而無力去做出改變。
清雨并不厭煩去聽這類人的抱怨,但只限于聽聽,了解之后,就去想自己的事情了。了解別人的不如意,才能對比出自己還算如意的現(xiàn)狀。清雨的現(xiàn)狀比上不足,比下至少還有余。生活是否如意,是否滿意,很大程度上是與外界比較之后,得出的結果,但這只是對一些人而言的。而一個人的真正如意的生活、快樂的生活,來自于一個人內心的安寧、豁達和充實。
有抱怨的,就有夸夸其談的人。這些人十分喜歡在外人面前夸贊老公、孩子。清雨大多時候只是聽聽,很少發(fā)表議論,因為沒有必要議論。
這些喜歡夸耀的人,她們的初心可能只是出于一種掩飾。掩飾的是什么?我們無需知道,但可以去猜想:或者是出于對人們眼中那種羨慕的眼神的喜愛;或者是出于一種自欺欺人的滿足。種種原因吧,我們只要心里明白就好。
真正過得好的人,她們不需要在人面前去炫耀。因為一個人過得好不好,從她臉上的膚色和神態(tài),包括她整個人的狀態(tài),就能看得明明白白。
再說說孩子找對象。誰家有適齡的男孩兒、女孩兒清雨了解的不多。每年都要參加幾回年輕人的婚禮,對于孩子們是如何找到對象的,清雨不太去關注。每個人的情感道路不同,到了自己身上也沒有多少可以借鑒的,隨遇而安吧。
清雨從文學作品中了解到:青年女孩喜歡一個男生,里面可能存在著誤區(qū)。
她喜歡他,喜歡他的文章,他的詩,喜歡他詩里徜徉的情感和婉轉動聽的文字;她喜歡他,喜歡他在球場上意氣風發(fā)的樣子,喜歡他面對對手不可一世的氣勢;她喜歡他,喜歡他富于磁性的聲音和富有感染力的歌喉。但這些所有被你喜歡著的東西并不代表著你喜歡他這個人。想一想,拋開這些讓你喜歡的東西,單單看待和思考這個人,是你喜歡的嗎?他這個人除了你已經(jīng)了解的外在東西,他的內心,他的性格,他的能力是你喜歡的嗎?他適合你嗎?這是你必須要搞清楚的事情。
對男孩子而言:她有美麗的外表;或者多情的雙眼;或者獨特的個性。但單憑這些,你能斷定她適合你嗎?
你喜歡的可能只是這個男人或者女人身上的一部分特質。而以后真正生活在一起,你面對的是他或者是她整個的全部。一葉障目,是年輕男女盡量要去避免的事情。
6
到了清雨這個年齡,許多人已經(jīng)當上了爺爺奶奶了。他們大多忙著給孩子帶孩子,可以說忙得不亦樂乎。偶爾聚會在一起,滿嘴都是孩子這,孩子那。
父母長輩總以孩子聽不聽話來評判孩子的好壞。其實我們很難去區(qū)分到底是聽話的孩子更好,還是不聽話的孩子更好。聽話與不聽話,可能只是出于孩子的性格使然。
清雨早年也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聽話,也曾苦口婆心的勸說你要這樣,不能那樣,結果收效甚微。如今孩子長大了,看看不聽話的她,成長的也很好。
人們經(jīng)常要求孩子聽話,但你有沒有想過,你的話正確嗎?有些孩子選擇聽話,這只是被迫。人都有一顆不屈服的心,暫時屈服了,但他不會長久的屈服。這就好比你用食指去堵水管里的水,開始水小,你堵得住;但隨著水壓的增大,你再想去賭,他給你的是他的憤怒、是他的叛逆。有些父母長輩經(jīng)常想不通,為什么孩子小的時候很聽話,長大了反倒難管了、叛逆了。我們經(jīng)常說,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這是一件很自然而然的事情,有什么想不明白?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個性,不屈從他人意志是從骨子里生發(fā)出來的東西,改變它不容易,但我們需要改變它們嗎?不需要。每個人都是個體,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需要成長,最終都要成為一個能夠獨立面對一切的人,讓他早一點學會把握自己,總沒有壞處。
與其讓孩子聽你的話,不如給他讀幾本書,或讓他自己看幾本好書,任由他自己去思考、去判斷。這對父母來說,是件一勞永逸的事情;對孩子來說也是培養(yǎng)情操,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的過程,同樣也是一勞永逸的事情。
我們反復的討論試錯的重要性。給孩子試錯的機會,在小錯中積累經(jīng)驗教訓,才有可能避免犯大錯。人們也經(jīng)常說平時不犯錯,一犯就是大錯。為什么呢?清雨早年目睹了一個孩子學走路的過程。
小孩子學走路,大人不舍得他摔跤,總是扶著、架著,遇到小溝小坎把他抱過去。整個學走路的過程,孩子不知道路途艱險。孩子學會了走路,什么地方都敢去,多高的樓梯都敢往下邁,結果摔的鼻青臉腫。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需要反復不斷地試錯,才能記憶、才能思考、才能有所長進。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
7
清雨有一種輕飄飄的感覺。每次她想明白一件事,都會感覺內心豁然開朗,好像羈絆的心一下子掙脫了出來。
清雨曾經(jīng)做過一個美好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海豚寶寶,在溫暖的海水里暢游。那是一種自由自在、無比放松、沒有任何羈絆的幸福感。同一個夢里,清雨變成了一只瞪羚,它一躍而起,它自由自在的、放縱的、無拘無束地奔跑于草原之上,同樣是一種無牽無掛、無比放松、無比自在幸福的感覺。這是來自動物的感覺,以清雨的身體、以清雨的感覺、以清雨的語言將它表達出來。清雨覺得,這可能是上天賦予她的一份特殊的使命,她有責任、有義務將這一信息傳遞出來。動物只要一時餐飽,便無他求。無求無欲,這是它們幸福的來源。
這個夢境讓清雨明白,人類思想的最高境界是無欲無求,而動物達到了這一境界。人們常說,知足常樂,但又有幾個人能懂得它其中的深意呢!
