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前段時間,我刷到了一個UP主,貌似是個中學生,自己寫歌,講藝術,其中有一期,就是談社恐。 ? 他說,你們干嘛非覺得社恐是一種毛病呢?社恐就像你不喜歡吃香菜一樣,不喜歡吃香菜,不代表你不能吃香菜。這只是喜好而已,干嘛要自我批判? ? ?? ? ? 說的好。其實我早就想聊聊這樣的話題,因為我觀察到,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有"社恐"(不是真恐,只是不喜歡社交)他們走路戴著耳機,假裝不認識人。有一些人很坦然,有一些人會內耗,而且容易被周圍的人貼標簽。 ? ? 不喜歡社交,或者內向,在心理學上解釋,其實是一種防御機制,本身沒有"好與壞"的色彩。就像武志紅老師說的:內向是對內向者的保護。內向,晚熟,社恐,在我看來都是正常的,沒有任何過錯,不該被污名化。 ? ? ?外向有外向的快樂,內向有內向的好處,彼此尊重就好。不需要互相攻擊,更不要自我評判。 ? ? ? ?那個up主,甚至寫了一首社恐之歌,非常有趣(雖然有點激進,但很多人喜歡)。我發(fā)現(xiàn),有思想的青年越來越多,個性化也越來越明顯。 ? ? ?? ? ? ? 這種現(xiàn)象,是經濟發(fā)展與教育發(fā)展帶來的必然結果。時代在進步,如今社會的要務是: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不再是團結一切,抵抗外敵。國情變了,時代變了,思想也要隨之改變。上層建筑如果不能適應經濟基礎,反而會起到阻礙作用。 ? ? ? ?我們需要更加和平,包容,友善的世界。只有包容了個性化,創(chuàng)新力才能被激活,時代才能更好的順應世界潮流,向前發(fā)展。 ? ? ? 有點扯遠了。說回社恐,有一些"年紀大"的人,經常發(fā)表批評的言論:"現(xiàn)在的小年輕啊,都不與人來往了,太自私了……"救命,聽到這樣的話,我會退避三舍。 ? ? ? 我還發(fā)現(xiàn),孤僻,或者疏離型的人格,總是受到社會文化的批判。說到底,群體,是某種社會屬性的產物。正是因為回避這種文化沖突,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回避和疏離。 ? ? ? 為"社恐" "內向"說句公道話,他們并沒有妨礙別人。甚至,其中的多數(shù)人,還有非常柔軟而敏感的內核。他們只是喜歡自己的小世界,喜歡一種沒有沖突的寧靜而已,不必被妖魔化。 ? ? ? ? ? ?如果,你剛好是內向或者社恐,請你告訴自己:社恐沒有錯,而且很酷。 ? ? ? 你不必非得順應別人,討好別人;你不必擔心不合群而改變自己。靜水深流,能沉浸下來的人,必然有更敏銳的思考力。 ? ? ? 請停止一切人對一切人的戰(zhàn)爭。 ? ? ?請停止貼標簽,以及對他人不客觀的評判。 ? ? ? ? 不僅是社恐,一些評價你的人,都不要相信。因為評價別人是一種情感隔離,評價你的人,本質上是不想和被評價者產生親密的聯(lián)系,并且希望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越感。 ? ? ?? ? ? ?所以,很酷的你,為什么要被環(huán)境影響呢?坦坦蕩蕩做自己,相信自己,哪怕別人不友善,也不要內耗和質疑自己。 ? ? ?用一句網絡流行語說:頭盔一戴,誰也不愛。我就是社交的敗類,so ?what? |
文章基本信息
本文作者建議18歲以上讀者觀看。
支持手機掃描二維碼閱讀
打開晉江App掃碼即可閱讀
|
拜托,社恐超酷的!作者:找顏初談心事 |
|||||
[收藏此文章] [推薦給朋友] [灌溉營養(yǎng)液] [空投月石] [投訴] [不感興趣] | |||||
章節(jié) | 標題 | 內容提要 | 字數(shù) | 點擊 | 更新時間 |
非v章節(jié)章均點擊數(shù):
總書評數(shù):0
當前被收藏數(shù):0
營養(yǎng)液數(shù):
文章積分:16,400
|
|||||
作者尚未上傳任何文字或未通過快速審核!
|
![]() |
長評匯總
本文相關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