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我心如舊
【閱讀貼士:時間線在旅行者找回血親并離開提瓦特大陸的很久以后!
【01】
隨著稀疏的行人,捧著一盆花邁過城門。
他步伐沉穩(wěn),手也很穩(wěn),淺藍(lán)的花朵吐著蕊靜靜地臥在瓷盆里,幾片綠葉輕輕舒緩開來,留住幾許路過的微風(fēng)。
望舒城的城門守衛(wèi)對他似乎很是尊敬,笑著問先生今日又去了哪里閑游。
先生禮貌回答:“今日并未走遠(yuǎn),只在碧水原附近游覽了幾處風(fēng)景!
城門并不是聊天的好地方,他也無意打擾守衛(wèi)工作,往來幾句便頷首向?qū)Ψ礁鎰e。
倏爾過后,立在原地的守衛(wèi)懊惱地一拍額頭。
“竟忘記向先生請教花名了……那花可真漂亮啊!
望舒是一座風(fēng)景宜人的度假小城,前身只是一介小小陸島,后來憑著鏈接碧水原與歸離原的好位置,花了百多年的時間,慢慢從小小的鄉(xiāng)鎮(zhèn)變成了如今的一座城。
前不久,璃月七星通過了天權(quán)星的提案,將望舒北面的一片土地,從碧水原劃撥到望舒城的范圍。
簡而言之,望舒要擴(kuò)建了。
熟悉這一代天權(quán)星性格為人的明眼人都能想到,從此以后,大抵,望舒城將成為繼山城輕策之后的璃月第三大城。
但這與他并沒什么干系。
不過最近會在望舒城小住,倒確實是為了再多看幾眼這往后很難再見的風(fēng)景。
已經(jīng)很久未曾涉足這片土地了。
上一次來這一帶,還需遙想昔日荻花洲名存實亡時,那一屆的七星商議很久,終于決定填河造陸建一座望舒城,將荻花洲除名,將之部分土地并入望舒。
如今再想看荻花洲,已需得去翻一翻藏書閣深處的老書籍了。
人世無常,曾以為不變?nèi)缗蛶r一般的璃月大地,近些年變化良多。
腦海中,輕策莊昔年的山川風(fēng)貌一閃而過,先生手里捧著花盆,踩著落在石板路上的夕陽,悠悠然往望舒客棧的路上走。
身邊偶爾竄過幾個嬉鬧的孩童,他總是恰到好處的避開,不動聲色的看顧著費了不少功夫才找回的幾株花朵。
花名琉璃百合,是在如今的璃月消失了數(shù)百年的花種,這一次要是不小心又一次照料到枯萎的話,想再尋回一盆,大約就只能去仙家洞府里碰碰運氣了。
但那是不可能的事。
棕發(fā)金瞳的青年幾不可聞的笑嘆一聲,眸光落下,戴著手套的食指輕敲了敲花盆:“真是嬌氣。”
【02】
自歌塵去后,世間再難見到琉璃百合。
那孩子從小就愛美,喜華服美食,好美人美景,天下風(fēng)華之物,從來都在眼中。
璃月廣博,繁花不知凡幾,她卻獨愛琉璃百合。
惜花之人愛花,花也是有靈之物……人不再,花竟也慢慢隨之消失不見。
他翻遍璃月,也僅僅只找到幾株罷了。
好在,頗費了點功夫后,他還是把這幾枝小祖宗給成功移種到花園里了。
先生坐在石凳上,視線虛虛掠過三三兩兩落在石桌上埋頭苦吃麥粒的鳥兒,又輕飄飄掠過新翻過的花圃,最后眼神落在了高處虛無的月光里。
這是曾屬于旅者的塵歌壺。
在旅者與她的血親決定離開提瓦特前,可是掀起好一陣風(fēng)波。
旅者走時,一路積蓄并未留給自己多少,除了一點旅行途中與摯友贈予的紀(jì)念品外,大都分都送給了自己遍布七國的友人,非常有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的豪邁之情,連他也得到了旅者饋贈。