8
出來已經(jīng)有幾個小時了,清雨她們準備收起話題,收拾東西,該誰買單去買單吧。清雨她們實行輪流AA制,一人一次買全單,挨個輪,輪完一輪,再從頭接著輪。點的吃的喝的大概相同,不存在誰吃虧一說。
走出咖啡店,來到外邊,天色已接近傍晚。為了能按時趕回去做飯,清雨在網(wǎng)絡平臺叫了一輛車。出租車在北京三環(huán)路上向西行駛,道路一旁的綠植隔離帶上還零星殘留著花朵,已經(jīng)是仲秋了。落日的余暉從高樓大廈之間的縫隙里射出來;幾只身影漆黑的鳥在空中飛行;汽車玻璃上,偶爾閃過的反光照的清雨睜不開眼睛。
三十多年前也是一個仲秋,青少時的清雨行走在戈壁灘上,那時的陽光更濃烈,但照在身上,感覺不出炙烤,倒有一種暖暖的溫柔。那時的風是熱熱的,清雨喜歡仰著臉,任憑這溫柔的“小手”在臉上扶來拂去。清雨并不在意,讓這炙熱的陽光將自己的臉龐染黑,她喜歡這種毫無顧慮的、放肆的、自由自在的、讓自己的思想和□□蒸騰的感覺。這是一種放飛的感覺,懸浮于空中,無拘無束,暢游于溫暖的歡愉之中。
人的內心的感悟需要你的眼界來獲得;你內心的寬廣需要你的眼界來擴展。能支配你所有的情感、所有的好惡都離不開這個世界給予你的眼界。如果你心有不甘;如果你心有憤恨,那就去到一個廣袤的戈壁,去看看那里的蒼茫寂靜凄美的月色;去體會那里古道西風里蘊含的悲涼的情懷;去抬頭看看那里的雪山,再低頭看看那里的小花。在那里,你才能知道自己存在于這個世界是多么的渺小;你內心的不平是多么的狹隘。
這是一場心靈的洗禮。
它們就在那里,一直在那里,等著你去看。
NO:063
DATE:2023.4.1-4.7
小艾
小艾出生于1968年正月,屬猴。人們說,正月的猴,饑寒交迫,這個時段出生的人,命苦。
15歲的小艾初中畢業(yè),是個長相普通、身高普通、體重普通、學習普通、能力普通的普通女孩。
15歲的小艾考入一所職業(yè)技術學校(職高)。學校在北方的一座小城里,學校遠離市中心,坐落在一片田野之中。
小艾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散漫,平時用于學習的時間不多,基本上是不到考試不拿課本。除了上課的時間,課余時間小艾都用來看課外書。那時在班級里傳閱瓊瑤的書,小艾也讀過三本,覺得故事情節(jié)大同小異,對此興趣不大,后來也就沒有讀了。
小艾喜歡讀小說,一本1.5厘米厚的小說集雜志只賣一元錢。每月花一元錢,半個月都有書看,這讓小艾很知足,更何況這些書很好看。書中主要是中短篇小說,偶爾穿插幾首詩歌。在學校的三年時間,每個月這本書的發(fā)行日,小艾都要花一元錢從地攤上把這本雜志買回來。這本雜志名叫《小說》。后來小艾在各種賣書的地方尋找過這本書,但都沒有再見到過。三年學習期滿,小艾從學校畢業(yè),帶回家的除被褥衣服外,就是半箱子的《小說》。
小艾所在的學校學風、作風自由散漫,在外面的名聲也不太好。十幾歲的男男女女打情罵俏,樓樓抱抱。雖然學校明令禁止,但你有章法,我有辦法。每年都有大了肚子的女生;被派出所帶走的尋釁滋事的男生。但這畢竟是極少數(shù),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做到安分守己。
1
小艾入校的第二個學期,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剛吃過午飯,有人敲門。打開門,站在門口的是位男生。這位男生小艾認識,是她的初中同學,目前在另一個小城讀高中。
小艾很不情愿地讓他進了門,各自在對面的床邊坐下。小艾明白此人來的目的。讀初中時,這個男生就對小艾百般糾纏,小艾懶得理他,想不到他竟然追到了學校。小艾真討厭聽他說話,一心想著應付他的辦法:不說話、不回答、不回應,可能是個好辦法。不理你,你還不知道、不明白為什么嗎!
這個男生小艾最受不了他的:他總以美男子自居,每天至少說一百遍,自己是美男子。小艾眼里的這個人,就是只討厭的癩蛤蟆,長著一副油嘴滑舌的小人嘴臉。小艾想起這個人的糗事。
一次課間休息,小艾想去教室外伸展伸展,再辦辦私事。也不知為什么,“小人”坐在座位上對著小艾罵罵咧咧。小艾怒了,走過去,揪著“小人”的頭發(fā)把他拉扯到地上!靶∪恕睕]有料到小艾會有此舉,想反抗,但倒在地上的他此時已無回手之力。他試圖用一只手抓撓小艾,小艾盛怒之下不肯罷休,她抬起腳,猛踩“小人”的頭。要不是老師聞訊趕了過來,那“小人”的一只耳朵沒準會被踩爛了。
想起這件事,小艾不禁笑出了聲,但馬上意識到“小人”還在對面。小艾用眼角掃了一下“小人”,見“小人”先是一驚,續(xù)兒好像明白了什么,面露痛苦,但馬上又像是意識到了什么,尷尬的擠出一副皮笑肉不笑的嘴臉。小艾真看不得這張嘴臉,厭惡至極。但小艾明白,不能馬上趕他走,畢竟彼此的家在一個大院住著,以后還要低頭不見抬頭見,不能把關系搞得跟仇人一樣。小艾知道這種小人一時半會兒還得罪不得,如果他狗急跳墻,自己難免會吃虧。
小艾長長地吸了口氣,又重重的吐出來,抽了抽鼻子,把目光投向房門。趕緊走吧,你快把我煩死了。小艾知道自己臉上肯定是掛著心里的想法,就盼著這個“小人”能識點相,趕緊走。
顯然“小人”還沒有走的意思,他在強調他這次是坐了幾個小時的長途汽車來的,來一次不容易,沒有結果是不會走的。小艾沒有理會他。心想,好吧,那就耗著吧。“小人”重復他之前的話,小艾則旁若無人地長長地吸口氣,再重重地吐出來,嗅嗅鼻子,搞得比“小人”的說話聲音都大。
