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這是我對《始知相憶深》的第二次認真閱讀,并且仔細留評。
老實說,我一向不喜歡清穿,因比較討厭某些人物的閉關(guān)鎖國,但自從第一眼見到此文,便被一些文字吸引:
“我只知,他一開心,我就高興好幾天,他一難過,我就憂傷好幾年!
“匪報也,永以為好!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從現(xiàn)在開始,我只對你一個人好;要寵你,不能騙你……在我心里只有你。”
“王兄如不依我,常寧只好以血祭空兒!”
“既不相守,何必相逢?既不相愛,何必相知?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愛也匆匆,恨也匆匆,悲哀一生,快活一生,狂笑一生,長嘆一生,生與死一切成空!
“別人誣陷她,你落井下石,別人拷打他,你推波助瀾!你該死!”
“從此君臣,不再兄弟……”
這幾句話,有現(xiàn)代的,有古風的,雖說大多言出他人,不是作者的自創(chuàng),但就短短幾句,擲地有聲,加上常寧、空兒等人可歌可泣的感情,特別為他們的真心真情所感動,淚水花花的留,一眼便讓人看得出作者相信愛情,人品率真,追逐夢想的決心和勇氣,是我這個內(nèi)心WS且畏懼不前的人所不能到達的一個高度——相信我這句,也應(yīng)該在百忙之中見之,覺得欣慰吧。
直至空兒和許還清等人相遇之前,我對此文贊嘆不已,驚艷非常,時常為人物的命運感動,更汗顏自己的文里頭的人,個個假情假意,但可惜從空兒參與了許還清之后的一切,個人便竊竊以為,估計是作者為了遷就歷史事實,綁手綁腳,同時駕馭能力尚有不足,同時筆力有所衰減,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窩里斗,特別是女人之間的窩里斗問題大概算是不夠。無論是幼珊、索雅的愛情,還是宮中各妃嬪的描述,還是后期宮內(nèi)宮外的一些婦斗,都無不暴露出作者對女人之間的問題和陰謀等的不擅長,作者大人自可看看各場婦斗,以及幾場女人對男人的付出,幾乎結(jié)局相同,除了早死的皇后這個人物比較有意思以外,其余婦人均有稍許單薄,特別是幼珊和索雅的相似程度過高,情感走勢也有重復(fù)之處。學古龍說一句,小說應(yīng)該“求新求變求突破”,萬萬不能在同一文章內(nèi)出現(xiàn)類似的人物和情感,因為人就是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特別是在小說里頭,這是大忌?赡苷f重復(fù),有點太過,她們應(yīng)該是相似,另,沖破禮教的小鎖這個人物寫得不夠有特色,和很多別人的小說中的人物都基本相同,這個硬傷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第二,作者對女主的刻畫仍沒能達到,“人”這個高度。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小說里頭,男女主總是無所不能,但隨著時間的淘洗,這些文,除了文筆超好的大神以外,恐怕也是要被網(wǎng)絡(luò)的洪水沖得一干二凈,渣子的影子都剩不下來的,如果作者希望能夠借此文成名,除了后部文筆要再提升以外,其實人物的塑造上,只有對人作為一個人,他/她的人性和人的本質(zhì)的深刻發(fā)掘刻畫,對人物所反應(yīng)出來的、普世的、人性方面的東西要多多涉及,才能夠留得深遠,但若作者無心于此,可無視此段。
第三,歷史陰謀論研究恐怕不夠,歷史事件并不能為她增添太多光彩,反而使得作者的文筆綁手綁腳,氣勢未夠的同時,反弄得流暢和率性純真不足,同時,表現(xiàn)出作者為了情節(jié)而情節(jié),為了故事起伏和起伏的不夠長遠的想法仍存在。例如朱明的垂死反撲,清室的無間道,臺灣的政局起伏,這兩個所謂歷史大事件,對文章的架構(gòu)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對空兒的女強人形象也起到了一定的提升,作者對歷史事件的研究我是望其項背,但對歷史深層次含義,特別是陰謀陽謀背后的客觀原因等理解恐怕仍然處于淺浮狀態(tài),且武俠小說應(yīng)該看得不多,一些打架的鏡頭實在不行。且太過聰明或者運籌帷幄的女主,對以后的愛情故事,反而是一種比較大的傷害,我勸作者予以略微的刪節(jié),以女主的思路歷程為重點,把一些太夸張或者不合理的地方搞短(例如假耽美,例如大家都看不出她的女人等等),這樣更能夠突出作者本身文筆的長處(寫愛情),掩蓋短處,風生水起,時來運轉(zhuǎn)。
總而言之,作者擅長寫情,不善寫斗,擅長細膩,不擅長浩大,這些問題可以對比前面的段子,以及許還清之后的段子,就可一目了然。且后文中,空兒機謀不錯,但真心越發(fā)深埋,例如是“裝模作樣地娶了幾房妻妾”,總感覺女主長大了,但不那么真誠,這恐怕也是人長大了以后的真實寫照吧。
雖說每個作者能力和努力的方向不一樣,但如果能夠在同一個文中,展示不同的風采,那是最好,若是不能或者不愿,則可以揚長避短,待盡快完結(jié)后,努力修理。
希望作者體諒本人毒舌,繼續(xù)努力——但愿作者惜真心,莫要走了岔路去。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