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淺評《[HP]貴族時代》
《[HP]貴族時代》這篇文評者是一口氣看完的,看完之后的感覺是,不上不下不好不壞,可以說就像路人甲,扔在人群中便消失不見。
整篇文沒有什么特別值得稱贊的,也沒有什么特別值得揪出來拍磚的,可以說四平八穩(wěn),但正是因為太過四平八穩(wěn),反而使整篇文喪失了活力和特點。事實上,要想在文海里占據那不可多得的一席之地,四平八穩(wěn)是不夠的。就像評者看完了這篇文后,睡了一覺起來,再坐在電腦面前敲這篇評的時候,卻回憶不出來什么特別有印象的情節(jié)一樣。這種感覺不僅會讓作者失落,也會讓讀者失落。
下面評者挑幾處來細說,不是拍磚,只不過希望在這些方面作者能夠把握得更好,這篇文或者下篇文能寫得更好。
第一,布局。
忘記是在哪一年暑假,曾經在碧水看到過一個帖子,就是講布局的。原文不記得了,只記得他是用幾種水果來作的比方,發(fā)帖人最推崇的是兩種布局,一為葡萄,二為草莓。
所謂葡萄是指,文章是由數個小高潮穿插串聯起來的,主人翁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里逐漸展示、升華。這樣的布局個人比較推崇,因為條理十分清晰分明,就像一串葡萄,看著是一把,但其實每個果實都是獨立的個體。這樣的寫作比較好把握,因為作者只需把每個小難關寫精彩就好。
草莓則是指,作者需要構建一個整體的大框架,人物、情節(jié)都要有詳盡的安排,更重要的是懸念的設置和鋪陳,以及細節(jié)的處理。讓讀者每咬一口下去,都覺得酸酸甜甜的想繼續(xù),吃完了還舔舔嘴巴想再看一遍。這樣的寫作無疑對作者的筆力要求更高,對文章整體的認知和規(guī)劃也是一種挑戰(zhàn)。
但不管是“葡萄”也好,是“草莓”也好,都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布局結構。
《貴族》的一大遺憾就是基本沒有布局可言。
文章開篇就是交待主角是如何穿越的,交待穿越從穿越文出現的時候開始,就是文章開頭的必備篇章,以至于很多讀者會自動略過開頭,直接從穿越后開始看起。當然也有很多作者意識到了這個現象,所以把“交待穿越”扔到了楔子中。但不管怎么樣,穿越文的開頭就是交待主角如何穿越的,這一點還是沒有改變。《貴族》也不例外,文章剛開頭,就落了俗套了。
俗套過后還是俗套。穿越成嬰兒的文的確讓主角有更多刻畫的空間,也為萬能主角準備了一個絕佳的理由。前世會的,加上今世學的,女主若再不萬能再不強大,那可真是對不起觀眾了。但這樣的文一般也有一個通病,就是主角的童年時光需要花費大量的筆墨,而這些筆墨不得不花卻價值不大。因為真正的故事往往是在主角長大以后才正式展開,所以這種類型的文,在描寫童年時光的時候往往會比較雷同,但雷同之中又有絕對不能不看的地方,就是對后文的伏筆。所以即使讀者知道這么大段會大概寫什么,卻還是不得不看,實在雞肋。而《貴族》一文,恰好是對這一雞肋的正解。女主的童年除了吃、穿、用、學習之外,就沒有什么特別的了,唯一不能錯過的,就是引出了男主。
好,童年結束,女主也終于收到了來自霍格沃茲的入學通知。故事也正式展開,可惜就目前開來,故事的敘述還是“今天——明天——后天”的固有模式。
看到這里,評者只能說,平鋪直述的敘述方式固然寫起來不累,看起來也不累,但它有一個嚴重的弊端,就是讀者可以在任何地方選擇棄文。也許只是看到了作者寫的一個錯別字,或者哪天讀者心情不好了,或者是看到了主角說的哪句話不中意了……
何也?
其實作者只需要想清楚一個問題:這篇文,你打算拿什么留住讀者。
從整體上可以看出,《貴族》一文并沒有在懸念設計上下功夫,情節(jié)也不過是直白的敘述而已,到目前為止,除了描寫女主傳承那塊看得出來作者是花了大筆墨去刻畫外,本文再無高.潮可言。
要吸引讀者繼續(xù)看下去,比較認可的說法是兩點:一是情節(jié),二是人物。既然情節(jié)上本文不占優(yōu),那是不是說我們可以在人物上窺的一斑?
第二,人物。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本文的人物,評者第一反應還是“路人甲”。
我只能說文章中出現了很多很多人物,從奶媽、祭司到侍衛(wèi),作者都給他們了一個獨立的名字,但也僅僅只是一個名字而已。幾乎所有的人物,除了一個名字+明確的人物定位外,讀不到任何東西。
比如:伊西薩托,從出場到現在,只知道他叫伊西薩托,是女主的隨從亦或者是內定的女主未婚夫,其他就沒有了。語言描寫少得可憐,外貌描寫僅僅在出場時提到了一次,心里描寫連半點都沒有,也沒有明確的暗示他內心想法的句子。
也許作者會反駁,伊西薩托此人真的只是一路人甲,所以才沒有花費大量的筆力去描寫?墒,一個如此,兩個如此,放眼望去,整篇文基本都可稱路人甲,那么誰來挑大梁?