門外時不時有人走過;時不時吵吵嚷嚷;時不時的有人在門外竊竊私語。時間不知過去了多久,小艾覺得可能有幾個小時了。
聽見門外傳來飯盆的磕碰聲,想必是到了吃晚飯的時間了。小艾抓緊機會說,我同學要進來拿飯盆打飯,今天就到這里吧,你也該回去了,要不然趕不上回去的汽車了。“小人”說他今晚打算住在咱們同學那兒,明天的課也請好了假,今晚不回去了。小艾怕再生變數(shù),上前一把揪起他來,連推帶搡地趕他出門。“小人”被推到門口,留下已無可能,便問小艾,明天能否再來找小艾。小艾直截了當?shù)幕亟^了他,不用了,明天上課呢!靶∪恕庇謫柗衲芙o小艾寫信,小艾無奈,答應了他。
小艾有自己的想法:不答應,說不定“小人”還有什么幺蛾子。書信來往嗎,不用面對面交流,至少不用顧及當時的面子問題,兩三封信后,再來個“銷聲匿跡”,可能這陣“惡風”就吹過去了。
“小人”果然來信了。小艾把書信拿出來與同寢室的人共享,給“小人”的回信,也是同寢室的人你一句,我一句地拼湊出來的,無非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之類的話。三封書信后,小艾就不再回信了?赡堋靶∪恕币仓獰o趣,往后的兩年多時間里也再沒有來打擾。
以后的事證明了這個人就是個小人,他搞大了高中女同學的肚子,事后又不想負責任。回想當年他去小艾的學校,肯定沒安好心。
2
18歲的小艾即將從學校畢業(yè),學校安排小艾所在的班級去往另一個小城的機械廠實習。機械廠離小艾的學校有幾個小時的車程。
實習工廠與學生住宿的招待所相隔幾公里,上下班有班車接送。
實習期不長,只有一個月時間。小艾的實習工種是裝配車間的鉆機機工。
比小艾高一頭的大型鉆機機床,每天八小時發(fā)出震耳欲聾的“尖叫聲”,鐵屑與揚起的灰塵彌漫在車間里。一天下來,工人的臉上、鼻孔、頭上、甚至眼窩里都沾有黑色的粉末。
每個周日,小艾都要從頭到尾把自己清洗干凈,但工作服上的油污費多大勁也清洗不掉。別的同學的工作服干干凈凈,自己的滿是油污,站在同學們中間,這讓小艾有些不好意思。小艾知道,別的同學的工作服之所以干凈,是因為他們每天基本上沒有事做。工廠實習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就是走個過場,而小艾一天八小時要干滿工時(小艾的師傅們要求嚴格)。
招待所的水房離小艾宿舍有十幾米的距離。需要清洗的衣物比較多,一次洗不完,要從水房,到宿舍來來回回的折騰幾次。
一次,小艾拿著要洗的一盆衣服從宿舍出來,迎面碰到一位男士。這位男士無不欣喜地看著小艾,嘴里發(fā)出毫不掩飾的贊美聲:“真好看,真干凈”。小艾看了他一眼,個子不高,清瘦身材,還算端正的瓜子臉。這個人并沒有給小艾留下多少印象,他沖小艾說的話也沒讓小艾意識到什么。18歲的小艾還不明白,能一眼看出你的美;能一眼看出你靈魂的純凈的人,是跟你一樣的人。這樣的人,很珍貴;這樣的人,可遇而不可求。
臨近實習期結束,小艾師傅的師傅單獨跟小艾說了一件事:小艾所在車間有一個留廠名額,小艾的師傅、師奶決定把這個名額留給小艾。
能留下來,在工廠里做一名工人,這對其他學生來說是擠破頭皮都要去爭取的事情。但小艾從一開始就沒有留下來的打算。每天八小時聽刺耳的“尖叫聲”;每天下班滿身的鐵屑油污;這個小城,這個小城的人都是小艾不喜歡的。除此之外,小艾已明顯感覺到她年輕的師傅對她有點意思。對于這個年輕的師傅,小艾更多的是尊重。小艾知道,師傅人品好、性情好、人緣好;小艾也知道,這位師傅沒有學歷、沒文憑,當年也是剛剛出徒。在這樣一個不喜歡的地方;聽著不喜歡的方言;跟著一群不喜歡的人;再處著一個不太滿意的對象,小艾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接受,讓自己處于這樣的境地。也許這個名額還是一場交易,小艾自己就是這場交易的標的,雖然師奶沒有明說,但有這個可能。
小艾沒有接受這個讓別人羨慕不已的“名額”。兩天后,小艾所在的班級回到學校。
兩個月后,小艾面臨畢業(yè)分配。
就在分配的前一天,與小艾是同鄉(xiāng)的一位老師找到了小艾,問小艾是否愿意留校。老師的手里有一個留校名額,他愿意把這個名額給小艾,小艾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絕了。
在這個學校已經(jīng)待了三年,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以留戀的地方了。更何況,小艾有自己的想法:學校留給留校生的上升空間不大,頂多在學校當一個教務、實習老師、或者勤雜工。留校生考大學的名額很緊俏:學校里有許多的留校生,他們之中有一些已經(jīng)結婚生子,還在“論資排輩”等待這個考學、上大學的機會。這與小艾的人生規(guī)劃不相符,小艾希望能更早地去上大學。雖然走出校門以后會是什么樣子,小艾也不知道;但最起碼,留校以后是個什么樣的結果,小艾能夠猜想到。
小艾婉拒了老師的好意,老師有一些吃驚。小艾知道他為什么吃驚。留校,是除小艾之外的每一個學生夢寐以求的事情。
小艾畢業(yè)了。
3
回到家一個月后,小艾登上了遠去大西北的列車。
