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左眼觀史右眼八卦
咱不是史學(xué)家,頂多也就一如廁觀史的主,看個熱鬧圖個開心,不為古人諱,也沒啥禁忌,這一來,讀史還挺有趣。
•孔子被尊為萬世師表,是個大教育家,但出身頗低賤,按現(xiàn)在的說法就是私生子。據(jù)史書上講,孔子的老爸大他老媽太多,屬于老少配,故不合禮法,跟□□都擦上邊了。□□搞批斗時,有種說法孔子爹是位忒沒政治覺悟的老奴隸主,在他的強迫下,孔子娘一少女就這樣生下了咱們?nèi)寮覍W(xué)派的開門祖師。還有說法是上古時沒那么多臭講究,每到祭祀時,男女就在社廟前的桑樹林里幽會,孔老先生可能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生的。說法雖多,但史書記載的結(jié)果都認(rèn)為孔子是私生子。無論是神話還是歷史上的名人出生非凡,吞了龍蛋、踩了腳印、夢見紫煙升騰等等感應(yīng)而孕生下孩子的應(yīng)該都屬于孩兒他爹不詳?shù)姆秶M鈬囊d也是私生子。
•漢高祖劉邦沒甚文化,最恨文人說起話來引經(jīng)據(jù)典兜圈子,他自個就喜歡話直通通得說,繁文縟節(jié)丟爪哇島。秦末最大的政治割據(jù)力量是項羽,自己封了個西楚霸王的尊號,為了壓制劉邦,項羽把他分到了蜀地,料想窮山惡水困也得把你困死。劉邦與自己的子弟兵到了瘴癘之地過起了苦哈哈的日子,一些兵勇將領(lǐng)實在受不了,在思鄉(xiāng)之情的折磨下逃走了許多。這回逃走的是蕭何,手下人把這消息告訴了劉邦,劉邦又氣又急,這后勤部長都跑了,革命還搞不搞。不出幾日,蕭何自己回來了,劉邦問既然都逃了還回來干嗎,蕭何說非跑路矣,此去實為追韓信。劉邦火了,說,張三跑了你不追,李四跑了你也不追,偏偏去追姓韓的?蕭何把自己的意圖解釋了一下午,韓信此乃將才,主公想打出去建立功業(yè)與項羽共爭天下就得依靠小韓。劉邦說好啊就拜他為將,蕭何說不可,必須得封五星上將。劉邦煩了說你把官印給他好了。蕭何說主公怎可如同兒戲說封就封了,你須要沐浴祭天在點兵臺當(dāng)著大伙的面親自拜韓信為大將。劉邦按捺著性子經(jīng)過冗長的封將大典這才留住了韓信。
•韓信殺了項羽封的齊王,給劉邦寫了封信大概意思是在挑選合適的人當(dāng)齊王前,自己先假代之,所謂名正則言順,如此才可安撫百姓。劉邦窩在四川盆地,一看氣不打一處來,罵道,奶奶的,我等著你韓信回來好輔佐我?guī)ьI(lǐng)兄弟們打出去,你自己倒要稱王了,居心何在?張良、蕭何猛朝他們的主公使眼色,張良耳語老劉,情勢既已如此,主公還是依了吧,倘若同意,韓信起碼會牽制西楚,為我們厲兵秣馬爭取時間,倘若不同意,韓信準(zhǔn)反,多出一個敵人,咱恐怕要老死在這兒了。劉邦回過勁來立馬改口:娘的,大丈夫做就做真的,做什么假的,虧他說得出口,來人把玉璽捎給韓信!正是如此,當(dāng)韓信的謀士勸他趁機(jī)謀反自立門戶,韓信再三考慮,還是不想背叛劉邦,為的就是這份知遇之恩。
•韓信曾給項羽打過工,劉邦向他打聽項羽為人,韓信來了個欲抑先揚:論勇猛、將多、謀士多、重情講義,主公與項羽比自認(rèn)為如何?劉邦默然曰:不若矣!韓信說其實項羽這個人太婦人之仁,缺少的是戰(zhàn)略性目光。他會跟兵士分一杯羹、誰病了傷了他比誰都痛心,但一觸及到實質(zhì)性獎勵,只給些綠豆大的小官,官印自己把玩愣是不給人實權(quán),連自己的亞父的話都不聽,實在是個剛愎自負(fù)的人。與他比主公你貴在能用人,這點足夠你打下一片天下。
•正如韓信所評,項羽太過婦人之仁,當(dāng)初鴻門宴上,如果當(dāng)機(jī)立斷殺了劉邦,歷史恐怕就會改寫,起碼會有上百年的歷史大家講的官話是楚地方言。只因樊噲一席武夫話:俺領(lǐng)導(dǎo)費了n大的力打入關(guān)內(nèi),一不把妹二不搶財,留著一切乖乖的等大王你入關(guān),咋能做這弓藏狗烹之事?反過頭來樊大爺勸自己老板不要拘以小節(jié),道個鬼別啊,上完wc趕緊著逃啊,就這樣項羽放走了劉邦。
•狹路相逢不要臉勝!項羽抓了劉邦的爹,威脅劉邦,倘若不投降就煮了你爹。劉邦對陣喊話,
你煮吧,當(dāng)初咱們約為兄弟,我爹即你爹,煮了你爹別忘了分我一杯羹!項羽一口血差點噴將出來,天下居然有如此不要臉之人,這高老太公也沒煮成。在此,我有點疑問,其一劉邦的手下看到這一幕該作何感想,老板對自己爹尚如此,對咱這打工仔能好到哪去,不過炮灰爾!其二項羽其實煮過不少人,為啥偏偏沒煮劉邦爹?還有一次兩軍對壘,一攻一守,任你楚軍對陣叫罵挑釁我就是安然以對,愣是不上陣交鋒,耗死你!后來換項羽親自上場,項羽對站在城門上的劉邦說你要是男人咱倆就一對一見高下,省得兵士們廝殺。劉邦說斗智不斗勇,俺不跟你一般見識。項羽急了嗖得一支箭奔劉邦直飛而去,劉邦吭的胸口中了一箭,他趕忙折斷尾翎,蹲下摸腳,哎喲射中腳丫了,這項大王箭法忒不準(zhǔn)啦!成功得打擊了敵軍的士氣,也安撫自己的軍隊。
•不管怎么說,項羽死得很有型,臨烏江而不渡,因無顏見江東父老,寧自刎也不回江東。心氣兒這么高干嗎,當(dāng)初勾踐還不是自為奴隸服侍吳王三年換的不世功業(yè)。所謂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大抵如此!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