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清朝那么多皇帝我最中意雍正!
史書上說他面癱臉、刻薄寡言,嚴肅不茍言笑,可是他卻是清朝最勤勉的帝王,
比起順治那個一心只為美人的任性孩子,
比起心懷寬廣、對所有家事國事都游刃有余給人留下一堆爛攤子的康熙,
比起風(fēng)流倜儻自我感覺良好的乾隆,
比起后面一代不如一代的嘉慶、道光、同治、光緒、宣統(tǒng),他是一個好皇帝。
他也辛苦,母妃的偏心,母子關(guān)系不好,養(yǎng)母佟佳氏皇貴妃早逝,
在皇家那個吃人不吐骨頭地方生存,他這種性子卻是再正常不過。
世人說他薄情寡義,謀父、逼母、弒兄等十大項罪
說他為謀父位,趕盡殺絕?
記得小時候看一部電視劇,雍正在傳召遺旨上把“傳位十四皇子”的“十”加橫帶鉤成“于”,才坐擁了天下。這真是最搞笑的笑話了,純脆滑天下之大稽,康熙應(yīng)該沒白癡到不在皇子后面加名子吧?那樣子的話不就是直接鼓動他那些兒子們篡位嗎?!更何況遺召上的可是滿、漢、蒙三種語言。。!
話說雍正上位時,其生母德妃甚是不滿雖未直呼其不孝但直接以“皇帝誕膺大委,理應(yīng)受賀。與我行禮,有何緊要”為由,拒不接受皇帝給自己行禮,害得登極大典差點都開不了場,此外,這位母親還曾放話說,雍正即位,\"實非夢之所期\",這是什么意思?!這不明擺著告訴眾人說,他——自己的嫡親兒子繼承大統(tǒng),就連我這個親生母親做夢都想不到,實際上就是不承認雍正即位的合法性,對他踐祚(zuò)(登基)的挑戰(zhàn)。在當時九龍奪謫誰都不服氣的時候,在那么多政敵對她自己親生兒子虎視耽耽的情況下,她就這么說的理所當然,顯然會把雍正往絕路上推,而她連想都沒想,連怕都沒怕,就這么說,這么做了。!
天吶,那可是親娘吧!就算沒養(yǎng)在身邊也不至于這樣吧,她愛康熙,聽到流言要為老康報不平?(流言說雍正用一碗有毒的參湯灌倒了老康)皇宮里的女子能聰明活下來的,有幾個還會抱以愛情?有了要當皇帝的兒子不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了嗎?這不就是她們斗死斗活的目的嗎?明明已經(jīng)達到了,為什么又陷老四于不仁不義?因為她還有一個小兒子,一個疼到心窩窩里的大將軍王小十四,曾經(jīng)被老康夸過”十四子最肖朕“的兒子。
咱不管她為嘛偏心,為嘛雍正和生母不親,宮里女人的爭斗甚是可怕,咱就不說了。不過這么絕情,偏心得這么明顯的,是個人都不可能和她搞好關(guān)系,更何況好強好名的雍正?! (不一包□□灌她都不錯了!)
弒兄?可能雍正本身就害怕這樣的流言,所以甚是小心可結(jié)果還是很讓人可惜:
八、九、十、十四阿哥在上位之后被圈禁。
八阿哥和九阿哥都是因病而死,十阿哥和十四阿哥都活到了乾隆年間。
大阿哥、廢太子、三阿哥都是在康熙年間就被康熙圈禁了的。
六阿哥胤祚(雍正的親弟弟)是小時候就病逝了。
十三阿哥是雍正八年去世的,勞累而死。
十五個兄弟,除去該死的都死了,其它的都算正常死亡
搞笑不,明明活著都沒說老老實實的都還搞那么多事,生那多流言。
剩下的幾宗罪咱也不說了,因為說了好笑:
酗酒?都信佛的人,只不過特別喜歡一了種酒味而已
好色?后宮配置只是最基本的了,比其他爹和他兒子都少了不是一個級別的啊……
而且根據(jù)記載雍正八年他大病的時候也不見他對自己的工作有絲毫的懈怠。但是有一點是很肯定的,雍正晚年后宮不乏美眷,而皇帝尤有興趣親自給自己喜歡的女子設(shè)計宮裝,足見他的私生活還是蠻愜意、溫馨、浪漫的。
好殺、任佞?因即位之初,吏治廢弛,貪污腐敗已然成風(fēng)。他克服各個方面的阻力,在全國上下大規(guī)模的開雍正祭月壇的月白龍袍展清查虧空,設(shè)立會考府,實行耗羨歸公,實行養(yǎng)廉銀制度,取締陋規(guī)等多項工作,由于他態(tài)度決斷,雷厲風(fēng)行,清朝的財政狀況在短時間內(nèi)得到明顯改善,官吏貪污吏治腐敗的壞況都有很大的轉(zhuǎn)變。
好諛?舉個例子很好玩哦~
雍正勤政是出了名的,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居然連朝中大臣的家務(wù)事都要管。他曾以諸大臣為家人妻子所惑、不能明辨是非為由降旨訊飭道”凡是大臣家中宴請宴席需經(jīng)過大臣的同意,不準結(jié)黨營私、相互勾結(jié)、托人辦事。否則一旦被我抓住,我必不輕饒他。再次大臣的妻孥也不可借好象宴請,做擲色子游戲之類來拉攏關(guān)系。諸大臣中如果有懼內(nèi)的,一切都聽妻妾的,那是不要臉的行為。大臣需小心提防,嚴管妻孥家人。如有“氣管炎”的可以秘密告訴我,我來替你管老婆。我雖然每天日理萬機,還是能夠處理大臣的家事的。
其實雍正下這樣的諭旨不是沒有道理的。他看到了潛在的危機,內(nèi)中乾坤。官場上的人事調(diào)動,收受賄賂都是在麻將桌,酒肴飯菜間做成的,可見雍正爺是何等的精明,眼光何等的銳利。深明“一個好大臣背后站著一個賢內(nèi)助”,“一個奸臣背后必有一個刁婦”。
對于世人的十宗罪的,雍正曾在書中自辯過,可惜事與愿違,欲蓋彌彰,弄巧成拙,愈描愈黑吶,所以才會有雍正的皇帝留聯(lián):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更甚晚年時雖然他還是那樣的勤政,但是初繼位時那種躊躇滿志的感覺不見了,有的是自疑,是對自己民間口碑的憤懣。
雍正在位的12年9個月又13天始終未得過一個公正的評價。
而后世的旅日華人學(xué)者楊啟樵說的一句話正好應(yīng)了雍正的那副上下聯(lián):“康熙寬大,乾隆疏闊,要不是雍正的整飭,清朝恐早就衰亡。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