在總部機關等待下一步分配的一個月時間里,小艾和她的小姐妹在總部那個被褥上滿是蟲屎和干蟲殼的招待所里度日如年。機關里沒有她們認識的人。每天吃完飯,坐在招待所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一輛輛的車,一會兒它來了,一會兒它走了,走了一會兒又回來了,很無聊。就這么看了幾天,小艾她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這些車走了一段時間后還會再回來。了解到這個信息,小艾和小姐妹就有了出行的沖動。
在嘗試過一次,成功之后。之后的每天早上吃完飯,小艾她倆都等在招待所門口,尋找正在發(fā)動的汽車。司機都很友好,即使不打算再回來,也會告知小艾她們。小艾她們并不擔心,不管這輛車能不能回來,總歸還有其他車回來吧。車門上都印有本公司的名條,見一個問一個,總會遇到回總部的車。就這樣,小艾姐倆每天都往市里跑,一個月的預支工資,花的所剩無幾。
小艾想起了在工廠實習那一個月,也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這樣的窘迫。當時小艾身上只有六塊多錢。在地攤上小艾找到兩本好看的書,兩本書四塊多錢,如果買書,身上就剩一塊多錢了。但最終小艾還是決定買下這兩本書,之后帶著一塊多錢買了火車票,回家去要錢。
上技校的這三年小艾沒有花家里的錢,這三年是靠小艾自己的獎學金維持下來的。小艾覺得我這三年沒有問你們要錢,這次是在外實習,花費多,回來要錢,應該不會為難我吧?但事實并非如此。小艾想要三十塊錢,這是按一天一塊錢算的(當時一份有肉的菜是一塊錢)。但最終小艾懷里揣著要來的二十塊錢和滿腹的屈辱回去了。有了這樣的經(jīng)歷,小艾告訴自己,以后,絕不讓自己再處于這樣的境地,錢財上要計劃好用度。
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僅僅幾個月,小艾又把自己逼到了這樣的境地。剛到野外隊的那幾天,小艾她倆天天吃饅頭就咸菜。好在是月初,發(fā)工資的時段,工資很快發(fā)下來了。
4
野外小隊過的是風餐露宿的日子。但小艾很享受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每天天不亮坐著“大箱板”,一路顛簸兩個小時去工地。
工地的工作就是“徒步旅行”。沿途的風景:有高高的雪山;一望無際的戈壁;流水潺潺的坎兒井;異域風情的村莊。小艾曾仰面躺在龜裂的棉花地里,讓溫熱的大地烘烤自己的脊梁;也曾在工友們鄙夷的眼光中打著陽傘,漫步在碎石林立的“排線”之上。小艾憐惜過戈壁灘上短暫開放的藍色小花;感嘆過戈壁環(huán)抱中雪山腳下猶如江南的細雨蒙蒙;小艾曾經(jīng)領略過古道西風的蒼涼悲情;也曾贊美過月色蒼茫中寂靜凄涼的美好。小艾從沒有后悔過自己的選擇,她慶幸有這樣的所見、所遇。對小艾來說,如果命中注定要過的生活是詩和遠方,那么這就是屬于她的詩和遠方。
人世間無處不詩意,處處是遠方。
初來乍到,小艾和小姐妹低調而彷徨。她們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與工地上的一位男工友相熟。準確的說,是這位男工友主動找到她倆。工友熱情奔放,說話時口齒有點不清,看表情像是沒什么心眼的人。他笑起來毫無顧忌,面部表情很有喜感:臉側的每一條褶皺都好像在用力向后堆積,連動著眼睛周圍的皮膚形成一張“孫猴子”的臉譜。日后證明了小艾的猜測:工友少年時遭遇過煤氣中毒,大腦有部分受損,導致頭腦不太靈光。
小艾和小姐妹與這位工友熟悉后,每次排完線或收完線,小艾她倆都會第一時間在人群中尋找這位工友,找到之后就直接上手扒下工友身上的綠軍大衣,在卡車的背陰處碎石地上占個地方,鋪好軍大衣,幾個人坐在上面休息。在這種環(huán)境條件下,軍大衣可以說是件奢侈品。早晚氣溫寒涼,大衣可以穿,休息時又可以鋪在地上當?shù)靥。剛到野外隊的小艾姐倆沒有棉衣可以使用,還好有這位工友的幫助,使她們不至于無處可待,又楚楚可憐。
其他幾位男工友,在小艾眼里屬于那種很各色的人。沒事兒,口中不干不凈,說著同一個小地方的方言,時不時湊在一起,說著渾話發(fā)出浪笑;有時竊竊私語,又像是在密謀著什么。小艾不喜歡那個小城的人,也不喜歡聽那個小城的方言。好像這種地域歧視是與生俱來的,找不到出處。
每一條測線施工結束都會放一天假休整。小艾和小姐妹會利用這一天睡個懶覺,到中午飯點兒去食堂打飯,把飯端回宿舍,吃完飯,開始洗洗涮涮,收拾房間。
收拾停當,小艾會躺在床上,想想事,看看書,與小姐妹聊聊天。平時小艾她們的房間很少有人來。來的人無非是送信;傳個話;送點兒東西。下午過后,有人敲響了小艾她們的房門。來的是個八、九歲的男孩。出于禮貌,小艾她們讓這個男孩兒進了屋。小艾還拿出糖果給男孩兒吃。小艾注意到男孩兒身上背著報話機,小艾一時沒搞清楚他背著報話機干什么。正在這時,報話機傳出了男人的聲音。小男孩吃著糖,大著舌頭說,他們要你們說話。什么玩意兒!小艾又好笑又好氣,她給男孩兒做個手勢,不要說話,然后領著他到門口,打開門,讓男孩出去。
這時報話機里傳出了叫聲,別出來,進去,進去。小男孩兒又回到屋里,大著舌頭說,他們讓你們說話。報話機傳出放肆的笑聲。小艾頓時心生厭惡,沒好氣地一把揪住男孩的后脖領子,將男孩拖到門口,打開門,把男孩扔在門外,再拽住他,待他站穩(wěn),松開手,關上房門。
小姐妹被小艾這一舉動驚到了,驚呼:“你真敢呀!你不怕他們收拾你呀”?“有什么不敢,你想讓這些混蛋耍著我們好玩兒是吧”?
