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劉備初次見到諸葛亮,是在徐州瑯玡郡。
徐州屠城之際,時任平原國相的劉備帶兵救援,親眼目睹手無寸鐵的百姓命喪刀下,血流成河。
就在此時,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帶著幾個侄兒在流民當中,其中包括才十三歲的諸葛亮。
此時劉備在難民之中一眼認出諸葛玄,兩人雖是故交,卻有十多年未見。
“諸葛兄長!”劉備朝諸葛玄叫了一聲。
“玄德賢弟!”諸葛玄亦叫道。
劉備把兩匹戰(zhàn)死士兵的馬交給諸葛玄,說“諸葛兄(因史書沒記載諸葛玄的字,所以只能這么叫了),事不宜遲,你們快走,離開徐州,不用管我!”
“可是賢弟你!”諸葛玄很是擔(dān)心。
“諸葛兄,只有這樣才對得起死去的君貢兄(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字君貢)!”劉備著急地說。
“玄德將軍,我不想你因為我們一家而受累!你跟我們一起走吧!”此時一旁年幼的諸葛亮請求道。
劉備摸著諸葛亮的小腦袋,安慰道:“小郎君放心,我命不該絕!”
就這樣,劉備繼續(xù)帶兵抵抗,而諸葛玄拼命帶著幾個侄兒騎上兩匹馬往城外跑,一路不敢停歇,終于在次日抵達城外,于是找了隱蔽之處暫時落腳。
此時十三歲的諸葛亮坐立不安,實在難以入眠。
“亮兒,你是擔(dān)心玄德?”諸葛玄擔(dān)心的問侄兒。
“叔父,若非玄德將軍讓馬于我們,我等早已命喪刀下,侄兒豈能不擔(dān)心!”小諸葛亮更是焦慮。
“莫需擔(dān)心,他說過他命不該絕!”諸葛玄摸著諸葛亮的小腦袋安慰的。
就在此時,諸葛亮的長兄,剛及弱冠之年的諸葛瑾突然說:“叔父,侄兒決定,明日就離開徐州,投奔東吳!
“子瑜,這是為何?”諸葛玄問。
“叔父,那孫策孫伯符雖與我年齡相仿,但也可對抗曹軍!”諸葛瑾解釋道。
“可是兄長,我聽人說過,那孫伯符并未帝王之命!”諸葛亮勸說兄長。
“為兄也聽說過,但現(xiàn)在能與曹操對抗者,恐怕唯有孫伯符!”
最終,諸葛瑾還是離開叔父與弟弟,投奔東吳。
多日之后,曹軍已撤出,劉備于城外再次見到諸葛玄叔侄。
“玄德將軍!”小諸葛亮激動地叫道。
劉備輕撫諸葛亮的小腦袋。
“兄長有何打算?”劉備問諸葛玄。
“我打算投奔荊州劉表!敝T葛玄答道,又問:“玄德有何打算?”
“我還未有根基,打算暫時投靠我?guī)熜止珜O瓚,但我不會認任何人為主公,只會暫時客居!眲浠卮鸬馈
分別之時,小諸葛亮泣不成聲地拉著劉備的衣服!靶聦④,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再見!”
劉備蹲下把小諸葛亮摟在懷里,哭著勸道:“小郎君莫需擔(dān)憂,我想終有一日,我們會再次相見!”
就這樣,諸葛玄帶著家眷投奔荊州劉表,便在荊州定居下來,自幼就熟讀兵書的小諸葛亮一天天長大,讀的兵書也越來越多,諸葛亮十六歲時,遇到隱士司馬徽,人稱水鏡先生,司馬徽看著眼前的俊美少年,一眼就看出此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從此兩人便建立起深厚的亦師亦友關(guān)系。
一日夜里,諸葛亮還未入睡,默默地望著星空。
“孔明可有心事?”此時司馬徽已經(jīng)站在諸葛亮身后,問道。
“水鏡先生,我當時在荊州見到漢室宗親劉玄德,若非他當日相助,恐怕我們一家早已是刀下亡魂,只是不知,玄德以后命運如何?”諸葛亮問。
司馬徽牽過少年的手走向一邊,指著星空,“我以前也教過你看過天象,你看西邊那顆星,那是一顆帝星,在蜀地上空,而且此帝星正好代表劉玄德!”
“先生是說,玄德將來會是蜀地的君王?”諸葛亮不可思議地問。
“沒錯!”司馬徽解釋道,“但從帝星的亮暗程度來看,他的帝命很短,只會有兩三年!”
“那,可辦法改變?”諸葛亮問道。
“天機不可泄露,或許可改變,但恐怕很難!”司馬徽解釋道。
諸葛亮突然說:“若是我與他今生有緣,待我成年之后,定會輔佐他成就大業(yè)!”孔明本想問司馬徽,自己和劉備今世是否有緣,是否可輔助劉備成就大業(yè),但他亦知天機不可泄露,便沒問。
司馬徽望著眼前尚顯稚嫩的少年,問道:“孔明,你心意已決?”
“是!”少年堅決地回答。
果真數(shù)年之后,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做了劉備的軍師,與孫伯符之弟孫權(quán)聯(lián)盟,大破曹軍,獲取益州,但又多年之后,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篡漢,眾人請求劉備稱帝續(xù)漢,但未過半年,本與孫權(quán)聯(lián)盟的劉備因東吳擒殺關(guān)羽,又間接害死張飛,對孫權(quán)已是恨之入骨,決定起兵伐吳,諸葛亮對此事是反對的,帶頭上疏勸說,但無論諸葛亮如何勸說,劉備還是未能聽從,最終踏上伐吳之路,開始并未失敗,甚至有得勝希望,卻因?qū)O權(quán)的親信大將陸遜在夷陵火燒連營,劉軍大敗,劉備不久病倒,退居永安,一年后在悔恨交加中病逝于白帝城,臨終前托孤于諸葛亮,并說:“君才十倍于曹丕,若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從登基到駕崩,僅有兩年零四個月,應(yīng)證了司馬徽當年說的“帝命短”。
劉備死后,諸葛亮盡力輔佐后主劉禪,希望能改變季漢的命運,最終因勞累過度死于軍中,死時年僅五十四歲。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