就是曾被她耗費諸多心血建造完善的塵歌壺。
“先生,我思來想去,這塵歌壺還是最適合交給你……往后歲月漫長,若有友人,壺里也是招待朋友的好去處!苯鸢l(fā)的旅者臉上難得露出笑容,眼里帶著點促狹。
“就是就是,退休的老爺子總是存不住錢,有了這個壺,至少你以后再窮也不會沒地方住啦!”一直陪著旅者旅行的小派蒙繞著他飛了兩圈,指指點點地替她把沒說的話給說完了。
那份誠摯的心意實在推脫不得,最后還是欣然收下。
這么些年下來,當(dāng)初壺里的鳥兒不知繁衍幾輩,著實有不少新的品種出現(xiàn),觀察它們,也是一件趣事。
幾只鳥兒簇?fù)磉^來,他攤開手,尖尖的鳥喙落在掌心,帶著點微微的癢。
故友啊……
再過幾日,又是一年海燈節(jié)。
【03】
年復(fù)一年的海燈節(jié),時間并未消磨它過多,或者說,只要人還在不斷延續(xù),那么總有些東西,會隨著血脈與文化傳承下去,是很難變動的。
他很高興,璃月有著這樣的底蘊(yùn)。
比起隔壁差不多變得面目全非的風(fēng)花節(jié)……若那酒鬼詩人尚且清醒,想必早就想出些亂七八糟的主意,吵吵鬧鬧又不知不覺間將之扳回正軌——
倒也不見得如此,好與壞,合適與否,向來是人類自己的選擇,那個禮貌點形容是尊重他人的自由,苛刻一點講,就是不想承擔(dān)太多責(zé)任的家伙,到頭來說不定才是最為喜聞樂見、想要拍手稱快的那個。
畢竟……
不論歲月如何沖刷,金色的眼睛里巖印依舊的龍微闔眼簾。
人治的時代,自然為人所定,以人為本。
人的好與壞,人的悲歡離合,每一次遇到的劫難與坎坷,都是他們自己選擇的結(jié)果。
隨著那些非人存在或隱退,或消散在時光之中,不再是巖神的魔神選擇放慢腳步,就在不遠(yuǎn)不近的地方,默默看著往生堂最后一任堂主放下不再靈光閃爍的護(hù)摩之杖,選擇將過去的榮光與磨難留在原地,釋然離去。
那時的他,也僅僅只是看著而已。
看著時間消磨著往前走,看著故交友人不敵磨損逐一離去,而他守在最后,將那些塵封在時光里的殘留一一撿起,也算輪回。
巖石是善于記錄的載體,縱使磨損加身,也再不會有能比磐巖更加妥帖的記錄者。
今日并未返回璃月港,然而就在此處,也能看見那漫天煙火,那些寄托在燈火中的思念傳至耳畔,曾經(jīng)的神明舉起酒杯,遙敬往昔一杯薄酒。
而在這樣一個寄托了思念與團(tuán)聚的節(jié)日里,他不禁細(xì)細(xì)回憶起從前。
那一年的海燈節(jié),同僚好友齊聚,推杯換盞間,又是誰在不停往他杯中倒酒?
仔細(xì)一想,十?dāng)?shù)個面孔連帶著他們的名諱便重現(xiàn)眼前。
他微微笑起,又給自己添了一杯酒。
都說活久了總會想起過去,念起舊人,為此傷懷總歸難免。
他倒是很少如此。
只要漫步璃月,心便永遠(yuǎn)溫暖安然。
插入書簽
·
旅行者曾經(jīng)想對鐘離先生說,塵歌壺送給他,連帶著里面的記憶與痕跡,希望能給先生留一個紅塵落腳處。
但太過冒昧,所以未曾言明,不過先生最后收下,往后歲月悠悠,未嘗沒察覺到旅者的心思。
·
帶著點玻璃渣,這也是歲月論的常態(tài)了。
·
祝各位閱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