第二天出工,小艾等著看昨天那個“事件”的反饋。表面上一切照常,但小艾從他們的眼神里看到了一樣東西——他們看小艾的眼神,不再那么肆無忌憚,有了那么一絲絲的顧慮。
需要每天出工的正式工包括小艾和小姐妹在內,有五、六人。工地上其他人都是來自內地偏遠山區(qū)和當?shù)氐霓r(nóng)民臨時工,大概有十五位。臨時工與正式工在待遇上差別很大,在人身權利上也低人一等——至少那幾個正式工是這樣認為的。那幾個正式工對待臨時工的態(tài)度蠻橫無理。雖然他們幾個從各方面看不比臨時工多什么,但單單一個正式工的頭銜就足夠讓他們覺得有資格耀武揚威。
出工要帶夠一天的飲用水,用白色的塑料桶裝著,有四桶。想喝水就去倒,這是小艾的認知。直到一位臨時工有點膽怯的站在小艾面前說,我們人多,兩桶水不夠喝,你們幾個人兩桶水,水喝不完,你就別喝我們的水了。小艾反復詢問,確認飲用水真的是分開喝的。小艾向他道個歉,表示不再喝他們的水了。
小艾很難過,也很氣憤,連幾桶水都要分得清清楚楚,太過分了。小艾過去看了看臨時工的水桶,里面的水所剩無幾,接下來還有半天的時間,想到他們沒有水喝,小艾心里這個坎兒過不去。
小艾走到那幾個正式工面前,為臨時工討水。任憑小艾說出道理,那幾個人都無動于衷。小艾無奈的走開,在轉頭看向臨時工時,小艾看到一雙雙渴望的眼神。小艾走向臨時工,說,你們不用管他們,水又不是他們家的,想喝就喝唄。臨時工的眼神兒直接告訴小艾,他們不敢?上攵菐讉正式工平時、之前是怎樣欺壓這些臨時工的,連一桶水都不敢越池半步。
也許是那幾個正式工良心發(fā)現(xiàn)了,最終他們給了臨時工一桶水。看著臨時工一個接一個地倒水喝,小艾心里有了那么一點點安慰,也有了一絲絲的成就感。
4
野外隊的住宿條件比較艱苦。小艾他們所居住的宿舍,充其量只能說是可以住人的地方。有頂棚、有窗戶、有門兒的房子都是可以住人的,這是當時所能描繪的住宿條件。窗戶的木架還殘存著,整個窗戶用幾張紙板罩住了,屋里不開燈漆黑一片。
屋里吊著一盞一百瓦的燈泡。小艾覺得這盞燈對她們來說有點太奢侈了。在這個電力資源涉及不到的地方,所有電力需要野外隊自己燒油來發(fā)電,而一個只需照點光就夠用的小房間里,卻要安一個一百瓦的燈泡。為什么呀?反正是人家給安的,也只能這么用。
小艾和姐妹收工回來,免不了要洗洗涮涮。說是洗,只是用毛巾蘸著涼水擦一擦。條件就是這樣,也只能做到如此。
小艾她倆擦洗的時候,總覺得窗戶那邊有雙眼睛。
第二天,在清洗之前。小艾她們檢查了一下窗戶上的紙板,發(fā)現(xiàn)底下有一塊破損的地方。小艾她倆找來新的紙板覆蓋、固定在破損的地方。覺得這樣安心了很多。
第三天,收工回來。在清洗之前,小艾又去檢查了窗戶上的紙板,發(fā)現(xiàn)新的紙板上,有一個洞。
這一發(fā)現(xiàn),讓小艾驚嚇不小。她想起之前,感覺到的來自于窗戶上的眼睛,這讓她們不寒而栗。她們不敢再去碰那個窗戶,也不敢去看窗戶上的任何的東西,兩人蜷縮在各自的床上。
但最終,還是鼓起勇氣找來新的紙板替換了那個有破洞的紙板。之后的清洗都在黑暗中進行,速度非?。
每天收工回來,她們都要去檢查紙板。經(jīng)過了幾次,小艾她們膽子也大了。有一次。她們聽見窗戶外面?zhèn)鱽砣丝人缘穆曇,外面肯定有人。小艾第一反應就是要看看這個人是誰。小艾打開房門,沖了出去。
站在院子里,小艾看到一個人影,慢慢的從窗戶后面“延伸”出來。借著月光小艾認出了這個男人。表面上這個人和氣謙遜,但小艾肯定就是這個人。小艾一下子明白了,明白了為什么這個人要給她們的房間安一個一百瓦的大燈泡。
小艾沒有說一句話,轉身回到房間。
三個月后,也就是同年的十一月份,工地收工了,小艾帶著一臉黝黑黝黑的皮膚,回了家。
6
三個月后,在家捂白了的小艾重返大西北,剛滿19歲的小艾被調到了總部機關,成為了一名水質化驗員。
與小姐妹分別之時,小姐妹哭喪著臉,以后她將獨自面對野外隊的一切。她無不感傷地對小艾說,幫幫姐妹兒吧,找找關系把我也調上去。
小艾到達總部機關安頓好住宿,去單位報到。一個星期后,小艾想起了小姐妹的囑托。懷著忐忑的心情,小艾敲響了人事科的房門。
接待小艾的是人事科的干事。小艾向他說明了小姐妹的情況和希望上調的意愿。人事科的干事簡單的說,他不了解情況,要他先了解一下再說。小艾被打發(fā)了回去;氐剿奚岬男“八己笙,就這樣等消息,肯定不會有結果的,必須要趁熱打鐵。兩天后,小艾又找到了人事科干事,又重復了之前的話。人事科干事的反應印證了小艾的猜測。他根本就沒當一回事,干事的回答依舊,他讓小艾先回去,他要先了解一下情況。小艾知道這是推辭,但又無其他辦法可施,也只好回去。第二天,小艾又出現(xiàn)在了這位干事面前。這次干事有些生氣,說,我們一天到晚無事可做嗎?你同學的事就那么重要嗎?告訴你,我這兒的事多著呢;事情不需要一件一件的做嗎?你整天來找,就算我要給你辦,也得先等我把手頭上的事做完吧,你先回去吧,等通知。小艾臊的臉發(fā)燒,怏怏的回到宿舍,心想,這下徹底沒有希望了,得罪了人家,肯定沒戲了。算了,反正也盡力了,不成,也沒別的辦法。
大概一個月后,小艾從食堂打完飯,端著飯碗往宿舍走。路上遇到那位人事科干事,出于禮貌,小艾向他打了聲招呼,干事沖小艾點點頭。突然他想起了什么,叫住小艾說,你那位同學調上來了,這兩天就到了。小艾一愣神兒,馬上想到了。小艾臉上立刻綻放出笑容,“謝謝你,謝謝你”。小艾很興奮,自己辦成了一件大事。這位人事科干事真是給我面子啊,是個外冷心里熱的好人呀!
