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從這幾章一溜兒看下來,這芷嫻的EQ真是低到一個無敵的境界了,皇帝的心思基本上身邊的人那是一目了然的,偏偏只有芷嫻視而不見,或者說根本不愿意往那方面想吧?從永璟和和淑的表現(xiàn)上看,那兩只小包子大概早早就發(fā)現(xiàn)了,自家皇帝老爹那妻控本質(zhì),所以和淑很自然地跟皇帝比著到儲秀宮的次數(shù),因為她知道自家阿瑪比她還想賴在儲秀宮,所以永璟能理所當然暗示著希望選個像自家額娘一般好滴妻子,而乾隆也非常之默契地接收到了信號,由此可見,乾隆對于芷嫻的感情,除了當事人芷嫻之外,在幾個孩子中間已經(jīng)不是秘密了,乾隆從封后開始表現(xiàn)的極其之明顯,可惜,芷嫻一直都處于信號屏蔽狀態(tài),某龍欲入無門!
這點從和敬身上體現(xiàn)的尤其明顯。文中提到和敬對乾隆的態(tài)度十分敏感,她敏感了什么?自然是感覺到乾隆對芷嫻的那份感情遠遠超過任何人,她察覺到一旦踩過這條底線,那么乾隆絕對不會留情!所以,和敬十分的識時務,跟歷史上那個張揚肆意的大公主完全不同,即使她的額附從乾隆二十年就被貶,可是四年來她硬是沒有透露出半點不滿,可見和敬對于自己有十分理智的定位,和敬的確是個聰明人,她從乾隆的態(tài)度變化中敏銳地發(fā)覺了真相,那就是孝賢皇后在乾隆心中的地位,并不像外人以為的那么高,乾隆對孝賢的情分也沒那么深重,一切都是做給外人看的,只是為了面子,或者說是為了安撫富察氏家族而已!
和敬公主作為孝賢遺留的唯一血脈,處于一種尷尬的地位,先是后宮里沒有了孝賢皇后作為后盾,而前朝富察家固然是份助力,但是公主不得參政,身為九五之尊的父親又只是做表面功夫,并沒有真正把她這個女兒放在心上,否則這四年來乾隆早該為額附恢復爵位,更不會連和敬病了那么久都不知道!如果孝賢死后,繼皇后烏喇那拉氏像歷史上那樣不受寵愛還好,至少和敬作為元后嫡女,大清長公主,沒人能比和敬更為尊貴,她即使在后宮沒有助力,但只要皇帝心底還有孝賢皇后,還想重用富察氏家族,那么她這位嫡長公主的地位就沒人能夠動搖!
偏偏芷嫻這位繼皇后寵冠六宮,是皇帝放在心尖尖兒上護著的人,圣眷之濃遠超過先皇后孝賢,而芷嫻膝下還有和淑這位公主,從和淑不但是嫡女,更是芷嫻和乾隆的長女,某種意義上而言,和淑才是嫡長公主,這令和敬的地位更加的尷尬!俗話說,人走茶涼,一個已逝皇后的公主,一個嫁到蒙古的公主,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圣眷,唯一能依仗的就是宮里的支持,而紫禁城里除了皇帝之外,就是皇后說的算!一個受寵的皇后,一個手握實權說一不二的皇后,如果得罪了這么一位皇后,那么和敬公主的日子絕不會好過!所以和敬公主即使再不甘心,她也只能低頭認命!所以和敬對芷嫻的態(tài)度,從一開始的激烈抵觸,到后來的恭敬討好,不得不說是一種無奈和悲哀。
因為殘酷的現(xiàn)實壓迫著這位曾經(jīng)最尊貴的大清長公主低眉斂目,固倫和敬公主不再是唯一的嫡公主了,也不再是乾隆最寵愛的公主了。和淑公主才是正得寵的現(xiàn)任皇后的嫡公主,而且和淑是芷嫻所出,愛屋及烏之下,乾隆絕對更加寵愛和淑的!
歷史上的固倫和敬公主最大的依仗,就是孝賢皇后在乾隆心中無與倫比的地位,但是歷史在芷嫻這只蝴蝶嫁入寶親王府的時候轉了個彎,富察氏不再是最賢惠溫柔的妻子,芷嫻才是!高氏不再是弘歷的最愛,芷嫻才是!孝賢不再是最完美的皇后,芷嫻才是!……這一連串的代替效應讓歷史翻了個個兒,孝賢皇后只擁有表面的風光,慧賢皇貴妃更是一落到底連個香火都沒有!當乾隆把對孝賢的敬重和對慧賢的深愛集中放到芷嫻一個人身上的時候,幾乎讓人無法想象這將是何等的地位和影響力!
無怪乎和敬要拿著芷嫻作為由頭,因為她也真相了!知道芷嫻那就是乾隆的軟肋,與其討好乾隆,還不如討好芷嫻,只要和敬言行舉止中透露出對芷嫻的親近,那自然會得到乾隆加倍的關心愛護,看來十年來這和敬公主也是總結出對付乾隆的心得了,只要涉及芷嫻的,那就絕對KO!只要用好芷嫻這張牌,那么任何人都能夠活得無比滋潤,當然,這也要芷嫻樂意給人利用,否則就是得不償失,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沒見和敬用了芷嫻的名頭,還要跟芷嫻表示下歉意么?這公主厲害聰明的很呢!當然不排除和淑跟晴兒的影響力,但是有什么關系呢?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要好,至于令妃這種眼皮子淺的女人就直接無視了,蹦跶的越高死得越快!在乾隆的后宮里,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到芷嫻這位皇后的分量和地位,那么也就沒有幾天可蹦跶的了,如今可是烏喇那拉皇后的時代!
插入書簽