男主?
男主盧修斯,在出場的時候有過一段簡短的外貌描寫,語言描寫不知道有沒有超過三十句,這個評者沒數過。動作描寫有一點,心理描寫也幾乎絕跡。OK,和路人甲伊西薩托比起來,原來男主也不過爾耳。
女主呢?
在接評之前蘇蘇就跟我說過,這篇文是男穿女,問我能不能接受。當時其實心里也打了個梗,朝夕還真沒看過男穿女的文,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接受。不過在看了幾章后,便打消了這個疑慮,不是說朝夕接受能力強,而是作者根本沒有表達出她所想表達的“一個大男人變成一個女嬰”的糾結。
評者相信作者讓一個三十歲事業(yè)有成的男人穿成一個女嬰,是肯定有用意的,那么用意在哪里呢?攤手,沒有寫出來。
一個三十歲事業(yè)有成的男人應該有什么樣的心態(tài)和生活態(tài)度,大人真的了解?從文中看不出來作者了解,因為從女主的所作所為上,看不出和其他文中一個大學生穿越女有什么不同之處。男人和女人在心態(tài)上和價值取向上是絕對不同的,但文中看不出女主內心深處明顯打著“我是男的”的標簽的表現。好像除了在她剛開始知道自己變成了女的時,表露出的意外以外,就再沒有別的描寫了。似乎變成女人是一件多么順理成章的事,作為女人的女主做什么都那么自然而然,沒有疑問,沒有對比,沒有牢騷,也沒有適應期……
誠然,女主是本文作者著墨最多的一個人物,可是真的把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了?
我看到未必。
作者主要刻畫了女主的冷漠和高傲,這些對于一個公主來說其實算不上什么堪稱閃光點的性格特征,也無法讓女主借由她的冷漠或者高傲而使形象得以升華。寫一個人物,要想讓一個人物真的活起來,是要寫到她的靈魂里去的。最好理解的說法就是兩個字:矛盾。
人是矛盾的集合體,內心的糾結,表情的變化,眼神的猶疑,聲調的不同都可以表達人物,把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刻畫出來,也是一個人物她是平鋪于紙上,還是躍然于紙上的區(qū)別所在。小說中的人物是虛擬的,但也可以是作者著意雕琢的,你希望她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她有哪些不同的面,有怎樣的內心世界等等,這些都是作者自己可以控制的。
本文中的人物沒有一個可堪稱好,那是因為所有的人物都寫得過于單一,沒有把人的那種多樣性有血有肉的展示出來,可謂遺憾。
第三,著力點。
《貴族》最讓人贊揚的地方,應該是對背景的處理。作者把故事的背景定位在古埃及,從一開始,就能讓讀者迅速穿越時空長廊,自然而然的走到了那個神秘的古國中去。從衣著服飾到建筑雕刻,再到神秘的宗教神話,無不透著歷史久遠的氣息。仿佛一推開窗,就能看到神殿里穿著白色袍子的祭司正在念著咒文。
對背景的滲透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本文作者把握得很到位。
和背景相比起來,本文對人物后臺勢力的交代,就顯得過于急躁了。本文叫做貴族時代,貴族之間最麻煩的就要數盤根錯節(jié)的家庭社會背景和人際關系了。而本文從開頭也的確是糾結在各種勢力的解說介紹上,看到一串串的名字和大段大段的介紹,的確讓人深感乏味。雖然乏味,可也不能不寫。
在上文的分析中,我們提到了吸引讀者的兩大要素,情節(jié)和人物?梢妼r代背景的渲染,是如同幕布一樣的存在,起著烘托和限制的作用。對人物背景的交代,也不過是進步一的限制和說明。換句話說,作者從開篇到現在,將從“人物”和“情節(jié)”上省下的那一大部分筆墨,全部花費在并不重要的人物家族勢力的交代上,其實是得不償失的。
讀者喜歡的是很萌的人物和很精彩的情節(jié),沒有誰會在家族不家族這個問題上做過多的糾結!顿F族》一開頭就是以女主的視角來寫,確立了女主的身份和形象,那么這個時候要做的,并不是急急切切的把時代大背景趕緊拋出來,然后這個家族那個妃子的介紹不停,而是鞏固女主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可以是冷漠的眼神中不經意流露出的期冀,或者高傲的外表下偶爾的憐憫……什么都好,雕琢出一個屬于作者你自己的人物,讓讀者期待著她的出場,她的每一個選擇,以及她最后的命運。
《貴族》是朝夕看的第一篇同人文,因為原著看得不多,所以沒有在文章情節(jié)上多做分析,只好在寫法上做了一些交流?偟谜f來,《貴族》還是寫得不錯的,希望蘇蘇能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
【花拾鋪子】朝夕
2010-7-10 12:46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