回到宿舍的小艾心里想,見到小姐妹要第一時間告訴她這件事,這是我為她辦下來的事,我是不是很有能耐!但轉念一想,小姐妹未必相信,如果她不相信,那豈不是很沒趣。算了,不告訴她了,省得多事。
兩天后,小姐妹如期而至。小艾果真沒有告訴她上調的來龍去脈。幾十年過去了,小艾一直把這個小秘密保留到現(xiàn)在,未來她也會一直是個小秘密。
7
三個月后,小艾聽說她將和一位自己不喜歡的女同學一起調往省會辦事處去工作。辦事處剛剛成立,估計是個魚目混雜的地方,小艾很為自己未來的處境擔憂。就在這時,團委的人找到小艾,問她愿不愿意去團委工作。小艾并未多加考慮,便答應了。小艾留了下來,成為了一名坐辦公室的團委干事。
小艾不善言辭,不善交際,團委干事的工作對19歲的小艾來說既無聊,也無趣。一天八小時的工作就是坐班。組織科里的干事在小艾報到之初就語重心長地告訴她,團委沒有多少事,你只要做到坐得住就行,別人找你辦事找不到人,就不好了。小艾是個很能坐得住的人,也只有這一點,附和這個工作的需要。
團委辦公室的隔壁是工會辦公室。工會辦公室空間比較大,能容納四張辦公桌。這四張辦公桌分別歸屬于“三老一青”的工會干事。
那“一青”是個年輕人,有事沒事就往隔壁的團委跑,有話沒話的找話說。工會有部照相機,這“一青”經(jīng)常拿著照相機來團委,有意無意地要給小艾照相。
小艾喜歡照相,喜歡的原因很普通。小艾知道自己長得有幾分好看,跟愛美的女孩兒一樣,小艾也很想留下幾張美麗的倩影,但在為數(shù)不多的照片里還沒有一張令小艾滿意的。那“一青”很會抓住女孩的心思。那一部照相機對小艾有所誘惑。但一想到在這部照相機背后的小視孔里有一雙色迷迷的眼睛盯著自己,小艾就渾身起雞皮疙瘩,厭惡至極。雖然有幾次小艾有所動搖,但最終還是拒絕了!耙磺唷痹趪L試幾次遭到小艾的拒絕之后,也就消停了一段時間。
工會訂閱了許多的雜志!耙磺唷庇袝r會拿著新到的雜志來團委,小艾倒是不會拒絕這些雜志。
“一青”遞過來的雜志,小艾伸手去接,不小心碰到了“一青”的手。小艾敏感的躲開,再去接時,發(fā)現(xiàn)“一青”故意把拿著雜志的手遞過來。小艾沒好氣地奪過雜志!耙磺唷背脵C來抓小艾的手,小艾用力甩開。一切來得太突然,小艾沒有防備,所有動作全出自本能。小艾怒視著他,說:“滾、滾出去”!耙磺唷辈⒉幌肓T休,他想著這只是小艾跟他開開玩笑而已。他嬉皮笑臉地伸著手來抓小艾,小艾用手中的書做擋箭牌,并厲聲說道:“出去,信不信我抽你”!耙磺唷焙孟癫幌嘈叛矍暗氖聦,他翻弄著那只斜視的眼,欲言又止。“出去,我再跟你說一遍,出去”,小艾加重了語氣!耙磺唷边t疑了一下,他在反復確認小艾的態(tài)度。在得到證實,這的確是小艾的真實態(tài)度之后,才不情愿的緩慢轉過身,但又不舍得回過頭斜楞著那只斜視的眼,委屈的看著小艾。小艾心里既緊張又害怕,她害怕這個人有進一步的行動、行為。小艾要趕緊把他趕走,以防再生變數(shù)。小艾用手中的書作為武器,指著“一青”,“趕緊走,以后別來了”!耙磺唷昂孟窨闯隽诵“闹械哪懬印K移ばδ樀挠忠獪惿锨皝。小艾拿著書照著“一青”的臉上,啪啪啪,就是幾下子,“滾”!耙磺唷憋@然被小艾這一舉動驚到了,他錯愕,同時意識到此事應該適可而止了!耙磺唷甭呦蚍块T,打開門走出去,輕輕的帶上了門。小艾看到門又一次被打開了一條縫,縫里有一只斜視的眼,這只眼眨巴了兩下,無奈地離開了,門又輕輕的關上。
工會的“三老”,小艾之前有所耳聞,是那種有色心無色膽之流。小艾極少去隔壁的工會,就算有事去也是盡快離開。小艾抱著井水不犯河水的心態(tài)與他們保持著距離。
一天,小艾從外面回辦公室,路過工會,正遇工會的“一老”出門,小艾有禮貌地打了一聲招呼!耙焕稀苯凶⌒“f有事跟小艾說,小艾停住腳步等這“一老”說事兒。
“一老”上前還沒說話,一把抓住小艾的手往他自己身上拉。小艾本能地用手擋住了他。這“一老”還有點力氣,但小艾也不是吃素的,她使出全力推開了他。小艾怒視著他,心想,你再敢過來,我弄死你!耙焕稀钡谋砬轱@示,此時的局面不在他的意料之中。小艾后退一步,讓自己的一條腿處于發(fā)力狀態(tài),這個老流氓膽敢過來,就給他一腳。
小艾有這樣的膽量。早在小艾13歲時就以一人之力打斷了坐在她身后,每天尋釁滋事的班霸的一條手臂。此時面對這么一個老流氓,小艾有十足的把握把他踢翻在地。大不了魚死網(wǎng)破。“一老”看到小艾擺出的架勢,預感到可能要發(fā)生的事情,從老流氓的眼神透露出的信息,他面前的這位不像是個女孩兒,倒像是一頭發(fā)怒的獅子。“一老”選擇了屈服,他退了回去。
8
小艾所在的事業(yè)單位男多女少,這種“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每一個年輕女孩兒都彌足珍貴,漂亮女孩更是“一票難求”。
小艾面容姣好,追求者不少。機關總部人數(shù)不多,每天的飯點兒,人們聚集在食堂,年輕的男人有多少,長什么樣,都可以一窺究竟。
小艾到機關幾個月,還沒有在食堂發(fā)現(xiàn)中意的年輕男子。所以,單位組織的春游,小艾一律不參加。雖然她是團委的干事;雖然有人說,團委的人不參加不合適,小艾還是一如既往。一些工作中的閑言碎語跟麻煩比起來,還是要好應對的多。
小社團的聚餐,小艾倒是參加過兩次。這樣的聚會無非是吃一吃,喝一喝,最后再跳跳舞。跳舞之后沒有一次是有好結果的:不是這個人跟那個人是不是有什么關系呀?就是這個人跟那個人會不會有點兒曖昧呀?小艾懶得去聽,懶得去管。小艾已經(jīng)看到了結果,就再也不愿意走入他們的社交圈子了。小艾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處世心態(tài),艱難地維系著自己的名譽、名聲和尊嚴。
小艾在機關的日子很孤獨,每天三點一線:辦公室、食堂、宿舍。小艾知道這是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日子雖然單調無聊,但也少了許多的社交和是非。
9
機關會招收一些臨時工,干一些低級粗笨的工作。有兩位臨時工,年紀比小艾小,長相打扮像個小混混。他們經(jīng)常來找其他宿舍的女孩兒玩兒,與小艾也算熟。小艾心想,他們長相一般,又是臨時工,應該有自知之明,更何況年紀也才十七、八歲。跟這樣的男孩兒接觸應該相對安全,不會有什么麻煩事兒。
小艾這樣想,她太低估了人性的丑惡。
與小混混認識沒多久。一天小混混讓人把小艾約到宿舍大門外,直截了當?shù)馗嬖V小艾,他要小艾做他女朋友,還例舉了他的優(yōu)點。小艾哭笑不得,就憑你。小艾心思煩亂,不想去聽他說的任何話,一心想著快點擺脫這只“綠頭大蒼蠅”。不管“蒼蠅”說什么,小艾一律沒好氣地拒絕。最后小艾說,你回去吧,這是不可能的。說完,小艾往回走!吧n蠅”在小艾身后大聲說:“你要不同意做我女朋友,我就殺了你”。小艾停住腳步,轉過頭憤恨地瞪了他一眼,轉過頭繼續(xù)向大門走去。“蒼蠅”又提高嗓門說:“我真的會殺了你的”。小艾沒有再理會他,但心里咯噔了一下,續(xù)兒狂跳。小艾也搞不清楚,這是因為生氣,還是害怕。
從那一晚開始,吃完晚飯,小艾就不再出宿舍大門了。睡覺前反復確認門窗是否關好。為了安全,在房門的背后抵住一把拖把桿兒,外加一把椅子。在忐忑不安中度過了一個月。一天,小混混的朋友來找小艾,告訴了小艾一個驚人的消息:小混混死了。
初聽這一消息,小艾心中先是一驚。在得到確認后,心中豁然舒展,續(xù)而竊喜。小混混的朋友在向小艾講述他朋友的死因,小艾一句也聽不進去。小艾知道自己這張臉是藏不住心里的東西的。為了不讓面前這個同樣討厭的人看出自己臉上的“端倪”,小艾馬上要找到脫身的辦法。
真是有如天助,宿舍大門里傳來呼喚小艾的聲音。小艾抓住這個機會,迅速安慰了面前這個人幾句,借口有人找,便頭也不回地奔向大門。
10
小艾是個心氣很高的女孩,一張技校文憑她自己都看不起。單位規(guī)定工作三年后可以報考大學,三年時間并不是硬性的規(guī)定,也有松動。上大學是小艾從畢業(yè)就在考慮的事情,目前的事事不如意也讓小艾下決心要報考大學,或許這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方法。小艾通過郵寄買來補習課本,積極備考。小艾是在職職工,報考的大學是職工大學,在職職工上職大是帶薪的,這是小艾決定報考的前提,不用花別人的錢,從小艾十五歲開始就做到了。
小艾在機關的工資是每月130元。機關遠離城市,生活上除了吃喝,買一些生活用品,其他的幾乎花不到錢。所以一年也能存下個一千多塊錢。
小艾的工資絕大部分都寄給了家里。小艾工作兩年時間寄給家里兩千塊錢,但家里人只承認小艾給了他們一千元。小艾有記賬的習慣,給了他們兩千元,不會錯。
原生家庭對于小艾而言,就是“一碗飯”的親情。給我飯吃,這碗飯值多少錢,折算個錢數(shù),以后都會還給你們。這可以看成是無情,但有時候,你多情了,別人也未必接受。對他們而言,錢是他們更愿意接受的東西。好吧。等我有錢了,我會以錢的方式,涌泉相報的。
11
小艾住的職工宿舍有單人,也有家庭。與小艾有幾間之隔的房子里,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婦和他們不滿一周歲的女兒。一天,小夫妻中的妻邀請小艾晚上去她家打牌。小艾一聽就知道她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無非就是給小艾介紹對象。這對小夫妻在小艾眼里屬于那種有點兒層次的人,層次不算高,但在這里也足夠用了。跟這里大多數(shù)人相比,至少在氣質上高出一截。想必他們介紹的人也應該跟他們差不多吧,小艾抱著這樣的想法。小艾不想錯過這次機會,說不定呢,試試吧。
吃完晚飯,小艾如約來到小夫妻的家里。小艾前腳剛到,后腳來人就進了門。小艾一看,認識。小艾那顆滿懷期待的心,一瞬間就掉到了腳面上。
小艾與來人在一個大院里住了幾年,在一間教室里坐了幾年,小艾對來人不存任何感覺。
小艾的頭腦在快速運轉,不能讓小夫妻把此次的目的說出來。一旦他們說出來,那就太尷尬了。如果他們說出來,小艾當面不好回絕,但最后也只能回絕。到那個時候,他們幾方的關系就不好處了,說不定還會遭人記恨。不能讓他們說出來!不能讓他們說出來!
打牌的間隙,夫妻倆一個搶著洗牌;一個若有所思。小艾知道,戲要開場了。
好在夫妻倆有個女兒,好在小艾平時常來抱抱這個小女孩兒;小女孩兒也喜歡跟小艾玩兒。洗牌的時候,小艾把注意力全放在小女孩身上,逗她玩兒,逗她笑,全然不去聽他們說些什么。小夫妻也很努力,盡可能的把話題往正題上引。眼看小夫妻倆要脫口而出了,小艾突然搶在他們之前大聲說:“打牌,打牌,打牌不要說話,你看,你們光顧著說話,都輸了,別說話了”。
小艾思量著如何盡快脫身。打三輪應該是個脫身的時機,在這之前盡可能的阻止他們說出來。
打完三輪,小艾站起身。行了,打了挺長時間了,我今天的學習任務還沒完成,還得回去看書,行,走啦。
至于他們在小艾身后說了什么;是不是挽留了她;或者嘲諷了她還要裝看書,還要找學習的借口。小艾不得而知,反正脫身了,你們愛說什么就說什么吧。
1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小艾成長的重要階段。小艾頭腦里的很多想法與他人不同。那個時候,電影作品的出產(chǎn)不多,有幾部在當時引起廣泛關注。
《牧馬人》得到廣泛好評。十幾歲的小艾看不明白,主人公與村姑的一場愛情故事,里面有什么可值得宣揚的?
《廬山戀》中男女主人公一場無結果的邂逅,又有什么可打動人心的呢?如果一場邂逅,就能搞得人心俱焚,那生活中的種種艱難,人又該如何生活下去呢?十幾歲的小艾雖然入世不深,但也知道,這是小題大做。
《第一滴血》中,男主人公那張磕磣的臉,為何會讓那么多的女人為此瘋魔(不是人身攻擊,審美觀不同而已)?
都說白馬王子是女人心目中的夢中情人。小艾喜歡白馬,但從未喜歡過騎在馬背上的王子。小艾曾經(jīng)看過一張劇照:一位外國“王子”,身穿制服,騎著白馬,一張惺惺作態(tài)的臉,輕浮到讓人不忍直視。
小艾讀《簡愛》。簡愛與男主人公不倫不類的感情糾葛。小艾并不認同簡愛的選擇。拋開男主人公那一張讓人心驚肉跳的臉暫且不說,單說那顆扭曲的、狂躁的心是一般人所安撫不了的。小艾認為,簡愛太過自信。簡愛認為用她自己那顆善良的心能感悟、感化一切。簡愛太高估了一顆善良的心的作用,在邪惡、病態(tài)般的內心面前,善良的心只是紙上畫的一顆紅色的心而已,僅此而已。
二十歲的小艾讀《飄》。女主人公一直認為自己暗戀著沒落的貴族子弟。其實呢,沒落貴族身上殘留著女主對貴族生活的一絲希望,女主一直帶著這種希望,在生活中尋找著這種希望,而沒落貴族子弟就是她的希望。在書的最后,當女主的那一絲希望變成無望之后,女主又轉身奔向出走的丈夫,即使丈夫愿意再次接受女主,女主內心那顆不安分的“小火苗”也終將他們的生活毀掉。
女主沒有錯,人總要選擇一種方式生活下去,活著總要有所希望。只是一切選擇終有代價,這就是為什么人各有命。
二十歲的小艾很佩服《飄》中的女主人公:她能讓自己在亂世中存活下來;能讓家人在無望中生存下來;她幫助朋友、情敵、善待傭人。僅憑這幾點,女主就可稱得上是女中豪杰。
小艾看電影《追捕》。小艾喜歡男主人公的鐵血柔情。只是那時候的小艾還不明白,她看上的不是男主那張近似冷酷的臉,真正打動她的是男主身上的勇敢和智慧。
12
職工宿舍里住著一位名聲不好的女孩,沒結婚就已經(jīng)打過幾次胎了,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
小艾聽其他女孩議論,這位名聲狼藉的女孩最近又勾搭上了一個有婦之夫。這個有婦之夫經(jīng)常來找這個女孩兒,有時在房間里一夜不出。當天晚上有人看見有婦之夫又到女孩房間里去了。好事的人攛掇著幾個人去女孩兒房門聽聲。小艾也很好奇,是什么樣的有婦之夫讓這個女孩兒看上了呢?
小艾跟著這幾個人來到女孩的房門前。前面兩個人把耳朵貼在房門上,后面的人小聲問,聽見什么了?
突然,門開了,女孩兒站在門里!皢,這么好奇呀,來來來,別站在門外,進來看,歡迎參觀,歡迎參觀啊”。
小艾沒想到這個女孩有這樣的舉動?粗ⅰ罢x凜然”又霸氣的氣勢,小艾感覺像是自己做錯了事情,很難堪。小艾很后悔來到這里,做出這番行徑。臨走時,小艾向屋里看了一眼,看到了那個有婦之夫。
小艾懷著踩到一堆狗屎的心情回到自己的宿舍。那個有婦之夫有著一張陰暗的臉。小艾不明白這個女孩兒為什么要找這樣一個男人?小艾要想明白這件事。
女孩有個不好的名聲,在這樣一個小單位人盡皆知。女孩兒總要嫁人,這個女孩兒知道嫁出去不容易,但她不會放任自己成為一個嫁不出去的女人。對她來說,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手段;對方是什么樣的人在她意識里都無所謂。現(xiàn)在的她有些不擇手段了。
小艾能夠參透她的內心。但是19歲的小艾還不明白,這可能還有另外一種原因。
女孩之所以名聲狼藉,可能來自她強大的生理上的需求。以她的意志力,很難控制這種因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導致的生理上的病態(tài)反應。這種過多的生理上的需求是一種病態(tài)的本能,這與人性、天性無關。
14
19歲半的小艾經(jīng)人介紹認識了一位長相可以、身高可以、學歷可以、家庭條件可以、工作可以的男人。這個男人遠在內地的公司總部工作,小艾與這個男人的交往方式是一年的書信往來。
20歲的小艾回到內地參加成人高考。
21歲的小艾上了大學,結了婚。
之后的三十年小艾與這位人懶心也懶的男人生活得并不幸福。
40歲的小艾經(jīng)歷了許多;人生的苦楚給了她太多的思慮;她用十年的時間去思考;她用“思想”為自己療傷。
50歲的小艾退休了,在家里養(yǎng)養(yǎng)魚,種種花;平時畫畫,看書,寫幾篇小文。
53歲的小艾與女兒生活在北京一套五十多平米的房子里,仍然是種花、看書、寫幾篇小文。她把小文發(fā)表在朋友群里。小艾還給自己起了個筆名:中國人。
現(xiàn)在,小艾仍跟著女兒在北京生活,她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你,有我,歲月靜好。
(完結)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